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程序-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超越、达到的精神意境,并不是通过学习、学问达到理解、认识、意识,而是主要经过直觉洞察、感悟、顿悟的途径获得。佛教通过摒弃、简化**的需要获得心灵的解放,自我意识与**的复杂感觉不再相干。
基督教中的原罪观念就产生于肉欲这一根源,出于肉欲的发泄触犯了上帝的禁忌。触犯上帝的禁忌要被处以极刑。在圣经中随处可见违约者被处极刑的命运。由此使圣徒陷入灵与肉的深刻矛盾之中,产生苦闷、不安、紧张、犹豫、恐惧、绝望等心态,认为每一个人甚至还在娘胎的时候就由上帝决定了他的最终命运。从逻辑上看,这将导致宿命论的悲观主义态度。是一个人对命运的完全屈从。通过新教革命,行善和辛勤劳作为把宿命论态度转变为活跃而繁忙生活态度的基本途径。成为摆脱永恒性精神紧张、精神疑虑的基本手段,使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与世俗化的商业精神实现了统一。行善和被救的渴望。被吸引到财富积聚和投资的途径上,进而转化为积极的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孔子的思想和学说为在现实中理解和化解生存、生命的内在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面对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各种情感之间的冲突,寻求平和、和谐、中庸,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在于开辟了在现实生活中化解生命内在矛盾的途径。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以人格的至善至美去影响和改造社会,并且设计了一整套为人处世的生存技术。把对生存、生命意义的认识、理解和实现融于现实,赋予现实以勃勃生机,为治家治国的策略谋划以及文化演进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在现实世界中它可以纯洁人的心灵而又回返于现实,成为消解现实矛盾的溶剂。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不战全胜的战争理念,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和人格力量的魅力。孔子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地揭示了现实世界构成机理的复杂性与人为性特征。生命过程的内在矛盾并非只有外在化对峙一途,可以通过人的内在调节达到内在消解,为中国人自信人格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佛教、基督教则不同。佛教厌倦**享乐、鄙弃**感觉,通过舍身、苦修去折磨、摧残**,直至把**的需求简化到极致,放弃**,把**看成不得已而为之的躯壳,以此获得心灵的自由、精神的完美,达到永恒的快乐。基督教中的原罪说也使人的内心世界陷入尖锐的冲突,通过禁忌的途径超越世俗,达到精神完美、和谐。
**思想体系在解决人的生存价值、生命价值问题上,在精神系统层面上呈现为高度开放性、动态性的结构,而且其基本的思想原则、外向性的发展路径是一以贯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宏大利他主义的基本理念,构成强大的、持续不断的行为上的精神动能;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从而赋予其以积极的、全方位的外向性发展路向;它的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指明了航向;它的真理标准、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统一、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和尊重个人的合理需要等等思想观念,反映了社会总体发展趋势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要求的统一。持续性的发展需要获得不断克服阶段性局限、不断实现阶段性超越的精神力量,把人类社会不断地提高到新的发展水平。(未完待续)
第二八二章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上)
人生因意义而去,正如因意义而来,构成完整的生命回环。人生意义固然有高低优劣轻重之分,却在比较中相互映衬,彰显出各自的价值。
吴为亲历了职场进退、人生起伏、结构调整、贫富分化,经受了计划经济安逸、文化革命震荡、改革开放鼓舞、市场大潮洗礼,与生俱来的使命感,驱使他思索人生价值、分担人生压力、化除人生痛苦、提升人生意境,沉积了丰富的人生体验。
吴为忽然接到梦博士发来的短信,关切地问道,你这几年过得怎样?想必又有了新作吧?本来是随手而为的事情,竟不得不搁置起来。陷入一阵沉默。两人的交往之中,这可是罕有的事件。吴为心中也觉得对人不起。
此刻的吴为正陷入精神迷宫之中,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应答说法告慰对方。
他想起过去单位的小同事,很羡慕地对自己道,我们真挺羡慕你们有那样一番经历,我们想那样经历也没机会了。
吴为笑了笑,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些经历,就连自己的中学同学也说,自己受的苦最多。自己不怕吃苦肯于吃苦的精神甚至影响到吴宋。友人问他毕业后想干什么?他回答说想吃点苦。可是,吴为所经历的那个年代,吃苦并不是有意的选择,常常是出于无奈,所以他主张人们不要总是回到苦寒的条件下去从事各种创造活动。
时间不长,吴为给梦博士回复道,那日你发来一问没有及时做答,只因那段时间整月整月陷入上帝佛祖与人的迷宫盲区之中,近日幸得缕出些思绪。耶稣舍身复活救万民,基督教最重要的传教者保罗。n幸地能够亲身体验到上帝植入的程序,释迦牟尼破译了人体密码,马克思从商品入手解剖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鲁迅则成为破译国人心性密码的一代宗师。我这个遍地皆是的小角色,这几年一并打包处理写小说。如有兴趣可登陆网站浏览一番。迟复为歉。
梦博士马上回复道。你太有思想了,过去我就说你是思想家,很多人达不到你的程度。这短短的几句话,把人类历史当做生命的过程,从密码、程序的视角连接成为一个相承的过程,你个人的生命融入到人类整体的生命之中,很了不起啊。文化是对历史生命过程沉积的最有价值的思考和体验,融入想象。生动地复制和再现出来,散发出迷人的魅力。那时一所大学招聘经济学院的院长,我向他们推荐你,遗憾是他们不了解你,没有成功。我也想开了,你这样的人在哪里都会有作为的。祝贺你又取得新的成就!找时间我一定仔细拜读。
梦博士的见解启发了吴为,人类历史象一个人一样,当做生命过程,生命重在过程,过程沉积为体验。体验萌发感悟。
体验是什么?受点皮肉之苦,延伸至精神痛苦,是一种提示和警示;触摸身体某些敏感部位。通过末梢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产生麻酥、发痒感觉,再经过反复刺激,强度递增直至达到极致,是一种满足。
没有那种体验,说不出那样的话,话里凝聚着体验,洋溢着体验。有时,虽然有了体验。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那种感觉,只能感觉却无法说出。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体验的独到和亲历,具有知识性。它的传神性又是知识无法取代的。体验是经验,却要比经验深刻得多。
体验,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激流的冲刷、对峙和碰撞,浓缩了人生的苦辣酸甜,变成记忆,成为储藏,蓄积起来,潜移默化地抬升着人的品位,不经意中陶冶着人的灵魂,丰富着人生的感受,是衡量人生底蕴厚薄、财富丰寡、福分深浅的标尺。
体验,是人生的温度计,测量着世态的冷暖炎凉。
体验需要通过积淀、发酵、蒸发,提纯出意境的画面,展示出超现实的魅力。
体验更是一种奇特、神奇的信息感应,是迄今科学无法企及的领地,是人们无法解释的一种预感和灵验。
体验是一种情结,发展为一种欣赏偏好,熔铸为一种个性,将展示出一种迷人的风采。
人生如果缺少了体验,将没了大海般的深度、缺少了燃烧的激情、失去了地壳的厚重、无法散射出五彩缤纷的变幻魔力,就会逐渐蜕变成风干了的木乃伊。
体验,可以是一种瘁不及防,使人感到无奈和脆弱;也可以是一种选择,有一种清醒和明智。
体验需要点滴积累,但也不时出现跳跃式的顿悟,瞬时弥漫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带来身心整体的改变。原来欣赏的突然觉得乏味;本来厌倦的却猛然间有了新奇。体验通过记忆的窖藏、潜意识的催发,可以升值,充实、丰富人生的价值体验。正因为如此,使它成为青年人的向往、中年人的经历、老年人的寄托。中年人对体验,如果多一点青年人的热情,少一点老年人的偏执和固守,就可以极大地拓展人生长河的宽度、深度、长度,为人到老年提供一份丰厚的彩礼。
体验成为一种追求。人生的许多奋斗努力,竟然就是为了品尝那种瞬间生成的体验。努力去体验,看似荒唐,其实不然。体验的诞生尽管只是一瞬,却被即可捕捉并转化为人生宝藏的一部分,堆积而成人生的富矿,供日后提取、把玩、赏鉴、陶醉,使人长久地痴迷于那种神往的境界之中。
包裹着体验的人生躯壳,不应是寒气逼人的雪雕,更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一尊晶莹剔透的暖玉,是喷涌而出的熔岩流,散发出灼热,闪耀着光芒。
体验,也是人间苦难的深渊,提供了人生超越的强大动能。
人生能够体验到什么?可以预计,也有未知。预计,增强了人生去体验的信心和勇气,未知则使人好奇。惟有好奇,更激发了人生原创的热情,使人敢于尝试和冒险,去领略从未有过的体验,格外增加了体验的魅力。
如何获得你所预计、期待的体验,过去的体验固然会成为一种暗示和指引,但更需要学会体验、善于体验,深知体验的品格,才能敲开你所期待的体验之门,去拥抱、收纳、感受、饱尝体验的喜悦。
此刻的吴为,正在去体验已经沉寂为历史的生命。(未完待续)
第二八二章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下)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国人普遍感受到生存压力,生存问题已经上升为普遍的意识。吴为应时而动,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实、了解现实、理解现实、尊重现实、影响现实,积极投身于改造现实的社会实践之中,自觉地承担社会调整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重压。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综合了有关各方面的思想成就。他是以人们的生存意识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生存意识拓展为一个分析系统,进而推展出生存技术,提高人们的生存智慧。这是一项跨学科研究的思想成果,内容涉及宗教、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史学等领域,是对生存问题的宽领域、多角度、系统性、全方位的透视,以求为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提供全新的智力支点。
广义的生存意识,泛指人作为生存发展的主体,在与外在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意识。但是这个定义给人的感觉太宽泛。在人的脑海中浮现的某种概念、想法、念头,都属于意识,但不一定就是生存意识,不一定与人的生存有关。我们知道在遥远的太空中存在某一天体,但这种了解对我们的实际生存状态产生不了任何影响,所以,需要对生存意识加以进一步的限定,也就是限定我们的分析范围。应具有如下特征的意识,才属于生存意识:
1时空性。生存意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内形成的意识。这种意识对人的生存状态产生实在的影响,不能离开时间和空间环境。从时间特征上看,是在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可以对自身的实际生存状态发生影响的意识。同理,作为意识内容的事物、事件。也只有在一定的空间距离内,才能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产生影响。生存意识排斥虚无缥缈的意识,比如虚幻的意识。但是随着时空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原来认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变成对实际生存状态有真实影响的因素。所谓幻想变理想、理想变现实。就验证了这个道理。根据这个道理,由于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开放和复杂化,对人的生存状态发生影响的因素日趋复杂化,生存意识领域的内容也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人们应当以开明、开放的态度对待生存意识的这种变化。
2有效性。人的头脑中常常会出现某种飘忽不定、若即若离的意识,再如,人处于弥离状态时,由于求生的渴望也会对某种饮食产生敏感需求。但这种意识对实际生存行为已经产生不了有效的支配和约束作用,因此不属于这里考察的范围。生存意识是能够对生存行为、生存状态、生存处境产生有效影响的意识。
3价值性。生存意识是对人的生存价值的观念反映。生存意识一经形成,即对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生存处境产生所谓好与坏、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4系统性。围绕人的生存的各有关方面,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生存意识,以应付各种类型的生存需要。生存意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低级到高级、由幼稚到成熟、由片面到完整的构造系统。
5时代性。生存意识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时因地因境发生相应的改变。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时代意识。在农业经济时代中,身强力壮就是生存资本,看重的是人的体力。在工业经济时代,注重的是人的手工技能,生存意识集中表现为手工技能意识。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经济行为是听候安排,面对某种变化时表现为“别人还没有告诉我怎么做”的被动意识。在市场经济时代,面对变化则是表现出“我还没有决定怎么做”的主动意识。
吴为研究生存意识。是为了更充分的解释生命的意义。他认为,我们不能脱离大自然规定给人类命运,改变生活中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解释生命意义的方式,改变我们对生命的感受和体验。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我们必须学会新的生存本领,掌握新的生存智慧,在看上去很正常、很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感悟。升华我们的人生意境,营造我们的人生乐境。包裹着生存意识的生存现象具有客观性。外在于人们的主观感受、态度而独立自存,因而可以排除人为性因素的影响。生存的实际状态是以一个个孤立的生活片段、生活情节而展现于人们面前。人的生存价值、理念,被现实的存在形式所分割,使存在于片段之中的意义,不一定为行动者所知,或者说不一定为行动者所明确意识到。人的生存现象的原始存在形式,是现象之间相互处于割裂、分离、分立、零散的状态,相互之间的联系若隐若现,现象的价值意义处于隐蔽状态。人们对现象所蕴涵的具有价值意义的信息知之甚少。“我怎么没有看到?”“我怎么没有想到?”“我怎么没有做到?”这是人们时常感受到的遗憾。从基本的生存事实、生存现象入手,进一步揭示现象世界的社会内涵,这种分析方法如同马克思所说的是一种“需要在显微镜下所做的琐事。”剥掉生存现象的外表,从静态上看可以注意到现象的整体性和内部结构性;从动态角度看,则可以看出现象演化序列的内在轨迹。对生存意识的解析,是对生存事实、生存问题、生存现象、生命过程进行系统的“文化再现”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现象世界的演化,一方面伴随着现象鲜活特性的逐渐丧失、消失,现象、事实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相对变轻”了,时间是最好的“消解剂”;另一方面,作为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则得到继承、积淀、保存、传播。现象世界又不断注入新的现象,引起人们的观察和思索。实现文化上的创新,相对较有份量的东西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实的行动者流于习惯,对有关意义、价值类的思考会感到不以为然。感到无所谓。生存意识诠释的重要性,甚至可以从在酒桌上流行的“段子”中找到存在的根据。生活中原始存在的一些片段。经过某种艺术加工,便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生存意识研究通过对人们的生存状态进行全面性的诠释,使人们意识到隐藏于日常生存行动外壳之中的意义,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全面、新型的体验,使人们在看上去没有什么意义的行动之中感受到意义。通过建立系统性的生存理念,植入人们的现实生存意识之中,发掘价值的人为可赋予、可以想象的空间。并着力于把它实现出来,力求在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存的价值品位,体验出新的意境。
解释生命意义的重要性,也可以从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中引申出来。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对梦的研究,梦是人的**、需求在现实中实现的途径受阻后的一种伪装、变形、超越的表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