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伏尔加格勒会战开始了。

    这场会战,不仅仅是围绕伏尔加格勒展开的,而是在南起阿斯特拉罕、北到萨拉托夫的广大战场上展开的。中国陆军在最初动用了十六个集团军,其中在前线作战的是十四个集团军,另外两个集团军充当战略预备队。战场的另外一面,美俄联军的主力是俄军高加索方面军与伏尔加河方面军,此外还有美军的十个师与库尔斯克方面军的一部分。战役后期,中国陆军投入的兵力增加到了二十六个集团军,美俄联军则增派了莫斯科方面军、乌里扬诺夫方面军与乌拉尔方面军的一部分,以及美国增派的十八个师。最终,双方在这块战场上投入的兵力超过了六百万。

    自开战以来,这是规模最大的一场地面战争。

    伏尔加格勒——这座曾经被叫做斯大林格勒的城市——注定会再次写一页充满了血腥与杀戮的历史篇章,再次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伟大战场,也再次让交战双方在这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通过前面的引见,基本上能够肯定,伏尔加格勒会战是能够避免的,准确的说是会战的惨烈结果完全能够避免。

    如果延迟一个月,这场会战将截然不同。

    可惜的是,戚凯威与黄瀚林没有给魏成龙一个月,哪怕多一天都不行。

    会战打响后,地面进攻却没有开始,除了魏成龙故意拖延地面进攻,也与前线部队的情况有关。

    相对而言,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情况最为蹩脚。大文学

    与战前相比,第三十九集团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就是“瘦身”,即裁掉过多的装甲部队,补充一支陆军航空兵联队,兵力控制在五万人左右,与其他甲类集团军相当,不再是独一无二的重装集团军。

    对第三十九集团军来说,这样的裁减是有利的,比如丢掉了沉重的后勤保障负担。

    按照战前的编制,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后勤保障总量是其他集团军的一点五倍,更适合在本土作战。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已经证明,绝大部分时候,增大集团军的编制规模并不能有效提高集团军的作战能力。即便在战术层面上,编制规模的大小也不是决定战斗胜负的主要因素了。

    综合这些情况,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参战前就完成了瘦身工作。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仍然是中国陆军中的王牌部队,战斗力绝对排在前两位。

    只是,在阿赫图宾斯克战役后,第三十九集团军遭到了很大的“打击”。

    不是的打击,而是心理上的打击。

    在第三十九集团军身上,中国陆军存在的一个问题暴露了出来:迅速扩充军队规模导致官兵素质降低。

    前面已经提到,在战争迸发后,戚凯威开始破格提拔士兵担任军官。

    虽然戚凯威早就有所准备,即在和平时期,中国陆军的建设以培养骨干人员为主,以便在大战时迅速扩充军队规模,因而除了军官,士兵也获得了很多培训机会,军士在士兵中的比例超过了八成,而几乎所有非专业性军士都能在进行简单培训后成为基层军官,这就意味着,中国陆军中有将近四十万基层军官储备人才,而在大战时期,能够在此基础上把军队规模迅速扩充到四百万以上。大文学但是在进行扩充的时候,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即迅速扩充兵力必然会导致官兵素质下降,从而导致军队的总体战斗力下降。当时,带头反对的就是魏成龙,在他看来,陆军应该仿效陆战队,建立高效的士兵培训机制,并且把新兵的培训周期延长到一年以上。魏成龙的想法很好,可是根本办不到,因为陆军不是陆战队,陆军面对的严酷环境也不是陆战队能比的。要知道,在陆战队身后还有强大的海军,只需海军还在大洋上活动,陆战队遭到的压力就不是很大,最多不过推迟发动战略反击的时间。陆军就没有这么好的环境了,蠕国不能在战时迅速扩充兵员,那么在强敌寇边的时候,所要面对的就是**的危险。

    不可否认,魏成龙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主要就是,决定陆军战斗力的基础因素中,除了优良的基层军官,还得有同样出色的军士与锻炼有素的战士。

    可见,戚凯威采取的方式,实际上只重视基层军官,忽视了军士与战士。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军队规模迅速扩充的时候,各支作战部队的战斗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主要就是,为了扩充军队规模,各甲类集团军的基层官兵大批晋升为军官,而补充到这些部队里的,就是那些只锻炼了不到半年的新兵。

    第三十九集团军也不例外,在开赴远东战场后,该集团军流失了六成的基层官兵。

    虽然补充兵员不是难事,而且中国陆军的锻炼水准也超过了其他国家的陆军,但是征召的新兵依然是新兵,肯定比不上战前服役的职业军人,更比不上经验丰富的老兵,战斗力下降在所难免。

    相对而言,官兵心理素质的降低程度最为显著。

    阿赫图宾斯克战役结束后,第三十九集团军有差不多八千名官兵接受了心理咨询,其中三千一百六十七人被诊断患上了“战争综合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疗,而且有六百多名官兵被遣返。

    现实上,当时队对心理医学还不够重视,很多患了“战争综合症”的官兵只能得到战地医生的协助,而战地医生中几乎不懂心理学,往往会开一些抗抑郁药物,把“战争综合症”注释为一种高压力下的精神病症,而没有给予正确的治疗。当时,只有极少数病症严峻到已经影响了正常活动的官兵,才会被遣返,送到后方的大医院里,接受心理学专家的特地诊治。

    其实,正是阿赫图宾斯克战役,开始让中国陆军重视心理疾病。

    只是,在二零五四年初,中国陆军中的心理学专家还不是很多,而且对官兵的心理状态也不够重视。要到二零五五年下半年,随着对战争心理疾病的研究愈发深入,陆军才开始重视前线官兵的心理状态,并且为前线官兵提供愈加全面的心理咨询,着手处理心理疾病形成的影响。

    当时,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官兵依然得在前线作战。

    所幸的是,魏成龙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认为正是新兵比例偏高,导致第三十九集团军战斗力下降。

    现实上,魏成龙的这个认识是错误的。

    根据战后统计数据,服役一年之后的士兵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新兵,因而士兵参战经历多寡并不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战争心理疾病的根源是快节拍、高强度的作战行动对军人形成了严峻的精神负担,而最有效的处理办法,就是让部队轮番作战,让前线官兵获得充足的休整时间。

    当时,魏成龙处理问题的办法,就是把第三十九集团军撤下来休整。

    虽然戚凯威给他的时间非常有限,让他无法让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轮换,但是他至少能够把状态最蹩脚的部队换下来。

    顶替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是第四十二集团军。

    只是,受战场条件限制,特别是时间紧迫影响,第三十九集团军没有撤离到哈萨克斯坦担任战略预备队,而是留在第四十二集团军后面,充当战役预备队,不久之后就被送上了战场。

    按照魏成龙的部署,攻打伏尔加格勒的行动将从三个方向展开。

    首先是以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一三八集团军为主力,第二三八集团军充当预备队的中央集团军群间接进攻伏尔加格勒;其次是以第六十五集团军、第一六五集团军为主力,第二六五集团军充当预备队的北方集团军群攻打萨拉托夫;然后是以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一三九集团军为主力,第三十九集团军充当预备队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阿斯特拉出发,向黑海与高加索方向进军。三支集团军群后面是由第一五四集团军、第二五四集团军、第一四二集团军、第二四二集团军与第二三九集团军组成的战役预备队,再往后是由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与第逐个五集团军组成的战略预备队。如果有必要,魏成龙还能调动第逐个一集团军、第逐个二集团军、第逐个四集团军与第逐个六集团军。到二月底,还将增加第逐个七集团军、第逐个八集团军、第逐个九集团军与第一二零集团军。到了四月份,还有第一二一集团军、第一二二集团军、第一二三集团军、第一二四集团军、第一二五集团军与第一二六集团军成编,能够派往战场。

    由此可见,魏成龙手里的兵力非常充足。

    只是,攻打伏尔加格勒的战斗并没有因为兵力充足而变得易如反掌。

    至少在,一月下旬,这场会战打得极为艰苦,差点演变成为一场导致中国陆军遭遇初次惨败的灾难。

    第一百七十七章大兵压境

    第一百七十七章大兵压境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进攻心切

    第一百七十八章进攻心切

    问题就出在原本应该由第三十九集团军担纲的南方集团军群这边。大文学

    从三个集团军群的组成结构上就看得出来,魏成龙尽量让一个甲类集团军与两个同番号的乙类集团军在同一个方向上作战,以此加强各集团军的协作能力,并且确保甲类集团军在集团军群中的地位。可是在南方集团军群中,充当主力的是第四十二集团军,协助的则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一三九集团军,而不是第一四二集团军与第二四二集团军,因而在协作上肯定存在问题。

    这还不是能够忽略的小问题。

    要知道,在集团军群中,最高指挥官就是甲类集团军司令,而南方集团军群有两个甲类集团军,因而有两名最高指挥官。虽然魏成龙已经做了安排,即由第四十二集团军司令全权指挥,但是间接协助的集团军是第一三九集团军,而该集团军司令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前任参谋长。

    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作战上,这个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

    后来,有人认为魏成龙把第三十九集团军撤下来是非常不明智的安排,因为这会导致前线作战混乱。

    只是,以当时的情况,这恐怕是魏成龙能够做出的最好的安排了。

    原因很简单: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任务最重。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魏成龙会把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一四二集团军与第二四二集团军全部派上去。即便再给他几天时间,比如在一月底才发动进攻,他也能让中央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对调。

    可惜的是,魏成龙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如果让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前线打主力,魏成龙肯定得担心,这支状态不佳的集团军无法承担起最为沉重的作战任务。大文学

    现实上,随后的战斗就证明了他的判断。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魏成龙只能让第四十二集团军上去顶替第三十九集团军。

    那么,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为什么会最重呢?

    原因就是:在该方向上,南方集团军群需要应付来自三个方向上的敌人,得同时在三条战线上作战。

    这一点,在魏成龙的部署上也反应了出来,即第二梯队的五个集团军中,有三个部署在阿斯特拉罕方向上,而另外两个方向上只有一个集团军充当总预备队,预备兵力仅为南方集团军的三分之一。

    现实上,这个部署,最终改变了这场会战的结果。

    当然,在会战初期,还轮不到总预备队上阵。

    战役打响之后,中央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强攻伏尔加格勒,把俄军的伏尔加方面军限制在主要战场上,并且设法迫使撤离到伏尔加河西岸的美军向伏尔加格勒运动,在这里跟中央集团军群打消耗战。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在萨拉托夫方向上展开,防止俄军攻击队的右翼战线,并且面对随时有可能南下的乌里扬诺夫斯克方面军与乌拉尔方面军,在战线北方建立起一道防线。真正的主攻方向在南面,即从已经控制了的阿斯特拉罕向西发起进攻。

    按照魏成龙的部署,南方集团军群将首先沿着公路,向埃利斯塔进军,然后向斯塔夫罗波尔推进,争取在二月上旬攻占克拉斯诺达尔,到达黑海北岸,控制黑海地区最大的港口新罗西斯克。完成这个任务后,第四十二集团军将挥师北上,攻打罗斯托夫,对守卫伏尔加格勒的美俄联军进行战略包抄,争取在二月底攻占米列罗沃,然后从西往东进军,完成对伏尔加格勒的包围行动。在此期间,第一三九集团军将留在克拉斯诺达尔与新罗西斯克,在支持第四十二集团军的同时,面向南面展开,第三十九集团军则将在适当的时候,从阿斯特拉罕与斯塔夫罗波尔南先,攻占高加索山脉以北地区,特别是马哈奇卡拉、格罗兹尼、矿水城与涅温诺梅斯克等交通枢纽城市,切断南高加索地区美俄联军的退路,完成对高加索地区的战略包围行动。大文学

    其实,这不是魏成龙的计划,而是戚凯威的计划。

    在最初的战争计划中,戚凯威就明确提到,在渡过伏尔加河之后,将首先对付高加索地区的美俄联军,解除伊朗遭到的战略要挟,最终迫使美俄联军从伊朗撤军,然后再挥师攻打莫斯科。

    明显,魏成龙只是在执行戚凯威制订好的作战计划。

    问题是,在决定提前攻打伏尔加格勒的时候,戚凯威已经放弃了这个计划,只是要求堵住高加索地区的美俄联军,而没有要求歼灭这股敌人,他的企图是把主力放在北面,为进军莫斯科做准备。

    可见,中国陆军的两位高级将领都在进攻战略上存在分歧。

    至于基层部队,就愈加不说了。

    更要命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司令官玉廷罡少将是戚凯威任命的,而且在担任集团军司令之前是戚凯威手下的作战参谋。

    不可否认,玉廷罡是一员战将,而且很有头脑,可他却对戚凯威忠心耿耿。

    玉廷罡与戚凯威的关系,使魏成龙在制订进攻方案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即没有明确规定第三十九集团军南下的确切时间,只用了“适当的时候”代指,而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一月二十日清晨,气温回升后,地面进攻正式开始。

    北面,战斗打得非常顺利,在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率领下,三个集团军在当天就控制住了战线,并且开始构筑横向长度超过五百公里、纵深达到一百五十公里的防区,做好了应对俄军战略反扑的准备。

    必须承认,第六十五集团军非常善于在较大的战场范畴内作战。

    别忘了,在调派过来之前,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一六五集团军在远东作战,而且是在最偏远的地区活动。

    随后,北方集团军群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场中央,第三十八集团军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群打得非常勇猛,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打到了伏尔加格勒,控制了列宁斯克与伏尔加斯基,把美俄联军赶到了伏尔加河西岸,提前三天完成了既定的作战计划。

    这个时候,中央集团军群应该停下来,等到一月二十六日再发动进攻。

    要知道,如此大规模的会战,每一个集团军群都只是会战的一部分,都应该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行动。不按计划行动,不管是延迟、还是提前,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改变战场局势。

    到一月二十二日,南方集团军群只推进了不到两百公里,还没有到达埃利斯塔。

    按照计划,中央集团军群应该在南方集团军群攻占了埃利斯塔之后,再向伏尔加河西岸进军,以此对美俄联军形成两线压力,让美俄联军无法同时在两条主要战线上作战,从而获得歼灭美俄联军的机会。

    现实上,在这个时候,作战计划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是美俄联军死守伏尔加河,南方集团军群将加快推进速度,争取尽快攻占至关重要的斯塔夫罗波尔,在这里歼灭美俄联军的主力部队,再向克拉斯诺达尔进军,而中央集团军群要到这个时候才应该以攻占伏尔加格勒为主要目的,并且在机会成熟之后,围歼伏尔加格勒守军。

    二是美俄联军向南驰援,南方集团军群则将放慢进攻速度,中央集团军群则应该在这个时候至少派遣一个集团军从阿赫图宾斯苛渡过伏尔加河,攻击美俄联军左翼,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在埃利斯塔北面打一场围歼战,然后单独围攻伏尔加格勒。到此,南方集团军群再向斯塔夫罗波尔推进。

    由此可见,不管出现哪种情况,只需两个集团军群按计划行动,结果都不会差。

    问题是,中央集团军群提前三天发动了攻打伏尔加格勒的作战行动,使得整个战局都发生了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