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斩邪-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人一个个衣衫脏污,灰头土脸的,一看便知道是难民。

    难民前来不奇怪,自入冬以来,流民们络绎不绝,天天都有,他们入境后,自有专人带着去往安置地,吃口热粥,住进难民所去。

    不过现在跟随陈三郎的这一群人有点不同,其中不少青壮,身材健壮,随身还携带着弓箭刀枪之类,虽然制作简陋,但足以说明他们的身份,有别于其他流离失所的难民。

    王程心里纳闷,但绝不多嘴询问。这些事情可轮不到他来疑问,只要安全把陈三郎送到县城,一桩功劳自然走不掉。

    洪家村的人从山里出来,奔波劳碌,已经十分疲倦,先前遇到巡逻兵,众人心里都是一惊,紧握住身边的武器,这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然而很快,就见到领队的队长恭恭敬敬地朝着陈三郎行礼,口称“大人”。

    到了这时,即使村民们再愚笨也都知道陈三郎身份不同凡响了。

    身份,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标签,不同的身份,能给人不同的印象。有些身份,一亮出来就容易让人信服;而有些身份,说出来后往往会招惹到怀疑。总而言之,以貌取人,和以身份取人,都是源远流长,属于传统,自古今来,都一直存在。

    陈三郎的“大人”身份,一下子就让诸人感到肃然起敬了。

    在山里的时候,陈三郎口口声声说能让大家出去有饭吃,众人虽然选择了跟随,但主要是别无选择,只能赌一赌。心底之间,毕竟还存着疑虑。空口说白话,谁不会?何况陈三郎来历神秘,不知深浅,谁知道是不是一场阴谋?

    不过到了现在,这一丝疑虑烟消云散,不复存在。等看到陆清远率领一大群人前来相迎,一个个态度卑逊时,洪阿大等人都与有荣焉,面上有光。

    他们可是与陈三郎有过患难交情的。

    陆清远见到陈三郎带着大群流民,也是暗觉诧异,想一想,顿时释然,应该是陈三郎半路上遇到的吧。但既然是公子亲自带回的,待遇自然要高一些。

    陈三郎问:“清远,县城之内,可还有空闲地方?”

    陆清远忙道:“有的,公子放心,我会把他们安排妥当。”

    陈三郎点点头,不再多说。进入县城,一路不停留,直接到县衙去。陆清远早让人安排宴席等待了,席上菜肴不算丰盛,但有米有肉,这便足够。算起来,这几天都是吃鱼,颇为腻歪,见到大米饭,起码能吃三大碗。

    洪阿大与洪铁柱被邀请上桌,两个都红着脸,神情局促不安,显得十分拘谨。

    他们生性淳朴,何曾出席过这般场面?连手都不知道怎么摆放为好。

    陈三郎热情招呼,才让两人渐渐放松下来。主要也是饭菜可口,简直美味佳肴,吃上一口,立刻忍不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放开肚皮来吃。什么礼仪颜面,有吃饱肚子重要?

第四百五十四章:久别胜新,剿匪养兵() 
雪,终于下了起来,不算大,轻盈若柳絮。

    雪地上,一行行迹延伸远去。

    陆清远呼出一口热气,用手搓了搓脸,道:“回去吧。”

    勒转马头,带领众人返回武平县城。

    人群中,洪阿大一步一回头,神色颇为不舍。他与大部分的村民们都选择留在武平县,一来县城距离通天河近,有归属感;二来受难后的村民们身体大都虚弱,并不适宜继续长途跋涉,不如留下。

    留在县里头,待遇不差。有稳固的房子住,有东西吃——当然,他们也会发挥所长,能做事。

    跟随陈三郎奔赴府城的是洪铁柱,还有十名青壮。

    这些青壮大都属于狩猎出身,脑子机智,身子灵活,能射得弓箭,能耍得刀棍,投入军中,当有所为。

    风雪起时人归来!

    一路无话,很是顺利地抵达崂山府外。

    大人回来了!

    消息很快传入府衙内,周分曹等赶紧快步出来相迎。说实话,这些时日他们心里都不踏实,生怕陈三郎在外面有什么闪失,特别是接到陆清远的报告,说有蛮军犯境后,几乎要坐立不安了。

    好在谢天谢地,公子安然无恙。

    路途劳累,回来后自是需要休息,陈三郎让江草齐把洪铁柱等人领去军营,他则回到府衙后宅去。

    他的回来,母亲陈王氏满心欢喜,同样欣喜的还有许珺。其初为人妇,无论仪态还是装扮,都有了改变,褪去了几分青涩,越发的明媚绝伦,眉目传情,眼波轻挑,便能把人的魂儿给勾掉。

    晚宴丰盛不提,吃饱之后,陈三郎回到房中,脱了衣服,躺进早准备好的一大桶热水中,舒服得浑身毛孔都要开张。浸泡了足足小半个时辰,都添了三次水了,他才出桶。

    弄完些琐事,许珺开始磨墨,这般情景,一如往常,红袖添香,笔墨挥章。

    今晚陈三郎只写了一篇字便作罢,早早上床。

    房中烧着炉炭,温暖如春,人心怀春,正所谓“久别胜新婚”,外面小雪簌簌,房内温软入怀,切莫辜负无限柔情。

    颠倒衣裳,好一场酣战!

    第二天,陈三郎倒准点醒来。吃过早饭,来到府衙公房中。

    他前往通天河,本身是为了寻幽探秘,可也肩负着寻求粮食的重任。然而归来时,却是两手空空,未免教人失望。通天河中鱼不少,但人力捕捞不易,缺了蟹和他们配合,到底难成事。

    再说了,一截河域,即使鱼再多,也远远无法满足崂山府上下的粮食消耗需求,只能算是个噱头,或者解燃眉之急罢了。

    公房中,周分曹郭楚都在,他们绝口不提陈三郎外出收获如何,而是一板一眼地汇报府内状况。其中提及前几天府衙出榜告示,号召管辖民众踊跃卖粮,收效还算可以,不少百姓知道府衙困境后,都愿意把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卖。

    当然,这些粮食也是他们在分田制后种出来的,多为薯类。积少成多,暂时能缓解危机。

    这是开源。

    节流方面也做得可以,现在进入崂山府的流民明显少了,不来的,或不会来,或已经来不了了,根据各县城报上来的数目,统计起来,约有八万多人,真算得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人数落实了下来,其中愿意从军并符合要求的青壮有一万之多。

    这个比例相当之高!

    不过也不算奇怪,落难逃荒,妇孺老弱很难生存,能活下来的基本都是青壮。

    从某个角度看,这便是优胜劣汰的残酷之处。

    而今消耗粮食的大头,其实便是军营。练兵需要海量的粮食,才能把兵给养得彪悍强壮。

    周分曹道:“公子,莫轩意在新宜县练兵,曾出兵三次,都是出境剿匪,颇有斩获,几乎可以自给自足,这极大减轻了负担。嗯,这事,公子你以前批准同意了的。”

    陈三郎点点头,确实有此事。

    最开始的时候,是莫轩意上书请示,说这样一举两得,既可以练兵,让新兵得到实战的机会;又能收缴到许多物资,从而获得供养……

    不得不说,莫轩意的确是一员难得的将才。

    剿匪养兵,其实也不新鲜,历朝历代都有例子。雍州自从战乱,民不聊生,匪盗便层出不穷。占山为王,啸聚山林,数不胜数。崂山府境内算比较稳定的,少见大股贼寇,但别处就不是这样了。

    所谓匪盗,也许他们本来都是平民百姓,不得已为寇。但不管怎么说,杀人一旦杀了开头,便没有回头路。走上了这条路后,烧杀掳掠,那是稀松平常的事——陈三郎进入雍州,一路上就遭遇了好几拨。

    所以,对于莫轩意出兵,陈三郎当然不会阻拦,当即允许,让莫轩意便宜行事。

    这算是一种放权,也是信任。

    陈三郎既答应给莫轩意练兵,就不怕他拥兵自重,别有图谋。至今为止,莫轩意做得相当出色,打掉了邻近府城好几处贼寇,收缴到大批物资。麾下新兵虽然有不少损伤,但经历这些拼杀搏斗后,他们成长的速度惊人,战力直升。

    听完周分曹的陈述,陈三郎知道在近期内,府城的运转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捱过这个寒冬,开春之后,田野破土,便将万物向荣。

    这也是府衙班子搭建完善,运转有序,所带来的成效。即使陈三郎不在,也能正常做事,解决问题。

    一直以来,陈三郎都在推行这样的策略,只要时机成熟,便可形成制度。

    一人之力,毕竟有限;制度之下,人人执行,才能成大势。

    处理掉一些事务,到了中午时分,陈三郎不回后宅用膳,而是走出府衙,朝着道观而去。

    进入道观院子,童子明月神情欣然地迎上来,微笑道:“大人来了,快请进。”

    陈三郎问:“你家观主可在?”

    “他昨日下山,正在观中,我这便去通报。”

    听到童子的回答,陈三郎点点头。道士在就好,不用跑崂山一趟,可节省下许多时间。

    过不多久,一身道袍的逍遥富道晃出来了,满脸油光,生活滋润。

第四百五十五章:金身为印,陈氏玄武() 
逍遥富道的确过得滋润,自从跟随陈三郎进入崂山府后,一府之地,他崂山观尽得道法之事,简直可以称为“垄断”。

    当下时局,虽然说兵甲为主流,但道法也是大行其道,很受欢迎。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而与妖孽相对应的,非道法莫属。世道多劫,民生艰难,同样要求神拜佛,期盼庇佑,安慰心神。

    诸如种种,注定道法门派即将迎来兴旺之机。

    不同的州域,都有不同的宗门盘踞,形成传统。比如蛮州的修罗、名州的释家……以前扬州,算是青城道统的天下,不过自从正阳陨落,大受打击,青城不得不派遣多名亲传弟子下山,分头行事,这就显得有些慌乱,拿捏不准了。

    崂山在雍州,本是一个老宗门,传承不浅,可惜没落久矣,最后剩得一个嫡传,眼看独苗都要断绝,也不知是祖师爷显灵还是什么的,硬给逍遥富道闯出一条道来。

    而今崂山派与陈三郎同气连枝,陈三郎得了崂山府,崂山派便得崂山,陈三郎得了雍州,那此州域内,崂山派将得到一个发展壮大的黄金机会,到了那时候,逍遥富道即可完成师傅的遗命,重振山门,光宗耀祖。

    所以陈三郎交代的事情,道士从不敢怠慢,兢兢业业。当然,陈三郎本身的实力也够硬。

    实力高低,决定了主次关系,这样才不会乱。

    见到逍遥富道俨然一副宗主态势,陈三郎打趣道:“道士,你舍得下山啦?我可听说,你招了好几个童子,不乏美貌者。”

    道士嘻嘻一笑:“本道掐指一算,知道你回来了,特地下山,入城等候。”

    陈三郎说不过他,也不废话:“我的确有事相求。”

    “请!”

    道士神色一肃,带陈三郎转入观中净室。

    此地清幽,即使观中童子也不得入内。

    坐下来后,陈三郎放下背负的一个包裹,打开,露出一尊土地金身。金身之上,缚妖索缠绕,捆绑得结结实实。

    望见此物,逍遥富道眼眸一缩,随即放出光来,嘴里啧啧有声,不断赞叹道:“好东西呀,真是好东西……”

    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伸手过去,指头轻抚金身,仿佛在抚摸着心爱的情人。

    “摸够了没?该做正事了。”

    逍遥富道嘿嘿地干笑一声,想了想,问:“你要炼制成甚样?”

    “你觉得呢?”

    陈三郎反问。

    逍遥富道正色道:“此物蕴含纯粹龙气,又封印了两道阴神,暗合玄武,正好用来炼成一尊印章,用来镇墨压纸,发号施令,自生权威。”

    陈三郎赞道:“正和我意。”

    他如今乃一府之主,要制定众多章程命令,手头上正缺一方印。

    印者,自古有之,历史源长,代表着身份,有着十分丰富的名分意义。文人不可无印、将军不可无印、为上位者,更离不开印。不同的官位,都有着不同的官印。

    陈三郎坐镇府衙,当然也有印,不过只是一块急就章——也就是临时急用的印章。

    随着崂山府稳定下来,人员齐备,一方专属大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不过大印制造,对于材质,对于铭刻,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务必精良,这才具备气势,更不会轻易被人模仿假冒。若是粗制滥制,印在公文上,人家一看,便觉得不规范,那么对于公文传达的信息,自也会轻视怠慢,久而久之,根本建立不起公信和威望。

    很多东西,说是形式,但往往必不可少,却是人心使然。别的不说,即使下面的衙役,若不穿制服出去,别人不认识的,便不会把你放在眼里。对于衙役而言,那一身衣衫,便代表他的身份。

    同理,执掌衙门者要颁布条例律令,绝不是黑字白纸写上去就行了,还得落印盖章,这才具备约束力,才能让人信服。

    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为准,即使皇帝下旨,也得盖印才算。至于口含天宪,君无戏言之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天下间,能获得这般待遇的人能有几个?

    因此可知,印章的重要性。

    现在,陈三郎就要用土地金身来炼制一方大印。此金身材质不凡,等闲工匠下不得手,因此得请道士来做。

    逍遥富道年纪不大,但炼制法器不少,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他值得信任。

    若说天下间,炼制手法比他胜出的人绝对很多,只是陈三郎一时间去哪儿找,也没有那个必要。

    土地金身,本身就是天然法器,加上吸纳了两道阴神,更是不俗,跃然有灵,这也是缚妖索一直捆在上面不敢松开的根源,没有这道绳索,只怕金身都会逃之夭夭,成为精怪。

    逍遥富道又仔细端详了一番,问道:“这印,要刻何字?”

    印章内容,重中之重,乃是核心。文人私章,多刻字号,什么“草堂居士”、“八大山人”之类;而官印刻的官名头衔,一目了然。

    这些,现在都不适宜。陈三郎也不想刻上局限性大的字文,浪费这方好印。

    以土地金身的材质,天地间也没有多少能与之比拟的,真正称得上是天材地宝。

    士大夫阶层,不管当官还是不当官,一辈子用过的印都会有许多,大大小小,有些印,只是一时兴起而做,用过一次两次就放到一边,置之不理了。因为他们浪费得起,用来制造印章的不管是多名贵的石头,始终都是石头,有钱就能买到。至于官印,则由朝廷来发,升官了,或者贬官了,都得更换,旧印回收,颁发新印。

    但陈三郎不想这样,土地金身只有这么一块,怎么换?要是刮印重刻,肯定会影响印章的完整性和结构性,毕竟这炼制出来后,就是一件法器成品。譬如那缚妖索,如果短了一截,肯定会导致法力受损,要重新温养许久,才能恢复如初。

    想了一会,始终不得心意,陈三郎问:“道士,你觉得该刻上何字?”

    逍遥富道眉头一挑,很干脆地道:“此物有蛇龟阴神,合玄武之意,你姓陈,姓氏即名分,不如就刻‘陈氏玄武’如何?既简单,又不失气势意志。”

    “陈氏玄武?”

    陈三郎体会着这四个字,越想越觉贴切。回想己身,发迹之路,都因水而起,多得水族相助,而玄武寓意,便是水神,各种契合,当即一拍手,道:“好,就刻这四字!”

第四百五十六章:筹备工夫,亲兵卫队() 
确定印文,只是准备功夫的第一步,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炼制之事,陈三郎帮不上忙,不过提供保护还是可以的。土地金身价值不菲,逍遥富道决定就在观内动工,毕竟道观在城中,有城墙兵甲,要安全得多。

    观中缺乏家什,道士列了一张清单,让清风快马驰骋,去往崂山道场取来。

    这山上道场,已经修缮得七七八八,恢复了几分昔日风采。逍遥富道又收了好几名童子,以及守山道人等。资质差些都行,只要品性合格。以前崂山收徒,太过于讲究,以至于讲究得人丁不旺,青黄不接,差点断了传承。

    吸取了这个教训,逍遥富道干脆大开山门,收多点人。不管凡尘还是世外,终归到底,还是人为主。人少冷清,也显得单薄,遇着什么事,帮忙的都没个。

    其实这些童子道人,还不算正式入门,属于考察阶段,只有过关了,逍遥富道才会传下正统法门。

    现在看来,以明月清风为首,起码有五六人符合条件,假以时日,成长起来,崂山派才算真正开枝散叶,具备了生气。

    清风走后,道士又写了张单子,上面有数十种东西,有名字古怪的草药植被类、有价值高昂的矿石类、还有些非常偏门的东西,什么无根水雄鸡血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