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七年-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算是给韩守正一个面子。

    不过也只是面子而已,这家中除了一点儿糊口的粮食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别的东西?说是家徒四壁毫不夸张。

    张绣自然不会反对,韩守正也不敢有任何异议。

    正式义绝。

    而这个消息,随着那些看热闹的人回去,不过是一下午的时间,便是传遍了整个磐石堡。

    而可以想见的是,等到那些营中的军士们回来之后,他们也会得到这个消息。换而言之,磐石堡的所有人,都会知道这个案例。董策对此并没有任何的担心。

第503章 五零二 砖窑() 
这个案子,其实是没有太大的代表‘性’的,因为其比较极端。所说现在打婆娘的男人不少,但是这多少还停留在打骂的阶段,而像是韩守正那等行径,简直已经可以称之为禽兽不如。

    极其恶劣!极其严重!

    其实但凡是在不那么讲究的小‘门’小户人家,人前‘女’主人给足了自家男人面子,关起‘门’来‘女’人收拾男人,笤帚疙瘩伺候的事儿也很不少见。

    悍‘妇’可不只是后世才有的,这个时代也很不少。

    由于有了这个案子,官府强制张绣和韩守正义绝,因此以后可能会有受了委屈挨了打的‘妇’人提出义绝,从而导致家庭变得不稳定这个推断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都不那么冲动,对事物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并不会因为这个就轻易提出义绝的。更何况,现如今理法大兴,礼教大防,无论男‘女’,都是被传统观念束缚着。对于绝大多数‘女’人来说,出了这种事儿,宁可自己把眼泪咽下去,也绝对不会捅出去的。

    想来若不是张绣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也不会闹得这么大她心下甚至怀疑自己哥哥会不会就是被韩守正给下‘药’毒死的,若不然的话,为何哥哥早不病晚不病,就在她和韩守正刚搬进去没多久就病了?

    当日,张绣便是搬到了霍青桐那里去。

    然后第二日,去‘交’棉片儿及青蚨甲叶的‘妇’人们便是惊讶的看到,霍青桐还是坐在座位上,而在她旁边,站着的却正是张绣。张绣成为了霍青桐的助手,帮着她检查并记录等等,她人很细心,也格外珍惜这次简直可称为是重获新生的机会,做起事来非常认真。更重要的是,她是士绅人家小姐出身,还会识文断字,这可就很难得了,要知道,这个年代的识字率低,而‘女’人的识字率就更是低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

    本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许多官宦人家,士绅大族出来的‘女’子甚至也只是识字儿而已,看的诗书却是不多。让她们识字,也不过是生怕她们嫁进夫家之后连账本都看不明白,给下面的人给‘蒙’骗了。

    有了张绣在一边帮忙,霍青桐这边效率提高了许多,本来预计再有两日才能完成的工作,不过是一日半便是完成了。

    除了有些‘妇’人因为编制的不合格结果被打回去重新编造因此还没来来得及‘交’上之外,其它的所有都已经收齐了。

    按照规格,这个棉片儿和青蚨甲叶足够打造四百副棉甲的量,但是在制造过程中,有所损耗是在所难免的,这是必然的事儿。但就算是保守估计,加上制造时候的折损,三百七十套左右的棉甲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数目,已经是很不小。

    当日下午,霍青桐便是拿了董策的条子,把这些东西给运到了工坊区。

    赵铁砧管辖的冷兵器组将会专‘门’分出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手来,将这些青蚨甲叶和棉片儿打造成合格的棉甲。其实他们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只不过是将这些棉片儿黏贴固定在成更厚实的夹衣,然后两片儿合并,将甲叶固定在中间,再以铆钉传统布面和甲叶,将其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同时,在布料的外面再贴上一层其它颜‘色’的布,红‘色’青‘色’皆可,如此是为了统一规制颜‘色’,毕竟一个颜‘色’的看起来也好看,到时候真打起仗来也好分辨。

    按照大明的规矩,将棉甲的主‘色’定为红‘色’的比较多。

    然后棉甲的主体,也就是‘胸’腹以及裙甲这占了整个棉甲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部分便即完工了,剩下的就是袖子,衣领等等。到最后在,再给甲胄上增添一切其他的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实战意义但装饰‘性’更强烈的物品,比如说漂亮的龙纹布面,比如说硕大的护心镜等等。

    当然,若是嫌麻烦的话,也可以不加这些。

    一副棉甲打造的过程中,最难最麻烦的就是甲叶和棉片儿的打造,而现下这两部分都已经完成,那就已经是完成了百分之八十。

    而后续的这剩余的二成工作中,最难的又是给甲叶穿孔打‘洞’,方便铆钉固定,但现在使用的是青蚨为甲,上面本就有方孔,这便又省了不少时间人力。

    总体来说,这一次分给冷兵器组的活计,以技巧‘性’居多,工作量不是极大。

    董策给他们的期限是,十五日。

    而那边厢,大营中的新兵们,依旧是在奋力‘操’练着,每日一上午训练阵型,阵型的转化,一下午加上晚上,则是训练个人武艺,增强个人战力。

    而又过了两日,木匠工坊终

    于是完成了董策给他们下达的一个任务。因着这个任务完成,每家每户都奖赏了三斗粮食。

    他们的成果是整整六十个木人。木人跟真人一般大小无二,身上胳膊‘腿’等一应俱全。

    每个杀手队分了两个,从此之后,这些士卒便可以以木人为假想敌,或刺或击或砸,便训练的更有效率。

    …………

    正是午后。

    进入农历的二月以来,天气明显开始变得暖和了,温度开始一点一点儿的上升。

    对于这一点,经常在外面走动的人们是最能切身感受到的,至少寒风不像是之前那般刺骨了,甚至有的时候阳光热烈一些,后背上还会出现刺痒的感觉,那是燥热的要往外渗汗了。

    对于这一点,大自然的反应也并不缓慢。

    地表之下,已经有生机在萌发,那树叶已经掉光的枝干尽头,似乎也在蠢蠢‘欲’动。

    一切都在悄然改变着。

    甚至就连那甘河上面的坚冰,也都不那么坚硬冰冷了。

    甘河东岸。

    砖窑厂已经初具规模了。

    这砖窑厂的构造,也是颇为的有特‘色’。

    整个砖窑厂的主体,有些类似于城‘门’外头的瓮城,不过论起高度来比瓮城要矮的多。这座砖窑呈现出一种椭圆形,南北长约三十米,东西宽约十米左右,像是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大拇指。高度大约在四米左右,四周修建了一圈儿城墙,这城墙跟地面的角度不是垂直的,而是大约呈现出一个七十度。

    跟瓮城不同的是,瓮城是周围一圈儿墙体,里面是空地,而这砖窑,上面则是封住了顶,在屋顶周围那一圈儿,墙体往上延伸,还形成了一道不到三尺高的低矮‘女’墙。

    其实更像是一栋具有瓮城外形的大屋。

    墙壁上开了不少拱形的‘门’‘洞’,加起来少说也有个十几二十个,大约都有两米高,不到一米宽的样子。

    在窑‘洞’中央的部位,则是一座拔起来的烟囱。

    按理说,这烟囱应该很高才是,至少也得七八丈才成,但此时,却只是修了一丈来高,在往上就没有

    了。烟囱很粗,而且其规格是从下往上逐渐变细的,越靠下越粗,直径大约也在一丈上下,因此这未建成的烟囱看上去就像是个矮矮的墩子,颇有些怪异。

    之所以这样,原因很简单,没砖了。

    董策兴建窑厂的时候已经入冬,大地封冻,坚硬如铁石,根本就没法子向下挖土,挖不了土,之做不了砖坯,又如何烧砖?

    是以窑厂设立到现在也有差不多三个月了,却是一块儿砖都没能烧出来。就连修建窑厂和烟囱的这些砖,也都是张寒千方百计凑出来的,有的是从十里堡拆了那些被迁移到磐石堡的军户的房子得来的,有的是拆了一些废弃的村子或者是火路墩得来的反正是只要搞到就成,已经不管别的了。

    好凑歹凑,好歹是把这窑厂的架子给搭起来了。

    但烟囱建了一丈高的时候,却是再也搞不到材料了,没奈何只得暂时这样。幸好没了上面的大半截烟囱也不算什么,现如今窑厂的整体已经基本完工,等到天气暖和,砖坯能够制作了之后,就立刻可以投入使用了。

    饶是如此,这建造砖窑的建筑材料也不完全是砖,还有许多的土坯,甚至为数不少从外面搬来的形状比较规整的大石。

    (笔者老家有一座窑厂,应该不算规模很大的吧,同等级的窑厂整个县里还有不少。但那个窑厂的主体,就足有四五十米长,十几米宽,中间那大烟囱,根据我的记忆,至少也有二十层楼左右的高度,笔直高耸。外烟囱的外面壁上,还固定了不少铁扶手,是用来攀爬的。窑厂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大湾,我们那儿叫窑湾子,由于都是挖掘机挖的土,所以湾壁非常陡峭,水也很深,听说淹死过人……)而此时若是进去的话,就会发现,实际上整个砖窑内部,就是中空的。确实就像是一间大屋一样,不过这件大屋,中间则是一个巨大的立柱。这立柱也是完全由砖砌成的,一般来说,这种立柱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内部中空,外面砖砌也比较稀疏,留有许多的孔‘洞’,另外一种则是完全砌死,但是下面开的有小‘门’儿。

第504章 五零三 营地() 
而磐石堡的砖窑里面规格,则是属于后者,整个立柱全部封死,修砌的非常坚固,不过在立柱的下面四面,则是各自开了一个半人高的小‘门’儿。

    墙上和屋顶上每隔一段距离都开了一个小‘洞’,天光从中倾泻下来,是以里面并不昏暗。

    砖窑内部,此时并无人在其中,只不过却是填满了茅草。

    这些茅草给分成了一垛一垛的,每一垛都快接近屋顶了,摞得高高的,而放眼望去,这大屋中这样的草垛,简直是不计其数。而在屋顶之上,也是‘露’天堆满了不少这种草垛,一眼望去,还很是壮观。

    保守估计,这里储存的茅草,怎么着也得在数万斤之上。

    甘河上有桥,不大的一座小桥,乃是用石头和一些碎砖碎瓦打的基础,形成了不少立在河中的桥墩,桥墩上面搭了不少石板,便形成了这么一座桥。桥很简陋,连栏杆都没有,也不宽,最多可容两马并行。

    甘河不算宽,也不算深,两侧的河岸也是比较的平缓。这样一座桥已经完全够用,因为素以日来,这边就不怎么有人经过,无论是孤店来的车队,还是镇河堡等地来人,都是从南过来,要过的是水河上那座桥。

    那座桥很宽很大。

    在桥的东边儿,便是一条小路,乃是一座土路,很是简单,不过是五尺宽,地面也只是夯实了而已。不过和周围的杂草丛生相比,这里明显是一条平坦的路面。路蜿蜒向东,一直通向砖窑的方向。

    这是砖窑的管事贾云溪带着俘虏们修建的,通过这座桥,小路连接向了主干道,方便日后运输。除此之外,他还打了报告拿了条子,从木匠工坊中订了二十辆独轮车,以作日后之用。

    在庞大砖窑主体的东边儿,地面上的杂草已经全部被清除干净,地面也被的整理的非常平整,四面还围了一圈儿一尺来高的土围子。这片地面大约有五六十米方圆,倒是显得颇为的阔大,这里乃是日后晾砖的所在。砖坯打好之后,不能立刻入炉烧制,也不能在阳光下暴晒。通常是码放的整整齐齐的,一层东西向横放,一层南北向横放,砖与砖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便于空气的流通,码放到差不多有人的‘胸’口高了,然后在表面铺盖上一层草席,让

    其‘阴’干。

    ‘阴’干之后才能入炉烧制,而这个过场,只能是看天吃饭,不好借助外力,便是在后世,也是颇为漫长的一段时间。

    砖窑南边,则也是圈了一大片土地,这片土地比那片用来晾砖的场地更大一些,而且周围都挖了一圈儿浅浅的壕沟。冬季寒冷,土地坚硬,深挖不易,因此这壕沟只有浅浅的半尺宽,半尺深,不过是为了方便认识知而已。

    这一片被壕沟圈起来的地面,乃是日后用来取土的。

    这块儿周围的土壤,含沙粒很少、极有黏‘性’,很是细腻柔滑,抓在手中则是黏黏的沾手,这是上好的粘土。

    地面上打了许多不大,但是很深的‘洞’,这些‘洞’打下去,便是为了探看这地下粘土的埋藏深度以及埋藏范围的,这一片土地上,这样的‘洞’不在少数。

    无论是青砖还是红砖,实际上材料都是一种都是由粘土用水调和之后支撑砖坯烧制的,之所以有青砖红砖之分,不过是因为烧制的温度不同而已。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则呈青‘色’,即青砖。

    这片地下,粘土藏量很是惊人,这也是当初为何把砖窑设在此地的原因。

    从甘河东岸,有一条浅浅的壕沟通到这边来,这壕沟围着砖窑绕了半圈儿,然后便通到了一片‘乱’石堆中。壕沟大约有三尺深,三尺宽,这会儿里头还是干的。但壕沟的一头儿与甘河相连,可以想见,一旦开‘春’,冰水溶化,则这壕沟里面也会通水。

    而在砖窑的正北边儿,乃是一片‘乱’石荒滩,地面崎岖不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的足有卧牛大小,小的却是拳头一般大,四处散落着。

    壕沟尽头便是消失在这里。

    这片‘乱’石之间,则是搭建了一座营地。

    营地依托着石头建造了,周围乃是一圈儿木头栅栏,栅栏用的是高有三米,人小‘腿’粗细的木头,深深的打进了地里怕不得有三尺来深,差不多每隔两尺就有这么一根,然后在这粗大的木头之间,则是从上往下横着钉了一排排木板。内侧和外侧各钉了一排,形成了中间一块相当大的空间,因着地利的方便,栅栏靠下的

    空间里,不少都填充了碎石块。

    营地大约是东西二十米,南北十五米宽的样子,里面颇为的空阔,从东往西一溜儿的建了三间长屋。这三间长屋与其说是屋子,不如说是窝棚来的更确切一些。南北长约十米,东西宽约三米,每间之间都隔着相当大的空间。

    四个角儿上用碗口粗细的木头柱子撑了起来,在两根木头柱子中间,每隔一尺的距离,便竖起了一个手臂粗细的木头。然后在这些木头的内外两侧,则是横七竖八的钉满了巴掌厚的木板,木板之间的缝隙里面,塞满了碎石子儿,土坷垃,荒草之类的东西,如此一来,一堵墙便形成了。屋顶上面搭建的也是大木板,上面盖的是野草,厚厚的一层。

    这棚子很是简陋,冬天一起风,根本就挡不住,外头大风里头小风,呼呼的冷的邪乎,只往人身子里头钻,冷的跟冰窖也似。至于其它时节下雨的时候就不用说了,里头铁定得把什么玩意儿都泡了。

    也亏得今年冬天没怎么下雪,一旦雪稍微大一点儿,屋顶直接就得塌!

    不过既然是给俘虏们住的,那就没人管这些了。

    这里面关押的便是俘虏的那些六棱山山贼们。

    他们本来有一百多人,后来因为有些人‘阴’谋逃走,结果给看守的家丁们一顿砍杀,之后又把所有有关联的都拎出来宰了,便只剩下九十人了。有了又因为一场群殴,前前后后死了十三个,现如今只剩下了七十七人。

    这七十多人便被分开关在这三间大棚子里头,如此安顿,也是为了防止他们串连或者是引发大范围的群殴。

    营地只开了一道‘门’,而且不大,大约也就是能够容纳两人并行而已,在‘门’口旁边,便是一个木头搭建的二层小楼。这小楼也颇为的简陋,不过比起里面的棚子来就要好得多了。楼不大,上下也就是各自一间房子的大小,但是却足有两丈来高。在二楼朝着营地的那一面,开了窗子,从那里,刚好可以无死角的俯视整个营地。

    这小楼是负责看守他们的董府家丁住的。王浑带人据守在此,自从这些俘虏被押解过来之后便是如此了,这些俘虏很是危险,董策倒是不怕他们逃跑,反而是怕他们流窜到磐石堡外面的村落中搞破坏,是以对他们的看守极为严格,便是去伏击范家商队那一次,也是没有‘抽’调这里的人手。

    一楼住人,二楼则是兼具着望塔的功能。

    这会儿,营地里面却很是热闹。

    刚刚吃完午饭,大锅和灶具方才才被撤下去,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