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奈何-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轻皇帝此时已经坐到了只属于自己的龙椅之上,脸上的神色,众臣看不清楚。

    ‘来了!’几位没有参与那事的重臣心中暗道一声。

    “陛下,没有问老臣为何而来,该是猜到了一些。也该给老臣讲讲为何了吧”李老将军深深躬身,语气沉重的问道。

    青年帝王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歉意,但下一刻便重新变的坚定起来,沉默一瞬,悠悠道:“寡人要照看的不只是眼前的这一场战事,更有整个北齐以及北齐的百姓。”

    “不知老将军可知,因为今年比之往年低了许多的温度以及降水不足,北齐今年的粮食能有去年的一半便已经是天大的不易。”

    “这一场战争若是还没有进展,大军的粮草怕是等不到秋收时节,便要难以为继了。”

    “更何况那西凉如今已经占领了半个川蜀,接下来便是吞下整个川蜀,染指荆州,北齐到目前为止,在这场战争之中,可以说是为西凉做了嫁衣啊!”

    “南楚因金陵之故,在东线囤积了大部分兵力,致使我北齐大军再取下广陵之后,难以渡江半步,平白让西凉摘了桃子。”

    “即使是我北齐大军不久之后能够击败南楚水师,度过大江,但等待我大军的也是一座固若金汤的金陵城!”

    “什么时候能够拿下这座城,我北齐才有接着南下西进的余地。”

    “到时候西凉怕是早已经将荆州、川蜀侵吞的干干净净。”

    “即使是南楚最终灭了,若干年后要如何面对这一个领土、国力、兵力皆强于我北齐的西凉啊!”

    “所以,还不如暂且退兵,让南楚去与西凉死磕。”

第253章 太极殿之争(2)() 
李老将军静静听完自己这位陛下的‘理由’,心中长叹一声。不自觉想起那位与自己同代的那位书生。

    那位青年时,便为了母国,独自一人远赴南楚,隐姓埋名,为了打破三国平衡牵制之势,经过数十年呕心沥血的筹谋,才制造出的这般局势的那人。

    那人不曾习武,说是习武要花费他太多的时间,而他的时间不值得浪费于此,如今怕是垂垂老矣,不知道有几年好活了。

    若是让他知晓,怕不会被气死吧。

    从回忆中挣脱的李老将军,深深叹息一声,说道:“陛下,还请听老夫一言。”

    “若是此时退却,那我北齐可就真的没有在染指大江以南土地的机会了。”

    青年皇帝眼眸微凝,脸上露出一丝阴沉之色,而其余众臣闻言,皆是露出一副大惊失色的模样。

    “陛下,老将军所言差矣。”一位国字白净脸,蓄有直到胸膛之下长须的朝臣,越众而出,躬身一拜,稳声说道。此人名为陶姜,身为六部之一户部尚书,乃是暂且休战之决的重要拥护人之一。

    “南楚虽然国内问题多多,已然是积重难返之势,但这些年来南楚大部分兵力执掌在南楚太尉司徒宇手中。”

    “此人才干绝高,若是我北齐退兵,南楚未必不能在此人的带领下,击退西凉。”

    “即使是不成,最终南楚依旧敌不过西凉,那我北齐也有机会趁机渡江拿下扬州,甚至也可以西攻西凉,选择的余地要大的多。”

    李老将军闻言,悄然发出一声嗤笑,转身面对陶姜陶尚书,说道:“陶尚书执掌户部,更为关注民生,乃是应有之意。”

    “但对于兵事,嘿嘿!”李老将军双眼微眯,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嘲弄之色。

    “连我手下伍长都不如。”

    “按你算计,西凉如今占据半个川蜀,我北齐退兵议和,南楚与西凉大战一场是应有之意。”

    “但你当两国的人都是傻子吗!”

    “打到两败俱伤,让我北齐捡桃子?”

    “为何齐楚凉三国鼎足而立两百年?这两百年来,会没有过虚弱到无力抵抗他国进攻的时期吗?但为何还能维持这么多年?”

    “他国不说,就说我北齐,一百多年前‘二王之乱’,南楚大军已经打到临淄城下,为何突然便退了?”

    “书中记载,乃是那一代的楚皇染上急症,昏迷不醒,南楚军心打乱,而南楚国内灾荒不断,无力征战,只能退去。”

    “但为何退的那般仓促?那般急切?当时南楚军中能人辈出,怎会除了楚皇之外,无一人能多少掌控局面之人呢?”

    说到这里,李老将军脸上的嘲讽更加浓郁,一双虎目紧紧盯着陶姜,接连踏出几步,来到对方身前。

    “再者说,陶尚书以为将士们是随手便能捡起的棋子吗!”

    “如今军心可用,渡过大江之日可期,此时退兵,将士们心中作何感想,观如今局势,即使是我军退出,离下次出兵也不会太远,到那时军心士气如何?”

    陶姜抬起衣袖将喷到脸上的些许唾沫抹去,白净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也不顾得顾忌老将军的颜面,冷声说道:“渡江之日可期?”

    “那老将军倒是拿出一个时间来啊!”

    李老将军脸上的不屑之意更加浓郁,淡淡的说道:“我信诸位大人,但诸位大人信不信得过彼此呢?”

    “若是老夫道出,最终却传了出去,甚至传到了南楚,生了变数,到那时,诸位大人如何自处。”

    陶姜正要说若生了变数,自己一力承担,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真要这般说了,那一旦有事儿,便妥妥的是自己的锅,到时候便是百死难赎。想到这里陶姜冷哼一声,回到队列,闭口不言。

    “李老将军,这一路之上辛苦了,不若先去御书房休息一下,吃些东西。等会下朝之后,是否休战之事,在做商议。”

    青年皇帝知晓若是任由李老将军在这大殿之上议论此事,怕是要花费许多时间,最终也难有一个结果,有还有许多事情暂时还不能让群臣知晓,只能私底下再行商议。

    李老将军闻言,同样知晓在这早朝之上商议此事,难有结果,反正自己特意赶在早朝之前出现,向群臣表明自己态度立场之事也算是完成了,也不迟疑,躬身拜谢,在一位小公公的带领之下,走出大殿向御书房而去。虽然他内力深厚,境界超高,但毕竟是年岁颇大的老人了,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赶路,着实累坏了。

    等李老将军离去,青年帝王,从龙椅上起身,上前一步,问道:“除却此事,还有其余的事儿吗?”

    “哦,对了,陶大人你昨日递上的关于广陵之地,原南楚百姓的安置问题的处理办法,寡人觉得可以,便按照你折子上的办吧。”

    刚刚回到队列的陶姜连忙出列,恭敬的应了一声。但心中却是悄然叹息一声。

    ‘安置问题虽然急切,但也不急于一时,陛下这时提出,分明是不想让我再参与是否休战一事。’

    ‘唉,若是战事继续的话,我户部的担子便越来越重了。’

    随后年轻陛下见无人主动出列,便再次点了几个朝臣出来,一一吩咐了些立马需要办的事情。但这几位朝臣之中,有赞同停战的,也有坚定的主战派,甚至还有一位未曾参与那事的中立的朝臣。让大殿之内的众臣愈发猜不透自己这位陛下的真实心思。

    半个多时辰之后,早朝散去,除却被北齐皇帝点名留下的几位大臣、将军之外,其余朝臣皆退朝,向皇宫外而去。

    “观老将军眉宇之中疲惫之色甚浓,怕是日夜兼程而来,诸位与寡人暂且去御花园一逛,让老将军能多休息一会儿吧。”年轻皇帝在几位重臣的簇拥下,悄然变向,向着御花园而去。

    几位重臣悄然对视一眼,皆是知晓,该是陛下要趁机问询下几人的意见,也好等会到御书房之后,与老将军商议,又或者更贴切的说法是说服对方。

第254章 李府晚宴() 
这一日对于在北齐皇城外静静等待宫中消息的北齐众臣来说,格外的长。

    直到午时过后,那位北齐军方的‘定海神针’,李老将军才从皇宫而出,皇城守卫透露出的消息中称,老将军出宫之时,脚步甚快,眉宇阴沉,脸色铁青。

    一众支持暂且与南楚停战的朝臣听闻这般消息,自老将军千里而来之后紧悬的心悄然松了下来。

    当日傍晚,宫中有旨意下达。李老将军此战收复广陵之地,劳苦功高,赐金千两,帛五百匹,良田千亩。如今前线战事尚算平稳,老将军无须立马赶回前线,可在临淄修养半月再启程。旨意之中,陛下给老将军的赏赐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若是比起失去了百多年的广陵收复来比,却是不值一提,但老将军已经身为北齐军方第一人,职位之上进无可进,爵位方面,早已经被封为‘定国公’,在往前一步,便是王爵。而北齐除却当初开国之时,分封出去的数位异姓王爷之外,便再无异姓王出现。而开国之时分封出去的王爵之位也随着当年的功勋之臣逝去,后代继承的也是降低一阶的公爵之位。

    傍晚,定国公府内,一桌不算丰盛的晚宴。李老将军坐于上首,两侧乃是三位并未参与此战的北齐将军以及兵部尚书,柏朗。

    柏朗以及这几位将军皆是‘联凉灭楚’坚定的支持者。

    “李公,陛下的心意还是那般么?”柏朗端坐在座椅之上,杯中酒、盘中菜并未动上分毫,语气之中带着几分低沉。

    老将军深深叹息一声,轻轻点了点头。

    柏朗威严的脸上露出几分无奈之色,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在朝中,陛下所虑,我也知晓一些。”

    “今年气候异样,粮食减产已成定局,甚至有几地自入春以来,一滴雨都没有下过,今年怕是要绝收了。”

    “我大军如今却被挡在大江北岸,不得寸进,每日所消耗的粮草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陛下有此决断,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柏朗之言,看似为陛下开脱,实则是在劝慰老将军。

    其余几位将军听闻这般言辞,神色有些不悦,但却柏朗所说乃是实言,无从反驳,只能闷头喝酒。

    “我知晓。”

    李老将军喝下一杯酒,淡淡的说道。随后脸上露出极其不甘心之色,霍然起身。

    “只是为了这一一场灭楚之战,我北齐自先皇起,已经准备了太多年了!”

    “老夫自青年垂垂老矣,我那一代有志之士为此时局,奔波筹谋数十年,就这么白白葬送,着实不甘心啊!”

    “我来之前天机阁明禹传来消息,不日便要来到前线,他天机阁的布局即将展开。一旦成功我军度过北岸,兵临金陵城下,便是铁板钉钉之事!”

    此时李老将军还不知晓与自己同代的那位老人已然即将抵达金陵,凭借着残躯,为自己的母国做最后一件事。若是他知晓此事,告知北齐皇帝,或许皇帝的决定会有些不同吧!

    “陛下虽然年轻,但却是位极为有主意之人,拿定了主意,怕是不会轻易改变。”

    “李公打算如何?”柏朗听闻此言,也是胸中激荡。他如今五十出头,与眼前这位自己极为崇敬的老将军差了一代,但胸中的热血却是同样的火热。

    李老将军重新坐下,眼眸微眯,脸上的神色变幻,最后便的无可动摇的坚定之色,轻声说道:“我走之前,将前线之事,托付与屈芝仙。想来他会做出你我都欣喜的决定!”

    柏朗闻言眉头轻皱,屈芝仙,他知晓,此人是原南楚贵族屈氏后人,多年前屈氏覆灭,投奔北齐,背负一族的血海深仇,对南楚可谓恨入骨髓,对于覆灭南楚的执念比北齐任何人都要深。

    但仇恨能让一个人强大到无可匹敌,也可以让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决定!柏朗对此有些忧虑。

    李老将军看到了柏朗脸上的神色,知晓对方心中所想,想了一想,说道:“芝仙的为人我清楚,虽然背负太多,但却是一位爱惜士卒之人,也同样是一位优秀的统帅。”

    “我信他!”

    柏朗闻言,微微一怔,却是第一次从老公口中对一个人的评价如此之高,虽然仍有疑虑,但去选择相信对方的判断,默然不语。他心中清楚,老将军之所以选择屈芝仙,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最为可能按照之前的定计,不顾临淄传来的命令,更是因为对方乃是北齐水师主帅,而如今北齐大军想要度过大江,便要依仗此人。换句话说,此事顺利还好,若是一旦不顺,那这屈芝仙也是最合适的顶罪羊!

    想到这里,柏朗心中微微胆寒,但下一刻便恢复如初,若是自己处于李公的位置,怕也是会如此决断。

    这一场定国公府的晚宴,没有持续多久,不到一个时辰便散了。

    第二日老将军没有早起参加早朝,而是在自己的府邸散步打拳,当真是一副修养之相,但支持与南楚议和的朝臣,却不敢把心放的太松。

    就这样,时间流逝,自李老将军返回临淄已经三日了。高坐龙椅的年轻皇帝似乎忘记了之前热议的议和停战之事,早朝之上的众臣也极为有默契的不再提及此事,静待陛下的决定。

    终于第四日早朝,当众朝臣步入太极殿,看到神色宁静的,但目光却十分坚定的帝皇,刹那间知晓,那件事终于要到了水落石出的时刻。无论是持反对还是支持还是无所谓的众朝臣,皆是屏气凝神,等待从眼前这位天子口中道出答案。

    年轻皇帝坦然接受朝臣的拜礼,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悠远坚定,穿过大殿之门,望向南方天际。

    那里有为他为北齐开疆扩土的数十万将士,那里有一条大江阻隔了北齐南下之路!

    若不是上天不予,降下这般异常气候,致使北齐国内即将面临重重困难。若不是西凉方面已经渡江拿下半个川蜀,以目前的战事进展,北齐难以赶上。

    他,这位有着一统天下之雄心的帝王,怎能会妥协!

第255章 华山王游临淄() 
北齐的早朝甚早,一般等到早朝之后,临淄城内的百姓才会开始忙碌的一天。但也无绝对,如那需要早起营生的早点铺之类的,却是早早的便开张迎客。

    临淄城南直通皇城脚下的这条名为‘玄武’的大道之上,离皇城不过一里之处,街道左侧一处早点铺,一人高的蒸笼上,白色的蒸汽弥漫,散发出让早起饿了的食客食欲大开的香味。

    只不过现在时间还早,这临街的早点铺却只有一桌三人顾客。不过中年,却已经有些驼背的早点铺男主人,麻溜的为今天第一桌客人送上包子、豆花。

    驼背男人脸上的常年挂在脸上的笑容不减,但心中却有些犯嘀咕。此三人穿着打扮皆不凡,那衣服的料子,他虽然不懂,但多少也能看出来不是寻常人能穿的上的。

    再加上此三人,一中年二老年,却是年纪最轻的那人为主,刚上的包子、豆花,那两位老者也都先递到那中年人身前。

    “老板,咱家的豆花这味道可真是不错。”

    就在早点铺男主人心中猜测这三位客人是什么来头的时候,那名中年人却悄然开口搭腔。

    “那时当然,咱家的豆花可是有秘方的,不是其他家可以比的。”驼背男人听着食客开口夸赞自家的豆花,脸上升起一抹自得的笑意,心中的那一抹疑窦早已不翼而飞。

    “听说南楚那边吃豆花,都是吃甜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中年人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脸上升起一抹不解,说道。

    “或许是那南楚人口淡吧。”驼背男人眼眸中闪过一抹‘鄙夷’,而后消失不见。

    中年食客闻言,微微一笑,拿起一个包子,就着豆花吃下。他本就是随口一问,也没想从这早点铺的主人口中听到什么不同的答案。

    没一会儿,三人便将包子豆花吃的干干净净。中年食客随后丢下一角银子,带着另外两人起身走出早点铺。

    “客人,您这给的太多了,我这铺子没这么多零钱找给您。”

    “要不您等一会儿,我去旁边的店里给您兑换一下。”驼背男子看到桌上的银角,连忙转身对着三人的背影喊道。

    “不必了,这一顿值这个价。”中年男子头也不回。下一刻三人的身形便化为幻影,消失在驼背男子眼中。

    驼背男子眼中闪过迷茫之色,他知晓这世上有与他们这等寻常人不同的武者可以飞檐走壁,摘叶飞花,也曾见过,因此虽然惊奇,但却并不慌张。拿起银角,正要揣入怀中,悄然看到这一角银子之上有着一道与北齐的银子不同的残缺印记。不过他并不识字,也看不出什么。

    ‘或许是那家私下重新熔铸的银子吧。’

    市井小民知晓私自熔炼银子是犯了王法的,但这事儿不是他能参与的,索性不去管他。想到此处驼背男子继续收拾起桌子起来。

    就在他刚刚收拾完桌子之时,方才在此用饭的三人已经出现在了皇城脚下。

    那中年男子微微抬头张望眼前与自家散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