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引阙-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正望着那张写着‘议和’二字的纸说道:“先从这议和说起吧!我们总是想着分兵北上会面临来自南宋的压力,何不将压力暂时压住,跟南宋假意议和呢,自进围鄂州以来,我军便一直处于攻势,南宋羸弱,所派守城之人贾似道更是个保守怕死之人,他此番受命守城,节制江西、两广人马前来增援,说到底是从心底怕我军,依着他的性子,巴不得我们主动提出议和,如此,他也好向南宋国主复命,而在议和期间,南宋自然不会派兵攻来,因为这样就再也没有和谈的可能,贾似道是不愿看到这种局面的。”

    宗正故意在话语中以‘我军’拉近和诸位将军及忽必烈的距离,暗存心思,然,却并有刻意之嫌。

    说到此处,宗正刻意停下,暗暗察觉着众人的神色。

    忽必烈脸上透着微微欣喜,很显然,这个思路非常正确,忽必烈并无异议。

    刘秉忠对贾似道的为人,心中清楚的很,对于南宋国主的心思更是心如明镜,历来力求安逸的宋皇自然是害怕我军继续攻城,能够保得一时平安,宋皇便是割地赔款亦无所在惜。故而,刘秉忠对此计的可行性和效果并无异议。

    张禧、解诚本想找到攻击宗正的缺口,可是听完他所言,亦自觉是个妙计,碍于面子,解诚倒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依着你的计策,便是要以和谈为名,拖延时间,万一他们识破和谈的真相,那该怎么办?”

    宗正见好不容易说动众人,便绝不肯给解诚回击的机会,解诚刚刚道完,宗正便大声地顶上一句:“没有万一。”忽必烈被宗正的气势有些震到。

    众将亦被宗正突然的反应感到有些震惊,这便是宗正的计策,只有冲淡在场之人敌对的心境,宗正才有机会以巧舌说服众人,从而完全博得忽必烈青睐和信任,为以后获取解药铺得道路。

    宗正见效果达到,便及时跟上节奏,继续说道:“为了没有万一,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大军分兵北上之前必须对鄂州再进行一次猛烈的进攻,越猛烈越好,要给贾似道和南宋施压,如此,待我们提出和谈之时,他们不仅不会怀疑我们和谈的真实意图,还会有巴不得的心态;第二;和谈的条款务必要极度苛刻,只有苛刻的条款,才会显示我们丝毫不畏惧宋军,才不会暴露出我们的短处,也只有苛刻的条款才能让贾似道不断地向我们的和谈使者讨价还价,拖的时间才会越久,这样才能为北上大军返还争取足够的时间;第三,重金贿赂贾似道,贾似道贪财,我们要不惜金银财帛,舍得给他尝些甜头,这样,他也就多少有些把柄在我们手中。”

    宗正解释完,本来不服气的解诚一下子被戳得心服口服,忽必烈望着宗正,暗自惊叹,想不到此人心思如此缜密,大计之上又能辅以配合之计,环环勾嵌,倒是滴水不漏。

    刘秉忠虽未显露略微的惊讶,内心却早已对眼前这位少年刮目相看,自己是个谋局高手,自然知道宗正方才对议和的解释不是常人所能思之,于大局,能够想到用和谈把控住全局之事,于细微,能够用三个连环相套的计策无缝衔接,粗中有细,胸有大局却心藏小计,察人观事一言便能击到痛处,如此人物,倒万万不能小觑。

    张柔等其余三人暗暗思度着宗正方才所言,确实觉着精妙,便暗自心服,不再多言。

    忽必烈、张柔和董文炳三人在暗自赞叹之余,自然是多了一层心思的,那就是,宗正所言计策是否存有反过来给蒙古军设局之嫌。

    细细沉思,倒是发现宗正有一个反转机会,那便是趁着和谈之际告知宋军蒙古军假意和谈之事,届时让宋军寻机前来偷袭,他若是漠北王奸细,则刚好可以借由宋军之手消灭自己。

    想到此,忽必烈的脸色有些阴沉,张柔和董文炳亦看出了当中的隐患。

    这些早就在宗正的预想之中,自进入营帐感到不对经之后,他便警觉起来,在问答之间自然多了一层反嗜自己的防范,他也深知此计确实存有这个弊端,这是他在进营之前始料未及的,好在,方才几位老将争议之时,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构思打消忽必烈顾虑的应答之策。

    看着忽必烈和张柔等人的脸色,宗正觉着在这十尺见方的营帐之内,步步暗自惊心,说话前若不仔细想好全部潜在的危机,只怕祸患惹身亦不可知,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说话亦步步为营,尽量从容应答,以防急促之下埋下隐患,无法弥补。

    宗正知道忽必烈的顾虑,便顺势委婉客气地又补上一句:“此计是否可行,还有待众位经验丰富的将军参考斟酌,比之不用此计,当中分别,还望诸位仔细思考。”

    宗正此话虽是表面上的客气,却是一种委婉的提示,他要提醒忽必烈一点,那就是,宗正若是有心借由宋军之手消灭忽必烈,则无需为其筹谋此计,既然心知忽必烈有北上意图,只需坐等时机,卖个消息给宋军和那些武林人士即可,如今加上和谈的计策,倒委实让贾似道束手束脚,真假难辨。

    忽必烈一番沉思,倒是悟懂了宗正所说之话暗含的意思,不过,仍旧有些不放心,神色略显凝重。

    宗正早就知道仅凭方才所言不能完全打消忽必烈顾虑,他早就留有后手,之所以不率先将忽必烈痛处点明,一则碍于君王颜面,二则缓缓过渡,让忽必烈慢慢将疑心消减,当中说话的学问,若是在说话方式和时机上不把握精准,则瞬间可能堕入深渊,无法自拔。

    宗正在此关键时刻,心态逐渐沉稳,纵使心知外面有一群虎狼包围着自己,纵使万箭在弦,宗正皆是平静似水,因为,在这个时刻,他绝不能表现出半分心虚和紧张,否则,很容易被这群老将误会。

    营帐复归寂静,众人沉默不语,宗正见时机成熟,便再果断附上一言。

    “按照国家间的道义和规则,一旦贾似道同意和谈并收下贿赂金,那便不能在和谈期间兴兵来犯,到时,就算贾似道识破计谋,却并无确凿证据,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瞅着战机错过,若是王爷信得过我,我愿意同贾似道谈判,力保他同意和谈。”

    忽必烈听到宗正自荐和谈,方才的顾虑便全部消去了,他很清楚,宗正所言确实如此,一旦贾似道同意和谈,那么在和谈期间,他便不能对自己用兵,就算宗正是漠北王派来的奸细,也终究说不动贾似道在和谈期间出兵再说,假意和谈本就很难找到证据,若无确凿证据,贾似道也未必相信宗正;

    如今宗正主动提出由自己前去和谈,一旦贾似道同意了和谈,那么宗正再向贾似道说出假和谈的真相,贾似道无可奈何,反倒极度憎恶宗正;若是宗正耍诈在促成和谈的开端道出假和谈真相,那么贾似道断不会同意和谈,那么我军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宗正作为奸细并不能得到好处。

    经过一番分析,忽必烈、张柔和董文炳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张柔一个肯定的眼神暗暗传递至忽必烈,忽必烈亦心领神会,宗正‘和谈’一计至此便算顺利安全通过。

    刘秉忠下意识地观察着忽必烈和张柔,对宗正后续两句补充之语本就纳闷的他,此刻终于看出了里面的端倪,在顿悟的瞬间,这位老者内心百味丛生,既有对宗正睿智的佩服,又有对忽必烈暗试宗正的微微不满。

    这位老将心如明镜,识人断物的本事毫不含糊,方才宗正委婉的辩解,含蓄的辩护,于这位老将心中,分秒便已经明了,宗正确无反过来构陷的可能。

    只是,他也清楚,作为三军主帅,过分的谨慎也是无可厚非的,故而,自己也只是微微地不满,亦不敢有所愤懑的情绪。

    忽必烈抽出第二张写着‘扶灵’二字的纸,指着上面二字不解道:“这扶灵二字又是什么意思?”

    宗正见忽必烈心思转移至下一张纸上,便知道方才那关算是挨过去了,可他不敢将放松欣喜的表情显露,他还是一如往常地平静回道:“扶灵则意味着死亡。”只那几字便不再言语。

    众将一阵迷惑,忽必烈更是一头雾水,“此话何意?”

    宗正继续说道:“所谓扶灵,是扶大王之灵,所以,大王必须死!”言辞颇为锋利,语气也颇为铿锵,大有欲对忽必烈不利的心思。

    在场众将听闻此语,除了刘秉忠,其余人皆立即抽出身上刀剑,直指宗正,董文炳和张禧挨着忽必烈最前,更是挺身护住忽必烈,唯恐宗正欲对忽必烈不利。

    张柔怒喝道:“你大胆!”说着便将手中之刀直往宗正劈去。

第八十章 步步暗惊心(下)() 
张柔怒喝道:“你大胆!”说着便将手中之刀直往宗正劈去。

    寒冷的刀光在宗正脸上闪过,宗正纹丝不动,眼睛亦不眨一下。

    “住手!”忽必烈推开挡在身前的董文炳和张禧,厉声喊道。

    刀锋在宗正的头顶顿住,只差几寸便要碰着宗正的额头,张柔被宗正的气势镇住,心中暗自佩服。

    就算忽必烈不及时喊住,张柔亦是不会劈下去的,他只是要试一试宗正而已,然,机智的宗正早已看穿一切。

    宗正方才故意言辞锋利地说要取忽必烈性命,无非就是要逼这些激动的老将对自己出手,只有这些老将出手了,自己再行解释,他们才会心怀内疚,才会放下心中的戒备。

    刘秉忠对宗正刀斧加身而无所避的勇气深深佩服,当他听到宗正提到要忽必烈一命时,眼中并无紧张惶恐之意,因为他已经清楚了宗正大抵的意思。

    忽必烈及时命人住手,那是因为,他很清楚,宗正绝不会真的想要自己性命,若是宗正欲取自己性命,则何必两次救下自己,这不是明显相悖吗?

    宗正猜准了所有人地心思,他知道刘秉忠和忽必烈定然不会激动,但是董文炳等几位老将出于忠心护主的考虑,定然会出手相护,如此,便会在所有的心里埋下一阵愧疚,趁着众人愧疚之际,对扶灵进行解释,自然事半功倍。

    张柔收起手中的刀,在忽必烈眼神示意下,董文炳等人亦缓缓收起手中的武器。

    “梅少侠,我代众将给你赔个不是。”说着便向宗正鞠了一躬以示歉意。

    宗正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凑效,便客气道:“大王无需如此,是我未有解释清楚,以致造成误会。”

    “还请梅少侠仔细说道说道本王之命,你打算如何借法?”忽必烈起身询问道,

    宗正听着忽必烈‘借命’说辞,便知晓忽必烈已经大抵猜到自己的用意,便不再打哑谜,如实地回道:“大王果然英明睿智,没错,所谓扶灵实际上是借大王一命,来个瞒天过海、暗度陈仓之计。”

    张柔、董文炳等四位老将自然不知道宗正何意,董文炳最为坦率直白,便头一个忍不住问道:“请梅少侠说得仔细些。”

    宗正则继续说道:“我已经设好一个局,只要让那帮杀手亲眼看到大王死去,那么,我们则以扶送大王灵柩北归为幌子,不仅可以让那帮杀手彻底死心,还不致于被他们发现大王分兵的计策,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大王的对头放下警惕,从而让突袭之效更佳。”

    张柔等四将听闻宗正所言,不禁点头称赞。

    刘秉忠望着宗正,那种好奇而又钦佩的眼神透着眼中犀利的光芒散射开来,他想不到宗正一个扶灵之计却能起到一举三得之效,当真厉害。

    忽必烈虽未有明显称赞之举,心中早已对宗正计谋有了评判。

    就大体而言,众人心知肚明,计是绝妙之计,只是不乏漏洞。

    张柔心细,最先发声道:“老夫谋兵数十载,不得不说,梅少侠此计的确是妙计,只是当中关键之处恐怕还需明示,其一,如何让那帮杀手亲眼看到大王死去;其二,如何让那帮刺客信服大王的死去而无所怀疑;其三,一旦宣布大王之死,势必会影响之前商量的和谈一计,因为,宋军若是得知大王逝去的消息,必定会在和谈条款上步步紧逼,加紧确定和谈条款,这样就很不利我军在时间上的灵活调配。”

    张柔所言正是在场所有人欲问之言,众人皆望着宗正,期待着给一个圆寰的说法。

    宗正并未先作回答,而是夸奖张柔将军道:“张柔将军不愧是军中德高望重的老将,一言便将此计的三个关键之处道明,不错,此计能否成功,最关键之处也在于此。”

    张柔之前对宗正冒昧动武,如今被宗正一夸倒是有些不自在,心中泛起一阵愧意。

    此时,宗正吊了一番众将胃口,众人心中早就难耐,宗正见着进一步解释的时机已到,便继续解释道:“所以,大王不仅要死在那帮杀手眼皮底下,还要死在宋军手里,而且,不光是大王要死,还必须再死一个军中德高望重的大将。”

    宗正言辞虽然让人不太舒服,但是经过方才一闹,众将心中清楚,他并无恶意,说是让再死一个老将,其实也只是假死之说,便没有再计较,只是对于他的解释,众人有些迷糊。

    张柔不明道:“为何要如此?”

    宗正带着三分疑问,三分质问和三分自信的语气反问道:“敢问张将军,既然要让大王死于杀手眼皮底下,那么您以为大王死于谁手更能让杀手信服,无所怀疑?”

    张柔听到宗正的反问,顿时豁然开朗,不禁微微点头称赞,转而想起另一疑惑,便再次问道:“那为何还得再拉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呢?”

    宗正回道:“这位老将实则起到模糊敌人之效,到扶灵北归之时,在那帮杀手眼里自然是扶着大王的灵柩北归,而在宋军眼里,那就是扶那位老将的灵柩北归。”

    众人被宗正说得一头雾水,张柔连续发声询问,便不敢再多问了,就连睿智的刘秉忠此刻也是毫无头绪。

    宗正知道此刻众人定是混沌不清,便觉着是时候道出自己所设之局了,便信步从容地说道:“说到此处,这便要说道说道我所布的那个局了,大王切记定要将和谈暗中进行,到时许以贾似道重礼,在确定和谈之后,求他帮上一个小忙,就说军中某位老将乃是漠北王的奸细,碍于他在军中威望,欲悄悄借宋军之手除去,并已经设好局,只需借他几十个宋兵出手即可,此事若成,还有重礼相谢,到时,那帮杀手自然会出现在我所设之局中,并亲眼看到宋兵杀死大王和您贴身带着的一名大将,只要出了事情后,大王不公开宣扬,于杀手,他们便认为是大王之灵柩,于宋军,他们则认为是那位大将之灵柩。”

    忽必烈细细沉思,终于悟懂宗正所言,刘秉忠自然是明了于心,就方才的形势,刘秉忠知道忽必烈欲对宗正不利的心思,可是在这位老将的心里,已经可以断定,宗正绝非漠北王奸细,只是碍于君王颜面和威势,刘秉忠亦是知道轻重之人,便没有直接点明,如今,一直沉默不语的他终于要站出来正面品论一番,借此委婉暗示忽必烈。

    刘秉忠在一阵沉默中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一下子便被刘秉忠出乎意料的笑声惊住,皆视线转移到刘秉忠身上,刘秉忠顿住笑声,转而赞叹道:“高,实在高明。”

    刘秉忠此言一出,倒让众人对宗正的印象改观不少,能够让刘老称赞之人,绝对是能够让他佩服的人,而刘老平生佩服之人屈指可数,故而,众人自然对宗正有着进营帐之初别样的心态。

    忽必烈惊诧地望着刘秉忠,刘秉忠神色复归平静,从容说道:“此计暗含十大精妙,让老夫佩服。”

    众人只知道大概,被刘秉忠提起十大精妙,不禁有些惊异,就连英明睿智的忽必烈也暗蹙额头,一番好奇。

    刘秉忠解释道:“借宋军之手布此杀局,其意在于让杀手信服,借用敌手以取信,此为善用;以清除内奸为名安排杀局,此为使信;安排一将混淆视听,故布疑阵,让杀手和宋军难辨真相,此乃明锐;安排一将相随,共赴杀局,以此不致招惹杀手怀疑,此为细致;借由杀手传递大王死讯,自然令漠北王更加信服,此为睿智;以当面假死逃避追杀,直面危机,却巧而化解,如此思维,乃是智勇;以大王假死让漠北王放下戒心,继而为分兵北上突袭之效铺下伏笔,此为识远;以扶灵北归为名,抹去大军行动痕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此乃诡思;以假死隐去一将,实则暗中他用,进一步消去敌方戒心,以达突袭之效,此为偏用;以扶灵阵仗模糊中原武林,令其不明所以,不敢贸然来袭,此为预见;”

    刘秉忠道完便下意识望了一眼宗正,只那一道眼神,宗正便读懂了刘秉忠的意思,内心一阵感激。

    “老将军所言,晚辈愧不敢当,微略小计,不值一提,承蒙抬爱,不胜感激。”宗正谦恭有礼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