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程序-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枚见面,有机会还能谈论一些问题。交换读书心得,忙的不亦乐乎。
阿辉的帮厨,工作是简单的,所做的无非是些琐碎的杂务,接触的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劳动者。对许多有学历的年轻人来说,是瞧不起看不上眼不屑一顾的,阿辉家境挺好只是出于吃苦磨练偶然迈出这一步,却意外地帮助他打开了生活的新世界,融入到这个工作群体里,有一种接地气的感觉。这段时间以来,尽管紧张的学习再加上帮厨。使他格外辛苦,他的心情却是愉悦的,在许多人眼中是低下的工作,他却能够产生愉悦的体验,让他感受到工作和生活是美好的,这样的体验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他由此建立起来的是对未来职场未来生活的自信,自信带来了力量感、成就感,他虽然显得忙碌,可他浑身充满了力量。可是,当他看到阿枚姣好的身影。他还是缺乏爱情上的自信,他在通往爱情的道路上,他心仪向往的她,还没有回应给他所期待的,经过努力的学习追赶和生活上的努力,现在他没有也不知如何努力才能赢得芳心。校园里传说,北大两个男女生相爱,女生把男生领回家,一个人走进来,男生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国家领导人。又有国务委员的女儿相中了下岗工人儿子的故事。现代教育的开放和公平,把不同阶层的后代放到一个平台上学习生活,淡化了他们之间出身上的差异,让他们有了相识相处相近相亲相爱的可能。面对着阿枚,这样的传说并不能鼓舞起阿辉的信心。面对着阿辉,阿枚却并不相信神话传说,虽然相信现实生活什么可能都会发生,但在爱情问题上,她相信的是两情相悦,惟有两情相悦才能是真正的爱情。她与南楠的曾经有过一番对话,说她想做真人完人,她在爱情问题上,向往和追求的是相悦,容纳不得一丝一毫的瑕疵,达不到两情相悦,两个人即便走到一起生活,并不能达到身心融合一体的境界,迟早会成为一种折磨,折磨就意味着会分手。她认为,两性相吸是自然现象,校园内常见的早恋,网上流传的一夜情,只是两体相戏生悦难有长久。两情相悦是什么状态,她感觉很模糊,但阿辉给她的感觉并不是相悦,她现在感受到了阿辉对自己的真挚,使她对阿辉的好感加深了,可好感与相悦,在分量上远不是一个等级的感情。阿枚天生具有的优越感,爱情选择上要求相悦,对于许许多多男生来说,也许是无法企及的。这就意味着,阿辉将继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杨帆象发现了新大陆,问同学们,又故作惊讶道,你们看阿辉不吃面包了,听说晚上也正常离开教室了,你们没有感觉他那样做有什么奇怪吗?是呀,有几个同学附和道,对阿辉道,你是不是有什么秘密?
阿辉道,我能有什么秘密,只想多用功丰富自己本领。
杨帆道,没那么简单吧,多大的劲儿让你那么做。你不说慢慢我们也会发现的。我看你的气色正过来了,身体也健壮了,不像原来看上去像个大瘦猴似的,是不是帮厨帮的,要不碰上什么喜事了吧。依我看,帮厨好啊。
樊仁道,帮厨有什么好,无非就是做些杂务又非常辛苦。
杨帆笑道,帮厨吃的好啊,硬是把阿辉吃过来了。
南楠尖刻道,阿辉不像你们好吃懒做,他能帮助家里减轻负担想为姥姥增加营养,又学到厨艺。获得好口碑,对未来职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积淀。
南楠的这一番话,提醒了阿枚,是啊。应该要为将来的职场做准备。何校长提出的领军人物培养计划提前到高中阶段来进行,阿辉是通过帮厨直接进入了职场,想必对他的帮助提高非常大。
阿辉帮厨让他意外发现了阿枚食育的秘密。阿枚从外县考入实验中学,可把王畅赵枚愁坏了。实验中学实行寄宿制,家里一直坚持的食育将成为不可能。没想到,这个阿枚也的确有本事,主动去厨房和厨师接触,甜言蜜语哄逗阿姨阿叔,对食堂的服务员们也是姐姐哥哥叫个不停。长辈们看了这孩子长得甜面孔嘴巴真乖巧极喜爱,那些弟兄姐妹们看了她的亲热劲儿。也喜欢。她提出开小灶吃精食另外付费的要求自然水到渠成。好在学校食堂实行灵活的点餐制,成就了食育法,使得王畅赵枚一直坚持了十几年的食育得以顺利贯彻,放下心来。
阿辉帮厨偶然发现于师傅天天给阿枚做精食,便好奇地接近于师傅。观看精食都是些什么构成,如何精工细作。于师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省一级厨师,原来在一家大饭店掌厨嫌累,校长总去那家饭店,知道了于师傅的心思,便请她来校掌厨。让她只动口少动手带队伍,高薪养她,只有来了重要客人才让她亲自掌勺,于师傅就这样来到了实验中学。于师傅虽然是女性,却喜欢喝点,阿辉便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口嘞肚攒,挤出钱来给师傅买酒,哄师傅高兴。几个来往下来与于师傅混的很熟,师傅发话道。今后阿辉专做我的帮手,言外之意别人无权指使他。于师傅厨艺高人品也高,她常说做菜如做人,菜品就是人品。经她一打理,食堂的队伍果然有了起色,学校上下都很尊敬她,连食堂主任都是他的徒弟,后来还成了她的女婿,来的重要客人都特喜欢她做的饭菜,上面来检查工作的领导也夸她的厨艺,比那些大饭店名牌大厨做的都讲究,有时来校不看望老师却买上礼品去探望于师傅。
于师傅看出阿辉一心想学厨艺的劲头,不然他干吗对自己一个厨师发生这么大兴趣,便道,小伙子,想学点什么?
阿辉不假思索地道,我就想学精食的做法。
于师傅笑道,这太容易了,又不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大餐,只是学生餐稍加细心即可。
阿辉为阿枚制作精食投入了爱,比编织爱的信物更加倾心,更加专注,经过上网查询,在师傅指点的基础上,又加进了更多的科学成分。考虑现在的蔬菜,附着的化肥农药太多,直接把摘净的蔬菜放在水里泡,会使化肥农药溶解到水里,等于用化肥农药水泡菜,毒性会更大,要先把菜放到水龙头下放水冲洗然后再放到水里浸泡。鱼和肉的添加剂含量大没有什么好办法,但要放在开水里焯一下,去掉表面污浊物。于师傅看了阿辉的做法,说这孩子做事真细心,可那么多菜都这么去做,会把人累坏的。
阿枚逐渐感觉这精食怎么越看越精致越吃越可口,还有些纳闷,回到家里,对爸妈还说,食堂做的精食比家里的还好,两人笑道,人家是专业啊,也就更加放心了。
王畅对阿枚高兴道,难得人家这么费心,师傅都喜欢喝点,你把家里的茅台拿两瓶送给师傅。于师傅虽然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但学生家长竟然给自己拿茅台,太意外了,大受感动道,家长怎么看重咱,咱们更不能亏待了这姑娘,往后就更舍得为阿枚投放精料,有时还特意关照采购,指点阿辉也更细心了,精食花样叠出、精彩纷呈。阿辉却告诉于师傅,自己做精食的事情不要让阿枚知道,她要知道了就不吃了,经验丰富的于师傅听了这话心里犯疑,莫非这小子相中了阿枚,难怪他做菜那么精心,感觉这两个孩子都很好,又想到学生毕竟太年轻,自己也不好说什么,暂时只好顺其自然。好在只有阿枚一人吃精食,每餐也不过两菜,虽然做了这顿谋划下顿惦记着再下顿,毕竟事情太少,虽然于师傅发话了,阿辉却很自觉,做完了精食又忙着其他杂务。这边搁下不表。
第二三八章 爱的纠结
发生在阿辉与阿枚两人之间的织物情结,至今依然纠结着,谁也不可能当众一诉去谋求拆解,再说了,这样的问题属于绝对的**,有时心里藏些秘密未必不是好事。
此刻的阿枚和阿辉,在各自进行着纾解纠结的努力。爱情一旦发生,纾解纠结的努力,常常会深刻地影响到人生的走向。以阿枚和阿辉的人格资质禀赋,面对着爱的纠结,在各自的内心世界中将会如何去纾解。
阿枚想的是,爱本来是无罪的,爱别人和被人爱,都应该是令人感到幸福的,但是这样的感情处理得不妥当也会伤害人或者被人所伤。她一直没有对阿辉明确表态,是因为她对两人之间发生的情事,在自己对阿辉爱与不爱之间还把握不定难以明确表态。她想,如何对待男女情事是他们这一代人面对的一大考验,像她这样各方面都如此超群的女子,似乎应该更有能力和条件去充分享受爱情的美好,更有理由去从容地作出自己的选择。她象对待其他问题那样,在对待自己的爱情问题上,也拥有着足够的自信,具有与生俱来的强烈优越感。
阿辉则在用修持的态度来应对他对阿枚的爱,他要修持出对爱的纯度,爱是意念,意念的纯度,金刚经不就是讲意念如金刚,他已经意识到爱给自己带来的神圣、纯洁和力量感,他要把被爱激发出的能量释放到做人做事方面,实现爱的升华。吴为的爱情要趁早启发了他,他却比吴为的想象走的更远更高。阿辉一边倾听每周一讲活动中同学们的讲述,一边在想象着,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他在网上也看到有人主张遇到难心事烦心事要象阿q那样想得开,他却想象着,要象电脑使用删除键那样删除掉那些不愉快的心情。他想象着,人脑应该比电脑更高级更高明。人的精神世界不应象电脑世界一样会感染病毒。想删除掉又删除不了,应该是不好的心情只存在5分钟,第六分钟就没了,至少要做到事不过夜。他继续想象着。现在同学们遇到的问题,集中到如何应对高考,普遍的意识是,把目前遇到的问题当做通往大学的阶梯来安慰自己。将来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上了却没有考上理想大学,以后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想不开,借用老师引导、同学劝解提出的招数,或者借鉴书本上提供的各种解法依然想不开,怎么办。人总不会带着这样一个又一个想不开的问题生活下去。这些想不开的问题累积起来就会增加心理负荷,渐渐形成心理积垢。心理压力,就是一个个想不开的问题在心里累积起来造成的。自己爱上阿枚,如果最终没有被她所接受,自己的爱没有得到实现。是否也会陷入痛苦境地难以自拔。他想象着阿枚是如何解决她自己所面对的心理问题。他猜想着,阿枚会不会也有什么想不开排解不了的心理难题,他自认为用修持就是找到了应对心理难题的良方,一个人如果养成过硬的修持之功,就是随便在大街上在废墟里拣拾一砖一瓦一花一草,也可以用意念专注于此的方式达到精神提纯的境界,爱本来就是无形无质的。可以发展提升到无形质的纯爱意境。他想象到有这样的精神意境,可他现在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意境,因为他感到自己内心非常强烈地渴望得到阿枚对他的回馈,现在却哪怕一丝一毫的暗示都没有得到。她呢,会不会找到更高明的办法来应对这样的精神难题,或者在他这里是难题。在她那里却不足挂齿不足为虑。他知道,同样的问题在不同人心里的分量是不对等的。他一下子为自己心里涌出的想法变得痛苦不堪了,她假如不爱自己呢,只是一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既可以让自己领会她对自己的不爱又可以不伤害自己。避免给自己造成难以解脱的痛苦,他感到是自己抛出爱的织物把她置于心理困境。爱一个人却使所爱的人陷入到苦境困境之中,他还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心理难题,他过去只是一味想象着如何表达如何让她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爱意。现在他却被自己想象出的心理问题难住了,陷入新的痛苦中,爱一个人如果会让所爱的人痛苦,这样的爱是不高尚不道德的,应该理智地终止这样的爱,终止的爱也是爱,这样的爱虽然显得有些苦涩有些悲壮,却令他萌生了自我牺牲式的崇高感,这何尝不是爱的另一种证明。放弃、牺牲自己的爱,也是为了让所爱的人更幸福。这样的认识虽然出于无奈却帮助他完成了自我救赎,他从中获得了灵魂上的自安。他没想到,从他对阿枚的爱中,升华出道义感。他虽然不清楚此时阿枚对他的真实想法,他却为自己赢得了难得的精神自由,他是靠自己的想象为自己赢得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自由。
阿辉现在感到,阿枚对他无论是否报以他所期待的互爱,或是善意的委婉的拒绝,他都可以从容地应对了。他体验到人的思考力是靠爱来推动和润滑的,这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爱不应该是空想的,他要有所行动,可他明白阿枚是那种能干大事的人,不会看中更不会喜欢那种一身小男子气的男人。他有意识营造一种拥戴阿枚的氛围,凡是阿枚提出的他都会积极响应,她提出的主张受到同学的不解曲解误解,他都能恰到好处巧妙地予以说解化解,并能对她提出极具启发性的建议,使她对他发生了信赖感、依靠感。他想,与阿枚这样的人即使姻缘不成能成为友人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于是给自己制定的是友谊优先的定位,这样他可以放手去做一些事情。爱她就希望她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她越来越好。他为自己找到比编织爱的信物更好的表达方式而兴奋起来。他的做法与此时阿枚建立做事核心伙伴的想法不谋而合,她感受到的是来自于阿辉对自己的默契,令她感到非常欣慰。
第二三九章 何校长提出人格化教改思想
从阿枚这届新生入学后,让何校长看到了新的希望,使他前所未有地兴奋起来,提出领军人物提前到高中阶段来进行,新生们果然也有不俗的表现,更进一步增强了他的信心。应试教育更多关注的智商早慧现象,天才少年,英才教育,他从学场状元们的命运意识到,自己提出的领军人物培养计划,还是没有脱离注重智育这个窠臼。对学生在道德方面表现出的早慧早悟缺乏敏感,应对不力。何校长的思考渐渐集中到素质教育。素质具有时代内涵,他设想让古人看到今日的人间景象会如何应对,今人放到古人的环境中又会有何作为。今古所对应的环境固然不同,作为人总有相通共同之处,作为今人要传承发扬古人的优秀遗产,又应该有所创新,超越古人,古人有知也会欣慰。素质教育,其实是知识的内化,知识人格化,变成人的内在气质、能力、本领、才华,闪耀放射出人格魅力。可当我们的学生们真正表现出高素质时,现行教育体制下所做出的反应又实在令人堪忧。
何校长看到阿辉能够仔细研究状元们的经验,给同学们辅导如何应对考试,有多少校长会从教育角度进行这样的反思。几乎所有的中学,给老师的任务是很明确的,就是竭尽全力保障学生的升学率。升学应试,几乎成了中学唯一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所有工作中的贯穿一切的重点与核心。学校对老师工作的评价体系,也是以班级的考试成绩为最重要的依据。所谓的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最被广泛认可的标志就是他们学生中考或高考优良考试成绩的记录。老师们的任务明确而硬性,就是让孩子们在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学科考试考出好成绩,班级总分,平均分,高分率,优秀率,及格率等等指标都要评比。学校就像一座制造分数的工厂。教师就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员。老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盯着分数,围绕着分数运转着,制造出一个个带有分数印记的格式化制品。可是,学生毕竟不是机器。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正常的孩子,哪一个不是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的人?一般的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不想学习的,学习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问题是,我们老师不想了解他们的想法,不关心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所在,不善于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我们要教授的学科知识上。我们当老师和家长的。并不真正关心孩子们的想法和兴趣,不是考虑怎样去满足孩子们的天性,我们考虑的只有我们的任务: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给学生灌下去。分数至上,成绩第一。老师们似乎都这么认为,你学生呆在我的班级里一天。你就得给我制造考试成绩;一旦你毕业出了校门,哪怕你对这门知识恨之入骨,哪怕你一把火烧了这本书,哪怕你把我所教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那都跟我无关了。最终,学生们或许获得了一些知识,但他们对这些知识没有兴趣。没有爱,而是厌烦和仇视。只要不考试,他们就绝不会想再碰这些东西。而以孩子们好奇求知的天性,他们本来是可以有兴趣学习,甚至热爱这些知识的。本来,他们中许多人也许会把某项知识作为他们的终生追求和爱好。教育也高度职场化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