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免了众人的礼,就有些夸张的对容侧妃慈和的笑道:“阿妘,今儿个旼哥儿还没有回来吗?要我说,这读书习武也不能太辛苦了,逢个月中也该回来歇歇。”

    容侧妃就浅浅的柔声笑道:“劳母妃惦记着,旼哥儿也是很挂念着祖母,只是业精于勤荒于嬉,旼哥儿的天分本就比他两个哥哥差了很远,幼时我又娇惯了些,更是不及世子爷和二公子的勤奋,此时若连书院的标准都达不到,以后可都不敢说是安王府出来的了。”

    项老王妃听完这话,笑容就淡了些,但还是道:“旼哥儿哪像你说的这样,我看着就很好。”

    又转身问宜兰道:“宜兰,昨日里在素斋宴玩得可开心?皇后娘娘还跟我提起过你,说很久没见到你了,下次你也跟我一起去见见皇后娘娘。”

    赵氏听了这话没什么反应,容侧妃却很有些不安,她的女儿可一点也不想攀上项皇后,谁知道会不会被卖了和亲啊!

    宜兰低着头,细声细气道:“昨儿个跟着三姐姐玩的很好,谢祖母关心,有劳皇后娘娘挂念。”三姐姐便是姜璃。

    项老王妃听到她提起姜璃,话就是一滞,她眼睛瞟了姜璃一眼,那微仰的下巴,黑漆漆的眼睛,容光逼人的精致小脸就让她的心里一堵,脸上的笑容彻底淡了下来。这丫头真不是一般的不讨喜!

    这时项大夫人就在一旁对着项老王妃使了个眼色,项老王妃便重新收拾了一下心情把脸转向了自己的儿子安王爷。

    然后对着板着脸看不出表情的安王爷开口道:“承儿啊,我有些事情要跟你说,不若让这些小辈先出去外厅里耍着,我们娘儿两说一会儿话。”

    安王点头。明惠韩烟霓姜晞宜兰几人便起身行礼退去了外厅,姜璃倒是十分好奇她祖母能跟自己父亲说些啥,还要特意避开他们,不过她也只能跟着大家一起出去了。

    出去一路姜晞对韩烟霓都很是警惕,始终保持着十分之远的安全距离,这让姜璃暗中偷笑,却让韩烟霓差点呕出血来。

    什么东西,她心里又羞又恨,她喜欢的是她哥哥那样稳重能干功夫好能撑得起事又刚柔并济的男子,这个姜晞,不过是家世好一点,简直就是个有勇无谋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谁会喜欢他那样的?

    可是她无从辩解,总不能真冲过去跟姜晞辩解吧?

    且说花厅里待众人都出去了,安王爷看着自己的母亲,等她说话。

    项老王妃便挤出了个笑容道:“其实这事之前跟你媳妇也提过,是有关明惠的婚事。”

    赵氏心里一咯噔。

    果不其然,项老王妃接着道:“你大嫂看中了宁国公府的周家,上次你媳妇担心你大嫂没跟我商量,没应你大嫂,这次我就亲自来跟你说。而且我觉着吧,这儿女亲事,虽然是内宅打理,但其实也都是父亲说了算。你侄女可怜见的,没了父亲,便只能拜托你这个叔父了。”

    安王爷看着项老王妃没出声,他其实心里并不喜欢自己母亲每次说起大房的事,都要提上几遍,可怜见的,你大哥去了,你侄女没了父亲什么的,仿佛不这样就不足够提醒他当年他和大哥一起出战,回来的只有他一个人似的。

    项老王妃见安王爷没开口接话,就继续道,“况且你素来和宁国公世子交好,我瞅着,不如你直接跟宁国公世子把事情给定下来还好些。你大哥早逝,就留下这么一滴骨血,你可得为她做主啊。”

    安王爷闻言却是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王妃,他素来在军中,留在家中的时间并不多,对这京都各家儿女亲事意向并不了解,这些向来都是赵氏打理。

    既然上次赵氏拒绝了大嫂,必然就有她的理由,更何况他向来对他大嫂和母亲的智商表示深度的怀疑,所以他当然不会糊里糊涂的直接答应这种事。

    可是赵氏只是对安王笑了笑,笑容温婉而宽和,并无任何异议。

    安王收回目光,再次看向自己的母亲道:“这京中的儿女亲事虽说必要父亲拍板,但现在很少有盲婚哑嫁的,都是要双方有了默契才成,既然大嫂有意,我便让人问问宁国公府的意思。”

    项老王妃对这答案不算满意,正待再说什么,项大夫人却冷笑着瞟了一眼赵氏,换了笑容上前谢过安王。

    她又不是傻子,那日试探过苏氏,回去细一思量,就知道苏氏对她们家明惠无意,她现在撺掇着项老王妃让安王爷出头,不过是为了堵了赵氏的路!

    赵氏当然不会错过项大夫人的那一眼,她心思略转便大概知道了项大夫人的主意,心里也是冷笑,为了阻瑾惠的前程,不惜拿自家女儿的名声去堵,不知道西夏的人是不是都这么“直爽”。

    晚膳项老王妃、安王爷和姜晞一桌,项大夫人、赵氏和容侧妃则分别领着自家的女儿和韩烟霓一起坐了一桌,中间还隔了一道六扇的绢素围屏。

    安王是个沉默的,又讲究食不言寝不语,项老王妃那桌便吃得是沉默异常。姜晞因着项老王妃给他塞韩烟霓的事,也不去哄老祖母了,只顾着扒拉着饭。于是这顿饭简直吃得项老王妃胃疼。

    项大夫人赵氏她们这一桌倒是客客气气,但这客气简直生疏到骨子里。

    姜璃对着韩烟霓,更是一粒饭也吃不下去,她瞅着韩烟霓和项大夫人,想到项墨说过西夏用毒古怪,心里便更是膈应。

    项大夫人瞅瞅宜兰,再瞅瞅姜璃,一个人比花娇,一个花见花凋(惭愧得),那心里的酸意恨意简直掩都掩不住。

    总之,这一顿饭关系缓和倒是没见着,那矛盾却是从妯娌间的鸡毛蒜皮和失去爵位的不满升级到了某种无法宣之于口的隐隐的仇恨。

    当晚安王爷便询问赵氏有关明惠和周衍的事情,赵氏笑着道:“王爷您也是知道的,周衍那孩子家世品性才学武功在京都未订婚的孩子中不说首屈一指,也绝对是顶顶拔尖的。现如今,不知道多少家夫人都盯着呢。大嫂看中那孩子也没什么奇怪的。”

    安王爷沉默不语,赵氏就继续道,“只是周衍是宁国公府的嫡长孙,将来是要袭爵的,对这嫡长孙媳是慎之又慎。上次我想着项皇后和母妃一直想着要把明惠嫁回西夏,因此就不敢私自应了大嫂。其实也是我的私心,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便也不愿去拉着脸开那个口。王爷,您和宁国公世子几十年的情谊,可也别让他太难做。”

    赵氏并没有跟安王爷提周衍的母亲宁国公世子夫人有意自家女儿姜璃的事情,一来还没有准信,二来此时跟安王说,必会将事情复杂化,安王爷素来厚待项大夫人母女,此时说出来,安王可能就会直接让姜璃退让。

    但明惠能否嫁去周家,却是跟自家女儿退不退让根本无半个铜板的关系。

    安王听完赵氏的话,心里也是觉得无力,因着大哥的死,自己答应了父亲要善待项氏母女,可是这善待,有时候也真是不容易。

    这日后几日,安王爷还没找着机会跟宁国公世子提上一提他侄女的婚事问题,京都又发生了两件让勋贵世家们注目的事情,两件事还都和安王府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定昭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辽国信使上书大齐朝皇帝景帝,辽国三皇子入大齐都城燕京,拜见大齐皇帝,约于十日后,即五月初到达京城。

    老皇帝景帝命刚刚办差回京的十二皇子姜祁安排接待辽国三皇子事宜,又命安王爷暗中查探辽国三皇子突然进京的原因,以及辽**队的动向。

    安王爷便出了京城,连安王妃赵氏也不知道他具体去了哪里。

    这事刚过去两天,四月二十三日凌晨,一位全身是伤形容狼狈的年轻公子在两个护卫的护送下敲响了安王府的大门。

    这位公子自称是项老王妃的侄孙,西夏王先世子的遗子,西夏王府的五公子项翊。六年前西域攻打西夏边城,破城时屠城,项五公子在忠仆的护卫下逃出边城,原本打算回西夏王城银州城,却多次受到刺杀,几次都与死亡擦身而过,最后没办法,匿在了蜀中几年,这才辗转来了京都。

    可是快到京都时,又一路遇到黑衣人追杀,身边的人死得只剩下两个护卫才到了安王府。希望能得到其姑祖母安王府老王妃和陛下的庇佑,再回西夏王府找项老王爷主持公道。

第8章 28() 
第39章项五遇刺

    项翊的出现是在姜璃的意料之中,所以算不得有多惊讶,虽然在前世她不太关注这件事,具体项翊是如何出现的后来的发展都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大体的事情还是记得的。

    项翊受伤有些重,项老王妃当日带着项翊的一个受伤稍轻的护卫觐见了景帝,景帝听了护卫说了项翊的遭遇神色莫测,并没说什么,只命太医好生帮其疗伤,又赐了些名贵药材。

    安王不在府中,安王妃只把项翊安置在了靠近老王妃的慧安堂的外院一个院子,一应接待都是以老王妃侄孙之礼,半点不许提西夏王府之辞。

    项翊是西夏王府的五公子,此时正逢西夏王府二公子代表西夏王府进京觐见,既然连西夏王老王爷的妹妹项老王妃都承认了项翊的身份,于情于理,项二公子总要过来探望一番。

    于是,项二公子第二日就带了随行的两个西夏王府老臣和上好伤药过来探望项五公子了。

    虽说项五幼时便随父亲西夏王先世子居住在西夏南边境的边城,项二则是常年累月跟着父亲西夏王现世子在北边打战,但两人逢年过节时也是常见到的。

    两人未见六年,六年前一个十二,一个十岁,那时候虽未长成,但其实相貌底子还在那里,也没变化多少,说不认识,那就是睁眼说瞎话。

    项二见到项五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就沉痛的道:“五弟,这都是王府的疏忽,竟让你流落在外多年,此次能在京都见到五弟,实乃托陛下的洪福。待五弟养好伤后,就跟我一起回西夏吧。二哥必会好好照料于你,不让祖父担心。”

    项五有气无力道:“二,二哥。这如何能怪三叔和二哥?父王母妃兄长们在边城被杀,三叔远在银州城,如何得知营救?就是我被追杀,也是我无能不能联系上祖父,所幸还能留着一命来见陛下,若能在陛下的庇佑下再见到祖父,便是老天垂怜了。”

    两人各怀深意的寒暄两句,项二见项五再多说几句话就快断气的模样,便起身告辞道:“五弟你先在姑祖母这里好生休息疗伤,我今日便修书给祖父,也好让他也高兴高兴。我改日再过来看你,有什么需要的,你也尽可以派人来跟我说。”

    项五谢过项二,又道是有伤在身,不能起身相送,两人满怀深情的告别。

    项二离开安王府院子,路过花园假山时,一眼便看到了在假山边显然在等着他的姜璃。

    姜璃穿了一身金银丝线绣的蚕丝百花纹浅紫色流纱裙,站在假山旁的树下,微风吹过,青丝和纱裙都微微飘起,斜斜的晨阳下,弯眼浅笑,让远远看见她的项二心就忍不住多跳动了几下。

    他心想,我还是得想方法早点把她娶回去好了,这样看着虽然欢喜,也实在难受的紧。

    项墨命下面的人停下,自己上前迎了姜璃,两人便站在树下说话。

    姜璃的身高只及项二的胸前,站的近了,姜璃就觉得这样说话很不舒服,便站到了假山旁的小石阶上,再仰了头跟他说话。

    项二看她的样子心里便又软又喜欢,但很多人看着,他也只能站在一步开外的地方一本正经的跟她说话。

    姜璃对着他笑了笑,便又收了笑容睁大眼睛问道:“项二哥,你见到那个项五公子,觉得怎么样?”

    项二觉得有些诧异。

    因为他并不知道姜璃有前世的记忆,所以常常都会被姜璃的一些情绪话语反应而惊讶到,但无论是怎样的,纵然是别人看来怪异的,在他眼里也只觉得可爱至极。

    他不知道姜璃为何问起项翊,便只以为她是因为项翊是自己的堂弟,所以关心自己问问而已。

    “并没有什么,他不过是受了些外伤,养养也就好了。只是他这些年流落在外,性格不知道受了些什么影响,我没查清楚前,你尽量少点和他接触。”项墨温声道。

    姜璃摇了摇头,撇嘴道:“我才不会去和他有任何接触,鬼鬼祟祟的在外面躲了六年,还以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说什么被人追杀追杀的。鬼才信!”

    说到这里又想到项翊毕竟是项墨的堂弟,项墨又不知道他的真面目,她这样直接说项翊,项墨会不会不高兴?便不由得偷眼去看项墨的反应。

    没想到项墨听了她的话后反而更高兴了几分,满含笑意的眼睛看着她,专注的让她有点不自觉的心跳加速。

    她不知为何就有些不好意思,挪开了目光看着荷花池里冒着泡的锦鲤,嘟囔道:“反正虽然他是你堂弟,但就像你说的,他逢家变,又在外呆了六年,也不知道是不是会被什么人洗脑了什么的,这次回来也不知是什么意思,你还是小心为妙。而且躲了六年都没事,就到我们家门口被人砍伤成那样,真够假的。”

    “嗯,我自然是知道的,你不要担心。”项墨柔声道。他又想伸手搂过她,好不容易才忍住了。他觉得自己好像每次看她跟自己说话,都有些冲动,搂过她揉捏一番心里才会觉得满足,这,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习惯。

    姜璃觉得他的话太过轻和,实在不像是重视的样子,便有些小不满的抬眼看他,却见他正静静看着自己,微微带着笑,在阳光下俊美得有些不真实,她看到自己小小的身影倒映在他的瞳孔里,脆弱单薄的像是要随时消失似的。

    姜璃有些慌乱的伸手扶住了身边的假山,她刚刚很有股冲动去抓住他的衣襟,眼角余光看到那不远处的一排人影才反手按在了自己身侧的石头上。

    项墨察觉到她一刹那的异样,看她摁在假山石头上的小手纤细幼白,在粗糙的山石砂砾衬托下更显精致脆弱,倒是担心起那石头会不会划破她的手,便皱起了眉。

    姜璃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咬了咬唇低声道:“我看见那韩烟霓,虽说她和项翊是姨表兄妹,但也有六年多没见了,但我看她们两分明不像是六年多没见的表兄妹,倒是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天天见面很有默契的亲兄妹似的。我怀疑韩家是不是跟他一直有勾结,韩家不是也是因为六年前的变故离开边城的吗?”

    项墨惊讶于她的敏锐,看她形容有些脆弱,忍着拉过她的冲动,安抚道:“我知道,我一直有留意韩忱的动静,他们有什么,不会瞒得过我去,你放心好了。”又道,“过几日我便约姜晞出去游玩,你想方法跟着他一起出来。”

    安王府的侍卫较为严密,且项翊又住在府中,项墨不想出现任何意外,也不再夜晚过来找姜璃。

    姜璃点头,见两人也已经说了一会儿话,不想停留太久引人侧目,便告辞了离去。

    项墨看着她领着不远处的两个大丫鬟离去,心里只想着,他得赶紧想方法把亲事先定下来再说,这样子看着姜璃明明有什么心事,自己却不能安抚她的状况,实在是太糟糕了。

    随后的这几日,项墨也是忙得很,应付着各方来人的试探和八卦,一边命人注意着各方的消息,韩家那边的,项翊那边的,皇宫那边的,还有北辽国那边的,一边还要想着该如何找个突破点把姜璃和自己的亲事定下来。

    这日他正想着约姜琪带着姜璃出来走走,却从安王府传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项翊在他去安王府探望第四日晚上,再次遇到刺杀。

    所幸安王妃考虑项翊浑身是伤不寻常出现,便在项翊暂住的院子加派了侍卫防守,此次遇刺项翊只受了些轻伤,并无性命危险。

    但在京都,在安王府,西夏王府先世子仅存的骨血竟然再次遇刺,这委实不能不让人多想。况且刚刚好是在项二公子探望他确认身份的第三日晚。

    大部分人都会认为,项五公子是西夏王先世子仅存的骨血,他的存在唯一能威胁到的也就是西夏王现世子和项二公子的地位了,这不能太明显。

    八卦的人总是喜欢阴谋论的,尤其是这种王公世家的争权秘闻,没有阴谋也能造出各种曲折离奇的阴谋故事,更何况这是明显到不能再明显的事情。

    当然稍微有些头脑的愿意深想一层的,这明目张胆的在安王府刺杀刚刚出现的先世子庶子,可实在不像是什么高明的行为。这西夏王现任世子,或者现世子的儿子,这个项二公子,不会这么傻吧?

    项墨当然不会这么傻。

    他此时正在酒楼静静的听着自己下属的回报,想着这事情的蹊跷。

    “你是说那些人的功夫诡异,倒似西域那边的路子?”他沉吟问道。

第8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