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七年-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统辖范围之广,手下兵丁之多,地域之辽阔,权势之贵重,关隘之险要,和蓟辽总督不相上下,实乃是大明朝第一等的。

    宣大总督府,或者更精确一点儿称呼,理当是为宣大总督衙署。位于阳和县的北半城,在棋盘大街这条中轴线的不远处,有一条宽广的大道从棋盘大街往西,直通往宣大总督衙署。这条大道不长,大约只有不到三十丈,两侧也没什么建筑物,纯粹是为了衬托宣大总督衙署的气派才修建的。

    大道的尽头是一片广场,都是用大青砖漫地,地面平整,一片开阔,很是气派。

    这片广场约莫有数十丈方圆,在广场的尽头,便是坐西朝东,气势恢宏的总督衙署了。

    昨日董策和侯方域说开之后,侯方域欣然答应,两人回到悦来客栈之后,让那老板杜家娘子给找了一应专用的器材,在一处空闲的院子里搭起火堆,烧烤野味儿,又是一番痛饮。

    不过思虑着今日怕是事儿颇多,便没敢多喝,浅尝辄止而已。

    今日一大早,便是早早起身,不过却不是着急来拜访杨嗣昌。早晨这个点儿,是不大适合去拜访别人的,盖因这时候那人怕是还没起来,就算是起来了,也忙着吃饭。此时到访,非常不妥。若非是很相熟的朋友,自然是不能去叨扰的。

    一般来说,最佳的拜访时间在后世乃是晚上,吃完饭之后。但是在这个时代,百姓大都患有夜盲症,而且晚上大部分人家根本就舍不得点灯,真真是一片乌漆墨黑,若是晚上你摸到人家家里去,那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在这个年代,晚上私闯民宅给打死的话,一般都是不算犯法的。

    是以最恰当的时间便挪到了上午十一点左右,这会儿还没吃午饭,而早上一应事情已经忙完,正是清闲的时候。此时去拜访,并不惹人讨厌。

    是以董策两人一大早起来,却不是去总督衙署,而是去了城西的一处店面荆南绸缎庄。主营的业务便是绸缎,正如其店名一般,里面的绸缎基本上都是云南、贵州,四川那边儿运过来的。以蜀锦居多,甚至还有许多当地的蛮族织造的绸缎。南方的少数民族不同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虽然也有许多以游牧为生,但是耕地的也有不少。而且他们所处的地方虽然湿热偏僻,蚊虫横行,瘟疫不断,却是资源丰富,所在皆有。而且这些少数民族的女子,也是心灵手巧,他们织出来的绸缎,非常精美,而且花色格调迥异于中原,非常有特色。

    诸如云南的白溪蛮产出来的绸缎,以大红大金色为主调,高贵炽热,极为的强烈鲜明。在中原是很受欢迎的,但是由于数量少,因此价格极为的昂贵。

    此处也是好大的一处店面,上下两层,一共六间。所处的地段虽然不如董策给霸占去的那家店面直面棋盘大街那么好,周围却也是甚为繁荣。尤其是周围许多大户人家,富商贵绅的宅邸,这些人有钱有闲有地位,乃是大量购买绸缎的一类人群。

    董策两人到的时候,这家绸缎庄正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生意算得上是极好的了。

    董策这才知道,原来这家店面,是户部尚书侯恂侯大人家里的产业。侯方域回来,是为了拿一封信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介绍信。侯方域侯公子要四处游学,对于这个,侯大人还是很支持的。他在许多大城都有产业,甭管到了哪儿,至少住处是不用愁的,很方便。而且那些产业里面多半是有一间或一套专门布置出来的奢华房间,专供上面的人下去查账或者做什么其它的时候居住,正好也便宜了他。侯恂知道,自家这个儿子素来是吃不得苦的。

    而且为了让自家儿子行事多些方便,也生怕他遇到什么麻烦,他还专门给一些自己在地方上的友人写了信,托他们照顾一二。侯恂基本上一直在京城做官,从办事儿的小官儿一直到一方之部堂。中间的外放了一次,也只是去了和京城不过咫尺之遥的昌平而已。他的这些友人,多半乃是他在中枢任职的同僚,后来外放为官了。

    侯恂怎么说来也是中枢部堂,而且执掌户部要害,作为地方上的官员,总是要很给他几分面子的。

    其中一封信,就是给宣大总督杨嗣昌的。

    倒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儿,不过就是生怕侯方域遇到什么麻烦,无法解决的事情的时候,便去劳烦杨嗣昌一下而已。说白了,也只是一封叙旧的信。杨嗣昌当京官儿的时间也很长了,他是今年才担任的宣大总督,同殿为臣,就算不是多好的朋友,两人之间还是有一定的交情的。

    侯方域要回来拿的,就是这封信。

    此时已经是艳阳满天,这几日阳和城的天气还都算是不错,天高云淡,寒风凛冽,干冷干冷的,典型的北地的冬日。只是丝毫也没有下雪的痕迹,这一点让不少百姓都是心里暗骂。

    宣大总督衙署前面,两骑靠着墙边,缓缓策马而来。

    两人正式董策和侯方域。

    今日侯方域穿了一身儿月白色的直缀,外面套了一件儿海龙皮的皮马甲,脚上穿着皂靴,头上戴着一顶六合统一帽,帽子前面一块儿硕大的绿色翡翠晶莹剔透,一看便知道乃是非常之物。一袭白衣衬得他更是风神如玉,一表人才。

    他还是骑着那匹大青驴,自从昨日之后,他似乎是有点儿喜欢这种温顺的坐骑了。比坐马车坐牛车都要舒坦开阔的多,一点儿也不憋闷的慌。

    董策今日,却没有骑他那匹枣红色的丈六大马,而是换了一匹黄骠马。这马虽然也很健壮,养的膘肥体壮,油光毛亮,但却是蒙古马,体型要比之前的辽东雄骏小了一大圈儿,看上去就很不起眼儿了,比侯方域的那头大青驴也大不了多少。那头大青驴似乎也不怎么怕它,这一次竟然走了个并驾齐驱。

    侯方域为此很是得意,瞧一眼董策的那黄骠马,便是发出一阵偷鸡得逞的小狐狸似地偷笑。

    和侯方域比起来,董策穿的就要简单朴素多了,往日的奢华皮裘锦衣不再,他今日只穿了一身儿半旧的棉袍,露出了半个灰鼠皮的领子,算是衣服上唯一值钱一点儿的东西。脑袋上也戴着六合一统帽,不过侯方域的那顶是上等雪狐皮做的,下面翻出来的有暖和的毛边儿,而他脑袋上那一顶,则是一般的布质。

    整个人虽然看上去还是很俊朗轩昂,但是少了几分贵气,多了几份沧桑和憔悴。

    侯方域摇头晃脑的打量了他一番,忽然道:“汉臣兄,某倒是觉得,你穿这一身儿,倒是比之前更有几分味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啊!哈哈,若是鬓边多出几丝华发,那就更好了。”董策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早生华发,若非是操劳过度便是身体有恙,某哪种都不想。”他今日穿成这样,其实;理由也很简单财不露白。总归是弱势群体才会得到更多的同情,尤其是董策这一次是来跑官儿来的,实在是没必要展示自己的强势和能力。展示实力也得看人的,像是苏以墨那等土豪劣绅,你就要是在他面前展示拳头,展示肌肉,他才会服了你,才会不敢轻举妄动。而在杨嗣昌这等人面前展示,只能说是不知死活。

第290章 二*八*九 终非同道() 
侯方域摇摇头,叹道:“可惜,可惜,若是汉臣兄这般样子,去秦淮河畔走一遭,不知道会引得多少女子失魂落魄?”

    董策笑道:“难不成那些姐儿竟是喜欢这等调调?”

    “还得长的玉树临风,如汉臣兄及在下这般才行——”侯方域一脸的得意:“某秦淮河畔留恋时常数月,岂能不知这些?”

    说话间,已经快要到达衙署门口了。

    其实这么说也不大确切,这里距离衙署的正门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不过到了此地,已经该下马了。

    两人牵着马又往前走了不多远,便是衙署大门前面的两根高高的旗杆。这两根旗杆足有成年壮汉的腰一般粗细,上下一般粗,非常之匀称,表面上刷着黑色的漆,看上去黑沉如铁,宛如钢铁浇铸。

    这两根旗杆,每一根都是高十丈三尺三寸,折合成后世,也就是将近三十五米高。

    这两根旗杆,乃是全天下最高的。在旗杆顶上,两面大旗随风飘扬,其声猎猎,声势烜赫。

    董策所不知道的是,这两根巨大无比的天下第一旗杆在满清入关之后若干年,被搬到了有天下第一督抚之称的直隶总督衙署前面,又是傲然耸立了许多年。

    在两根旗杆的正对面,乃是高大的照壁。旗杆之后,则是高大的军门,在军门两侧,乃是黑色的鹿角,这是只有参将及以上级别的文武官员才能使用的规格。

    在两根旗杆下面,就各自有一个穿着青布铁甲,精壮强悍的士卒在站着。而在旗杆之后,过军门,一直到仪门,每隔六尺,都有一名身着铁甲,衣甲鲜明,威风凛凛的士兵站着。他们板着脸,面色严肃,气质冰冷,手摁在刀上,身形一动不动。

    当真是好大的威风,好大的煞气。还未迈入那座大门,便觉得自己已经是矮了三分。

    董策瞧着那些兵丁,便是眼睛一缩,以他的眼神儿,自然是能看得出来,这些兵丁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铠甲和武器都是算不得数的,唯有那等气质,一看就知道是刀锋磨砺,战场上打滚出来的。

    见他们两人走近,便有一个士兵上来盘问。他见两人都是气度不凡,尤其是前面的侯方域,一看而知便是非富即贵,也不敢怠慢,语气颇为的和善:“二位公子,此处是总督衙署,你们……”

    他话还未说完,便给侯方域打断了,这位素来在董策面前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贵公子却是把脸一板,下巴一扬,满脸都是不屑:“本公子行事,还须向你报备不成?我父乃是总督杨大人故交好友,来拜访自家父辈,还须你这一文汉过问?”

    说罢便是冷哼一声,大步向前走去。

    董策不由得愕然,这会儿他忽然恍然醒悟过来,无论侯方域和自己私交如何,对自己如何之有礼,两人是如何想得,那终归是他和自己个人的。他始终是个文人,是个儒学传家,瞧不起武人的文人。

    而那兵丁被他这一番抢白,一开始还是满脸怒容,待到侯方域说了自己的来头,顿时是吓得脸色苍白。到了最后,这个身材魁梧雄壮不逊色于董策多少,国字脸黑面膛杀气腾腾不知道斩过多少敌人首级的沙场健卒,竟是吓得浑身哆嗦着跪在了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

    董策忽然觉得心里一阵堵得慌。

    他轻轻叹了口气,抬脚,迈步,从跪着的他的面前走过。

    周围的士兵目光中有同情,有不忿,但更多的是选择低着头,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情绪。有的人已经心里暗自叹息,得罪了这位公子爷,怕是只要在总督大人面前说上一句,他就要身首异处了。

    到了仪门前面,却是大门紧闭,此路不通。

    这仪门,除了迎接钦差,或者是上官,否则一般是绝对不会开的。而身为兵部尚书,加左佥都御史衔儿的宣大总督,论起地位比他高的来,朝野内外还真没几个,而这位上任又没有多久,因此这仪门自他上任之后还从来未曾打开过。侯方域董策二人,自然更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不过本来这也不是要走人的门。在仪门的北侧,还有一道也算是很宽敞的门户,这道门就叫做‘人门’,很是简单明了的名字。总督衙署之中,可不仅仅是住着总督的家人和下人,就像是后世的县政府大院儿一样,里面有许多的办事机构,控制着整个宣大总督军政事务的所有总督直属衙门,都在里面办公。

    所以里面不但有外人,而且还很不少,上百人是有的。

    那门子也是个精明之人,方才自然是瞧见了侯方域训斥那兵丁,知道他身份不凡,见两人过来便摆上了笑脸:“这位公子爷,不知可有名刺拜帖?”

    侯方域此时却是笑吟吟道:“自然是有的。”

    说着便是把自己的拜帖和那封信一起递了过去,顺手塞过去一小锭银子,笑道:“劳驾,劳驾。”

    那门子手指头灵活的一动,便是把银子给揣到了袖子里面,他一过手,便是知道这是一锭五两银。他倒是没有不敢收侯方域的银子,像是他们这等门子,就没有个不收银子的说法儿,甭管你官儿多大,只要是给了,咱就笑纳。

    得了好处,这门子更是殷勤,把两人让进了门房中去,殷勤的招呼两人坐下。

    这门房很是阔大,进了大门之后,是一个四柱的大门洞子,在两侧,还各有一个厢房。董策二人便是去了南侧的厢房,里面还点着火炉,放了不少的桌椅,暖意融融。

    那门子安顿好了两人,自然是一溜烟儿的进去禀报去了。

    总督署呈对称形的建筑布局,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南北宽五十多丈米,东西长一百一十多丈,有院落三十余个,规模极为的好大,宛如缩小版的紫禁城一般。

    进了仪门,一片开阔,乃是一处相当阔大的广场。广场中间乃是一条二十多丈长的甬道,这甬道足有五丈宽,全都用厚重阔大的青石板砌成,比周围的地面高出三尺多去。

    甬道尽头,便是总督大堂。

    总督大堂一般不直接用来审理各类案件,主要是总督举行隆重贺典和重大政务活动的地方,如承接谕旨、拜发奏折以及对皇帝、太后、皇后生辰吉礼的朝贺等。大堂正中有屏风一座,屏风中间绘有丹顶鹤、海潮和初升的太阳,象征高品级的文职大员。大堂之中森严肃穆,大堂正中上方,悬挂匾额一方,上书“恪恭首牧”四个大字,乃是当今宣大总督杨嗣昌大人手书。字迹森然,宛如筋骨虬生,正是极漂亮的柳体。

    大堂东西两侧的厢房,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房,乃是署内书吏办公的地方。

    大堂对面为一座四柱三顶的木制牌坊,名曰戒石坊。戒石坊朝东,其东面书有“公生明”三个红底金字,西面书有宋代大文士黄庭坚书写之十六字官场箴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总督升堂理事,抬眼能见此箴,以示儆戒。

    东路的建筑有寅宾馆、武成王庙、幕府院、东花厅、外签押房、胥吏房、伙房、库房等。寅宾馆是招待外地客人的地方,幕府院是幕友师爷们的居住办公的地方。西路有典吏厅、西花厅、办事厅、旗纛庙、箭道、花园等,花园可以和上房相通。

    由大堂穿厅而进是二堂,名曰“退思堂”,取深思熟虑补其不足之意。主要用于总督接见外地官员和僚属,举行一般性礼仪活动以及审理案件。二堂东侧为议事厅,是总督上堂后暂时休憩并与幕僚们议事之处;西侧称启事厅,是书吏们整理案卷,以便总督处理政务的地方。

    从二堂屏风两侧过去就是三堂,三堂又称官邸,这里已经算是进入到总督的内宅范围了,外人不得擅入。

    三堂正房明间为过厅,直通四堂院。

    东侧屋为签押房,乃是总督处理公务之所在,也就是这里,便是整个宣大地区的最高权力中心。这里虽然办公,但因为是在自己家里,所以布置得更像是家中的花厅,很是随意压制。签押房很宽敞,但只有一张紫檀木的大桌,一张太师椅,一张罗汉床而已,并没有仙鹤麒麟职衔牌之类的东西,甚至是有些简陋。

    西侧屋为书房,乃是总督读书写作,教育子女,休憩养性的地方。

    三堂的楹联亦是杨嗣昌手书的:“将勤补拙,以俭养廉。”这八个字,素来乃是杨嗣昌信奉之铭条,而这位老大人字写得好,也爱显摆,每到一处为官,衙署中定要提上几笔才罢休。三堂之后乃是四堂,也就是上房,是总督及眷属起居之所在。此处官气很淡,清静幽雅,花木扶疏,生活气息很浓。其实到了这里,就已经是跟一般大户人家的宅邸没什么区别了。四堂之后,乃是两个独立的院子,里面住了许多总督的家人和下人。

第291章 二九零 杨嗣昌() 
这院子倒不是杨嗣昌修建的,而是不知道哪一任的前任修建,反正能做到这个地位的,只要想捞钱,是不会少了身家的——这点儿银子,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而在两座院子的中间,则是一个颇大的园子,里面种了四时之鲜花绿树,不过说是这么说,现如今是冬天,也是万物萧条。那些在春夏时节争奇斗艳的花木,这会儿连败叶都瞧不见了,只剩下了一根根的枯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园子中间还有一座小湖,湖面不大,大约也就是三五丈方圆,湖中一池清水早就已经是冻成了坚冰。在白色的冰面上,还能瞧见一些呈现出陈旧灰色的枯荷,干枯的叶子铺在冰面上,分外的凄凉。

    湖边有假山,假山不高,只有两丈来高,也不是什么极珍贵,极精妙的石头修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