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乡间大道-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沟瓿愿霰ィ3R煌氚卓炎约捍蛹依锎吹拇蟊嚎嗨榕萘耍嬉黄鸷认氯ィ退闶且欢俸梅埂
“能糊弄自己,不糊弄工作”,这是他一贯的传统作风。
正是这种传统作风,才使宫学斌有了力敌三军、一呼百应的感召力。有一次,濛濛秋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车间主任刘世云请求全窑场的人们前去支援装窑,仍然力不从心。如果再拖下去,就会造成“蹲窑”。“蹲窑”的时间久了,很容易全面熄火,浪费燃料不说,还会损失整窑的砖瓦坯。刘世云急得火上房一般,一头闯进宫学斌的办公室,声泪俱下:“宫书记,我真的没咒念了,你快想办法救救这一窑的砖瓦吧,否则的话,真就泡汤啦!”
宫学斌放下手头的活儿,披上雨衣,卷起裤角说:“走,我和你们一块装窑去!我就不信,老天爷能好意思跟咱过不去!”
“宫书记,多你一个人顶什么用啊!”刘世云边说边跟在宫学斌的腚后,跟头趔趄地消失在秋雨里。
装窑的工地上,泥浆飞溅,拖拉机的轰鸣声,人们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大家将砖坯瓦坯码在车斗里,装上独轮车,再用塑料纸或油毡盖着,你争我抢地往窑洞里卸,就像蚂蚁大搬家,穿梭似的忙碌。宫学斌赶到工地,一声也不吭,拽过一辆独轮车,三下五除二,转眼装满一车砖坯,然后脱下身上的雨衣盖着,连那车绊也不往肩上搭,哈腰推起小车,埋头就拱。
人群中,不知谁发现了宫学斌,他发声喊:“宫书记来啦!”顿时,大家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起来。天地间滚动着轻雷,四面八方淅淅沥沥的秋雨,无边无际又无休无止,似有透明的时间流逝。时间就是生命和胜利呀,宫学斌站在雨地里喊道:“伙计们,手脚都麻利起来啊!今天的窑装完了,我请大家喝姜汤,吃面条,管喝管饱,不收钱呢!”
仅仅几句略带物质刺激的话,胜过一堂口干舌燥的政治动员课。人们发疯似的你追我赶,争先恐后。面对浑身挂满泥浆、一头湿淋淋的劳动人群,宫学斌的心底蓦然袭来一阵锐痛:“多么容易知足的农民兄弟呀!你给一碗姜汤和面条,他们就还你一腔热情和满身汗水。然而,这等廉价的劳动,什么时候能换来比较丰厚的回报呢?”
秋雨歇了,时间隐在岁月的深处,有一种宁静和沉思,似乎正张开双耳监听世间所有的动静,包括人们完成突击劳动过后的喘息,就像久旱树上的枝叶,东仰西伏,筋疲力尽。
“不能让时间这么轻而易举,这样毫无价值地偷偷溜走,要留住时间的脚步,走出一条新路,还给我们一串深深的脚印!”宫学斌俨然一个哲学家,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
第四章 最后的突围(18)
把希望搭在弦上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至理名言,宫学斌赶心宾服。他组织人们从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买进豌豆,从南方的岳阳和石首购来蚕豆,以廉价的豌豆和蚕豆替代高价的纯绿豆原料,然后再用少量的绿豆打糊做引子,这样一来,粉丝制作终于降下了生产成本。
宫学斌发现利用这种工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便放开手脚,一个月就购进27个火车皮(每车皮60吨)的豌豆和蚕豆,堆在莱阳火车站的站台上,黑压压一片,长蛇阵似的。于是,窑场大小拖拉机、翻斗车,以及130大头车、解放牌大卡车,全部出动,轰轰隆隆,昼夜不停地往回拉。
窑场的库房装满了,他们就存在附近山前店粮管所,存在西庙后和庙西村的粮库里,甚至一些大家大户的粮囤里。就这样,宫学斌还怕不够用。他听说石首市的蚕豆每斤才3毛7分钱,便让王凤奎带30万元的汇票去采购。后来钱都花光了,宫学斌就让他赊账。一次赊了20多万元,共计5个火车皮的蚕豆。人家石首市粮油议价公司的汪经理放心不下,腚跟腚地来要款。宫学斌说:“这钱不能欠,也不能拖,全部付清,这是个诚信的大问题,一点儿也不敢马虎!”
咬定青山不放松,抓住机遇不撒手。1985年,粉丝厂的生产和销售双获丰收,第一次超过了窑场烧砖烧瓦的产值和利润,开始步入良性循环的轨迹。
还记得曾为莱西县月湖果酒厂提供配方的王炳钧么?这人社交能力强,能说会道,认识的人也多。“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认识了下放到他们东安机械厂劳动改造的北京某学院院长宋凤鸣,后来胡耀邦复出落实政策时,宋凤鸣被安排到北京全国扶贫小组工作,两人也没断了来往,一来二去的就成了朋友。
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王炳钧把宋凤鸣介绍给宫学斌,宫学斌又介绍给自己的师傅宋乃红,四人来往频繁,常致问候,无话不谈。有时相聚北京,宋凤鸣就让夫人下厨房炒几个青菜,有肉没肉的谁也不计较,家里喝酒的杯子凑不齐,他们便用粗瓷饭碗代替,说说笑笑,照样喝个热血沸腾,酣畅淋漓。
像宋凤鸣这样富有社会实践经验,又是高职位、远见识的领导干部,是宫学斌迄今为止交往结识的第一人。因此,每每听他谈起国家领导人抓经济、承包单干的思维,就像学生听老师讲课,句句都在心里认真掂量。宋凤鸣说,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大好机遇,这机遇犹如风驰电掣的火车,谁的觉悟高,行动快,谁就能坐上头班车。像广东的深圳,因为早在1980年8月26日成立了“经济特区”,现如今才有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速度”震动全国,乃至全世界!
宫学斌心里暗暗称是,对呀!老话说得好,一步赶不上,十步望不见哩!他继而想到窑场的现状,简单的手工劳作和传统的生产项目,强加给他们许多心灵的束缚,这往往在无意识之中施展了阻碍进步的作用。再说,粉丝厂的效益超过窑场又能怎么样,这是矬子堆里拔将军,你敢和人家深圳的厂家比吗?不说深圳,就是站在烟台牟平李得海跟前,你不也矮人大半截子吗?
满怀着羞愧和焦虑的心情,1986年刚过春节,宫学斌就鼓动宋乃红和王炳钧一起乘飞机,来到深圳考察。什么是“深圳速度”?耳所闻,目所见,宫学斌有了深切感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那高耸在蛇口工业大道上的标语牌,就是“深圳速度”的号角;楼高160米,共53层的国贸大厦仅37个月竣工,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奇迹,就是“深圳速度”的象征啊!
王炳钧所在的单位在深圳买了块地皮,盖了个办事处,他们三人吃住都在里面。于是,围绕这件事,王炳钧便动员宫学斌做买卖地皮的生意,那时每亩地才40来元人民币,如果隔个三年两载的卖了,不费吹灰之力,保准挣大钱。
宫学斌听了,眨巴眼,头直摇,口口声声:“倒买倒卖,以钱赚钱,麻袋片做龙袍,咱天生不是那块料。”
掂量着自身的重量,宫学斌背着箱方便面,整天往深圳的商场超市钻。但他从不光顾机械电器和服装穿戴的产品,只对吃的食品感兴趣。好像冥冥之中,命运注定非走生产食品的道路不可。其实,宫学斌的脑海里早就有了他的思维定势:不论是居家过日子的冰箱空调,还是防暑御寒的穿衣戴帽,买一件用几年,消费期长,生产容易饱和。而吃的呢?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最后的突围(19)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经典的,正是这种最简单的理念,促使宫学斌在林林总总的食品里寻觅。一天,他被鲜亮的苹果和梨吸住了眼球。时值初春,哪里产的水果上市这么早呢?而且价格贵得惊人,好几块钱一斤。经销售人员介绍,原来这许多的水果,都是头年采摘,经过一系列保鲜冷藏才上市的。宫学斌恍然大悟,这个技术好,它不仅能把单价一的水果魔术般地变成单价二,而且还神奇似的消除了四季差异,做到了淡季不淡,给人们许多口福呢!
认定了保鲜冷藏的新项目,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宫学斌兴奋不已,归心似箭。原计划还要到那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崛起的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和欢乐谷参观的,还答应要给儿子明杰和豪杰一人买一块电子表,给妻子女儿都买身时髦衣服的,因为性急,统统被他抛在脑后,丢得干干净净。
一路乘飞机,转汽车,急三火四地赶回窑场,宫学斌当天晚上就召集董永寿、宫建民、姜栓利、王风奎、刘元晓、董巨科和闫官军等领导干部开会。会上,他把自己的新发现,新打算,急不可耐地来了个竹筒倒豆子,哗啦哗啦说了个痛快。
董永寿听罢,咂嘴惊叹道:“宫书记,在深圳一斤梨真的能卖四五块钱?苹果呢?”
宫学斌回答:“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当然,贵贱还要看水果的品种和保鲜冷藏的质量。不过,再便宜也不下四五块呢!”
姜栓利伸长脖子问:“吃斤水果的钱都赶上买斤猪肉啦!那玩意好卖么?有人舍得掏腰包么?”
董巨科抢白道:“你是个什么记性?宫书记刚才不是说过么?买水果的人就跟不花钱似的,一个个直往筐里装,这不就证明好卖嘛!”
“保鲜冷藏的水果肯定增值,我做过详细调查。”宫学斌拿出从深圳买回的带过滤嘴的“恒大牌”香烟,一一散发给大家,说,“梨花开的时候就吃梨,不图别的,就是图个新鲜劲儿,人们也舍得花这份钱。所以,在销售方面,大伙也不必怀疑。再说,在咱们莱阳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听说照旺庄乡前年建了座冷库,去年一年就把成本收回来了。咱是井底的蛤蟆,光看见自己这巴掌大的天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咱得向人家学习,再也不能光指望窑场吃饭啦!”
董永寿说:“千口当家,一口主事。宫书记,冷藏水果,既赚钱,又好卖,这样的买卖咱凭什么不干?你发句话,赶紧动手干起来吧!”
宫学斌说:“烟台苹果莱阳梨,小学课本从早就有这篇课文,全国人民大都知道,就连世界都出名。如果咱打出这块牌子,建个3000吨的冷风库,就能贮藏600万斤梨和苹果。咱们当地的梨和苹果多少钱一斤,最贵也超不过1块钱吧?除去运输、损耗和管理费用,一斤就算赚一块,大伙算算,一年下来能赚多少钱?”
与会的人们扳着手指头,一个个念念有声:“1斤1块,100斤100块,1万斤1万块,600万斤600万块,乖乖!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咱赚大发啦!”
就像烈火堆上泼了桶油,会议霎时间热浪滚滚。人们纷纷挺起脖梗,青筋暴突地吆喝:“一不做,二不休,扳倒葫芦洒了油。说干就干,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啦!”
“对对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啊!”
“人家深圳三天盖一层楼,难道咱三天盖不起一间房么?”
“光说不练假把式,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说干就干吧!”
多么憨直爽快的伙计们呀!宫学斌心里感慨不已,他们把刚从自己嘴里学到的话,又鹦鹉学舌似的拿出来激将自己,这就是心有灵犀,志同道合呀!新时代的大弓业已张开,把希望搭在弦上,宫学斌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背 水 之 战
济南军区情报部雷达站分队长王言吉,1978年转业初在山前店公社当了一段副主任,后来便调到照旺庄乡担任了分管工业的副乡长。乡长是宋乃红的大儿子宋子玉,乡里乡亲,说起来都认识的。王言吉时年30刚出头儿,说话办事,黄瓜打驴,嘎巴干脆,一派军人作风。除了县果品冷藏厂,照旺庄乡是第二个创办冷风库的。从筹备到建设,都由他一手张罗操持,这人有能力,有魄力,也有点子。
第四章 最后的突围(20)
不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宫学斌第一次登门聘请王言吉出山相助,他就满口应允:“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目前搞果品冷藏,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宫书记有这个远见,还瞧得起我,就是肝脑涂地,也再所不辞!”
“老弟言重啦!如果需要肝脑涂地,我也要先‘涂’在你的前面呢!反正我决心已定,拆了窑场建冷风库,背水一战!接下来就看你的戏啦!”宫学斌感激涕零,谢过王言吉,当即就找乡党委书记李学平和乡长宋子玉,三人一起请示县委分管工业的副书记程竹坤,同意借调王言吉负责窑场转产筹建冷风库的工作。
窑场烧砖制瓦10多年,虽说泥里水里,脏点累点,但说声转产,包括宫学斌本人在内,大家真有些恋恋不舍。特别是新上任的场长宫建民,瞅瞅高耸入云的大烟囱,看看成排成行的砖瓦车间,摸摸似乎还带余热的机器设备,鼻根酸痛,直想掉泪。他联络几位车间主任,跑到宫学斌办公室,七嘴八舌,说长道短。
宫建民说:“三叔!我今天不叫你书记啦,就叫你三叔!咱把窑场的事当家事说。居家过日子还讲究个家底厚不厚实呢!窑场转产我不反对,举双手赞成。但是,咱说什么也不能黑瞎子(即黑熊)掰苞米,掰一棒扔一棒的,把个窑场的家底都扔了啊!”
宫学斌反问:“是谁说把家底都扔了?制砖制瓦车间改造成冷风库,轮窑的窑洞暂时派不上用场,就先当仓库来用,剩下的机器设备呢,能转手卖出去的就卖出去,卖不出去的先搁着,封存起来,有机会再另说另道。”
宫建民哭丧着脸道:“这么说,窑场的营生真的再不干啦?”
宫学斌回答十分干脆:“说不干就不干啦!我在大会上说过的话,还能是开玩笑?”
宫建民说:“窑场经营这么多年,我们既有生产经验,又有销售渠道,彻底放弃,真是太可惜了。如果有一天咱干不成保鲜冷藏,再想拾掇起来就难啦!三叔,你千万千万要三思,烧砖制瓦,摆弄泥土坷垃,可是咱们的看家本领啊!”
“场长说得对呀,宫书记!看家的本领说什么也不能丢啊!”
“冷风库和窑场都干,东方不亮西方亮,留个后手行吧?”
“拉屎撒尿,各行其道,两个巴掌才能拍得响,就这么定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高一声低一声,好一阵子吵吵。他们都把自己的认识看成是正确的,都想扭转他们当家人的决策。这里没有私心和别有用心,人人都出自一片真心。
宫学斌理解他们就像是理解自己一样,拆了好端端的窑场,他也心痛,也觉得太可惜。窑场里里外外,每一个车间,每一台机器,哪一样没浸透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呢?但是,这里的车间和机器,哪一种又不是侵吞土地的罪魁祸首呢?回头想想,一片片的良田沃土,光长房子不长庄稼,这是砸了子孙后代的饭碗,天地良心不饶啊!
宫学斌满怀悲伤,把心中的苦衷道出:“大伙常说,土地是咱的命根子,命根子就要用命来保啊!别说建冷风库有成功的把握,就是失败了,咱绝不会再开窑场糟蹋土地啦!寸土值寸金,寸土细掂量,哪怕豁出命来,咱们也一定要从土地里突围出去!”
这是最后的突围,也是背水之战!
1986年3月26日,龙旺庄镇党委书记孙学臻亲自出面调度,让副镇长杜宝喜挂帅协调,聘请于凤义担任技术员,组织镇建筑公司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大会战。虽然,这期间有位镇委副书记扭鼻子腆脸声称不同意,但声势造起来了,锣鼓声声,红旗猎猎,开基的鞭炮响过,他也只能鸡骨头卡在喉咙眼儿里——张口结舌,癞蛤蟆垫桌腿,有气儿也干鼓了。
枕头是个不会说话的女巫,与其因心头有事难能成眠,倒不如把事情解决再睡个踏实。2700吨的冷风库和300吨的恒温库刚开基建设,宫学斌就为事后的管理技术人员,整宿整夜发愁失眠。凡事深思熟虑,做长远打算,有所准备才行。然而,试着招聘吧,这个要高薪,那个讲待遇,一个个饿皮虱子似的,大口小口地啃你,让人如鲠在喉,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董永寿劝他:“宫书记,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最后的突围(21)
“那可不行!要办的事情没着没落,我睡不着觉。”宫学斌心有痛楚地说,“临上阵抱佛脚,黄花菜都凉啦!”
董永寿无奈:“饥困吃鼻涕,哪有什么办法呢?”
宫学斌想来想去,决定派人到上海龙华冷库学习,培养起一支属于自己的管理技术队伍。有千有万,不如自己把里攥!他让王凤奎组织莱阳四中高考落榜生100多人,连同自己窑场高中以上学历的青年职工一起,请四中老师命题、监考、批卷,初选38人,正式考试录取10人,最终通过面试确定8人,交给王凤奎带队外出深造。
砸毁窑场,把带“土”字旁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