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幻纵览-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品。只不过在主流文学史中,它多被称为政治讽刺小说,而不是科幻小说。

由于这部作品虚构了“大家夫斯基主义”进行讽刺,解放后多年不曾被解禁出版。1969年12月,《北京日报》接连发表大批判文章批判该作品。直到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收入《老舍文集》第七卷,这部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代表作才再次与读者见面。

第二节:第一位“专业科幻作家” 

任何作者要想把握好一种文学门类,单靠一篇作品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摸索、熟悉的过程,有一个量的积累。中国科幻文学史上,顾均正是第一个进行系统创作的作家。

1902年11月18日,顾均正出生于浙江省嘉兴东栅口。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在编辑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80年去世前。期间曾担任过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社长和副总编。他长期从事少儿、科普类图书的编辑工作,并且创作有大量科普作品。

1939年,顾均正以“振之”为笔名,出版了科幻小说集《在北极底下》。内含《在北极底下》、《伦敦奇疫》、《和平的梦》三个短篇,当时中国抗战烽火正烈,世界大战的危险也已经逼近,顾均正的上述作品能够及时反应时代特点。

《和平的梦》是顾均正影响最大的作品。小说虚构了“极东国”和美国之间的战争:“极东国”图谋南美,以一次空中偷袭开始战争。后来被美国打得节节败退。“极东国”心理学家李谷尔潜入美国,在田纳西州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建立基地,用无线电波发射催眠广播,改变美国人民的战争意识。美国间谍夏恩曾被派到“极东国”调查神秘的最新武器。当他回国后,发现美国人游行示威,要求政府接受极东国的条件。而他的上级也支持和谈。夏恩发觉这是李谷尔的阴谋,但在后者的催眠下,他已经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必须自己出马,结束危机。

在《伦敦奇疫》里,阴谋家则成了德国间谍。他以政治流亡者的身份混入伦敦,释放特制的催化剂,可以使空气中的氮、氧和水蒸汽自动合成为硝酸,形成细雾遍布“雾都”。结果,不仅伦敦人大批生病,死亡,而且建筑崩裂,桥梁毁坏。整个案件的形成、侦破和解决过程中,化学知识都起到关键作用。

顾均正共创作有六篇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创作科幻小说的作家。在这六篇作品里,《性变》的艺术价值最高。这篇小说超越于政治和战争之外,描写了一个非常人性化的题材——变性。当时变性手术刚刚出现于西方,如今经常出现于媒体的变性人新闻更不曾有过。而顾均正在这篇小说里已经详细地描写了主人公性别变化后个人生活与情感的转折。直到今天,真实的变性手术仍然只是一种整形外科技术,没有达到《性变》中从基因层面上根本变性的水平。

第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 第三章:艰难探索(下)

顾均正是有明确创作理念的作者。他曾经接触过一些国外科幻小说,觉得其中内容多荒诞不经,科学功底浅薄,于是便在自己的作品里高度重视科学知识的运用。甚至,这就是他主要的创作动机之一。在《和平的梦》中,作者介绍了当时催眠术的研究史。条理分明,细致入微。在《伦敦奇疫》中,大量的化学知识穿插其间,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不仅仅是“作料”。

顾均正已经能够把握到科幻文学的核心问题——科幻中的科学知识是文学元素,而不是科学元素。《在北极底下》虚构了阴谋家改造地磁北极的故事。小说将磁北极描写为一个巨大的磁铁矿。阴谋家要将其摧毁,再用自己制造的强磁铁代之。同时,顾均正附加了注释,总结科学家对磁极问题的研究,并声明磁铁矿并不是他对磁极问题的理解,仅仅出于小说编排故事的需要。

在当时,顾均正于科幻小说创作上,可谓“独学而无友”。仅靠个人信念和直觉去创作。所以,作品里有一些科幻萌芽状态时的粗陋也不奇怪。比如在《和平的梦》中,作者游离开故事主线,用数千字的篇幅介绍环形天线工作原理。在《性变》中,也用大量篇幅去介绍生物学界关于性变问题的研究,拖延了故事节奏。作为一个孤独的早期探索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理解。

纵观世界科幻文艺发展史,科学界从未中断过对这个艺术门类的指责,几乎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顾均正既然成为第一位进行系统创作的科幻作家,也便在中国最早地承受了“伪科学”之类的指责。1939年11月1日出版的《科学趣味》一卷六期上,便有一封读者来信对顾均正的作品进行批评,指责它不合科学,“不要使学浅的我们,中了它的毒,而把科学歪曲了。”(《是是非非“灰姑娘”》385页,叶永烈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此视为顾均正作品影响力的体现,毕竟批评也好过默默无闻。

顾均正在中文科幻小说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这些作品构思精密,情节复杂,人物众多。而且有许多惊险小说和悬疑小说的成份。如果不是限于当时条件,只能在少儿科普类刊物上发表,他本可以将它们写成长篇作品。以《在北极底下》为例,这篇作品的立意已经和当时的世界科幻主流没有差别。小说中试图改变地磁极的阴谋家卡梅隆,和《垄断雷电》(英国科幻作家格里菲斯著)中的卡尔弗特、《空气贩子》(苏联作家别利亚耶夫著)中的贝利属于同一类型。可以说,顾均正在三四十年代的背景下,已经将中文科幻提升到了当时科幻小说的世界水平。

顾均正的这一成就,直到六十年代后才被香港的倪匡突破。而大陆科幻作家则要晚到七十年代末,才出现了在文学上更成熟的作品。颇为不解的是,五十年代,中国科幻第一次大潮兴起时,当时作为科普出版社编辑的顾均正并未参与其中,甚至对自己曾经写过科幻小说也不作宣传。还是叶永烈在八十年代初,从故纸堆里把这些作品翻找出来,才免于逸失。顾均正为何如此,成了一个疑问。

不仅笔者对此不解,1988年希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儿科普作家传略》中,为顾均正作传的唐锡光就说:他写过《和平之梦》、《伦敦奇疫》、《在北极底下》等科幻小说。这是他的尝试之作,很成功的,不知为什么后来他没有再写。(见该书43页)这个疑问只有等有情人来破解了。

(小花絮:顾均正的孙子顾备现定居新加坡,并组织了当地最有影响的科幻社团。可谓有家学渊源。)

第三节:其它科幻成就回第三章

民国肇始,“赛先生”与“德先生”一起,成为蒸蒸日上的朝阳文化形态。学习科学不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转而成为青年学子晋身的正途。而中国文学也经历千年未有之剧变,开始了白话文时代。民国时代的科幻小说在这个大背景下,延续着清末科幻的尝试和创新。

由于在中国本土没有渊源,翻译世界科幻名著仍然是这个时期中国科幻发展的重要内容。凡尔纳、英国作家威尔斯(H。G。Wells)、柯南道尔 (ArthurConanDoyle)的科幻小说陆续被翻译进来。1917年,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茅盾翻译了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巨鸟岛》,译名为《三百年孵化之卵》。

后来成为政协常委的香港著名实业家安子介,在二十六岁时,曾经和艾维章一起,翻译了美国科幻作家塞尔维斯的小说《第二次洪水》。两个人边翻译边创作,添入中国人角色,并让他成为重要人物。最终将这篇翻译小说发展成一篇“混合作品”,出版时中文名称《陆沉》

当时,外国科幻艺术全面进入中国。不仅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和科幻美术也是在那个时代被引进的(详见五卷、七卷有关章节。)

1942年,纯文学大家许地山在《大风》半月刊发表了科幻小说《铁鱼的鳃》,它也是这个时代极少数的科幻闪光之一。《铁鱼的鳃》以潜水艇中的氧气提取装置为科幻创意,反映了旧中国科学家报国无门的悲剧处境。

无论晚清时代还是民国时期,科幻小说创作基本处在探索阶段。甚至“科幻小说”这个中文名字也不曾存在。作家们对这种文体也缺乏足够的自觉性,更不存在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科幻作家群体。但就是这些个别作家的零星作品,单从科幻文学这一门类本身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直到七十年代末,这个高度在大陆才被后人翻越。

第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 第四章:激情燃烧的岁月(1)

四章前言

第一节:初潮浅述

第二节:早期代表作家

四章前言

中国科幻文学新的一页,和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同时掀开。1950年到文革前,中国大陆出现了一次科幻文学的小高潮。虽未掀起很大的风浪,但为第二次科幻高潮打下了基础。本章里,笔者先介绍第一次科幻高潮的概况,然后介绍一些早期代表作家。

这个时期创作的作品大多流传下来,并散见于许多科幻文集里。《中国科幻世纪回眸》第二卷《古峡迷雾》(叶永烈主编,福建少儿出版社出版)是其中最全面的一个集子。另外,一些当时的代表作家,如郑文光、童恩正、迟书昌等后来都出版过个人作品集,也收录了一些当时的作品。可供参考。

第一节:初潮浅述

新中国建立以后,战乱终止,百废俱兴。中国开始了一次工业化的高潮。普及科学技术成为强国之梦的重中之重。社会环境迅速稳定,给了文化事业恢复元气的好机遇。同时,文学界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地位,提倡“干预生活”。在这个大背景下,完全有别于“现实主义”的科幻文学自然不受重视。于是,它在儿童文学、科普创作的园地里悄悄地萌发、成长。

科幻译作仍然是这个时期的开路先锋。与先前不同的是,除了凡尔纳、威尔斯等西方科幻先驱的作品被继续大量译介外,前苏联科幻小说被大量介绍进来。这些作品对科学价值的重视,对爱国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观的捍卫,很容易引起当时读者和作者的共鸣,并且成为中国第一代科幻作家学习的榜样。1956年6月,前苏联作家胡捷的《论苏联科学幻想读物》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更给中国科幻作家提供了理论上的营养。

值得注意的是,前苏联有一位造诣高超的科普作家,名叫伊林。笔者没有找到他曾经创作过科幻小说的记录,似乎主要以科普作品见长。但在当时,他却是许多科幻作家的学习榜样。郑文光、刘兴诗等作者都曾经提到伊林对他们的影响。如今,此人及他的作品已经远离了中国读者的视野。但在中国阅读史上,他曾经有过卡尔萨根一样的地位。

1950年,张然在天津知识书店出版了《梦游太阳系》,这是可以考证到的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当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1954年,郑文光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第二个月亮》,鲁克发表《千斤田》。1955年,郑文光又发表了《征服月亮的人们》、《从地球到火星》、《太阳历险记》等三篇作品,这些都成为新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性作品。

当时,一些编辑热心于发展科幻小说这株幼芽,在一时找不到作者的情况下,几位北京、上海少儿报刊的编辑自己上阵创作。这种局面自然不能继续维持下去,于是就“抓来”一些科普和儿童文学作者进行培养,戏称为“抓壮丁”。这样便形成了一支不大的科幻创作队伍。这一时期的主要作者有郑文光、迟书昌、童恩正、叶至善、赵世洲、郭以实、王国忠、杨子江、嵇鸿等人。

虽有晚清科幻和民国科幻肇始于前,但那些作品当时被尘封在历史文献中,直到八十年代初才逐渐为人们挖掘出来。新中国第一代作者几乎没有人读过这些作品,更不用说吸取其营养。他们大多是从凡尔纳、威尔斯、伊林这些外国作家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开始创作的。

严格来说,这一时期的科幻作品基本上都是少儿科幻,或者科幻故事。因此,不仅主人公多选择少年儿童,用儿童视角来写。而且文笔浅显、结构简明,不涉及复杂的成人世界。理解这些作品要考虑它们最初的发表园地,很难说它们就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水平。

这一时期的科幻作品普遍充满朝气,既受当时蒸蒸日上的社会大环境感染,也是因为大家对科幻这样一种新文学样式抱着很大的探索兴趣。乐观主义、科学至上是这些科幻小说的基调。不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普遍放不开手脚,不敢涉及深而远的科学问题和科学精神。同时,极左影响在作品中也有表现,产生了诸如《共产主义畅想曲》等大跃进式的科幻小说。

同时,“惟科学主义”倾向也普遍出现在那时的科幻小说里。“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是许多科幻小说的主题,认为只要科技进步便可解决一切问题的倾向非常普遍。这方面首先是受了当时工业化初期社会风气的影响。在当时,建立高大的厂房、竖起黑烟囱,开挖巨型水利工程等等,都是整个社会热衷的事情。具体来说,这些作品也是受到当时苏联科幻小说的影响。那时,苏联科幻小说充满了“融化北极冰层”、“改变远东气候”、“拉直鄂霍茨克海等温线”之类的故事。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以及环保问题则完全不在作者的考虑之内。而当时西方科幻中已经萌芽的反科学思潮,更是不可能存在于中国科幻文本里。

新中国科幻启动时期的另一个问题,是最初的科幻作者基本都出自科普作者阵营,他们的作品也往往发表于科普报刊上。这一现象不仅不存在于欧美科幻文学史,也不存在于台湾、香港的科幻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前苏联,也没有一边倒地由科普作家来创作科幻。

而“科学文艺”概念的引入,更对大陆科幻小说的发展造成了复杂的影响。“科学文艺”是现在主流文学界人士极少接触的概念,但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却有重要意义。它是五十年代从苏联科普界引入的,“原来的意思是指伊林式的为儿童写的文艺性科学读物(《科学文艺小议》郑文光,《人民文学》1980、5期 ) 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如今被确定为“反映科学内容、提倡科学的思想方法、歌颂科学业绩、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作品。包括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幻想小说、科幻散文、科学小品、科学寓言、科学诗、科学相声、科学谜语等多种体裁。”《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78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4月出版。

事实上,虽然直到今天,中国科普作协里仍然有“科学文艺委员会”的机构设置。科普学术刊物上仍然会看到有关“科学文艺”的文章,但这一概念在社会上毫无影响,它里面包含的大部分体裁均已名存实亡。而拥有自身强大生命力的科幻文学却并不应该划归到这个大概念下面。

科幻文学和科普作品有本质的不同:在科普作品里,科学是内容,艺术是形式。艺术为科学目的服务。在科幻文学里,文艺是内容,科学是形式,科学为艺术目的服务。(具体分析详见本书四卷《科幻文学艺术规律》下卷)但在当时,人们普遍混淆了科普与科幻文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名不正、言不顺,这一混淆在科幻文学相对弱小的时期还不构成严重问题。但在日后,却使得中国科幻在割断科普脐带,寻找自身定位过程中付出了重大代价。

文革前,中国大陆涉及科幻创作的作者有二十多位,除迟书昌为天津作协专业作家外,其他人基本上都从事业余创作。他们在科幻方面只是偶有尝试。创作总量不及百篇。最长的作品只有三万多字。由于晚清科幻和民国科幻并没有被继承下来,这个时代应该算是中国科幻文学真正的萌芽时代。郑文光、童恩正、刘兴诗、肖建亨等后来中国科幻文学的主力作家,都是在这时开始他们最初探索的。当时有不少作者,如叶永烈、肖建亨等都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试图将科幻创作的水平迈上一个台阶。但所有这些长篇都未及发表,便被文革所打断。

据刘兴诗回忆,直到一九六六年五月份,仍有科幻小说在报刊上发表。正在中国科幻文学于寂寞中播种的时候,文革象楔子一样楔进了中华民族的当代史,割断了许多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弱小的中国科幻文学种子就此在土壤下睡眠了十年之久。

第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 第四章:激情燃烧的岁月(2)

第二节:早期代表作家

当时,天津的迟书昌(1922年2月13日——1997年2月5日)是一位主力科幻作家。迟书昌1922年出于于哈尔滨,曾经到日本留学。1955年,迟书昌在某编辑部任抄稿员,正好抄写到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译文,被其魅力所吸引,尝试自己创作小说。

在编辑叶至善的指点和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