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你做事,我放心。”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有空,去找老腾谈谈,他的建议肯定有价值。”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就不留你吃晚饭了,早点回去陪老婆孩子。”黄峙博起身后,又对李国强说道,“老李,你跟我去找陆老与傅老。既然战争仍然无法避免,我们得把问题都解决掉。”

    与黄峙博告辞后,牧浩洋径直回了家。

    黄峙博与李国强没有在总参谋部吃晚饭,而是去了傅秀bō家里,蹭了一顿晚饭。

    情况一目了然,战争威胁仍然存在,只是延迟了半个月。傅秀bō的态度没有变化,依然支持采取积极主动的军事行动。陆风烈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既然敌人的实力减弱,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七月九日上午,牧浩洋正式着手制订作战计划。

    次日晚上,东海舰队的潜艇支援分队离开舟山港,在外海与“黄帝”号航母战斗群里南下的护航战舰会合后,一同赶往榆林港。

    这一天,牧浩洋给海军陆战队下达了作战动员命令。

    他没有立即向黄峙博汇报,而是打算在拿出作战计划之后,再跟黄峙博谈这件事。

    李国强也在这一天送来了最新消息:“翔鹤”号与“瑞鹤”号已经进入干船坞,正在更换作战模块,之前部署在横须贺的护航战舰已经离开东京湾,正在赶往神户港,准备与两艘小型航母会合。

    战争迹象再明显不过了。

    七月十二日,牧浩洋拿出了作战计划。虽然只是草案,还有很多细节内容需要完善,但是总算是一份完整的作战计划了。

    利用晚饭后的休息机会,牧浩洋找到了黄峙博。。。。F!~!

    ..

第十章 欲盖弥彰

    七月十五日,递jiā了正式的作战计划后,牧浩洋叫上庞跃龙,去了榆林港。

    刚下飞机,牧浩洋就见到了杨禹方、周渝生与马明涛。注意到三人的神è;不大好,牧浩洋意识到,肯定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刚收到的消息,印日联合军事演习已经开始。”

    “开始了?”牧浩洋一惊,有点不大相信的看着马明涛。

    “只有两艘从亚丁湾返航的日本战舰到达孟加拉湾,参与了演习。在接到消息时,印度没有在克什米尔地区发动进攻。”

    “情报确切吗?”

    “非常确切,卫星已经拍下了印度战舰与日本战舰出海的照片,此外日本空军的战斗机在昨天晚上就到达了印度。”

    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走吧,回去等消息。”

    等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在战争随时有可能爆发,却无能为力的时候,等待最考验意志。

    吃晚饭的时候,牧浩洋一度想给巴基斯坦总参谋长打电话,最后还是忍住了。

    外jiā上的事情由政fǔ负责,而且中国没有宣布将派舰队前往印度洋,更没有宣布牧浩洋为司令官。如果在这个时候打电话给巴基斯坦总参谋长,只会暴lù;中国的战争意图,影响巴基斯坦的战争决策。

    晚上十点左右,二部送来了一份情报。

    意义并不大,只说明了印度与日本战舰返回了维沙卡帕特南,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军队仍然按兵不动。

    印度到底想干什么?

    牧浩洋大不解,因为现在的情况与二部提供的情报大相径庭。

    不是情报有误,就是印度调整了战争计划。

    天亮前,牧浩洋才收到一份较为重要的情报:“翔鹤”号与“瑞鹤”号已经拆除了两栖作战模块,预计在七月二十日之间安装航空作战模块,最快能在七月二十一日重新下水,在七月二十三日出港。

    肯定是调整了战争计划,不然日本海军不会如此积极。

    只是,不会有第二种可能吗?

    七月十六日,吃早饭的时候,电视台播放了一则新闻:日本防卫省公布了“赤城”号的受损情况,宣称大修将耗时一年半,因此日本海军将对两艘两栖攻击舰进行改进,以充实航母战斗群。

    大修需要一年半?

    牧浩洋负责海军装备建设好几年,非常了解与战舰维修相关的事情。“黄帝”号进行第二次大改,拆换了所有飞行甲板、调整了机库与升降机、更改了百分之二十的舱室,总共也就uā了两年半。

    “赤城”号只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任何大规模维修也uā不了一年半。

    这足以说明,日本当局yù;盖弥彰,以充实航母战斗群为由改装两艘攻击舰,然后派遣舰队参战。

    障眼法玩过头了。

    基于这个判断,牧浩洋在当天上午召开了第一次高级指挥官会议,要求舰队与航空兵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做好准备工作。从七月十七日上午十点起,作战部队官兵必须全部回到岗位上。

    现在,牧浩洋最担心的就是在日本舰队到达前,印度发起战争。

    果真如此的话,中国海军舰队将进退两难。

    原因很简单,由两艘小型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肯定有很大的威胁,牧浩洋必须留下一支航母战斗群。

    在只有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击败印度海军的希望非常渺茫。

    别的不说,即便把一艘航母上的战斗机全部派出去,也不可能在一次攻击中,重创印度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如果算上印度部署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航空兵,让一支航母战斗群远征印度洋,与送死无异。

    不管日本舰队?

    暂且不说日本舰队有没有胆量在南海袭击中国舰队,即便没有,牧浩洋也得为后勤保障考虑,更得为晚一步出发的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考虑。即便留下足够多的护航战舰,安排岸基航空兵提供掩护,也无法保证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也就无法保证夺取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这样一来,牧浩洋只有一个选择:在率领舰队进入印度洋之前干掉日本舰队。

    问题是,这谈何容易。

    只要中国海军有出征的迹象,而且首先盯住日本舰队,日本海军就会调整部署,让舰队晚一点进入南海。即便为了兑现承诺,帮助印度作战,日本海军也可以让舰队绕过菲律宾群岛,避开中国舰队。

    在西太平洋上与日本舰队周旋,绝对是最糟糕的结果之一。

    如果换成别人,肯定会使障眼法,尽量避免走漏消息,让日本海军认为中国不会派舰队前往印度洋。

    牧浩洋没有这么做,因为这等于yù;盖弥彰。

    印巴矛盾摆在那,战争的动机与条件都已成熟,中国在这个时候保持低调,反而是画蛇添足。

    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做出高调反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当然,牧浩洋也在这个时候耍了一个手腕,即让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按计划行动,并且让陪同航母战斗群作战的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返回广州。名义上是补充弹物资,实际上是故意做给日本与印度看。

    虽然中国海军的两艘航母都是核动力战舰,两艘大型巡洋舰也是核动力战舰,但是舰队里的其他战舰都是常规动力。按照中国海军的传统,驱逐舰与护卫舰的续航力都不长,全速航行时更短。

    如此一来,每支航母战斗群都有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

    此外,“长江”级航母的载弹量只有一千二百吨,仅为美军超级航母的三分之一,比“黄帝”号都少了八百吨,持续作战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时,必须每三天补充一次弹

    这样一来,快速战斗支援舰必不可少。

    如果远赴几千公里外的地方作战,还应该为每支航母战斗群配备一艘快速油轮与一艘快速弹运输船。

    支援舰艇没到位,航母战斗群就没有能力远征印度洋。

    只要日本的情报机构盯住那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以及编在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里的其他补给舰,就会做出牧浩洋需要的判断,即中国海军舰队在短期内不会离开榆林港,更不会开赴印度洋。

    这时候,会出现两种可能。

    一是日本海军静观其变,直到八月初,两艘小型航母完成全部战备工作才出发。二是迅速采取行动,趁中国舰队无法出港的机会,抢先赶往印度洋。

    显然,印日联合军事演习不会持续到八月份,印度不可能在演习之后再动手。

    如此一来,印度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单干,二是等待下一次机会。

    因为这场战争的根源是锡亚琴冰川的矿产资源,而印度早就拿到贷款,没有理由为日本火中取栗,所以最积极推动战争的不是印度,而是日本。只要日本不肯出力,印度就不会积极主动。

    为了让印度采取行动,日本海军就得做出第二种选择。

    按照这个逻辑,日本海军舰队将在七月二十三日离开神户,在七月二十九日左右进入印度洋。如果日本做出了承诺,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军队将在七月二十七日开始备战,战争将在七月二十九日、或者七月三十日爆发。

    做出这个判断后,如何部署军事行动就一目了然了。

    七月十七日下午,牧浩洋下达了第一份作战命令:舰队在七月二十四日出港,先在南海北部海域活动两天,在七月二十六日转向南下。预计在七月二十九日经过阿南巴斯群岛,次日进入印度洋。

    命令下达后,作战准备工作全面展开。

    首先进行的,就是对战舰进行全面检修。重点是常规动力战舰的动力系统,以及所有战舰的推进系统。

    在出征途中,可以对其他设备进行检修,但是不能对动力与推进系统进行检修。

    必须在出港之前,使战舰处于最佳状态。

    虽然还没公布舰队出征的相关消息,只有高级指挥官知道具体情况,但是舰队官兵早就料到,肯定有仗要大。

    要不然,总参谋长不会把牧浩洋从巴基斯坦召回来。

    战将的职责,自然是率领舰队出征作战。

    当天晚上,牧浩洋离开了榆林港,赶往青岛海军司令部,前去拜会腾耀辉上将。

    至于日本舰队会不会按照他的预期行动,牧浩洋没再去想。大不了,到时候调整作战计划。

    想多了,也是白费脑筋。

    虽然这不是牧浩洋第一次去青岛,在负责海军装备建设时,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青岛造船厂一次,但是这是他第一次去海军司令部,也是在腾耀辉就任海军司令之后,第一次去拜访他。

    海军司令部的规模非常大,但是即将成为海军历史文化博物馆。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海军司令部将在明年搬往北京,与总参谋部联合办公,然后在二零三二年迁往舟山。在此之后,舟山将成为中国海军的大本营,也将成为中国海军规模最大的综合类军事基地。

    因为舟山海军基地扩建工程是在二零二四年开始的,由庞跃龙负责,所以牧浩洋并不清楚那边的情况。

    没有必要为这件事专跑一趟,反正今后有的是机会。

    在海军司令部宾馆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晨,牧浩洋才带上黄峙博托人从巴基斯坦带回来的礼物,去了腾耀辉的官邸。

    不管怎么说,初次登拜访,总得像样一点吧。。。。F!~!

    ..

第十一章 取经

    “这也太客气了吧,来就来嘛,带礼物干嘛?”

    “一些土特产,不值钱。

    “还有什么问题吗?”

    “腾司令,这次远征印度洋,我们该怎么打?”

    腾耀辉笑了笑,说道:“你不是早就有主意了吗?”

    “这……”

    “我也在关注你的军事部署,日本海军反复无常的举动,肯定让你有所顾虑,不然你不会yù;擒故纵,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来。”腾耀辉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麻痹与蔽对手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要搞过头。作战时,准确判断对手的战术很重要,但是不要低估对手。”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腾耀辉的意思。

    “虽然很多道理都是一样的,但是海战与陆战有很大的区别。战术应用很重要,兵力同样重要。如果兵力不如对手,你就得采用灵活战术,绝对不要跟敌人硬拼。只有在获得兵力优势之后,再考虑决战。”

    “比如……”

    腾耀辉笑了笑,说道:“有时间,去温习一下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历史上那些经典海战。”

    “现在还来得及吗?”

    “当然,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在舰队里,司令官就是灵魂。司令官的表现,足以决定舰队的存亡。图书馆有相关的书籍与资料,回去的时候带上几本,有空就看看。哪怕只有一点帮助,也足够了。”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行,我去借几本与海战有关的历史文献。”

    “吃过早饭了吗?”

    “吃了,在宾馆吃的。”牧浩洋非常知趣,起身说道,“腾司令,我就不打扰了,舰队回来后再来拜访。”

    “我等你的捷报。”

    牧浩洋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在他去海军司令部图书馆借阅资料的时候,几千公里之外,日本海军也在为即将开始的远征做准备。

    与牧浩洋一样,日本海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中国海军的意图。

    指挥日本舰队的不是别人,正在东海战争后期主宰海上自卫队的今井利村上将。

    东海战争后,今井利村正式出任海上自卫队司令,随后担任防卫省大臣。喜田多一郎进行军事改革,自卫队变成国防军之后,今井利村离开防卫省,成为日本战后的第一位海军司令。

    在这几年里,今井利村过得并不舒坦。

    军事改革的时候,今井利村不顾大局,强烈主张成立陆军部、海军部与空军部,以此取代防卫省。虽然最终迫使喜田多一郎辞职,但是他也因此丢掉了防卫大臣的帽子,被接任的中岛俊夫打回海军。

    不管今井利村的主张有没有道理,在美日关系还没完全破裂,日本还需要依靠美国的军事援助时,军事改革搞三极跳肯定不现实。成立陆军部、海军部与空军部,只能彰显日本的军事野心,破坏美日同盟。

    回到海军,今井利村老实了下来,开始一心一意的壮大海军实力。

    正是在他积极推动下,日本海军建造了“赤城”号航母。

    当然,这并非今井利村想要的航母。按照他的设想,“赤城”号应该是一艘核动力大型航母,而不是常规动力航母。此外,配套战舰中,至少应该包括两艘核动力巡洋舰、两艘核动力大型驱逐舰与四艘多用途驱逐舰。如果有可能,还至少应该为航母战斗群建造两艘攻击核潜艇。

    日本并不缺乏建造核动力战舰的技术,只是没有政治基础。

    喜田多一郎搞军事改革的时候,没有顺带废除宪法中的“无核三原则”,因此建造核动力战舰存在法律限制。

    此外,美国的态度也至关重要。

    所幸的是,除了续航力与持续作战能力,“赤城”号的其他重要战术指标没有缩水。

    今井利村对这艘航母抱有很大的希望,即便没有完全符合他的愿望,但是他仍然希望能够多建造几艘。

    以中国海军为假想敌,至少应该建造两艘。

    只是,“赤城”号服役之后暴lù;出了许多问题,比如电磁弹器不过关、实际续航力低于设计指标、供电系统存在严重缺陷、舰内布局不合理等等,导致防卫省取消了二号舰的建造计划。

    对今井利村来说,这不见得是坏事。

    “赤城”级二号舰下马后,防卫省启动了第二种大型航母的建造计划,而且选择了核动力方案。

    因为在这个时候,仍然没有废出“无核三原则”,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仍然保留了常规动力方案。一切顺利的话,在二零三零年左右,也就是安装动力系统时,将废除“无核三原则”,舰用核反应堆也将研制成功。因为采了模块化设计,只需要更换动力系统模块,所以建造工程不会受到影响。

    为了弥补“赤城”级二号舰下马造成的损失,第二种航母将同时建造两艘。

    最迟二零三三年,日本海军就将拥有三艘大型航母,在二零三五年再获得两艘,达到中国海军同期水准。

    到这个时候,日本海军将获得挑战中国海军的基本实力。

    在今井利村眼里,日本海军的未来一片光明。但是作为日本现代海军奠基人,今井利村非常清楚一个道理:在与中国的战争中,海军并非决定力量,庞大的航母战斗群很难发挥作用。

    原因很简单:日本与中国靠得太近了。

    东海战争只是局部冲突,如果与中国爆发全面战争,起到决定作用的将是双方的岸基航空兵,也就是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