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扮仙记-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排出名次,能者聚能为我燕城所用。’

    燕城的寒门官员不少,早就熟悉这个章程,不过城主大人说要制出来详细的章程,那就制呗。反正不会断了他们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

    世家那边早就知道燕城主用人唯才是用,可竟然不知道,世家子弟也要经过科考,这样的话,世家子弟出仕比例肯定要降低的,别看天下那么大,可能当官的,官位毕竟有限。

    秦家主虽然没吭声,可鲁氏那边的官员就开口了:“城主大人,如此的话,岂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科考入仕,官员学识固然重要,人品却更加难得,良莠不齐,只怕这些人为害一方。”

    燕城主:“顾虑的很是,所以不管是哪个学子要去科考,都要有先生们联名做保的,包括户籍,先生,从哪个学堂学成,有无略记都要详细造册的,诸位大人放心,学识,人品都不会放过的。”

    这都想的那么清楚了,这打算肯定不是一天了。明白人都知道,人家燕城就这么个规矩。

    世家们也不都精明:“我堂堂的世家子弟同那些寒门子弟一起科考,岂不是有失身份。”

    燕城主冷眼扫过去:“若是连寒门子弟都考不过,那可是真是妄为世家子弟了,可以这么想,这些寒门子弟就是陪考的。”

    好吧这下子世家子们都不太敢让自家子弟下场了,若是真的没有寒门子弟考得好,那不是给人家打脸了吗。到时候可就磕碜了。

    鲁氏子弟骄傲,根本就不把寒门子弟放在眼里,他们较劲的是亲事子弟,能够拉出来比比,他们可是很激动的,秦氏凭什么就在学识上拔尖呀,那不是吹出来的吗。

    这么多年呢,人家鲁氏子弟早就憋着这口气了,他们之所以被秦氏子弟压一头,那就是秦氏那边的官多,真要是拉出来比比,还不定什么样呢。

    秦氏子弟也高兴,若是能够胜出,他们秦氏子弟才算是实至名归呢。至于寒门子弟,真的就没人看在眼里。

    毕竟这年头读书,条件那是很苛刻的,有钱都不一定有书读。他们可能把燕城的书馆一时给忘记了。那可是谁都可以进去读书的地方。

    燕城这边的学子都平淡的很,在这上,他们燕城跟人家鲁地秦地没法比。所以这真的是人家两家子弟的战场。

    秦氏如今都是燕城主的行事而为。有这么两大世家捧场,燕城那边的世家又都习惯了,所以这事基本上就定性了。

    叽歪的那些世家很多,不过实力不行,实在是说不上话去,想要用世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他们才到燕城,地盘还没划出来呢,实在是很被动呀。

    燕城主一席话,让这些世家们很心动,害怕子弟不能胜出,到时候给家里抹黑。可他们初来乍到,连燕氏父子的大门都没有进去过,实在是摸不清这里面的门道,说不上话去,家里的子弟如何举荐,这也算是一条不是出路的出路吧。

    所以姑且试试也未尝不可。就这样燕城主挺顺利就把第一次大规模的用人科考搞定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围势() 
    燕少城主在外面可劲的搂地盘,燕城主在内部就把这些氏族给收拾服气了,绝对不会后院失火,父子二人配合跟组合拳一样。

    燕阳需要人才,燕城主就在城内开科考,还让那些氏族子弟们自愿出来跟着寒门子弟一起科考,确实有才学,人品过关的,直接就给儿子那边送过去。

    氏族子弟们入围的,得到了实惠,自然是没有话说的,比直接推荐出仕还顺利呢,真本事,真才学出仕,脸上有面子不说,子弟们某的也是实缺,

    谁都知道,要不是这个特殊时期,想要出仕哪有这么简单。

    那些子弟没能在科考里面脱颖而出的人,根本就没敢吭声,连寒门子弟都不如,他们妄为世家子弟,多好的读书条件呀,怎么就败给了这些寒门子弟,

    光这事本身就够他们自己喝一壶的了。

    那些让旁枝子弟下去试水的世家们都后悔死了,早知道就该好好地让家族子弟去科考的,首先拿到名次面子好看,其次真的得到实惠了呀,

    听闻送去少城主那边的人,都在地方紧要地方上当差呢,京都那边都要抢的好位置呢。

    现在好了,旁枝子弟得了实惠的还好,好歹是自家子弟,没能的名次,那是真的被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脸呢,

    幸好燕城主说了,知道各家子弟,初次科考,怕是不适应的地方众多。

    而燕城也是试水性质的大面积科考,准备不足之处众多。怕是耽误了许多的学子,三月之后,正经八本的科考,各家子弟想要下场的尽早准备。错过这次就要等上三年了。

    燕城主为了刺激这些世家,把像样的子弟拉出来,也算是下了血本了,多缺人的时候呀,愣是能忍住了,错过这次就等三年,看他们谁耐心更好。

    世家们都慌了,三年,没准少城主都跑到京都抢地盘了,到时候还有他们什么事呀,所以这次肯定是不能错过的。

    大家拼命的想要多赛出去几个子弟,能在少城主跟前露脸,给家族捞点实惠,多出去一个子弟入仕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在燕城多了一份话语权。以往他们都是靠推荐让自家子弟出头的,谁知道燕城这么邪门呀,竟然要科考。

    入乡随俗,他们再多的不甘心,眼下也只能忍着,认了。人家燕城的拳头大。

    燕阳那边燕城主送来的人眼下还算是够用,说白了为了用人,燕城主也是把标准降低了许多的,所以那些世家们真的很亏的,下次科考在想入仕可没有这么容易,那是真的靠真才实学过独木桥的。用人之际条件放宽,可惜好多人错失了机会。

    便宜了这些等着出头的寒门士子,没想到真的挤下去了那么多的世家子弟,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这是鼓舞,对于以后的寒门子弟出仕这次科考那是一个标榜像的存在。

    所有人都在看着燕少城主怎么对待驻仙台的事情,包括王上也在盯着驻仙台,偏偏燕少城主把驻仙台这块忘记了一样,把偌大的秦地都给照顾到了,就剩下驻仙台这边了。

    在秦地,驻仙台,包括王上派来的京都禁卫军,以一种孤立的状态,被燕少城主的人给包围了。

    人家没有特意对驻仙台那边干什么,不过驻仙台周围的城镇,城池,都已经被燕少城主给救济了,所有的难民都发放了粮食,给了土地,当地的官僚机构也是燕少城主的人先管着。

    没法子,燕少城主已经是上书给京都那边了,他们就是过来救灾,应急的,不忍看秦地百姓潦倒而已。

    可京都那边始终不派官员过来,没法子,总不能让这些地方,没人约束不是。

    当然了条件就是,人家付出的东西,还请王上给堵上缺口,燕城也不容易,没道理白搭这么多的钱粮,砸在这边不是。

    接不过去,那是你没本事,可不是他们燕城舍不得不放手。

    人家燕少城主眼下在秦地当家,每到一处就应下了安抚的暴民们,开荒,开出来多少土地,一半是官府的一半是他们自己的,开出来得多,他们自己的土地就够多。

    大家谁也别不服,他们燕城也是如此安置流民的。

    房子,粮食,种子,钱财官府都可以先给着,不过这些不是白给,天下没有这么好的事。

    要按年还给官府。

    有人说,那样的话,不是逼死他们吗。燕少城主说了,给粮食,给钱,给房子,给土地是逼死你们,现在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呀,正在吊死当中吗。闹事的就闭嘴了。

    燕少城主:“别说本少城主苛刻,人不能懒惰,只要肯干,不愁没有好日子过,而且只要是他燕阳还能在秦地当家,说了算,三年之内的赋税全免。不过三年里面要把今日暂借的钱粮还给官府。”

    借的钱粮他们已经在享受了,谁不乐意呀。三年赋税呀。别说京都的官员不来,就是京都的官员来了,他们也给哄走,秦地这地方必须要燕少城主当家,说了算。

    他们得来的好日子不容易。

    秦九郎过来这边,是燕阳给请来的,为的是协调燕阳同当地世家们的关系。

    有了秦氏的人在,这些世家们在燕阳跟前藏心眼的都少了,秦九郎还想着在秦地这边避嫌呢,就怕小舅子多想,说他过来帮着秦氏笼络人心的。

    到了这边才知道,他想多了,就小舅子眼前的威望,还有他们秦氏什么事呀。

    家主想要在学问上让子弟出头的想法那是对的,秦地不要在想了,就是那些世家们,对他们秦氏也不过是那点面子情分罢了。

    人心向背呀。失落有点,纠结有点,不过更多的还是放下,因为秦地真的被小舅子给救活了。

    眼下,燕少城主带着这个亲姐夫还有身边剩下这点人,远远地观望着传说中的驻仙台,这么壮观的工程,燕少城主都要赞一句,不愧是举全国之力历时两年多的大工程。

    秦九郎眼圈都憋红了,拳头攥的死紧,就是因为这个,他们秦地民不聊生,遍地荒芜,壮实点的人汉子都给招来当民工了。剩下妻儿老小没法耕种土地,还有沉重的赋税,除了逃荒还有出路吗。

    路过平陵渡的时候,秦九郎看过那些出逃的暴民,哪个身上不是遍体鳞伤呀,可见这边对民众的苛责,具那些民工说过,他们每个能活下来的人都是九死一生,这边每天都有人被车拉出去掩埋的。闻者落泪。

    感叹最深的还是苏将军:“劳民伤财,苦不堪言。”

    燕赤侍卫傻傻的问了一句:“工钱给的很低呀。”

    苏将军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他,工钱,有这种说法吗。燕赤侍卫茫然:“看什么。”

    苏将军:“这是王上下令要建的工程,那是工部的建筑。”所以呢,燕城那边的人都不是很明白。

    苏将军:“听闻燕城也有仙城,难道建筑的民工,匠人还有工钱不成。”

    燕赤侍卫:“道听途说,什么仙城呀,就是几条便道而已,那都是商人们自发组织的建筑的,不过请的是制造衙门的能工巧匠,听闻工钱可是给的不少呢。还有红包。”

    好吗,换成苏将军傻了,商人能请衙门的师傅了,这可真是稀奇。

    燕赤侍卫:“不过这边看着虽然雄伟,同咱们新街那边比着,缺了点人气。”

    苏将军:“可不是没有人气吗,听闻民工暴动以后,这边始终没有招来足够的民工呢。听闻京都禁卫军过来在这边守着呢,不知道人手不够他们是不是都亲自下场了。听闻王上可是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完工的。”

    燕赤侍卫:“等着成仙呀,还下死命令。”

    苏将军:“哎,人命填出来的呀,成仙怕是也有心魔的。”

    秦九郎正经的对着燕阳抱拳:“少城主若是要攻城,九郎愿意为少城主做前锋。”

    操这不是攒对着燕少城主造反吗,燕赤侍卫都想说自家少城主淡定,他们走到现在便宜占了,一仗都没打,多大的本事呀,可不能因为一时激动就动刀动枪呀。

    燕少城主:“姐夫,你太激动了,既然是京都侍卫营在这边镇守,是不用咱们燕城插手的。”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都没有,人家燕少城主到秦地半年之后,就已经把除了驻仙台这边的地方都安抚住了,而到这里,燕少城主不着急了。

    命人好吃好喝的守着,该开荒开荒,该建设建设,根本就无视了驻仙台那边。说是驻仙台,可面积跟一个城池差不多,也难怪,调集了那么多的民众,两年多还没修完。

    燕城主带着燕赤自己人围观的时候,都感叹,大齐的王上可真有钱,这么辉煌的建筑,花了那么多的银钱就换来这么冰冷冷的建筑,图什么呀。能吃能喝呀。

    燕赤侍卫看看自家少城主:“您都让夫人给带的越来越接地气了。”意思就是除了吃喝都不高雅了。

    换来燕少城主一个冷眼。

    秦九郎恨不得把这个驻仙台给掀飞了,偏偏小舅子什么都没说,着急上火的。

    看到燕阳骑马回来就跟过来了,他们姐夫小舅子说话,没有别人什么事。

    连苏将军自动避开了。秦九郎对苏将军可始终都没有好脸色的。

    秦九郎:“燕弟,你为何不让人去驻仙台,难道那边的难民不是难民吗。”

    燕阳:“姐夫你不淡定了。”

    秦九郎攥拳头:“如何淡定,我秦地的苦难一切都是因此而起。”

    燕少城主:“要说驻仙台确实个引线,不过说秦地的苦难都从这里开始,本少城主却是不认同的,秦地百姓的苦楚,不是近一二年的事情,那是长期的盘剥苛税所致。”

    余下的重话,燕阳没说,你们秦氏若是有心,治下百姓多年的苦楚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呢。

    亲姐夫不能在戳心了,回头没法跟阿蛮交代。

    秦九郎泄气了:“我就是一口恶气发不出去,燕弟。”

    燕阳少城主:“你我之间姐夫不必如此,秦地能够如此收入我燕城的囊袋,姐夫功不可没,燕阳不会忘记的,可这些功劳不会给秦氏按上,那是我的姐夫,是阿蛮的夫婿,我才同你说。”

    秦九郎明白,小舅子这是只在天下,而且对氏族怕是有动作,难得对他这个姐夫能够坦言相告,这份情谊难得:“但能够帮助燕弟之处,还请燕弟只管吩咐。跟秦氏无关,我只是阿蛮的夫婿,燕弟的姐夫。”

    这也是秦氏族长的意思,秦氏往后不会在官场上发展了。可该有的荣耀不能丢,不管途径如何。秦九郎作为燕氏的女婿本身就是个身份。

    燕城能够抛却秦九郎秦氏出身的身份重用的话,他秦氏子弟也算是出头了。

    秦九郎被燕阳安抚下来了,燕少城主虽然想念老婆孩子,可在这边竟然还能稳稳的坐得住,关键是人家媳妇霸气,送来的东西,三两天头都有,只要有燕城来的补给,就一定有燕少城主的私物在里面送过来了。

    苏将军那边的人,如今不羡慕别的,位高权重什么的都不重要,人家就羡慕燕少城主讨老婆的本事,这样的媳妇也不知道燕少城主多好的运气才能给娶到手。

    难怪京都那边总是毁人家少夫人的名声,肯定是嫉妒的,谁不稀罕这样的媳妇呀。

    驻仙台那边竟然有暴动,肯定还会有,半死不活的人逃出来之后,燕少城主就大致了解那边状况,民工不够用,根本就没多少,上次暴动走的人太多了,也就是京都那边调来的侍卫营勉强能稳住局势而已。

    还有就是逃出来的人不管是民工,还有军士。为什么呀,因为苦楚,因为没粮食,吃的都是发霉的米,不逃出来,早晚得死。

    而且那边民工辛苦,病痛长期都有,瘟疫早晚爆发。当兵的怕死,更怕这样死,不逃没有出路。

    燕少城主听闻之后,在抓住出逃的人,直接就用艾草熏,真的有瘟疫的话,绝对不能让蔓延出来的,秦地再也经不起任何的灾难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心() 
    这样的情况见多了,不用少城主解释,这群军士都明白燕少城主只围不攻什么意思了。

    这还用打吗,相信再过些日子,里面肯定就一座空城。

    多少人明里暗里的称赞燕少城主高明呀,燕阳都不知道自己高明在哪了,他就是一时间没有拿捏准同京都那边的关系,还有就是应该怎么处理驻仙台这边的事情而已。

    谁知道里面的人就自动跑出来了呀。既然深沉了,那就索性深沉到底吧,反正他们这边粮草有的是,不过是多围些日子而已。

    要说感触最深的就是苏将军那边的人了,要不是有少城主在,他们即便是有幸能活着赶到这边同京都大营的人汇合,面临的也是眼前的这种状况。

    他们肯定比京都大营那边的人还惨呢,人家好歹是从京都出来的,粮草都自备呢,他们可没有人给补充粮草,说句不怕自己笑话的,连手上的武器都磕碜的很。

    每次看到那边逃出来的军士,苏将军都要消沉一会,皮包骨头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心里不好受。最近燕阳出门的时候,都要被苏将军那边的人给看毛了。

    燕少城主这么傲娇不怕看的人都忍不住把苏将军给揪过来责问了本少城主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让将军大人每每看到本少城主,都用灼人的视线扫射。

    好吧少城主用词可真是犀利。苏将军两眼激动少城主误会了,将士们看您的眼神,那是崇敬,那是折服,是敬仰,绝对没有其他的意思。

    燕少城主深呼吸“还请问苏将军,本烧成做的好事太多,不知道哪件事让诸位如此高看与我,能稍微收敛点吗。”

    苏将军我等能有今日,俱是少城主的恩德,不然我等连出逃的这些军士都不如。

    燕少城主嗤,我以为你们头一次吃我燕城大米时候就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