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萧艾(明朝)-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棣眼睑忽闪,若是萧儿知道自己在济南战败一事,是不是又会很担心呐。
  “再添些碳。”
  “是。”张玉转身走向鼎炉,打开盖子,钳夹着一块一块的碳,朱棣开口道:“依你的意思,盛庸他们兵分三路,我们当如何?”
  张玉换了个方向添加炭火,面向朱棣,回道:“三处互相倚靠,互相支撑,不论我们攻打哪一处,另外两处都会立即扑过来的,加之,如今他们士气正盛,眼下,我们应该避其锋芒才是。”
  朱棣摇摇头,“本王没有时间坐等,他们也不会给本王这样的时间,如今我们吃了败仗,原本对朱允炆失去信心的军队,此时会重新选择立场,所以,咱们不出兵,向北过来的军队只怕会越来越多。”
  “王爷是想主动出击?”张玉盖上炉盖,好奇的走过来,“王爷,虽说咱们这次失利,但是相较朝廷方面损失几十万的军队来说,我们还是胜的,如今他们已经不可能主动攻击咱们了,最多也就是现在这样,分兵几处的阻拦我们南下而已。所以,您没有必要这么急着出兵的,再说了,您的身体……”
  “本王没事。”朱棣目光坚定,“如今大家士气低落,留在北平根本不是休整,而是颓废,日久,只会更加长他人志气,所以,本王必须让大家打一场胜仗。”
  张玉刚要说话,就听到外面乱哄哄的一群人朝这边过来了,看见朱棣点头,忙去开门,一阵凉风吹进。
  张玉躬身作揖,“众位将军。”
  纳哈出等人也回礼,再拜见朱棣,朱棣轻轻一笑,示意免礼,微抬眼睑,扫过众人,有纳哈出,火真,陈亨,朱能这些老将,还有一些刚刚提拔的年轻将领。
  来的人还真多呀,朱棣思忖着……
  “王爷,我们回北平已经快一个月啦,您到底怎么打算的嘛。”
  纳哈出一把拉住进门就暴跳的火真,躬身道:“王爷,您的身子,如今可好些了吗?”其他一众听到了,也忙透出询问的目光。
  火真也抻着个头,“对呀,王爷呀,现在好些了吗?”
  朱棣点头一笑,“多谢众位将军关心,本王没事了。”又看向火真,笑道:“火真将军,到底何事让您如此着急呀?”
  “哎呀,”火真急道:“大家好不容易卯着劲儿的在白沟河打了个大胜仗,眼瞅着下面的事就该轻松了不是?半路蹦出个盛庸来,也不知道这个龟儿子打哪儿来的,现在底下的人纷纷议论,说王爷您,哎呀,我说朱能你老拽我干啥?”
  朱能被他说得脸色发青,只好默默无言。
  朱棣摆摆手,笑着,“没事,火真将军接着说。”
  “下面的人说,王爷在济南城下被盛庸围了三个月,都没有对策,接着又被盛庸打了个败仗,如今肯定是怕了他盛庸了。”火真这个暴脾气呀,“王爷,这几天已经逼得末将骂人啦,您赶紧发兵吧。”
  朱棣笑了,见他们齐齐的过来,只怕都是这个意思了,正合心意,“老将军莫急,本王方才正在打算着此事呢。”
  “真的啊,太好啦。”众人顿时捋臂将拳,一雪前耻的架势。于是,张玉将目前朝廷陈兵情况详说了一番,众人皆皱起了眉头。
  纳哈出问道:“王爷,那您打算如何出兵?”
  朱棣起身拿起香料匣子,在镂空的鼎炉中撒着沉香,漫不经心道:“咱们去打辽东吧。”
  “什么?”大家纳闷儿,自个听错啦?“王爷,这个时候打什么辽东嘛,咱们不是应该南下吗?”
  朱棣眉宇间淡然,拍着手上的香料,“你们看,朝廷如今在北平的西边,南边都有军队,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那还用说嘛,怕咱们打通了南北通衢,长驱京都呀。”陈亨回答。
  “所以,我们反其道而行,我们偏往东北方向打。”
  纳哈出皱眉道:“可是目的呢?此时放着虎视眈眈的盛庸他们不管,反而北上?并无益处呀。”
  “有啊,”朱棣轻松道:“我们需要打一场胜仗,改变士兵低沉的情绪嘛。若是此时贸然向盛庸他们攻击,不论攻打他们哪一路,另两路都会援救,这一仗自然很不好打,也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就结束的,但是眼下我们的士兵很需要一场一打即胜的大仗,咱们向北用兵,辽东军肯定没有防备,能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我们很容易取胜,如此士气振作,再者,盛庸他们也会疏于防备,避其锋芒,等到他们风头过后,我们再去打他们吧。”
  火真不解,“王爷,想要出其不意,末将带一路人马偷袭盛庸他们不就可以了吗?”
  “盛庸他们就等着我们去呢,想要偷袭,岂会那么容易的?”
  陈亨道:“可是北上辽东,塞外此时已经开始飘雪了,纵然有胜仗可打,咱们也会自损,未必划算呐。”
  “好啦,”朱棣无言,转身坐下,“就这么定了,众位将军各自回去准备吧,除了防守北平的,全部出动。”
  “全部?小小辽东,根本用不着呀。”火真问道。
  朱棣摆摆手,“既然是一雪前耻,自然要打个彻底,声势浩大,也好吓吓他们嘛。”
  “是!”众将抓着脑袋,纵然不解,也得照办。
  待众人退下后,朱棣看了看张玉的神色,一脸的疑容,伸展着身子问道:“有话想问?”
  张玉颌首,眼神凝注,“王爷用兵向来难以捉摸,纵然您往北边用兵的理由让人心服,但是撇除这些理由,属下不解,您为何不急着南下呢?”
  “哈哈哈……问得好,”朱棣搓着半凉的手,这才认真回答道:“本王不可能不着急南下,所以,刚才一番只是幌子。”
  “哦?”张玉眸子一亮,“那王爷的打算是?”
  “南下沧州。”
  “沧州?”
  朱棣招手让他上前来,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它位于济南府的北边,我们南下,这里始终是一患,之前有耿炳文,李景隆几十万大军的钳制,我们被动应战,本王没有工夫处理这些地方,导致战线拖得太长,粮道被截断,如今他们不可能主动攻击了,换作本王各个击破了,所以,想要拿下济南府,我们必须先拿下河间府。”
  张玉点头。
  朱棣接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河间府沧州的这一路军是徐凯的人马,他们在耿炳文首次北上的时候已经驻扎在那里了,日久懈怠,不像平安,盛庸的那两路人马都是刚打了胜仗的勇兵,又是刚刚进驻真定,德州的,防守什么的必然严密。”
  “可是,咱们攻打沧州,他们必然来援,”张玉话刚一出口,赶紧一拍脑袋,了然过来,“难怪,王爷说打辽东呢,咱们北上,他们必然没有防备,这个时候咱们再忽然回军,直下沧州,只要咱们够快,他们一定来不及救援。”
  “没错,只有我们真的出兵北上了,他们才会松懈下来。”
  “王爷,刚才您为何不对大家明说了呢?”
  朱棣浓眉下的幽深的眸子波澜不惊,“所谓出其不意,敌人不知,咱们自己人也不知,毕竟人多口杂。”
  “明白了,”张玉点头,又问道:“那王爷打算如何南下?”
  “先北上,待盛庸他们的探马把咱们的消息送回,我们从东面,借道直沽,过大渡河,直接到沧州。”
  “是。”
  

☆、挥师南下

  燕军仅留在北平一个月,十月底,伴着冬风凛凛,朱棣再次挥师。按先前计划,几十万燕军浩荡北上,盛庸等人一再打探,连他身边的高级将领也都说北上辽东,于是乎,还没他们琢磨过来朱棣到底何意时,燕军忽然杀个回马枪,团团包围了沧州,两日之后,燕军攻进沧州,徐凯都督投降。
  盛庸他们这时明白过来了,可是来不及了,三路大军犄角之势已被打破,几日之后,燕军再一次来到济南府的德州。
  上一次的德州是因为李景隆带头逃跑,可是这一次是盛庸带领一群气势正焰的军队,而攻城非燕军所长,因为燕军多为骑兵,像这次从北上忽然南下,奔袭千里,是优势,但是攻城很容易耗损主力军。
  所以,
  “王爷,您都喊话好几日了,那个盛庸仍不为所动呀,如今又僵持住了,咱们总不能又像上次济南那样,再等三个月吧。”火真问道。
  “是呀,王爷,您想招降盛庸,可是他不愿意,您又何必再手下留情呢?”
  朱棣长叹一口气,神色有些黯然,“他是这次的主将,招降了他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且此人颇为能干,不为本王所用,那就会给本王带来麻烦。唉,原本以为他并非世袭,初得允炆重用,应该容易劝降才对,没想到……”
  “王爷仁义,就是没想到那厮冥顽不灵。哼!”火真冲着德州的方向大骂。
  张玉平静的问着,“王爷,那眼下我们该如何?难不成真的在此耗着吗?”
  “不!”朱棣坚决道:“同样的错误,本王不会再犯,既然他愿意堵在本王的前面,本王偏偏要让他变得被动。”
  “王爷有主意了?”
  朱棣眼波不兴,平静道:“我们绕过他们,直接南下,如此他们再驻守在这里,毫无意义,到时,他不出来也得出来,反而是被咱们拖着走。”
  “好啊,”大家皆同意,“那我们从哪里走?”
  朱棣回身走向挂着的行军地图,分析道:“我们现在在德州,这里有盛庸,在我们的西北方向有平安守在真定,所以我们从德州的东南边绕道过去。”
  “目的地呢?”
  “这里。”朱棣手指轻点,“东昌府的临清州。都去准备吧。”
  “是!”
  于是,燕军拔营起寨,跨过盛庸,直接南下,三日之后,朱棣率军攻下临清,为防盛庸后袭,焚烧临清所以粮草船只。
  临清州位于东昌府北面,下辖领两个县:馆陶县,丘县,拿下临清,朱棣马不停蹄地一路向南,穿过馆陶县。
  骑在马上,朱棣也颇为感叹物是人非呀,记得那次就在那边的山坡上,救了一位摔伤的老汉,萧儿还说羡慕他家的儿子儿媳,吵吵闹闹的生活,看着四周的山清水秀,自己也曾经恍惚畅想过;带着萧儿走街串巷,卖给她吃的玩的……
  那时的轻松快乐的日子浮现眼前,朱棣温和一笑,被一个妇人说做是大官,害得自己带着萧儿露宿野外,带着她下河抓鱼,她还生气了……
  回身再看,几十万大军,冷革寒戈,顶盔掼甲,朝前夕惕。朱棣心里泛上一丝涟漪,如今只能一南一北,萧儿,若是你还在我的身边,该多好
  燕军路经临清的馆陶县,直接来到临清州南边,一路南攻,先后拿下东阿县,东平县。燕军的速度之快,让盛庸一众猝不及防,赶紧跟着南下,在东昌府驻军抵抗,平安大军也急急追过来。
  此时的燕军也全部集结在东昌府,有了这段时间一系列的胜利,朱棣决定是时候与盛庸他们正面较量了。
  “王爷,我们各路大军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开战!”
  “哈哈哈……盛庸小子不自量力,偷袭一下我们,就以为我们怕了他啦,这一个多月还不是被我们拖着走?哈哈哈……”
  “王爷,属下们都说,等打完了这仗,好好过个年呢,就拿盛庸的人头庆贺!”
  ……
  一帮年轻将领,心浮气躁,朱棣越听,眉宇间愁意越浓。
  纳哈出凭着一生作战经验,也觉出了不对味儿,端着身子侧目教训着:“大战之前最忌轻敌,我们还是小心为上。”
  陈懋不以为意,挥手反驳道:“纳哈出将军,没事儿,总不能一场偷袭就把您打怕了吧,再说了,我们出来都快两个月了,横扫了那么多地方,盛庸连个面都没露,如今陈兵东昌城里,也是螳臂当车罢了。”
  很多将领附言,其中不乏老将。
  纳哈出只好转向朱棣,“王爷,明日列阵,末将请命打先锋。”
  “不行,”朱棣单手扶起他,轻轻笑道:“您还是像之前一样,作为援军,殿后。”
  纳哈出还欲说,朱棣已经开始排兵布阵了。
  冬日,天色黑的早,营帐四周推着篝火,朱棣四处巡营回来,还没等脱下盔甲,就看见李皋迫不及待的的拿起书卷,摇头晃脑着。
  “这几日,话变少了,书读得勤了,看着心情也不错,有何高兴的事,说出来,也让本王高兴高兴。”
  李皋抱着书,一本正经的算着,“王爷,等明日开战大败了盛庸,咱们就可以长驱直入,按着现在的攻城速度,属下算着,最多三个月后就可以到京都啦,”说着,忽然眉飞色舞转为垂头丧气,“这么长时间忙着打仗,我好长时间没看书了,若是小姐问起,我没法交差呀。”
  朱棣哈哈笑道:“若是萧儿骂你,你预备如何?”
  李皋一脸愁容,“那只有被小姐骂了呗。”
  “哈哈哈……”朱棣叉着腰,又反手捶了捶背,笑道:“到时,本王给你求情,可好?”
  “真的啊!”李皋猛地抬头,满脸期待的模样,眸子里是憨厚的笑,此时的李皋已然不再是一个傻头傻脑的护卫,日日跟在朱棣身边,会学会看,亲身上阵,一身刚毅英气。
  建文二年,十二月二十五,距离除夕只有几日了,从腊八,小年到现在,各地鞭炮声不曾断过,到处红屑曼飞,喜气洋洋的空气中是炮竹留下的硝烟味。
  这日不仅如往日一样寒冷,而且没有太阳,整个天空阴沉沉的,更显得寒冷。东昌府城外寒甲铁衣,朝廷,朱棣,各自陈兵几十万,不过很明显,朝廷军单论兵力不及燕军。
  “盛大将军!本王最后劝你一句,不要抵抗!不要让你手下的弟兄妄送性命!”朱棣单骑上前喊话。
  “朱棣反贼!先打赢了我再说大话!”
  “好!”
  逐渐各自回阵,号角长啸,朱棣扬刀飞马,率先杀出,向盛庸大军左翼发起猛攻,斩敌马下,血肉四溅,此时盛庸营阵眼看着抵抗不住朱棣的攻势,中坚大军迅速补上,将燕军阻挡在阵外。
  这时,朱棣抓住时机,看到他们中坚大军补给左翼,力量薄弱,迅速拨马带人奔向中坚大军,果然轻松很多,一队人迅速杀入敌阵当中。
  却不料,盛庸大军此时的右翼,中坚,左翼迅速合围,将朱棣包围在列阵中,朱棣回头一看,只有自己和少数近身侍卫入阵,其余人全部没来得及,就被阻挡在了外面,朱棣握着长刀的手一紧,他们是故意放自己入阵的,中计啦!
  

☆、决战东昌

  再看阵中所设,全是火器铁石和手持长弓长矛的士兵。
  瞬时,四面刀枪剑戟直直的朝朱棣过来,马蹄下长矛乱叉,朱棣翻身摔下,顿时身上多处一道血痕。
  “王爷!”李皋大喊,抽手拉起朱棣的战马,瞬时朱棣飞身上马,根本来不及反应,四面抵挡,长矛长剑搅乱朱棣等人的阵脚,就立刻换上箭矢,眼前只有雨点般的箭头飞射,一波一波的攻势,朱棣周身的人越来越少。
  没有日头,不知道过了几个时辰了,朱棣身上已是多处伤口,几支箭插在手臂,胸口,逐渐力竭,却也顾不得眼前天昏地暗,热血暴涨,竭力搏杀,这时,一大刀猛地朝朱棣劈过来,却被一声大喊,生生的收了力道,只略微划过朱棣的铠甲。
  连天叫喊声中,朱棣依旧清楚听到,叫喊的那人是奉命围剿自己的总兵,只见他迅速骑马过来,指着刚才要劈自己的士兵,红眼骂道:“之前都说啦,皇上明旨,不得杀燕王,你有几个脑袋?”
  这一瞬,朱棣得以喘息,迅速反击,纵然不杀,时间一长,必是重伤被生擒。
  身下战马满腹箭伤,刀伤,倒下一匹又一匹……
  终于,因为外面的燕军拼命营救,铁桶一般的阵势出现了一处缺口,朱棣奋力搏杀,带人冲杀了出去。
  赶紧飞马回到自己军队,两军胶着混战,盛庸更加是一鼓作气,燕军已经不再谈回击,只要能全身而退就好……
  待停战时,已是暮色。
  望着遍地尸山血海,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下属,朱棣晃荡着身子,寒风中,一身血渍,乱发飞舞。
  李皋呢?这个时候,他该来汇报战况了。
  朱棣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从杀出敌阵之后,就没看到他,心头猛地一紧,“来人呐!”
  朱能跑过来,满脸泪痕,低头抱拳,不敢看朱棣,“王爷。”
  “李皋呢?”朱棣瞪大了眼睛。
  “在您率军突围的时候,身后敌箭无数,李将军为了断后……力竭战死!”
  朱棣脚下不稳,颤着声音久久说不出话来。
  朱能一下跪在了地上,含泪大声道:“李将军身中数十箭,全身刀伤无数,我们找到他时,只……只剩残躯啦。”
  忽得,朱棣眼前发黑,红着眼睛,一把沾满鲜血的长刀死死的抵在地上,“带本王过去。”
  “是!”
  看到李皋尸身,朱棣潸然泪下。
  跟在自己身边已经十几年了,是自己眼看着从小到大的,天天跟在身边,不论到哪儿,他都跟着,就像影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