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乡间大道-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嘴里,不是咀嚼,而是用牙磨,吱嘎吱嘎,磨呀磨的,直到把眉头磨起皱纹,才对担任翻译的金南顺“叽哩哇啦”说了一通。
金南顺并不急着翻译,赶忙也掐一截汤粉如法检验,确认汤粉真的有点儿牙碜后,只得如实告诉宫学斌,说:“宫经理,老板说汤粉牙碜,我刚才尝了尝,的确存在这个问题。”
“不能吧?”宫学斌伸手抓过一把汤粉,转身一一分送给在场的宋乃红、慕永太和孙吉君,求救似的说,“大伙都尝尝,我们的汤粉都经过多次技术改进啦!怎么会牙碜呢?”
众人仔细尝过,都说真的有点儿牙碜。宫学斌也尝了,硬是不承认。他双目盯着金南顺,嘴里直嚷:“金翻译,你说句良心话,这汤粉真的牙碜么?我怎么就没尝出来呢?”
金南顺发现宫学斌镶嵌一口假牙,灵机一动,忙给他一个下台的台阶,开玩笑似的说:“宫经理,难怪你感觉不到牙碜呢!你是不是镶了假牙?”
宫学斌没等反映过来,冲口就说:“是呀!我是镶的假牙……”
大家哄堂大笑,笑声虽然遮掩了宫学斌的难堪,但他并没有借梯下台。也是弄巧成拙,该出这个丑吧。宫学斌想找回自己的一点儿面子,便抓起一把汤粉,说:“别看我们的汤粉暂时有点儿牙碜,但它的韧性却是很好的,不信的话,你们都看看,是折不断的!”话音未落,他双手一折,天呐!就像脆萝卜磕在膝盖上,“咔嚓”一声,一把汤粉竟粉碎性地断开来。弄得断碴纷飞,那碴口齐刷刷的,一点粘连都没有,真是眼眶里插棒槌,你说恼人不恼人?
当天晚上,宫学斌嗓子里就烧火冒烟,嘴角边鼓起一串串燎泡来。这一来,宫学斌哪还有兴致考察?天天催促同行的人们,一门心思急着回公司,非要把红薯汤粉的质量搞上去不可。
回到烟台后,金南顺对宫学斌建议,天津开发区出口韩国汤粉的质量一直不错,谦虚使人进步,咱不如登门取经,从技术到设施,认认真真向人家学习,彻底克服出口产品质量上存在的一切问题,既挽回咱们在韩国的声誉,又为中国人争气!
宫学斌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是再好不过啦!但是,现在人们都认识到了,技术就是效益。咱去天津开发区取经,人家未必就肯真心实意告诉咱们呢!”
金南顺笑笑,说:“宫经理,你大概忘了我是李钟焕的全权代表吧?有这身护身符,难道还怕取不到真经么?如果人家不让明取,那咱就暗取、巧取、智取!”
宫学斌激动地说:“说话掏心窝,交人交真心!金翻译,如果能把天津的技术弄到手,你就是龙大集团的大恩人,我们把你当菩萨供起来,烧香磕头,一辈子不歇息!”
金南顺倒不是为了做菩萨,她心地善良,不忍心农民百姓吃苦遭罪还受穷。改日她便带着刘学明和宫旭二人,以谈判出口汤粉的名义来到天津开发区,边谈边观察了解,这才发现,龙大的汤粉加工净化工艺设备,比人家少安装了一套净化旋漏器!试想吧,空气之中,细微的沙粒和尘土随风飘扬,不经过旋漏器的净化过滤,哪有不牙碜的理由呢?
几天来的偷师学艺,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发现,红薯淀粉在浸泡的过程中,天津的技术职工常往池子里撒苜蓿(一种富含淀粉的植物)粉,冷却之后,又按一定的比例添加麦芽粉。几番细心打探,最终才恍然大悟。原来,那苜蓿粉是用来增加汤粉的韧性,麦芽粉则是为了克服汤粉的白点病的。所谓技术,其实就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点就破。
出口汤粉的质量问题彻底解决了,销售价格由金南顺讨价还价,严格把关,别的厂家每一吨卖650美元,她则卖到850美元。丰厚的经济效益,就像一团酵母,不断膨胀着生产规模。过去粉丝厂每年出口汤粉200来吨,眼下一跃达到6000吨,创汇收入500万美元。这沉甸甸的果实,让宫学斌梦里都笑醒了好几回!
应该说,出口汤粉在韩国一炮走红,同时成为当时龙大的拳头产品,金南顺功不可没。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宫学斌不但每月如期付给她高薪,而且还约定了按盈利提成的比例。朋友也是一种生产力,宫学斌在干部职工大会上说,金南顺是龙大的财神,大家都要尊重她,饭前饭后,不论谁见了面,都要先打招呼,先问好!如果她有什么事情要办,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叫谁办谁就立马去办,包括我宫学斌在内,不准马马虎虎,也不必请示任何人,把事情办好,办得让她高高兴兴就是最大的原则!
第六章 跑步跨栏(15)
俗话说,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金南顺对宫学斌的呵护心存感激,为给龙大谋得更多的利益,她总觉得一块蛋糕分成两份有点亏。也许是天意吧,这期间韩国HAR公司因为失手进口了一大批假黄花鱼,加之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中国公司代理李钟焕,十分担心他投资到新味公司的6万美元打了水漂,连续几次向金南顺打探底细,暗想釜底抽薪,把合资款要出来。
金南顺计上心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假说新味公司举步维艰,产品的质量很难稳定,说垮也就垮了。那时韩国到中国大陆投资者颇多,其中有不少光赔不挣的。基于这种现实,李钟焕贸然前来,先向宫学斌提出退股。按说,这种做法是违犯合资公司有关规定的,因为宫学斌深谙金南顺的良苦用心,便就坡下驴,大大方方出手,一次性退给李钟焕10万美金。双方各有所得,高高兴兴,握手言别,从此再无来往。
本来一块蛋糕要切成两份来分的,这样一来,由宫学斌一人所得,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每当听到歌曲《春天的故事》,宫学斌总是感慨万千,他始终认为,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史上,无论怎样精练、概括与简化,都必须重重写上一笔: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震惊中外的南方谈话。
是的,春天又来啦!天气是一天比一天暖和了,眼看着大路两旁的杨树一天天变得火红,五龙河畔的柳树也一日日逐渐染成绿色,迎春花、杏花、桃花接连开起来。这时候,一个伟人的声音如春雷似的在神州大地滚动,一直传到胶东莱阳:“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敢试敢闯”,“你们要搞快一点”。
那时宫学斌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感到这不仅仅是对南方各省市领导讲的,好像也是对自己讲的,对全国人民讲的。邓小平深切急迫的叮咛,不就是对全国人民早日实现现代化的期望吗?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宫学斌无暇顾及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种种争论,也不管“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他只认为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把握住这一次机会,实际上也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机会。于是,宫学斌紧紧依靠金南顺,发起红薯汤粉向韩国大举进军的战略攻势之后,腾出手就抓龙大食品公司的质量管理。
早在1988年秋后,宫学斌就储备了一位专业人才,他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果蔬加工与贮藏系,名叫初玉圣,时年刚满20岁,聪慧干练,勤恳向上。在校时他就牵头成立了个体经济研讨学会,毕业后分配到莱阳市乡镇企业局,因为不满于“一张报纸,一杯茶,糊里糊涂混一天”的工作环境,他毅然辞职与于翠彬脚前脚后地来到龙大,心甘情愿地捧起了“泥饭碗”。
初到龙大,宫学斌让初玉圣做于翠彬的帮手,潜心研究果菜保鲜的技术。后来任命他担任技术科长,全面负责保鲜果菜和加工冷藏,以及工艺流程的制定和产品质量的检查。学以致用,尽心尽责,他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有许多建树令宫学斌青睐。
这天,宫学斌找到于翠彬,说:“老弟呀!我和你商量个事儿。龙大食品公司是合资企业,把好产品质量关很重要,我想把你身边的初玉圣抽出来,让他过去干质检科科长,你看行不行?”
于翠彬说:“行!小伙子胜任这份工作。”
于是,初玉圣走马上任。那时龙大食品公司除大批量加工出口芋仔和杂色蛤儿肉外,开始涉足韭菜、洋葱、青刀豆、胡萝卜和牛蒡等等蔬菜领域。然而,已经习惯于懒散邋遢的毫无约束的人们,产品质量意识还很淡漠,以为加工蔬菜的活儿简单,只要择洗干净,按照客户的粗细尺寸干就是了。
谁知第一次加工出口速冻韭菜末,就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货发日本后,日商浅野先生立即带回一包韭菜末,亲自找到宫学斌,开口就要索赔40万元。说罢,将那包韭菜末摊开来,比比画画地说:“宫桑,这就是索赔的证据,你看看吧!”
第六章 跑步跨栏(16)
宫学斌低头细察,发现里面有几根头发,一丝草叶和指甲大小的几片纸屑。这点儿不起眼的杂物,居然索赔40万!宫学斌的脑袋“嗡”的一声,就像醍醐灌顶,把“质量就是效益”六个大字深深地融进血液,从此一辈子流淌不息了。但是,汲取教训并不等于接受教训的处罚,他面带笑靥,尽显憨态,一边倒水沏茶,恳请浅野先生息怒;一边提出重新加工这批货的要求,并承诺无需对方先开信用证,等货到日本验收合格后再付款。否则,就当自己白送。
经不住几番好言好语,最终浅野先生放过宫学斌一马。但他宫学斌却不肯放过那些违纪的干部职工。这次质量事故之后,除了对他们连续整顿教育之外,一个月内,他明察暗访,先后开除了屡教不改的两个车间主任和30多名职工。至于质检科长初玉圣,宫学斌念及他初来乍到,更多的原因是惜才爱才,才没有给他最严厉的处分,只是再三叮咛说:“伙计,你可要看清了,我们搞了几十年落后的小农经济,农民养成不文明的习惯,已经成为企业要走向国际的最大绊脚石,你这个质检科长可要负责给我搬掉啊!否则的话,我再也不会对你讲客气啦!”
响鼓不用重槌敲,为保证加工产品的质量,初玉圣首先把住的是卫生关口。针对每人每天都有毛发脱落的自然规律,他严格规定了戴帽更衣的程序。每个车间工人除了必须戴内帽、护发帽和披肩之外,进车间前,还必须经过风吹和专人进行清洁检查。至于洗手、紫外线照射、液体消毒,虽然有些繁琐麻烦,但没有一丝的敷衍和马虎。因为临门高悬细微详尽的“十不准”,只有经过严格规范的阵前披挂和清理,才能取得进入车间劳作的资格!
当然,初玉圣的这规定那章程,没有宫学斌的支持和督促也难以落实。有天凌晨,正值男女职工起床洗漱之际,宫学斌外出归来,透过车窗,他发现三三两两的女工一拨又一拨地撒在漫山遍野。有的钻进玉米地,有的躲在苹果园,慌慌张张的样子,急匆匆去,慢悠悠回。他心里不禁纳闷,便问司机宋立科:“伙计,大清早的,那些女工往野地里跑什么哇?”
宋立科扭头看看,回答道:“还能干什么?拉屎撒尿呗!”
宫学斌“呸”一声,说:“有厕所不去,净出洋相!”
“那也得进得去呀!”显然,宋立科对这个问题早有发现,他示意宫学斌朝厕所的方向看,“你看到了吧?宫书记。排那么长的队,活人还不叫尿憋死啦?”
可不是嘛!目前龙大职工已经增加到5000多人,光扩建了车间和宿舍,而厕所却仍然保持原有的那几个,并且还都是传统的建法:男大女小。这对企业里占绝大多数的女工而言,有失公平呢!想到这里,宫学斌说:“有地方吃住,没场所拉撒可不行,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生产食品的卫生标准。走,去找质检科长!”
其实,敲锣卖糖,各管一行。质检科只管产品质量,什么厕所大小多少的,初玉圣工作并不涉及。但宫学斌才不管这些呢!身为龙大人,没有个全局观念还行?所以,他一见初玉圣的面,开口就问:“伙计,你说咱龙大有多少厕所?”
初玉圣被问得云里雾里,一时嗫嚅:“有……有多少?这个事我没注意,不知道。”
宫学斌一本正经地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目前咱们的厕所不够用,特别是女厕。我说伙计,咱龙大是干食品的,没有干净文明的厕所还行?一个企业,一个领导者最大的忧患是没有忧患意识,对问题缺乏警觉。有一句老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实这也是一个真理,我们都应该牢牢记住啊!”
当天,宫学斌让初玉圣协同龙大建筑公司闫官军,专门到青岛专业食品公司参观学习,并征求朱春泗的意见,请专家勘察设计,在厂区内迅速建筑起布局合理、科学规范、彰显现代文明的新厕所。
后来,宫明杰从日本学成归来,又力排众议,根据日本的厕所文明,把车间和办公楼的厕所全部进行了翻新改造,一律实行水冲不说,还安排了专人负责。你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举措,它让龙大的文明建设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六章 跑步跨栏(17)
风 生 水 也 涨
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改革开放的大门彻底敞开了。敞开的大门既有春风扑面,也有灰沙涌进。
这时,莱阳农学院编外的山东永大食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学校任命一位青年职工为总经理,苦于缺乏技术管理人才,他的目光盯上了龙大保鲜公司的于翠彬。因为这时候的于翠彬已经掌握了蒜薹、苹果和莱阳梨的全部冷藏保鲜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对解决莱阳梨的“黑心”病创造了独特有效的保鲜方法,一时声名鹊起。
想让鱼儿上钩,必须投放香饵。这位年轻的总经理找到于翠彬,几番摇唇鼓舌,以高职高薪、全家农转非为条件,积极撮弄他辞职到永大。在七色迷目、五音乱耳的现实面前,于翠彬眼热了,心动了,这时也正值乡镇企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合同期满,他便写好辞职报告,整天装在口袋里,想找个合适的机会交给宫学斌。
消息不胫而走,话传到宫学斌耳朵里,他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儿,压根不相信。一天散会后便主动找到于翠彬,直言相问:“老弟呀!我听说你想辞职到永大,真有这回事么?”
于翠彬脸一红,回答:“有。”
宫学斌一愣,问道:“为什么?你跟宫建民和李季福他们有矛盾摩擦,弄不上来吗?如果是因为这个问题,我可以找他们谈谈,有话好好说,真谈不到一块儿,咱还可以调整嘛!”
于翠彬说:“我和他们合得来,不是这个原因。”
宫学斌追问:“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面对宫学斌真诚坦率的目光,于翠彬只好把永大总经理的种种许诺,以及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一五一十倒出来,末了,有点难为情地说:“宫书记,高职高薪我不在乎,我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加上老婆,三个人都是农村户口,人家农学院答应全部农转非。再说,孩子在学校落户,环境好了,将来说不定出路会大一些。这个事我不能不动心,弄不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啦!”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有这个想法不过分。”宫学斌快言快语,“他们还答应你什么条件啦?你都说出来吧!”
于翠彬说:“再就是答应给我在学校分套房子住。”
宫学斌说:“这几个问题我头拱地,也能解决!如果给你解决了,你怎么办?还打算辞职么?”
于翠彬从口袋里掏出辞职报告,扬手递给宫学斌,说:“请宫书记撕了我的辞职报告,从今以后,如果我再说个‘走’字,那就是我于翠彬不识抬举,连起码的人味也没有啦!”
宫学斌将辞职报告还给于翠彬,郑重其事地说:“报告是你自己写的,要撕的话,也得你自己撕!”
于翠彬撕毁辞职报告之后,宫学斌第二天就花了10万多元钱,让会计祝瑞全在莱阳城里买了一大一小两套住宅,于翠彬和初玉圣按年龄资历各分得一套。接下来,他又派人在莱阳西至泊征了10多亩地,专门为外聘人员盖起了住宅楼。
关于于翠彬一家三口农转非的问题,宫学斌一直找到市委书记慕永太,起初颇费了一番周折。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后来听说凡获得省以上科技成果奖励者,国家有规定,其家属可以农转非。也是天公作美,事也凑巧,于翠彬还在市林业局供职期间,因为创新了板栗嫁接技术,曾获省林业厅颁发的科技发明三等奖。据此,宫学斌跑上跑下,终于如愿以偿地解决了他一家三口的户口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