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程序-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弱化了它的残酷性,相反人浮于事就符合道德标准吗?有劳动能力却甘于让别人去养活就能够心安理得吗?面对把减员裁员和人浮于事放到一起形成的道德困境道德悖论。实质上是一种低水平的道德矛盾道德冲突,要摆脱这种低水平的道德困境道德悖论就必须提升我们自己的道德标准,需要有一种道德觉醒,自加道德压力。激发出道德努力。摆脱这样低水平的道德悖论道德困境,只能靠提升道德标准来解决。建立起这样的道德意境。使他更加自觉地进行努力,以免在自己身上发生道德悖论。他把自己的努力,归结为不能沦落到让别人白白养活的境地。他说,如果反叛能激发创新精神创新成就。反叛就成了伟大的驱动力;反叛如果无创新不会带来积极成就等于无赖无耻。

    吴为开始进入沉思静思默思深思慎思阶段,融会诸理,时常闭目暇思,开始新一轮探索寻觅,突有一得,化为日用常行的修习,意识到有一种提升力。从点滴开悟,大道无形却存于日用常行、点滴琐事之中。顺境出善念不难,难得在逆境困境还能保持良善的意念。培育审美观念,而且要有创美的意识。创造美好的工作环境、美好的人生,增添美色,只知审美没有创美意识创美能力,就可能成为贪婪的人。宗教经典、各种主义学说无不是智慧人气的浓缩,大爱无边,蕴涵着不竭的情感动能。世间诸苦惟有精神无出路之苦为最难解难忍难容,身体疾病之苦可以宣泄,惟精神之苦苦不堪言无法言说疗精神之苦为最难。

    吴为关于世俗与宗教相通兼容的思考,把他提升到了全新的意境,展示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心灵体验新天地。一个人可以做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兼容,世俗和宗教也可以兼容,这样既可以净化世俗又可以去掉宗教的神秘色彩。他又进一步思考脱俗与还俗,两者之间可以做到过得去回得来,回得来再过得去,象平常百姓人家之间可以自由串门一样,也可以象如今的年轻人在各种职业之间自由地跳来跳去。如果人们普遍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也就意味着世俗与宗教两立的格局被打破,彼此区别的界限淡漠消失,其结果是人间的精神意境普遍大提升。

    吴为养成了强烈的使命感,致力于搭建世俗与宗教相通的桥梁。他认为,乐业就是实现这种沟通的桥梁。他时常提醒警示自己。他的脑海中经常浮现人间苦难景象,苦难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身上有不同的价值,他想如何运用宗教资源教化人生,他想世俗宗教相通相容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宗教资源,都说圣经好,好就好在可以用来教化人生。他自问,在没有宗教之前,人类心灵是什么状态?宗教的作用在于实现了人类心性文明心灵教化,形成合理心态秩序。彼得后书里的约伯说,当在各等德行上求进步;有福是上帝恩赐,应该感恩上帝;受苦受难则是上帝考验教化。比较我们的心态,有福不满足不知感恩有难则生出怨恨。心灵产生什么感受,由更深层的机制控制,那种更深层次的机制,就是由宗教培育的。

    吴为的精神游历,到了这个阶段,又有了重要进展。对内心中接受外部信息刺激累积而成的不良感受,由象阿q那样的单纯删除发展到如何在内心中不再生出不良心境,实现心性的良性化。有些人,本来接收的是良性信息,比如增加收入,他却偏想,早就应该增加了,现在才增加太晚了,而且增加的幅度太小,怎么增加也赶不上别人。本来的良性刺激经由这样的心性转变成不良体验;提拔晋级,他却想早就应该提拔了,嫌提拔得太迟。人需要养成有事求人不逼人不苛求于人不难为人,事不成不怨恨于人的心态。

    精神上的寄托追求是人生最重要的自我激励机制,是价值、利益、兴趣的有机合成,有价值无兴趣很难持久,有兴趣无价值则难提升意境,有价值有兴趣无利益难以驱动,现实行为面对各种压力烦恼,毕竟不同于凭兴趣爱好即可驱动的科学探索活动。

    吴为对和谐有了新的体认,能够在充满对峙冲突的现实中感受到一种相通相谐共处一体的审美意境,各要素各因子在保持自己独立同时又要培育出整体和谐所需要的特质特性,不然就会破坏整体的完美感;这种和谐的实现需要一种特殊的智慧即乐商。中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开放深入,面对道德滑坡的压力冲击挑战,正在进入一个借助于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借鉴西方先进文明营养、依靠现代智慧和中国崛起的气势熔铸人格、提升道德水准的全新历史时期。

    各种宗教本来是人类精神智慧的产物,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慰籍、精神愉悦。宗教是超级文化现象,之所以是超级,超过其他各种文化现象,一是具有神秘性,科学解释说明不了;二是体验超级,是其他体验所不能及;三是创教人拥有超级智慧,是大仁大义大勇大智,拥有超级个人魅力;四是传教人同样具有超级品质,自知易传人难。
第一七二章 爱的意境
    吴为读圣经,读到申命记,读到这句话:你只要谨慎,殷勤保守你的心灵,免得你亲眼所看见的事,又免得你一生这事离开你的心,总要传给你的子子孙孙。他细细品味,感受到有一种心性的教化,产生一种全新的体验。这句话自然有它的本意命意,但启发他想到谨慎、殷勤保护守护珍惜自己心灵,所经历过的事情要珍惜留在内心。

    人间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人们爱护自己的**强于爱护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心灵,并不是尽心、尽性、尽意去看护、保护自己的内心,任由污浊的东西去侵蚀它、腐烂它。联想到上帝,或者各种宗教,究竟起什么作用,也许就是因为人世间人心最难测难安难牢,最难把握,靠人的自我把握很难,造神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牢人心、拴束人心,增强人的自我把握能力。圣经与其他宗教经典,强调的是信仰的惟一性、独一性、诚实性,特别憎恨不忠的行为,尊崇的是忠实信仰坚忍不拔的性格。这与对人间行为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西方人重视诚信,也许就与基督教的长期教化有关。上帝虽然不能为人类理解把握,但上帝给人类带来的体验、影响是真实有效深刻的,如同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影视等优秀的精神产品会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一样,宗教经典作为人类的超级精神产品,给人类带来的体验、教化、影响更加持久深刻。圣经中有许许多多教诲,但第一大教诲,就是不能忘记上帝等的教诲,尽心、尽性、尽意去遵循教诲,去尽心、尽性、尽意爱上帝。忘了就要受到惩罚,以此反观人间,能够带给你美好教诲美好感觉的事情,都不能忘。

    可是。人的忘性太大。人的心性太容易滑脱。本来发生的当时会感到非常珍惜非常宝贵,随着时间推移在人的内心中分量逐渐减轻。直到化有为无,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云飞雾散。人的心性如此,心外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人心自然要变。如何在易变的世界中把握好自己的心灵,作好自己心灵的守护神,的确是人生头等的大事情。心变,也可能往好处变,但更有可能是自我败坏的开始。心不变使人沉稳。

    外变心不变。无论心外如何变化,我心对外始终不变。即无论心外一切如何在变,我心对外始终不变;我的行为也许发生某种适应性变化,但我心始终不变。外变心不变,要独自承受外变产生的压力。意味着有那种超乎寻常的忍耐和承受,由此获得心灵的净化洗刷和提升,忍耐和承受就成了心灵净化洗刷提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外变心不变,等于给自己内心安装上了自我警醒的保护机制;心不变要如同磐石,也可以有效防范内心免受外界伤害。

    外变心不变,也是取万事万物可取可敬可爱可珍惜可以永驻心间之处,培育发展发扬,摒弃其邪恶之处。成全人,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让对方感觉体验到好处;另一方面,帮助对方清理洗刷不良习性甚至恶习,后者更加重要。

    心不变,以什么作为变与不变的标准?不能也不宜把外界事物作为变与不变的标准。如果以外界事物为标准,则外界事物易变心易变。比如,本来已经满足的心,看别人后变得不满足了。一切都处于易变状态。圣经里讲的是人对神的心不变。你对我好,我对你也好。你对我不好,我依然对你好。这里有没有标准?你行善我对你好,你行恶如果我依然对你好,我的内心就没有善恶标准了。你行恶行不良事情,要立足于劝止、引导、转化,这是内心有是非、善恶的表现。无罪有罪,以什么为标准?时下许多人由于利心太重犯了一种病,吴为给起个名称,叫合理性缺乏症,内心中有一种无罪意识,干什么都有理,完全从对自己是否有利的角度看待事物。圣经里有罪无罪,是以是否听信上帝教诲作为标准。我们的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的有效性差,原因是每个人心中缺乏有罪无罪的意识和标准。内心中处于无罪状态,说明缺乏自我忏悔的动力,自我醒悟的约束力。我们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觉醒、醒悟。

    外变心不变,如果只局限在自我内心世界,只具有个人价值体验,具有内向性、收敛性。我心不变使人心不变,则具有外向特征,社会意义、社会价值。外变心不变,是从我个人角度、个人价值体验上进行解读。从我心不变再到使人心不变,则产生了大量需要解读的信息,由我心不变到如何使人心不变,如何才能使人理解、接受、信服。说服学提出使人接受某种主张,可以采用三种手段:信誉手段、情感手段、逻辑手段。心灵的改变,或让人从内心接受某种主张,依靠这三种手段也很难见效。心灵的改变,常常靠悟性、靠开启心智。人间变心的情况太多太多。对人来说,养育过的、教育过的、帮助过的、忠实过的、恩爱过的、服务过的,许许多多,随着时间推移、岁月流逝,在内心中渐渐淡忘离去。人心易变。有些人,完全以功利为标准,见利忘义、财无心变。心里有无、变化与否,完全以财利为转移。失信的普遍,就是心变的证明。我的行事,只要别人找到我,自己有能力办的必办;能够当天办的绝不拖延到明日。

    过去,吴为在内心上,总觉得欠别人的,倡导总记住别人的好处。有欠心的依据是别人对自己做了有好处的事情。这是一种朴素的报恩心理,基点是受人之恩、得人的好处。外变心不变不能建立在欠心的基础上。别人对你做了有好处的事情,你也找机会做了帮助别人的事情,那种负债感也就减轻了甚至化有为无,内心对待别人就会发生改变。由欠心向爱心的转变,才是外变心不变的心灵基石。爱心超越普通的血缘、情缘,源于世间普遍存在的种种苦难。爱心,基点是能够给予人的不讲代价即给予人。通过施爱分担受苦人的痛苦、为脱离痛苦的分享脱离痛苦的愉快。要救人于水火必须亲身深入水火;要救人于苦难必须亲身经历苦难。人对爱的需要,超过对人间任何其他东西的需要,也是超越年龄、性别、身份、种族、国别的需要,尤其对那些生活在缺乏爱的环境中的人,更是如此。生活在无爱的世界中,要比生活在冰天雪地中更加令人感到寒冷。

    爱,能够激发出不竭的精神动能;爱,使人智慧、使人焕发青春活力、使人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人拥有成全心和牺牲精神;爱,能够增添人的耐力和勇气;爱,能够帮助人克服狭隘的利己主义,使人内心中确立合理与否的内在尺度、标准。

    外变心不变,不变的心是什么心?是信心,相信人都能够保持和坚守纯洁的心,即便是低劣粗俗之人,也有良善之念;是爱心,爱心能够消除甚至溶解人心之间一切阻隔,使人心融为一体;是诚心,勇于袒露心中一切、能够担当人间一切;是善心,别无所求,但愿做一些对人有好处的事情;是包容心,人心如宇宙,自然能够容得下人间一切。

    人不能没有缺点,但不能因此饶恕自己的缺点错误过失。别人的一切过错都可以饶恕。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甚至仇敌、敌人都可以谅解、原谅、饶恕,人间还有什么过错不可以饶恕。但惟一不可以饶恕的是自己。人要甘愿承受自己选择的一切后果,并从中获得教益。饶恕人之过失,成全人之幸福。

    金刚经讲“善护念”,与圣经里讲的维护心灵是相通。金刚本来坚硬无比读来却读出空灵的意境气象,这种空灵却比有形实物的金刚更加坚硬,心志如铁,意念不是金刚胜似金刚。但发什么心念至关重要。心念千奇百怪,应护持哪种?良毒之性本无定性,要靠化合转化升华。吴为身患重感冒,有意测试心灵反应,体验到善待心灵,心灵也善待自己。身体高烧40度,浑身感到寒冷,想到善待心灵,突然觉得内心深处涌出一股热力。
第一七三章 乐业使人成为幸运天使
    吴为的精神游历也如同如今的游人,喜欢去名胜景区。精神上的名胜景区也自然成为吴为首选的目标。宗教经典,象他自己描述的那样,集中一段时间,利用周末和每天的夜晚时间,通读了圣经。过去读圣经,感到难读。一是感到有些地方象读族谱;二是重复之处甚多;三是篇幅长,旧约873页、新约299页,且排版密集、字体又小;四是里面也有各种宗教经典几乎都有的繁文缛节;五是最难理解上帝的存在为什么能够使人相信的问题,尤其是通过确立这种信心,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这也是他读圣经和其他宗教作品的最大疑惑。读圣经本来有许多方法,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

    现在的吴为,给自己确定的任务,就象出去专门旅游一般,到了目的地,自然要仔细观光欣赏一番。不然,遇到熟悉的人,问起你去了哪个景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如果一问三不知,岂不枉费了钱财、时间和精力。旅游要讲效益,精神游历更要讲效益。象圣经这样的精神名胜,阅读想必会有收获,没有收获只能是因为自己走马观花,漫不经心。所以,吴为这次读圣经,想通过读的过程训练沉稳之心,重新训练阅读精神,考验自己的体悟能力。(。pnxs。 ;平南文学网)第一天计划每天读10页,第二天改为每天至少读10页。也许因为这次的读纯然是为了让自己受益,修炼沉稳之心,投入了耐心,没有了往日阅读的那种急噪情绪,不求速成,读起来逐渐感到读进去了。读出味来,读得也感觉顺畅了许多。自己读圣经的合理定位也渐渐明晰了,针对的是圣经给人类究竟带来哪些教益、教化、启示,给人类的思想行为产生什么样的深刻影响。而不是刻意去求解那些玄而又玄的问题。

    吴为的注意力随后又转向读国学经典。专程的精神游历。自然也向读圣经那样,投入了细心耐心。有点象去了国外名胜景区再回来游览国内名胜景区的那种感觉。格外产生了亲切和喜悦,毕竟是自己的先师、先祖写的东西,仿佛有血缘的因素在里面。经过细心品读,领略到老子为而不争的奥秘。概括为乐业之德。自然之为,非为争而为,不争而得。是对乐业伦理的进一步发展。为而又争,为之功会减损。一心在为而不再争,免于分心,增加为的功力。为而不争就是干事不伤人,是对乐业伦理的最好体现。为是成全人。争是伤人,伤人而后自伤,给自己徒增烦恼和痛苦。为而又争,自毁其功。低作为少作为不作为甚至负作为却依然要争。更是害己害人之道。争必减损为仁、为善、为功的成色,甚至无仁无善无功。**,重在人心为**统治拴束,道心浅薄,为物、 ;为欲所累,心为贫贱所伤,唯恐遭受贫贱之耻,如同有病乱投医,什么钱都可以窃为己有,有钱不问来路。为而不争,是免于强争之苦,直到无欲而行,回归简朴,安于自然。为即是得,为即是乐,乐施好为。

    孔子赞赏颜回身居贫地,吃粗食喝清水住陋巷,本身并无可乐之处,所乐为何?所乐为道。朝闻道,夕死足矣。只要闻道悟道得道,则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为乐。万事万物各有其道,各有所乐之道,以道为本的乐。孔子的有些论述,更加突出了以道为本的快乐观。

    孟子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吴为从自己的亲身体验领悟到,乐业使人幸运,使人好运连连。每个人的职场命运与他自己的职场表现存在着对应关系。你有什么样的职场表现,就有什么样的职场命运等待着你。用时下商界流行的概念形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