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帝-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共狩天下,真是好大的气势呐!
不过弱国外交无小事,有最近跟蔡朝和议的教训在,北魏的威胁虽没那么大,但这种两国战略结盟比跟蔡朝的绥靖和谈要更深入,叶青自不可能听风就是雨的当场答应,就拍下手:“使者旅途劳顿,不妨休息片刻,到明日我会给你答复。”
“就请汉王善加考虑,且容下官告退。”白泽也不意外,躬身离开。
值得一提的是——他没要回那张到北海的路线图,显就是当礼物,或说定金。
等他穿过谷中的白雾,纪才竹就在谷口等着,将这特使引向谷外帐篷,跟他下属一起休息……顺便也是就近监视。
“同样是使者,这个的权限,可比我们来时那个的权限大多了……清郡王的器局跟魏王真是没法比呢。”
芊芊笑吟吟地收起了北海图,又下车展开一张九州全图摊在草地上,在她捋平图纸的时,叶青自己也下了车,叫几个虎贲亲卫过来放下些蒲团在马车周围。
山谷林子里,刚才旁听的大臣就都一个个出来,围着叶青坐下来,草地上实际有些湿滑冰凉,就算铺了层垫子也都能感觉水汽凉意,但现在没人在乎,全都看过来。
在众人瞩目中,叶青没有表达看法,只问:“这是国运大事,你们说说意见,我听。”
“依臣看,先从各方战略利益来分析,这不是约纵连横故事么?”
诸葛亮最先击节一笑,手指着地上九州形势图:“今蔡朝居西,我等居东,与强秦对六国何其似也。”
“确实像。”
叶青目光微闪地说,昔年关西强秦与关东六国争雄,因秦与各国在地图上处横线,燕齐赵魏韩楚大致呈纵线。
于是便有了纵横捭阖的施展余地,约纵的苏秦配六国相印,合众弱以攻一强,使秦十五年不得出关半步,连横的张仪为秦不断离间六国间关系,事一强以攻弱,奠定秦灭六国的外交有利环境……有趣的是两人都是百家中纵横家一脉。
“纵横之术属于大争之世下政治、外交、战略融汇的一种屠龙术,非大争之世不得见……”
“地上并没有出现这名,但现同样大争之世,道理是相通,类似手法在青史上也出现多次,多数是连横以强攻弱者胜。”
诸葛亮挥下羽扇,扫一眼天上阴雨,眸子清透如水:“臣以为——区别点在于这次不允许直接内战,上有天庭鼓励培养仙侯,蔡朝虽强却没法不择手段,无形之中就削弱了……是以,约纵合弱攻强,或不妨一试。”
叶青听明白了他意思,完全是在整盘大局的战略利益出发,于是颔首:“诸卿以为呢?”
“前提是——魏王是理智的雄主。”贾诩微直身子,眯起眼睛:“否则有那一位在……亦需防着陷阱,主公可熟悉魏王此人?”
“魏宇么?”
叶青皱了皱眉,前世里以他层次自是没机会见到魏王,最多就是重要战役中远远听闻其辉煌事迹,但是能分析出一些:“此人是当世第一雄主,受北魏国气护身,却非道术可迷惑。”
“那臣就无异议了。”贾诩身子坐回去,又恢复懒洋洋样子。
叶青目光转向武将那边,江晨就说:“我军并无两面开战的能力,唯请主公慎思。”
“嗯……还有呢?都说说。”
“臣以为……”
一个个问过去,经过一番分析利弊后,重臣的意见就渐渐趋向一个方向——这次会盟如果能成,那就很有价值。
叶青开始认真考虑起来,其实他也有些心动——如果真能打通北疆到北海的陆地,就完全可以沿着北邙山的北麓建设铁路大动脉,本身就可以实现对千京河以北的五个大州进行侧翼威慑,以及工业品贸易倾销,终点更是直达海边……北海和东海可是相通的,本就是一个海洋。
那接下来对东海的开拓,就完全可以绕开蔡朝对千京河运输动脉的掌控,至少多一项更积极的战略选择……
让蔡朝也多少能意识到,他们现在的吃相很难看。
别看只多一项选择权,实际就意味着纵横捭阖余地,有了对北魏草原的出口,蔡朝就装不了大爷,这便围棋中被围困的一条大龙,如果只剩下一个气眼,就是吃死,但只要有两个气眼,那就是盘活。
他沉思了会,接着和芊芊也传音交流了下,最后点首:“好,不妨过去一见。”
虽是仙人,但按照政治惯例这话也只能由他来说,众臣总不能敦促自己主公去险地,这时闻言都是松了口气。
“对了,主公,可以结暗盟,但不必明着显示——那就是在天下人面前对蔡朝挑衅了。”郭嘉最后提醒的一句,非常洞彻人心形势。
叶青点首:“就不大张旗鼓,我直接遁光过去便是。”
“得带个帮手。”恨云小声传音说,她还念念不忘那个不能说名字的家伙危险性:“那家伙跟夫君你嫌隙很深,而且善于玩弄人心,一有机会肯定愿意找麻烦。”
“那就……”叶青想了想,首先排除太上跟原始,通天是可以,但湘州外舰太多还得他主持诛仙剑阵来防着,就定了主意:“带上娲皇吧,她最可靠,也适合联手轩辕剑。”
………………
接下就是通知特使,并且随大军一起坐火车北归,所有动作都像是以往凯旋归来一样,蔡朝方面,北魏方面,对叶青北归都没有特殊反应。
但所有的动作都在台面下,提前获取了关键信息的人都知道——北地持续了半个月的战争、和平交替的漩涡,即将迎来最激烈的时刻。
汉侯府这艘大船正在靠近漩涡的中央,黑沉沉的迷雾隔绝视线,三家国运纠缠的命运乱流,庞大到天仙遮蔽程度,连同阶天仙都能隐瞒过去,除非青脉帝君的推测,否则就算再厉害的时序仙术都无法推测。
只有少数获取了关键信息、又目光超卓的英杰,才能越过干扰,看到可能的一些走向。
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各种准备,未雨绸缪。
这轮天文潮汐的元磁干扰还在发挥它的威力,直等到第四天夜晚,汉军都已抵达了南廉山,白泽才得到北邙山的一站站传递反馈,一转译出加密位置信息的当时,就有一道青色遁光脱离了洞天。
又一道轻盈的彩雾紧随着,瞬息横跨千里,越过了北邙山脉,辽阔的北方大草原就展现在他们面前。
第871章 信郡王
六月盛夏,就算天文潮汐十分暖湿,霞州山区的风雨依旧带着凉意。
古来山高,多是烟霞之地,霞州因此得名,山区和高原甚多,经济不发达,与应州分享北邙山的屏障之利。
正因是山原甚多,层峦叠蟑,幽奇内多生龙蛇,故神权鼎盛,山上的祠堂不下数百,每年朝圣的善男信女甚多。
此际一支蓑衣军队就在山间官道上行军,中间是青年,丰神英俊,穿着清华,举止安详,英气勃发,让人一见就觉不俗。
云嶂之间闻得猿啸风急,此人欣赏一阵,就回顾众人说:“此诚岩关扼锁,得此州屏障,安州方成安州。”
后面官员知道他的意思,都是赞叹:“全赖王上准备得当,才能厚积薄发。”
来人面似白玉,顶上其青气萦绕,渐渐广博深厚,其上还有一小团淡紫云气,遥遥在上垂坐。
“王上已成根基矣!”能看见的人都暗暗想着。
青气,是大贵气,是王气。
此命格,须统治人口千万级,并领实权,才有青气,看时代不同而不同。
上古之王,人口不过数百万,天子不过金色。
随人口繁衍,王者青。
到现在,人口蕃衍数亿,文,就是总督,武,就是大将军,才有此气。
影响千万人的大文豪大诗人也可,但那种青气总是稀薄,形成不了气候。
诸人都是若有所思,“信郡王果是贤王,气运也足,清郡王与湘侯汉侯争湘州,而信郡王却翻云覆雨,收得安侯,一统安州,又借得封锁汉侯,入主霞州,得以实领二州,才有此相。”
“这紫气却是皇子,倒不足为奇了。”
此人自是最近低调的信郡王,因是朝廷军令下来,此番亲自带着军队进入霞州,并开始地方巡视。
在叶青跟湘侯、清郡王三方谈判中,本没有安州事,谁料到峰回突转和议僵持下来……
除水师锁河,应湘周面的州督、诸侯都可以责令封锁,但真正能进行陆上军事威胁的不多,其中实力雄厚而又可信的还有谁?
听了群臣们赞叹,信郡王还没有什么过于得意,但确实很舒心。
托和议僵持的福,那个皇弟最后能不能取回湘北三郡还不知道,但自己着实拿到了安州的好处——圣旨下来由原本间接影响势力范围,变名正言顺,郡王府一跃跳出地方势力,成跨州的大诸侯。
可说这轮漩涡中,安州才是地方上最大获益者。
“不过,王爷接下来准备……入应州?”一个官员望着远处,深深一躬,斟酌着字句说,有些提醒意思。
此人是张怡,原本是安州总督,现在贵是郡王府下第一大臣。
“应州?”
信郡王思索了会,再度权衡下,还是忍住了这个诱惑:“我不愿与汉侯正面冲突,或者说,现在还没有这个必要。”
“青德仙侯的优势在时序,并不以厚积见长,就算平定湘州一半……甚至全部,应湘之地与天下又如何?四面绝境,樊锁困龙,禁绝物资进出就足以消耗其最先崛起之势。”
“这是用厚积来抵消其势,过两年周围各州力量壮大起来,天时过后,汉侯就仅仅一个仙侯,泯与众人,还不得对朝廷低头?”
“现在汉侯困境之时,却是我们壮大之机,朝廷的压制在大局上是对,吞下霞州不能虚设,要做的事也还得做。”
听了这话,将军纷纷应是,都是脸色轻松。
直接跑到一个仙侯的地盘上助剿外舰,是很有压力,争抢是名正言顺,可人家直接误伤个几百上千,多来个几次,谁不怕?
“现据二州之地,人口和气运资源都充足,主上要是能蜕凡为仙就好了。”有大臣颇期待说。
信郡王颔首,没有说话……土脉厚积薄发,没赶上下土阳化顺风车,积蓄上真困难许多,只怕到质变前还得些年积累。
当然,一年不到消化安州本就是仓促了,再度消化霞州更需要时间,不急。
“主上,前面就是前军扎好的营地了,当地郡守俞帆前来拜见,是否接见?”
“俞帆……就是跟汉侯斗了多年,还没有死的人?”信郡王来了点兴趣,吩咐:“那就见上一面罢!”
这时,张怡应了一声,引着信郡王继续往前走,信郡王望望,整个大营十分整肃,虽是临时,扎有木墙,设着垛楼守望,每隔不远还有巡查士兵——满意点点头,就进了大帐。
既有着吩咐,不久,俞帆跟着张怡进了去。
只见亲兵侍立,信郡王端坐在上座上,看上并不出奇,只是眼中漆黑的瞳仁闪着光,看去柔和,又随时使人感到一种冷峻的威严。
俞帆行着大礼,说:“见过王爷。”
信郡王点了点首,说:“也是同进士了,其实以前在帝都也见过——起来罢,坐着说话。”
“是!”
俞帆答应一声,坐了。
信郡王看上去,见穿戴着知府服饰,显得气宇轩昂英气勃发,只是脸色晒黑,眼框有点黑,显是疲倦,心里不由一动,淡淡笑着:“郡内情形可好?听说你屡次在草原打草谷?”
俞帆说着:“北魏是本朝心腹大患,这是明摆着,王爷心里也是雪亮,臣虽微薄之力,却不能白食朝廷俸禄,自要徐徐剪除。”
话音虽不高,带着铮铮杀气,信郡王皱眉思量着:“话是这样说,还得注意方法才行。”
几句话问过,信郡王又笑着转脸对张怡:“看看,这个大胆的知府!”
张怡心里佩服俞帆,口里答着:“我曾和王上说起过这事,其实州里多几个俞帆这样的知府,就省了王上和朝廷多少心,怕的就是虚待于事,不能作事。”
“罢了,天黑了,这时不论这事。”信郡王笑一摆手,又问了些湘州和应州的事,俞帆姿态保持恭谨,一一答了。
见着问完,此际想起最近的风闻,不由问:“郡王问起这个,莫非……湘州的议和有些变化?”
“变化没有,只是稍有些误会,朝廷正进行彻查,事态还在控制中,各方都是很有诚意。”信郡王在公众场合,自很熟练使用政治语言。
实际上据闻贺天明已自杀,王妃清白过了十二时辰也无可查,这些都是小节,关键是叶青退场的反应过激,事已至此骑虎难下,为了朝廷威严不能认输,须引动周围的州对其进行压迫……
更别说朝廷都还在期待更多,最好能挖出叶青手里的秘密。
他的目光闪过一丝灼热,又迅速掩下来,就拍了拍手:“来人,上宴……俞郡守陪我喝两杯?”
“这是在下的荣幸。”
一时酒菜流水阶上来,舞女如云,其实都是地主的俞帆安排,但信郡王既在这里,就俨自己后花园一样,饶有兴致观赏,不时喝几杯。
“或这是向我表达一种姿态,我是客军暂居,他才是主人?”俞帆心中不免想着,顿时有些郁闷。
但最近心态放低越发扎实,他视角更敏锐开阔,很快发现信郡王的表现——不似准备开战的样子?
他见此心中就有些猜测,又一次将话牵扯到叶青身上时,借机问:“传闻汉侯早有图谋……最后真要放此人去东海?”
“看来俞郡守对汉侯不怎么喜欢啊?”
信郡王微微一笑,经过些了观察,他有所理解。
而且有些话还是可以说着,当下目光落在夜空,晃了晃手中酒杯,带着一丝冷笑,渐渐说些实话出来。
“这得看情况,目前朝廷还不知汉侯的打算,不过天下是蔡朝的天下,水路更是,这就足够了。”
俞帆赔笑,若有所思。
他是聪明人,立刻明白,朝廷既有警觉,就算看不出叶青打算也没有关系。
直接压下来,叶青战略就暴露出一个漏洞——去东海的下游水路是掌握在大蔡朝手里,随时可切断他的命脉,要拿捏还不是简单的事情?”
除非汉侯在陆地上打通东海,但水师力量已抵达千京河下游,切断应州对湘州的粮食支持、切断湘州对应州的人口支持……
及更关键的第三点,由湘州去潇州的南面战略也行不通,千京河北面是平行着北邙山脉,通往东海的五个州都是山区,难以快速进军,他难道还能在北面一下打穿过去?
既垄断着叶青的多条命脉,就算不许内战,就算应湘地网对外舰能驱逐到位,也扛不住封锁带来的战略损失,还得自己回到谈判桌上……
当只是根据目前情况来推测,不能小看了对手,叶青善于未雨绸缪,未必没有这方面预案,最后让步,还要看利益权衡。
又听着信郡王似笑不笑说着:“弟弟念念不忘湘北三郡,其实孤觉得,没有必要逼迫,孤觉得,汉侯还是大蔡的臣,敲打下就可,能使叶青献上开拓东荒的战略方案,这才是我朝大利益所在……”
“汉侯这点力量开拓得,我朝就开拓不得?其实本王也想申请去东海看看……”
这还叫没有必要逼迫?
俞帆嘴唇动了动,没有真出声,心里颇感慨,这名传天下的贤王可比他一心修道的弟弟狠多了——清郡王还只着眼一亩三分地的眼前小利,你是要谋夺叶青开拓东荒的根基啊!
奇怪的是,死敌陷入困境应高兴,但他自己也是应州人,难免心忖换位而处自己也拿不出破解办法,只能困死十几年等着蔡朝力量衰减松懈。
一时心有戚戚,情绪有点复杂起来,寻求信郡王对他开拓草原支持:“王爷不知对木尔部有何看法……”
“你要我投资你的北进计划?”
信郡王目光微露一丝笑意,又拍拍手,让人抬上来北地形势图,主客二人就凑在一起,私语密谋起来。
灯摇曳着光,在这图上投下新的影子,暗流更汹涌起来。
…………
过了北邙山后,风雨就小很多,就算北地各州的水伯以邻为壑输送云水到草原,但北邙山的吸纳降水还是让草原上大受其利,时常还能见到云隙间投下阳光。
“真是好地方啊……”
叶青望着一叹,再往前的严寒北漠不清楚,但这个南漠适合半耕半牧,实在王者之资。
不多时,就到了地方,看上去仅仅是木尔部的一个避暑营区,但此际防护不是木尔汗座下卫士,而由一批更加精锐专业的精兵、术师甚至真人所取代,基本都是统一金德修行。
这的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