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5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或者亚洲经济体的生育率没有明显降低,在未来十到十五年之内,亚洲经济体的可用劳动力的比率将达到美洲经济体的两倍以上。从展潜力的角度来看,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十到十五年之内,亚洲经济体的可用劳动力数量将达到美洲经济体的三倍左右。现实上,在二零五一年,亚洲经济体的可用劳动力就为美洲经济体的一点八倍,可用劳动力比率比美洲经济体高得多,等于有更多的人处置劳动。

    当然,这也表明,亚洲经济体在提升劳动效率方面有更多的潜力能够挖掘。

    在平时,这意味着亚洲经济体愈加落后,而间接体现就是,亚洲经济体各国民众的生活条件比不上美洲经济体。可是在战时,这意味着亚洲经济体只需要提高劳动效率,就能大幅度提高战争潜力。

    当然,提高亚洲经济体生产效率的主导权就在中国手上。

    说得简单一些,只需中国放松对尖端技术的监管力度,就能迅推进经济体内的其他国家迅展壮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只需中国不再禁止可控聚变核技术输出,就能使其他国家的生产效率提高好几个百分点。

    这种后优势,也决定了亚洲经济体的展度快于美洲经济体。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在尖端技术上的限制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金融上的不足导致的。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中国储备的黄金白银跟不上贸易扩张的需求,盲目扩大经济体的规模,会产生巨大的风险。比如,当经济体内的某一个国家强大到足够储备能在一夜之间对换掉中国储备的所有黄金的时候,中国就有可能遭受金融攻击。对中国政府来说,肯定会防止生这种事情。在黄金储备量没有得到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能做的就是控制经济体的展度,而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技术管制限制其他国家的展度,使经济增长度与黄金储备的增长度相当。

    当然,这只是和平时期的政策。

    到了战争时期,中国政府肯定会放松管制,充分利用经济体的劳动力,把战争潜力挥到极限。

    第二章经济基础

    第二章经济基础T!~!

    ..

第四章 各算各的

    第四章各算各的

    李明阳的判断非常准确,到了二零五二年底,美国当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是在什么时候打对美国最有利。

    二零五二年初,五角大楼就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战争计划。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这份计划是美国总统卢卡斯通过国家安全顾问鲍威尔提出,由国防部长麦卡锡与参联会主席乔丹海军上将组织制订的,主要参考了的情报,以及外交事务委员会的评估演讲。作战计划的主体内容,就是如何在战争迸的时候,一举歼灭中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

    明显,这份战争计划的可行性并不大。

    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有三座大型海军基地,三分之一以上的战舰常年在太平洋上活动,还有三分之一的战舰随时能够出港,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战舰在母港内进行维护保养。突然袭击,最多只能消灭留在港口里面的中国舰队,而出海巡查的中国舰队、以及在战争迸时紧急出港的中国舰队仍然具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也就有足够的把握在太平洋上扭转战局。

    受此影响,五角大楼开始修改这份战争计划。

    当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聚集在一起,给美军动突然袭击的机会。

    明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需没有不测情况,中国舰队不会同时返回军港,也没有理由集中活动。

    现实上,在战争乌云压顶的情况下,美国舰队也采取了同样的部署策略,一直保持三分之一以上的战舰在外活动。

    为此,就得想办法让中国舰队同时返回港口,或者同时出现在某个地方。

    前者不大可能实现,那就只能在第二种可能上做文章了。

    五角大楼想到的,正是中国的软肋:印度洋。

    按照由乔丹上将制订的计划,只需美国宣布向澳大利亚增派三支航母战斗群,而且集中部署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主要在印度洋活动,中国海军就会向印度洋增派舰队,以至会由此认为战争即将迸。到这一步,美国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能让中国海军把主力舰队派往印度洋。

    这件事情很简单:把舰队派往迪戈加西亚。

    从战略上讲,迪戈加西亚是美军在印度洋上的主要立足点,也是美国把战火烧到中国后院的主要支撑点。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中国海军就把迪戈加西亚当成眼中钉,因而把两支航母战斗群全部留在了西印度洋舰队,只在东印度洋舰队保留了两艘巡洋舰,没有部署航母战斗群。

    中国海军的这一部署,也证明了中国海军奉行进攻战略。

    说得间接一点,在美军没有向迪戈加西亚部署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将在战争迸后攻打迪戈加西亚,拔除这颗眼中钉,再挥师西进,封锁与摧毁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主要军事基地。

    当然,中国海军此举的主要目的不是打垮美国海军,而是保护印度洋的战略航线。

    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向迪戈加西亚派遣航母战斗群,肯定会被中国海军当成开战前的主要信号。

    换个角度看,就能够确定,只需美军在印度洋上有大动作,中国就会为开战而准备。

    从军事上讲,中国先要保证的不是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因为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区域还不到美国海军的十分之一,加上在本土外围防线上精心营造了十多年,中国海军有足够的把握把美军挡在离本土一千公里外的地方,确保本土不会遭受大规模打击,而其印度洋航线愈加脆弱。

    如此一来,中国海军肯定会力争在开战之后,先巩固印度洋上的制海权。

    说得间接一些,就算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也会在美国向印度洋增派舰队之后,把主力派往印度洋。

    乔丹上将的企图很明确:在中国舰队奔赴印度洋的时候下手。

    要知道,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的通道非常有限,主要就是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因而只需控制了这三条海峡,美军舰队就能动突然袭击,一举消灭聚集在一起的中国舰队。

    当然,这无法保证完全打垮中国海军,因为中国海军不可能把舰队全都派往印度洋,肯定会留下部分舰队在太平洋上警戒,但是这是打垮中国海军,协助美国海军在开战后就夺得战略主动权的唯一办法。

    说得简单一些,只需美军掌握了兵力上的优势,在太平洋上击败中国海军就不是问题。

    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美国总统批准了这份作战计划。

    此时,已经是二零五二年九月下旬了。

    按照乔丹上将的安排,美国海军将先从大西洋舰队抽调三支航母战斗群,以保护盟国的表面部署到澳大利亚。在舰队部署就位之后,美国将宣布向迪戈加西亚部署舰队,只不过部署的不是派遣到澳大利亚的舰队,而是大西洋舰队的另外三支航母战斗群,因而能够在印度洋方向上投入六支航母战斗群。在此期间,美军太平洋舰队不会轻举妄动,仍然以正常态势部署巡查。按照乔丹上将的判断,中国海军在已经拥有十二艘航母的情况下,至少会向印度洋增派四艘航母,在太平洋上留下六艘航母。如果中国打算先动手,就会向印度洋增派七艘航母,只在太平洋上留下三艘航母。不管出现哪种情况,美军舰队都能在东北印度洋上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一举消灭中国舰队,然后回头干掉西印度洋舰队,拔除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军事据点。到这一步,就算中国海军还剩下六艘航母,也得留在印度洋上,抵挡美军太平洋舰队。

    真要展到这一步,局面将变得对美国非常有利。

    原因很简单,只需夺取了印度洋制海权,美国海军就能以守为攻,不用急于在太平洋上寻找中国舰队决战。到时候,希望决战的反而是中国海军,因为只有通过决战,中国海军才有望挽回不利局面。

    海战不同于陆战的地方就是:主动寻求决战的一方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对美军来说,这就意味着在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背靠着后方的基地群,与中国舰队决战。

    至于胜算如何,有点常识的海军将领都能搞清楚。

    当然,如果运气再好一点,比如中国海军在轮交战后只剩下三艘航母,美国离胜利也就不远了。

    能够说,到时候以至不需要决战,美军就能通过战略封锁打垮中国。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比较蹩脚的结果,比如中国海军西太平洋舰队及时出港,而且避开了美军舰队,那么中美就得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问题是,即便如此,局势对美国也有利。

    原因很简单,中国海军先要做的就是夺回印度洋的制海权,而不是在太平洋上起进攻,也就得再次派遣舰队进入印度洋。在此之前,美国舰队有足够的时间拔掉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基地。也就是说,中国舰队必须在没有后方基地做依托的情况下,与兵力占有优势的美军舰队决战。

    再退一步,就算中国海军打赢了这场战斗,局面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要知道,印度洋上的胜利不是决定性的,中国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完成战争动员,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赶美国,至少在舰队规模上,没有两三年,中国无法过美国,也就无法在太平洋战场上反败为胜。在这两三年里,美国掌握着战略主动权,处于进攻地位,也就有能力削弱中国的战争潜力,比如击溃中国的本土外围防线,动用部署在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轰炸机打击中国本土。

    能够说,在军事层面上,该计划万无一失。

    十月十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要求,将派遣三支航母战斗群常驻澳大利亚,并且在此基础上组建太平洋第三舰队。

    此时,三支美军航母战斗群已经到达南大西洋,正在前往印度洋途中。

    按照计划,十月底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将走出第二步,即宣布向迪戈加西亚派遣航母战斗群。

    问题是,没有等到十月底,中国海军就做出了回应。

    十月十七日,牧浩洋亲身召开新闻布会,宣布中国海军将在月底之前对所有主力战舰进行全面维护。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将连续返回港口。

    虽然牧浩洋没有透露细致内容,比如为什么要进行全面维护,以及如何安排数百艘战舰进行全面维护,但是这一声明依然被外界解读为战争信号,即中国海军针对美国向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派遣航母战斗群做出了反应,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以至有人认为中国海军会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出手。

    这下,局势紧张了起来,而乔丹上将制订的计划也不管用了。

    原因很简单,在美**方看来,中国的应对措施不是向印度洋增兵,而是以准备动全面战争来应对美国的军事挑衅行为。

    第四章各算各的

    第四章各算各的T!~!

    ..

第五章 是战是和

    第五章是战是和

    乔丹上将制订的计划落空,不等于偷袭中国舰队的行动没了着落。

    十月十八日,美国总统卢卡斯亲身参加了参谋长联系会议,讨论当前的中美形势。

    在这次会议上,几乎所有将军都认为,中国海军对主力战舰进行全面维护,正是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从时间上看,最迟二零五三年一月初,中国海军舰队就将达到最佳状态,获得向美国开战的能力。

    当时,乔丹的观点最为激进。

    在他看来,到二零五三年初,中国海军将拥有十二支战斗力完备的航母战斗群,包括四艘强大的“泰山”级航母,总体战斗力已经非常接近美国海军,而中国海军的活动区域却只有美国海军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海军能在关键战场上获得兵力优势。按照乔丹上将的判断,到时候中国海军会把四分之三的舰队留在西太平洋上,先攻占关岛与北马里亚纳群岛,把本土防线向东推进一千五百公里,然后南下扫荡西南太平洋,堵住美军舰队进入印度洋的航道,顺带攻占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在印度洋方向上,中国海军则会先攻占迪戈加西亚,然后南下控制马达加斯加与南非,北上控制亚丁湾与苏伊士运河。面对中国的战略进攻,美国的处境将极为艰难,即便在西太平洋上起反击,反败为胜的可能性也不大,很有可能丧失战略主动权。

    唯一的处理办法,就是先制人,趁中国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动战争。

    乔丹的建议得到了多名将领支持,包括空军参谋长阿诺德上将。

    在乔丹提出先制人后,阿诺德提议动用战略轰炸机,稠密突击中国的海军基地,一劳永逸的消除潜在要挟。

    明显,阿诺德的军事建议愈加激进。

    只是,在这个时候,阿诺德手里没有现成的作战计划,提出的只是建议,而不是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案。

    除了空军,陆战队司令里梅尔上将也支持立即对中国开战。

    里梅尔的功课做得更到位,他提出了一份作战计划,即在轰炸了中国的军事基地,海军夺取制海权之后,先出兵菲律宾,封锁通过南海的航道,然后攻打冲绳群岛,把战线推进到中国本土附近。

    只是,他的这份作战计划的可行性并不高。

    攻打菲律宾的话,美军至少需要动用二十万地面部队,相当于陆战队所有师的两倍,还需要动用九艘以上的航母。更重要的是,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此后攻打冲绳群岛,肯定会面对面的与中国空军交锋,而九支航母战斗群不足以确保制空权,因而需要依托菲律宾的空军基地。如此一来,攻打冲绳群岛的作战行动就得推迟,而中国肯定能在此期间完成战争总动员。

    现实上,里梅尔的计划需要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在空军的突然袭击中,中国舰队遭到致命打击,美国海军轻松夺得制海权。如果没有制海权,陆战队在菲律宾方向上的进攻行动肯定会遇到麻烦。

    问题就是:就算重创了中国舰队,美军就能夺得制海权吗?

    要知道,第五代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均达到了两千公里,而且中国还有一支不可小觑的水下舰队。在空军战斗机的掩护下,中国潜艇能在离本土两千公里的范畴之内对任何一支美军舰队形成致命要挟。

    很明显,就算夺得了制海权,美军也很难立即利用制海权。

    当时,较为理智的只有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

    在给总统的建议中,马歇尔上将明确提到,就算能够一举击溃中国海军,也很难同时打垮中国空军,而中国本土防御圈的支柱不是海军,而是空军。也就是说,美国取得的战略优势只能使中国在战争初期丧失主动进攻的能力,无法对中国本土形成要挟,也就无法阻止中国进行全面战争动员,更不可能通过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削弱中国的战争潜力,最终仍然得跟中国进行正面较量。

    结果可想而知,美国的胜算不会大到哪里去。

    根据这些判断,马歇尔建议尽量维持和平局面,不要轻易向中国开战,更不能主动向中国开战。

    问题是,马歇尔的声音太小了。

    不管战争进程如何,陆军在战争初期的地位都不会高到哪里去,因而陆军参谋长的建议肯定很难遭到重视。

    所幸的是,卢卡斯没有丧失理智。

    在参谋长联系会议上,卢卡斯没有做出开战决策,只是要求麦卡锡与乔丹尽快拿出具有可行性的作战方案。

    回到白宫之后,卢卡斯让鲍威尔把国务卿康拉德叫了过来。

    “不可否认,现在很有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康拉德不是主战派,也不是理想主义者。“对我们来说,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不但需要一个好的开始,还需要一个完美的过程。当然,好的开始是先决条件。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当前的机会,至少能够在战争初期掌握主动权。”

    “这表示我们能够取胜吗?”。

    “当然不是,问题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康拉德知道总统在想什么,因为卢卡斯能在四年前当选总统,并且在今年的大选中获得百分之七十八的民调支持率,表明他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政治家。“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让局势向好的方向展,尽可能的争取对我们有利的局面。”

    “在我看来,阻止战争对我们最为有利。”

    康拉德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么想,可是并不表示中国当局也这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