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奈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二十年前,西凉新皇登基,而西凉江湖浩劫。诸派灭,而墨宫立。身负血海深仇的年轻人,懵懂不知,最高心愿不过逍遥自在一生。当明了身世,知晓血仇之时,他又该何去何从。若干年后,楚齐凉三国再兴兵戈,自愿的不自愿的,皆逃不过这大漩涡。天地烘炉,是锻为神兵,还是成为炉渣。奈何逍遥!奈何逍遥!滚滚尘世中,谁能逍遥。
 137216

第1章 野人渡() 
长江之水浩荡穷尽,西起青藏,东流入海。江水自出青藏之地后,借无数支流注水之功便成为一条宽七八里的浩荡大江。然而这江便如那江南秀气的女子,亦是有那盈盈一握的小腰。

    野人渡便坐落在这江水收腰之处,江面不过百丈。按说此处的江水应该会极其湍急才是,而这里的水速不过比开阔江段水速快上了三成。可惜这里两岸位于重山之间,两岸虽有小道,却不过半丈宽,且高低起伏,并不适合商旅通行。因此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野人渡两岸只南岸有一户渔民,一家三口,以捕鱼为生。偶尔有三两过江客人,便充作摆渡人,引人过江,挣些许外快。

    傍晚,冬日的夜晚来的总是比其他季节更快一些。年过五旬的佝偻老汉正抽着一文二两的旱烟,面带愁色望着已经昏暗的江面。冬日的鱼也是更难捕一些,一天的辛勤劳作却只换来一只两斤来重的江鱼儿。

    听到自家婆娘招呼吃饭的喊声,老汉重重的叹息一声,起身轻轻活动下常年在江上讨生活所留下的生锈一般的身躯。正要回身回屋之时,猛然望见江对面一双锦衣夫妻从对岸弯曲的小道中显现出身形。

    老汉浑浊的眸子中浮现出笑意。头也不回的冲不远处立在屋檐下的婆娘喊了一声,“有客来,我去渡人。回来再吃。”

    老汉熟练的将江边的一艘不大的破船儿,推到江中,一个翻身坐在船尾,两只船桨便划入水中,那破船儿,便不急不缓的向着对岸驶去。

    天色昏暗,天西边儿的光亮,也不剩几缕。即将到了那岸边之时,老汉才看清原来是一家三口。

    那锦衣男子,见渡船马上就要要靠岸了,神色中露出喜意,一手抱着婴孩儿,一手拉着自己的妻子。不顾冬日江水的冰冷,疾步涉水来到船边儿,先将孩儿安稳的放入船舱,便将那脸色有些苍白的女子横抱至船上。

    老汉这才发觉有些不对,这一双男女的神色凝重不时回望岸边的小道,似是那小道出有什么可怖东西将要出现似的。

    “咻——嗖”

    突然一支长箭射入老汉那右手的船桨之上,箭头死死钉在上面,箭身剧烈颤抖,发出嗡嗡的鸣声。曾被抓过壮丁入伍参战的老汉,浑浊的眸子猛然一道精光闪过,翻身便要往那刺骨的江水中投去。。以他常年在江边讨吃的水性,这百丈的江水虽然冰冷刺骨却也拦不住他。

    然而却被一只有力臂膀所阻。

    “我拦住后面的人,求你将我的妻儿渡过大江。齐铭感激不尽。。”锦衣男子抓住老汉的臂膀,眼光中带着祈求。。

    老汉看了眼,那锦衣男子不知从何处拿出的一把长刀,将那后续而至的十几只箭羽尽数挡在半空中。心中了然。

    “江湖中人!”

    知晓自己远远不是对手的老汉,也不迟疑,双臂猛挥船桨,锦衣男子心中一喜,一声暴喝,双掌向着船尾击去,本可开碑裂石的劲道,在接触船身之时,却柔然一贴,那破船儿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出数丈之远,向着江对岸划去。

    锦衣男子深深的望了眼,船上那双眼含泪,面露悲苦意的秀丽女子,深吸一口气,眼露决然之色,从江水中一跃而出,回退到岸边。眼中充满了狠意,双脚刚一落地,便一刀向着身侧不远的敌人劈了过去。。。

    这边船上的老汉,看了眼岸边数位正张弓将要射箭的敌人,又看了眼趴在船头的女子,眼中闪过一道狠光,想要再次投入到这大江之中。

    突然一道刺耳的婴孩儿哭闹声,将老汉惊醒。猛然一叹,重新将稍微松开了些许的船桨再次握紧。

    此时的岸边的战斗却将要接近尾声了,锦衣男子虽然一把长刀使的凌厉非常,不多时便有数位敌手倒在了地上,但却似乎身有旧伤,腾挪之间身形微滞,不多时便身中数刀,一身锦袍染成了血色。

    突然一声嘶鸣声响起,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骑着一匹通体黑亮的骏马,出现在江边不远处。

    齐铭奋力将围攻自己的数位敌手,架开,纵身一跃回退到江边,神色郑重盯着马上的人,右手刀蓄势待发。

    中年男子面色阴柔看了眼被围起来的锦衣男子齐铭,缓缓开口道:“不成想赫赫有名的刀谷少谷主也有今日,成为了丧家之犬。。”

    “刘承业,当年祖父救你一命,为你挡下仇家,收你为徒,传你本事,没想到你却是个狼心狗肺之徒。”齐铭面带恨意,盯着中年男子说道。

    “传我本事?救我一命?”刘承业语气轻蔑。

    “传我本事不假,却只传我刀谷二流功法。救我一命不假,我为你齐家本分做事十余年,却也还的一干二净了。”

    “错就错在,你齐家不该参与,刺杀先皇,连累了所有西凉江湖中人。我只不过是为求自保而已。”

    说完,刘承业从马腹旁抓起一张三石强弓,一只漆黑箭羽的三尺长箭,丝毫不费力的将强弓拉到满月,微微定睛,一道刺耳的箭鸣声响起,冲着那已经到达江心的破船射去,犹如一道漆黑的闪电一般。

    处于愤怒中的齐铭,在那箭将要射出之时才,猛然反应过来。奋力施展身法,跃至半空中,凝聚全身内力,一声暴喝,右手中的刀脱手而出,化为一道亮光。。

    只见不远江面上漆黑箭羽被长刀一刀两段。

    微微松了一口气的齐铭,回身一望,睚眦欲裂。。。。

    只见那刘承业早已重新将长弓拉至满月。

    而为了拦截第一支箭的齐铭还身在半空之中,无处借力。

    下一瞬间,只见齐铭胸口中箭,箭头从背后洞穿而出,前胸只余一寸漆黑箭羽还留在上面。整个人昏死过去,被那长箭上巨大的力道,带着坠入冰冷的江河之中。。。

    刘承业撇了眼昏暗的江面,随后深吸一口气,双眼精光爆涨,昏暗模糊的江面在他眼中重新清晰起来,微微一顿,那三石强弓,猛然从中断裂,散落成碎片。

    而那道漆黑的箭羽,却瞬间来到了破船之前,在老汉惊恐的目光中,将那女子穿颈而出,带起一蓬温暖的血花,散落在旁边的婴儿身上。。。。。

第2章 旧人来迟() 
“刘大人,兄弟们善于弓骑,不善泅水。这百长宽的长江却是难渡,且南岸已是南楚境内。”一位身着玄衣的精练男子步于马前,微微抱拳低头,面带难色的说道。

    马上的中年男子将手中残余的碎弓弃于马下,盯着那昏暗的江面微微沉吟半响,开口道:“刀谷余孽——齐铭及其妻儿皆死于我等之手,沉于大江之中,做了水鬼。”

    “尔等可明白!!”

    众人一时皆沉默不语。

    “按照上峰的吩咐,像刀谷少主这样的贼人,需带回尸首。。。”围于马前的其中一黑衣人开口道。

    但话音未落,只见一道惨白的刀光闪过,一道血线在其脖颈之上显现,随后一蓬热血喷洒而出。

    “尔等可明白!!!”刘承业面似寒铁,收刀入鞘,再次冷声道。

    其余众人心中凌然,皆抱拳俯身,齐声道“小人明白!”

    不多时,马蹄声与杂乱的脚步声响起,渐渐远去。彻底陷入黑暗的江边只余下片片血迹诉说着之前的不平静。

    —————————————————————————————————————

    话分两头,已经抵达南岸的老汉将破船拉到江边处,看着船上的女尸与婴孩儿,眼神复杂。

    喟然一叹,将小小婴孩儿脸上的血迹擦拭干净,俯身抱起,缓步向着不远处的茅屋行去。

    突兀,一阵急促错乱的马蹄声响起。行至门前的老汉眼神一凝。一手抱着婴孩,疾步将放于门后的扁担紧握与手中,藏于身后。

    “躲于屋中,莫要出来。”低声示意立于屋门口的自家婆娘进屋。那婆娘刚要问老汉手中的婴孩怎么来的,见自家外人神色凝重,将到嘴边的话语咽回,匆忙回身让自家的孩儿躲进还未烧的炕下面。熄灭灯火,自己趴在窗边的一个破洞前,暗自观察。

    不多时,三匹骏马疾驰而来,在草屋不远处停下。当先一人年约三十左右,腰畔悬一宝剑,一身合体的素色衣物端是不凡。

    此人翻身下马一气呵成,来到老汉不远处,抱拳作揖。开口问道:“渡家,近日可有一家三口在此南渡,男子约莫二十七八气度不凡,女子秀丽,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婴孩。”

    老汉浑浊的双眼中,浮现客套的笑意,开口应道:“公子,此地少有人知,十天半个月没有渡客,也是正常的。近日并无人渡江。”

    “观公子一行,急马而来,可是有急事要渡江,且待老汉将自家孩儿交与婆娘,便抹黑渡公子过江。”说完便要跨门而入,将手中婴孩儿交与听到交谈前来配合的自家婆娘。

    “且慢!!”那公子一声爆喝,一把紧紧拉住老汉藏于身后握着扁担左臂。

    “老哥家底不凡啊,那孩儿身上的衣物材质却是寻常富贵人家也难以消受的起的。且老哥握着扁担作甚?”

    老汉眼神一惊,暗叫不好。此人果然不似常人,此时昏暗无光,隔着丈余的距离不单能看清手中的婴孩,还能让自己毫无察觉的制住自己。

    “公子说笑了,内人善于纺织,这本就是内人闲暇时自己织的布料而已。此地不甚太平,刚刚听到了阵阵狼嚎,扁担只是为了防身而已。”老汉勉力挤出难看的笑容,试图将婴孩儿交与已经行至身边的婆娘。

    那公子看出老汉言语不妥之处甚多,只是却也无法与自己的友人一行联系起来。若这婴孩真是友人之子,自己的友人却又在何处。虽然看出这老汉应该有些把式,却也难是自己友人的一合之敌。想到此处,抓着老汉的左手却也渐渐的松了开来。

    老汉见眼前的公子松开了自己的手臂,隐晦的长出了一口气,侧身将婴孩交与身边的婆娘。

    那婆娘心中知晓自己外子所说不实,心中不安,在接过婴孩之时,有些慌乱,襁褓不慎露出一角,掉出一物,坠于地面之上。

    老汉眼神一慌,便要俯身将那东西捡起。却还是慢了一步,那公子在老汉刚要俯身之时便将那坠落的东西捡了起来。原来是一个银色的长命锁。

    那公子定睛一瞧,紧皱的眉头猛然一松,将那长命锁向老汉递去。同时漫不经心的开口问道:“老哥好福气,老来得子确实不易,不知可取了名儿?”

    老汉松了一口气,伸手要将那长命锁接过,不防对方发问,顺口答到:“婴孩儿难养,便还没有起名。”

    说完老汉便知不好。只见眼前的公子,化身一道影子,瞬息之间便从已经将要推门进屋的婆娘手中,夺过婴孩儿。一手轻握剑柄,面目含煞。

    那跟着公子的两人,见公子发难,纵身一跃,拔剑出鞘。老汉只感到心中一寒,一只泛着寒光的剑刃便架于自己的脖颈之上。另一人也同样将自己的婆娘制住。

    “潇儿的父母何在?”那公子的声音冷硬如铁。却也让老汉听出了一线生机。

    “潇儿?”老汉琢磨出味儿,暗道原来不是追兵。

    急忙开口道:“公子明鉴,老汉对小公子并无恶意。这孩儿和父母被人追杀,老汉拼了命才将小公子渡过江。”

    “老汉误以为公子三人是这婴孩儿的敌人,因此才隐瞒实情,请公子恕罪。”

    说到这里,老汉便将那自己先前的遭遇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道出。

    那公子听老汉说完,面露悲痛之色,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沉寂半响,示意一名属下前去破船处查看。

    整个人便抱着婴孩儿跌坐在冷硬的地上。

    “志凡兄,你我三年未见,此番飞鸽传书本该诉说离情,然实时不允。西凉皇帝大肆捕杀西凉江湖中人,刀谷此次也难免在劫难逃,老父不愿舍弃这祖辈基业,打算固守刀谷,却也知此事难于上青天。因此安排我夫妇两人及潇儿逃往南楚,汉口西沿大江百里处有一处野人渡,少有人知。十一月二十二,我会在此地渡江,望兄接应。闲言少叙。等你我二人见面详谈。”

    杨志凡脑中想起数日前接到的飞鸽传书。便开始为友人的安危担忧,最终却得来阴阳两隔的结果。

    “此事甚为隐秘,为何会暴露了呢。”

    此时的杨志凡怎么也想不到刘承业会背叛刀谷,致使本该逃脱的齐铭一家,最终一人坠江生死不知,一人中箭身亡,只余下不过一岁多的齐潇。

第3章 墨宫() 
西凉元平元年,或许元平这个年号对普通的西凉百姓而言,是新皇对天下太平的期许。而对西凉武林却是,以天子之威,平定武林。元平元年,以年初西凉第一流大派大华寺为起点,以年末刀法和铸刀之法名震西凉武林的刀谷为终点。

    整个西凉武林被新皇以冠绝天下的铁骑和武功盖压西凉武林的华山王为两柄利刃,将除华山派和梅莲宫以外的大小门派一一覆灭。

    “归顺者昌,不顺者亡。”

    整个西凉武林各家武功秘籍和资源皆收于帝王之家。平日风格无限的各派子弟,不是被杀便是改头换面为帝王效力。

    而整个华山为华山王的封地,且华山王为新皇亲叔,因此华山派得以保全。远在天山固守深峰的梅莲宫,以深山险峰为凭,拒西凉铁骑。以上代宫主之绝世武功破华山王之勇武。因此不惧新皇的威逼。却也被困深山,难以下山行走。

    西凉元平元年十二月二十三,小年。动荡一整年的西凉武林,初步安定下来。大小门派为之一空。各派武林人士销声匿迹。当天一座距西凉都城——凉州城东三十里外的无名山落。

    墨宫的开总立派大仪,就在当天举行。只见这原本无甚人烟的地接,一座座新建的院落小楼依山而建。天刚蒙蒙亮,山间新开辟的石板路上就已经人流涌动,皆身着墨色衣物。远远望去如同一只黑龙落在山上歇脚。

    此时半山腰上有一片偌大的空地,此地原本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此时却被夷为平地,并铺上了青石板,严丝合缝,远远望去几如平镜。

    那山上的人皆是向着那青石广场行去。

    辰时三刻,墨宫第一任宫主华山王在鞭炮声中,宣布墨宫正式成立。青石广场上一时鸦雀无声。

    广场上的众人皆是在新皇的淫威下臣服的各派众人,随着华山王的宣布,彻底将与伴随着自己数十年的各派标签撕去。

    站在前方高台上的华山王,对于平台上众人的反应并不在意。这些人在臣服的那一刻便成为了帝皇家的走狗。

    哪里会有怕狗的主人!!

    何况离这里不远的另一座山上驻扎这两万人的护凉军精锐。一有异变,纵马顷刻而至。

    整个广场上只有华山王威严的声音响起。

    “一,各宗化为墨宫各堂。原各派人士划归各堂。各堂堂主一人,长老三人。”

    “二,成立育英堂,堂主三人,长老十人,执事百人,寻英卫千人,负责招收天下可造英才。以西凉武学因材施教。”

    “三,成立武阁,西凉与皇室武学皆收入其中,择八位德高望重之辈,同为阁主,共同执掌。”

    “四,成立刑赏堂,设堂主一名,长老三人,执事三十人。负责墨宫子弟的刑法与奖惩。”

    “五,设墨宫宫主之职,由我担任。设副宫主三人,协助宫主处理墨宫事物。”

    “六,魔宫宫主一职,任期十年。任期结束,各堂堂主长老皆有选举之权。堂主以上之职位,人选需御笔亲封。”

    “七,设立墨青榜,二十人。选年岁三十以下英才入榜。榜上成员,一应待遇位同长老。前三人,位同堂主。”

    “八,其余具体章程会有相应公告昭示全宫。”

    。。。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

    西凉元康八年(元平年号共延续十二年,接下来便是元康年号)。

    二十年前西凉的武林动荡,已经仿若悠远的历史。墨宫的名号在这二十年间越发响亮。天下门派无一可以与之相比。中青两代知名武林人士,四成出于墨宫。虽然其他门派不耻与墨宫人士为伍,却也不得不承认。墨宫渐渐的成为了武林上难以逾越的存在。

    南楚与北齐的武林人士更愿意称墨宫为“魔宫”。

    今中原大地天下三分,南楚据大江之利,控制大江以南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