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程序-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见识过天下还有别的乐趣。土围子人的视野是渐渐被打开的,先是安装上了电灯,接上广播线可以每天晚上收听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之后还可以伴随着步步高的音乐进入梦乡,砂石面的国防公路升级成柏油路变得平整光滑不怕雨天泥泞了,人工开掘的运河使人们看到人海战术的壮观劳动景象,农村从没有见到过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接下来是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城市文明伴随着知青进入到农村生活,使农村经受着亘古没有的文明洗礼。吴劳模一家成了这场洗礼的最大受益者。

    吴劳模家刚见转机之际,桂芳因积久操劳,疾病缠身,冠心病发作,看着年少的儿子们又忧心忡忡加剧了病情,吴亮不顾母亲的反对急忙送到县医院求治才有所缓解。吴亮也因过早务农,起早贪晚,又是重体力劳动,营养跟不上,硬是累伤了,也需要治病养病,可又苦于家庭重担压身硬撑着,穷病交集。

    特殊时期期间,连这个小屯也成立了革委会,吴亮成为革委会主要成员,家中就成为革委会经常开会的公共场所,吴亮也成为大公无私式的人物,乐施好善,家里的自行车成为公用自行车,邻居有用车的连招呼也不打骑起来就走,屯里的马有病了,拉回家中外屋将养。在家中开起会一开就是一夜,开得屋内烟雾缭绕。开完会还不忘下地起立面对主席像敬祝主席万岁,副主席永远健康,一位老农随着大家敬祝主席随口又喊出**万岁,吴亮的弟弟们听了还感到既新奇又炸耳,在那里嘀咕起来。通常开会聚会的场所也是小道消息集散传播的活跃地方,不时能够听到拿着带有主席照片的报纸包油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也有笔误口误犯事屈打成招当了现行的。吴为那时也就十来岁,也似乎受到政治启蒙,对身边事件格外留意起来,在被管教的地主家附近发现乱扔的主席像便领着小朋友到家里追查,看到有邻居家城里来的年轻姑娘在黑板上把万岁写成疑似万发,便纠缠起来把那姑娘吓得直哭,引发争执。

    吴亮已经20出头的年龄,本来有头脑处事又挺活泛,在县一中上过学见过世面,再看村里的姑娘自然嫌土气,虽然本村邻村姑娘看小伙子有出息的样子不时托人有联系介绍的,吴亮却不上心。看到不断来到这里的女知青,有文化又长的水灵,穿戴也齐整,便渐渐动了心思,想在其中物色一个。这年来了一位身材匀称、大眼睛、梳着大辫、圆脸的知青姑娘,名叫童慧,被吴亮一眼就看中了,便找机会接近。童慧感到非常意外,一个农村青年竟然看中了自己,主动向自己表示爱意,引发的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反应。上边是号召扎根农村,可自己压根没有在农村找对象安家的打算,就是找也要在一同下乡的知青中选个合适的,回城里找又不现实,父母没权没势,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是个铁路扳道工。吴亮向童慧发起爱情攻势,对这件事充满了自信,他发挥自己能说善道的本领,对童慧说,你别嫌我家穷,穷则思变,我家从老到小都有强烈的改变贫穷的愿望,又都具有实干精神,不怕吃苦,人穷志不穷,家庭面貌早晚会发生变化,你要有长远眼光。吴亮又找其他有头面的知青从中说和。童慧看吴亮家中虽然人口多又很贫穷,心里的确有些打怵,但感觉吴亮很有本事又有见识,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领导,在知青中也很有威望,看他会有前途的,自己也就勉强接受了,又担心父母面前通不过。果然,童慧回城里同父母一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尤其是父亲的坚决反对。

    象爱意一旦萌发了想要打消,除非遇到人格侮辱或者其他重大人格伤害是无法消失的。面对重重障碍,实现起来需要给自己不断添加理由,提供突破障碍的信心和勇气。有些想法开始并不明确,只是处于朦胧状态,碰到合适的事实,如同磁石吸铁更似焊接一般,决定着想法和行为的演化方向。生活中发生的千千万万的想法念头,如同一粒粒种子播撒在人间,哪些种子能够生根发芽长大成熟结出果实,哪些会夭折,一看种子是良种还是劣种,二看种子落到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吴亮想娶城里姑娘的渴望,原来只是潜意识,早在县一中读书时就有了,却不敢明确的想,穷学生淘学生加上偷盗的名声,更使这种渴望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没想到洪水般涌来的上山下乡运动,竟然把美丽的城里姑娘送到自己面前,给自己提供了成就幸福美丽梦想的机会。

    吴亮全家都非常看重他的婚事成败,具有了多重象征意义,不但超越了一般的门第观念,而且超越了城乡、工农之间的障碍,尤其是意味着全家从老大吴全不幸婚姻的阴影下解放出来,这件事情的成功将意味着全家地位的提升,城里的凤凰要落到他家受到的是空前的鼓舞和激励。这使吴亮的想法变得更加执著,更加渴望成功。可是,吴亮与童慧的结合,所遇到的障碍大大超过了两个人的想象。在吴亮家的亲家聚会,一方是兴高采烈倾其所有的张罗,能够摆上桌的土特食品摆满了一桌子,另一方却是多云转阴。童慧的父亲看到吴亮家的状况更加气上心来,一家人就住在那么一个小屋,南北炕,没有条件盖新房,送不起彩礼,拿不出像样的装饰,为婚礼只是打了一对装衣料的箱子放在北炕,拉上炕帘就是新房,为自己的姑娘嫁到这样的人家感到难堪和耻辱,勉强装出笑脸会过亲家。到了接亲的那一天,出现了令新娘子万分痛苦的场面,就在童慧痛哭着告别父母弟弟妹妹走出家门那一刻,童慧的母亲毕竟心疼自己的女儿,担心姑娘从此受苦受累落入苦难的深渊,面对亲骨肉的离别禁不住泪水洗面,老童却非常恼火大女儿的一意孤行,下嫁农村丢尽自己脸面,眼看着姑娘要离开家门,脸色冷冰冰地说,你要走可以,把表摘下来!童慧一听大脑霎时出现一片空白,也不知如何摘下手表如何走出家门又如何上的火车,幸亏吴亮就在身边,一路搀扶着她,边劝慰道,不要上火,老人家的态度可以理解,慢慢一切都会好的。暗暗在心里发誓要让童慧过上富足的日子。

    吴劳模的家里有了新媳妇,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氛围,可到了晚上,却成了新郎新媳妇最为难堪的时刻。吴劳模在公社的供销社打更,但桂芳和几个儿子一个小姑娘睡在南炕,一对新婚夫妻在北炕,也就是拉个帘。一对新人想亲热**只好等到南炕的人都进入梦乡,本来浓烈甜蜜温馨的新婚生活加上了刻意的等待和克制,无形中勒上了夹板变得难以忍受,浓浓的爱意得不到满足,积久生怨,由怨生隙。原本和睦的家庭,现在吴亮对弟弟妹妹稍不如意便踢上一脚打上一巴掌,弟弟妹妹也懂事地不吱声,怕惹嫂子不高兴又让妈妈闹心,格外变得勤快了。时间长了被桂芳看出门道,不愿意让儿子姑娘受委屈,坐在南炕开口便骂吴亮又给童慧听,吃你的了,穿你的了,我吃你爸爸的呢,还没有让你养活就这样了!又骂道,别洞门里头厉害,有能耐上外面使去。吴亮听了也只能忍着,心疼体弱多病的母亲又要哄着新婚的娇妻,又恨自己的弟弟妹妹不成器。家里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吴亮又时常利用出去的机会给媳妇买些点心糖果类的零食,媳妇常常塞到箱子底下,被眼尖嘴馋的弟弟们看见自然趁屋内无人之际下手偷拿。又经常因家务活干多干少引起争执,桂芳最看不惯新媳妇的娇懒生事,稍不如意便坐在炕头张口就骂,又不是谁请来的大奶奶!

    最令童慧难以忍受的是农民不讲卫生的生活习性,眼不见心不烦,可一家老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天天看在眼里简直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几个小叔子夜间光着脚丫下地到外屋冲着马桶小便,恰巧碰上两个人正在亲热时也只好停下来,一家人围坐着一张炕桌吃饭,她和吴亮又分别坐在炕沿饭桌的两旁,经常要帮助坐在里面的人盛饭,吃饭时一桌人不停的边吃边吧嗒嘴,用筷子挟到嘴里饭菜后也不咂干净就带着嘴里的东西又伸到盘子里来,就连护犊子生怕自己孩子受委屈的桂芳,都看不下去了,不时用筷子敲打拦截道,筷头咂干净!看着儿女们在饭桌上嬉笑打闹,呵斥道,吃饭也堵不住你们的嘴!嘴巴头不干净抬起胳膊在衣服袖子上那么一抿。偶尔改善伙食,个个两眼瞪的溜圆会不停地挟着好吃的塞到已经撑得满满的嘴里,吃着饭常常咳痰然后一大口浓痰“啪”的一声隔着桌上的饭菜远远吐到地上,掉到桌上甚至掉到地面上的饭粒也用筷子夹起来放到嘴里吃掉,走到屋后也不知避人随便蹲到那里就大便,夏天到自家园子里摘下黄瓜简单用手撸一撸就坐在大酱缸旁蘸着大酱吃,拿着水舀子到水缸里舀水喝剩下的往水缸里一倒。每当看到这些邋遢的举止童慧便禁不住露出厌恶的神情。小叔子们会无形中感受到压力,意识到这样做会增加一些麻烦,也许是为了让城里的嫂子看着顺眼一些,渐渐在自己的举止中加进了一些拘谨克制。

    在童慧眼睛中看到的,小叔子们虽然邋遢得有些太不像样,但看到那些弟弟妹妹还是很有眼力见,很勤快,早晨起来叠被子收拾屋子,饭好了放桌子,吃完饭捡家什刷碗扫地,放学回来一进家门放下书包抱柴禾帮助烧火做饭炖菜,礼拜天洗衣服,收拾园田地,大面上说得过去,干起活来干脆利索,生活细节上的邋遢在慢慢改变,象被雨水冲刷一样渐渐变得整洁了。这些孩子大小都喜欢读书,闲着没事时常常是人手一本书捧着坐在炕上或者躺下睡觉前还要翻一翻,嗜书如命,读到有趣入境处不时听到“噗嗤”一声,饭桌上也常常摆着一本书,甚至特意在外面找个清静处蹲在地下拉屎时地上也摊开一本厚厚的小说,有时被屯人看到,传出去说老吴家的孩子拉屎还看书。过去这里没有通电,他们白天上学干活晚上只好凑到煤油灯旁就着豆粒大小的微弱灯光看书,后来吴亮在村里说了算把通电工程作为头等大事,为村民谋福利也是为自家人读书方便。童慧在这个家庭看到的景观,是农村中很少见的,多少冲淡了她的不满和怨气。只是夫妻之间的**太不如意了,一时也只好节制忍耐。从这段叙述看,吴劳模的下一代,比别的农村青年幸运一些,能够在日常琐碎的在一个屋檐下密切接触的生活中,经受着一场比农村文明高出很多的城市文明的洗礼,使他们多多少少开始远离不洁的农村生活,又通过读书的提升,一切都在不知不觉地发生,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慢慢地他们自己也在讨厌那些邋遢的生活习性,这使他们在后来能够比较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中。这可真是一种奇特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却比那些文明劝诫更加有效,在漂亮嫂子的目光下,他们懂得了干净整洁的重要性。

    吴亮冷静地权衡,考虑还是分家单过为好,现在吴华也下来干活,老四吴实又当了兵,吴贵也复员被安排到县银行工作娶了媳妇,小弟小妹也能做些家务,家庭负担逐渐减轻,他的耳朵里也渐渐听到村人对他的议论,说他靠弟弟们拉帮套生活,决定搬出去单过。分家的结果,对大家和小家都是解脱。

    &;lt;ahref=&;gt;起点中文网&;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五章 奇人奇遇结奇缘
    多少年以后,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亩产跨黄河、过长江的奋斗目标,大榆树村的孙大嘴说,不是吹牛皮,我们村早就跨过黄河了,要是吴支书还领着大家干,现在没过长江也快到长江边了。有人接话道,要是老吴接着干,难保不发生变化啊。孙大嘴听了也感叹道,现在的大队干部,不光脱产,拿的也多,碰到有好处的事情,先想到的是自己,外边人来到村里想找大队领导,不用打听,一看房子就知道,最好的一定是书记,然后就是大队长,大队会计。有人笑道,你真聪明,那天公社来个人,我还**似的领着人家去找,让人感觉好像是在献殷勤,自己也感觉有点掉价,去他妈的,以后再来外人找领导,我就说你看房子就知道了。孙大嘴笑道,你这样介绍人家不埋怨你不热情。我也想热情,可热情不起来啊,想想自己住的那个鳖屋就没情绪了。大嘴与别人关于看房识人的议论没几年,上边就有人发话了,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实际上在不管得没得到允许之前,一部分人已经先富了,听到这句话哪部分人会受到鼓舞激励和保护呢?大队书记队长会计是不必的,首先是那些想富能富却不敢富不让富的人,有一种终于从贫富纠结中解脱出来的轻松感,这些人只是富了那么一点成了冒尖户万元户就不得了,要变天了,要想法打压封杀,不外是城管撵工商查税务罚,原因是那些人都是下三滥不务正业二流子懒汉破鞋甚至进过监狱的,无非就是长途贩运倒腾点东西开个杂货店摆个小摊,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先富?孙大嘴就属于这类人。

    孙大嘴,学名孙成刚,爹妈死得早,先寄养在亲属家,后来大些呆不下去,不愿意吃那个烂眼子食,一个人出来自由混日子。十几岁时吴劳模当村书记,为了照顾这个孤儿,让他住在村部,所谓村部就是一座大草房,里面十几米长一铺大炕,屋里犄角旮旯处放些农具一类的东西,平时是开会的场所,为了让大嘴生活,专门隔出个小套间作为他的起居之处,又在里面搭建了锅灶,给他添置了简单的生活用具。平时桂芳可怜他总让儿子们去喊他来家里吃饭,老吴家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常来常往。他这个人从小缺乏管教,懒散惯了,喜欢逍遥,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人长的牛高马大,嘴大嗓门也大,他在村东头说话村西头都能听见,什么事情经过他嘴里一说,就像村中心的高音喇叭一样,全村人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他说,经过别人的嘴一传播也知道了。大嘴出奇就出奇在那张嘴上。只要他一笑,嘴角自然向腮帮一抻上下嘴唇一扩,整个脸就突出下部那张嘴了,咋一看那张嘴可太大了,嘴大成了他的突出标志,就象房子好是书记队长会计的标志一样,可人家那标志带来的是幸福,现在还不知道大嘴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再说,他的嘴大还不象平时人们说的领导嘴大,领导的嘴大是说领导金口玉牙,说了算,能决定人的命运。大嘴好在牙齿挺齐整,不难看,不然会吓着人。村人戏说,没见着人有那张大嘴的,再遇到涉及大嘴的事情,传来传去是大嘴说的大嘴做的,大嘴大嘴的,叫习惯了,他的真名实姓倒被人忘记了。冷不丁有人问,大嘴姓什么,就在嘴边上偏想不起来了,光记住他那张嘴了。更让人好笑的是,大嘴有一次到会计那里领东西让他签字,他想也没想就在上边写上大嘴,连他自己都忘了自己姓什么,一时成为村民的笑谈,可见大嘴深入人心竟然深入到自心。

    此后,大嘴被叫的更响了,成了远近知名人士,别村的看到村里人,好笑地问你们村出了个大嘴,净出笑话吧,现在怎么样了?他整天穿着件破布衫子,敞着怀,趿拉双露脚趾的破鞋。原始社会主义的大帮哄成全了他饿不死,但也好不了哪去。吴劳模家的体贴多少让他收心,勉强能够跟着大家干些半拉架的农活,干活出力的人看着他这样秋后不比别人少分多少,心里有气但又怕他那张大嘴。他这张嘴也怪,他从来不说那些嘀嘀咕咕的小话净说些大话,大嘴配说大话,他说的所谓大话就是从村中广播喇叭听到的或别处听来的关于社会形势社会新闻社会问题的话,这类话人们说起来传播时可以不避人。见到有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他当面就说,却从不嘀嘀咕咕传小话,是名符其实的大话风格,使有些人对他挺服气,在他面前多少有些收敛污秽的东西。

    奇人必有奇遇。吃代食的第二年春天,到处都是要饭的。这天上午,村里来了两个要饭的,是从山东流浪过来的父女,父亲已经病饿得走不动道了,被十七八岁的姑娘搀着趔趔佝佝进了村,那年景大家都患上了饥饿症,看到了这父女连叹息也叹息不起来。奇就奇在这要饭的竟然成就了大嘴的美好姻缘。大嘴中午收工往大队部走,路上看到父女两人,父亲已经奄奄一息躺在路上,面黄肌瘦的姑娘坐在父亲身旁哭泣着。他见状走上前问了问,想也没想就把躺在地上的男人背起来向自己的住处走,姑娘听天由命的跟在后面。不想到了大队部把男人放在炕上,才发现那男人已经咽气了。姑娘见状扑到父亲遗体上痛哭起来,大嘴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一脸尴尬茫然,没想到背来个死人,站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姑娘哭着哭着就诉说起来,爹你怎么就这么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