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堂金阙-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不行!”陆纳一口否定,陆纳的妾是他妻子的庶妹,当初妻子生了长子后,身体一直不好,就从娘家挑了一个庶妹过来伺候陆纳,那妾也通些文墨,所以陆纳暂时将儿子交给她照顾,可要说养大,他还没那个打算,不然他死了,都没脸去见妻子。
“反正等这小子大点就送族学去。”陆琉上下打量着在榻上滚来滚去的肉团子,“学业上有六叔看着,平时吃住有阿姊和皎皎看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
陆纳一听,心一定,“那阿劫就劳烦阿叔费心了。”陆琉口中的六叔,和他的祖父陆详同辈,此人一生浸淫经学,连娶妻生子都耽搁了,论学识丰富,放眼这个陆家,连陆说都自叹比不上这个六堂弟。年纪大了后,膝下寂寞就喜欢和小辈在一起,陆说就干脆让他当了陆氏族学的先生。此人是标准的严师,陆琉这辈子连老爹都没揍过自己,可小时候还真没少挨这六叔的板子。
陆琉悠然的靠在隐囊上,神情尤带着几分余醉后的懒散,似笑非笑道,“既然知道我费心,还不给我斟酒?”
“侄儿领命。”陆纳起身给陆琉倒酒。
陆希道,“耶耶和二兄,好好聊,我让人送几个小菜来。”
“好啊。”陌生的男声响起。
屋内四人,三人同时一愣,还剩一个肉团子,犹自捧着一个布球啃得开心,口水把布球都沾湿了大半。而门口正站着一名白衣翩然的男子,那男子剑眉星目,丰神如玉,看起来像极了一个富贵悠闲的世家贵公子,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偏言笑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威慑感,让人心存敬畏。
“陛下!”三人同时惊呼。
郑启悠然踱步走进房内,笑着压住了正要起身的陆琉,“今天是我不请自入,大家只叙家礼,不用行君臣之礼。”又关切的问陆琉,“昨夜喝了这么些酒,今早起来可曾头疼?”
牛静守立刻上前,从手中一直提着的食盒中取出一盏醒酒汤,“陆大人,这可是陛下早上吩咐御膳房特地给你熬制的醒酒汤,一路赶来,还温着呢——”
郑启不耐烦道:“哪那么多废话!快呈上来!”
“唯唯。”牛静守连声应着奉到陆琉面前。
陆琉忙要起身谢君,郑启怫然道:“朕不是说了,今日只行家礼吗?”
陆希腹诽,都家礼还说“朕”,不就是逼着人家要乖乖听话嘛。
陆琉只能硬着头皮把醒酒汤喝下,这已经是他一早上喝过的第三碗醒酒汤了,一碗是陆希准备、一碗是常山长公主准备的。
陆希识趣的让乳母抱着阿劫退下,让君臣三人说话,又吩咐了下人将酒菜送上。
这时长伯和长婶也回来,长伯一听陛下微服来了,忙去外院伺候,让长婶去同陆希回话。陆希听娄夫人已经收下礼物,高严刚挨打的私兵也有人去安抚了,陆家的伎人也已经去献艺了,庄上也送去了不少新鲜的蔬果和肉菜……她笑着亲手给长婶倒了一盏茶水,“阿婶辛苦了。”
长婶受宠若惊的双手接过茶盏,“大娘子言重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陆希又交代了一些内院的事,长婶就退下了,穆氏听完长婶的回报,欲言又止的望着陆希。
阿劫同陆希玩了半天也累了,不住的用小胖手揉着眼睛,陆希就让乳母把他下去休息。
夏暑提了一个篮子进来,“姑娘,你瞧这个篮子做的可合适?”这篮子以竹篮为底,用柔软的棉布细细的缝成了一个布篮,又垫上了软绵绵的丝绵,保证温暖又舒服,正是陆希让人给阿细做的窝。
阿细就是高严给陆希的那只幼犬,此时它吃饱喝足,不安分的爬出自己的小窝,在陆希的身上打滚,还不安分的啃着陆希的衣袖。陆希要抽走衣袖,它两条前肢紧紧的巴着衣袖,两条后肢努力的往后蹬,毛茸茸的小脑袋努力的朝后仰,和陆希争夺着口中的磨牙工具,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陆希哈哈直笑,连声让人取丝线来,说是要给阿细打个结子挂在它脖子上。
“大娘不给袁六少君也打个结络吗?”穆氏给陆希挑着丝线问。
“给表兄打结络干嘛?”陆希不解的反问,穆氏口中的袁六少君是陆希祖母袁夫人的侄孙袁敞,比陆希大三岁。袁家被郑家灭门,只剩下了小猫两三只,长房嫡系就剩了袁敞一人,袁夫人心疼侄孙,就把袁敞接到陆家来养,陆希同袁敞,没跟高严那么熟,但也算是一起长大的。
“可以让袁六少君也挂在荷包上啊。”穆氏心头暗急,大娘对毫无相干的高少君那么上心,可对老夫人临终前希望她嫁的未婚夫却怎么冷淡,这算什么道理?穆氏是真心想不通,论出身、论容貌、论才华,袁少君哪一点都不比高少君差,大娘怎么就是不上心呢?
“他身边还少给他打结络的人?”郑家是把袁家给灭了,可没有抄家,袁家的大半资产都在袁敞手上,还能少了伺候他的人?
“可是——”
“我好像听到阿劫哭了,阿媪,你去看看阿劫。”陆希微笑但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强硬对穆氏说。
穆氏见陆希露出了这副笑容,知道自己刚刚说的话的确逾越了,低头轻声的应了就退下了。
陆希就穆氏离开的身影,突得想起刚才在茶室,耶耶像是不经意的对自己说了一句:“皎皎,耶耶只要你开心就够了,其他的事不用太在意。”陆希苦笑,不用太在意……她怎么能不在意?她姓陆啊!陆希思及此,神色又恢复之前的淡然,只是不管她在不在意,都和袁敞没什么关系。
被穆氏这么一说,陆希失了玩闹的心思,示意丫鬟把阿细抱下去,让春暄磨墨,开始抄写经书,春暄见姑娘和往常没什么区别的神情,心中一叹,对烟微使了一个眼色。
烟微神秘兮兮的凑到了陆希身边,“姑娘,你不知道吧,今天常山长公主被陛下训了一顿呢。”
“哦?”陆希放下笔,“陛下为什么要训常山长公主?”
“据说是,长公主一听说郎君要去益州,就去找皇上,要求皇上收回成命。”烟微说,当时皇帝正在内殿休息,常山长公主就这么直直的冲入内殿,对着兄长大叫,气得皇帝直接让人撵了常山,训斥她身为公主,理应成为天下妇人典范,却一不知孝顺长辈、二不知侍候夫君,让常山回家反省去,不写出一篇检讨,不许她再入宫。
难怪常山今天这么恹恹的,原来是被皇帝训了,陆希恍然,皇帝对长姐豫章长公主尊敬有加,可对这个同母的妹妹感情一般,从候莹迄今没有任何封号就知道了,皇帝让常山写检讨,就是真让她写,绝对不会允许她找人代笔的,看来常山这些天有得难熬了。
因皇帝在,元旦之日,陆家出乎意料的非常安静——没了陆琉,陆家能搞什么活动?常山长公主刚被兄长骂了一顿,连面都不敢露,乖乖待在房里琢磨着自己要写的检讨。而陆纳在同皇帝叙旧一番后,就被郑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打发了,陆家下人倒是挺淡定的,皇帝微服到陆家也不是第一次了,反正照常伺候就行了。可大家等到了天黑,都不见皇上有起身的动静,一个个都有点坐不住了。
“你说什么!陛下要夜宿!”陆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惊得差点没把手中的茶盏落地上,不能怪陆希大惊小怪,先帝倒是时常夜宿大臣家中,可当今圣上自从登基后就不曾听说过有夜宿大臣的事,之前皇帝来陆家次数再多,都没夜宿过,陆希怎么能不惊讶?
长伯也为难啊,在陛下没当太子前,倒是一直夜宿在陆府,可自从他当上太子后就没在陆家住过了,皇上晚上睡这儿了,他安全怎么办?
“当然找高大人,让他调禁军来守卫。”陆希无奈,还能怎么样?把皇帝赶走不成?陆希心中万分同情自己老爹,他已经两天一夜没睡了,这会旁边躺着这么一尊大佛,今夜能睡着吗?
第40章元旦(下)
按宋制元旦后七日之内;是不用上朝;但郑启身为皇帝,也不可能离宫很久;第二天寅时还不到;陆家除了正在安歇皇帝和作为陪客陆琉外;陆府大部分人都起身了。宫中内侍,一早就骑着马;将皇帝盥漱用具、换洗衣物给送来了,宫中宫女也来了,有熏衣、有烹茶,众人无声且忙碌准备皇帝起身事宜。
陆希昨天很早睡了,睡到半夜时候,感觉有些口渴,含混喊着春暄,“咦?天亮了吗?”陆希揉了揉眼睛,迷瞪瞪望着窗外,外面似乎天光大亮了。
“姑娘。”春暄掀帘,柔声道:“吵醒了吗?们就围上幔帐了。”
“怎么了?”陆希揉眼问,“渴。”
春暄拧了帕子给她擦脸,用隔夜泡好陈茶伺候她漱口后,才给她倒了一杯热水,“是宫里内侍来了,正在给陛下铺行障。”
“什么时辰了?”陆希问。
“刚过寅时。”春暄说。
果然是皇帝出行才遇上事,才凌晨三点,就能把外面照那么亮!他们把全京城火把都点上了吗?陆希有气无力说,“也起来吧,宫里御膳房人来了吗?”皇帝都住在家里了,肯定在家里进膳了,她还是早点起来吧,省得一会遇上事了,没人做主。
“都来了。”春暄说,皇帝一切食物,都有京城京郊别庄供应,连盥漱饮用水,宫里都送来了。
昨晚皇帝倒是微服过来,但因夜宿陆府,连禁军都惊动了,自然也不可能轻车简从了。内侍们一路洒水清扫,设好步障,一路直通宫中,一路上每隔半丈左右就站了一名拿着松明火把军士,别说陆府了,就是隔了半条街都被照亮了,所以陆希一开始才会以为天亮了。而这一切都打扰不到正在安睡皇帝,因为内侍早在寝室外罩了一层厚厚布幔,高威亲自领着禁军在陆府守了一夜。
陆希起身后,一口气灌了两盏浓茶下去,才算彻底清醒过来,没法子,她这身体正在发育,属于最缺觉时候。陆希站在阁楼上,远远望着那些一动不动站着军士,让人熬好了驱寒姜汁茶和羊汤,给轮值换班禁军送去。陆希暗暗叹息,以前她是知道曹家接驾接家族都破产了,但那仅仅只是一个模糊概念而已,等到了这里,她才算彻底体会到什么叫真正劳民伤财。陆家离皇宫还那么近,这还是只是一次皇帝最简单出宫,郑启本身也是不喜欢太过奢靡人,不然还要夸张,估计路上都要铺上地衣。
“父亲,喝点汤驱驱寒吧。”高元亮端着一碗清澈见底羊汤给刚回来休息高威。
“哪里来羊汤?”高威问。
“陆家派人送来。”高元亮说。
高威一口喝完了羊汤,果然身上渐渐暖和了些,他对静默站在自己身边高严吩咐道:“这次让老狐和老锤一起跟护送陆大人入蜀。”
高威话让高严和高元亮同时一愣,老狐和老锤是高威心腹侍卫,一个狡猾如狐,一个力大无穷,使着一口流星锤,一锤就能把人砸成肉饼。这两人跟着高威南征北战,也不知道救过高威多少次命,两人说是高家奴仆,可即便是高元亮见到两人都要恭恭敬敬叫一声阿叔。
高威目光却落在陆府,果是君心难测啊!先帝和今上,这些年来,将陆家彻底架空,堂堂十世八公吴郡陆氏,如今沦落到一族嫡系仅有两人在朝中为官境地,陆琉官职高并无实权,陆纳倒是外放了,可熬了十来年迄今还没有熬到太守,这在世家子中是极为罕见。陆琉这些年在朝中任性行事,陛下虽多有维护,可也从来没有提拔过陆琉,朝中不少大臣,包括自己都觉得圣上之所以不动陆家,不过只是承一份香火情。
这次圣上突然让陆琉去益州当刺史,刺史和光禄大夫同秩,都为两千石,看似圣上并未贬低陆琉官职,但是大宋十九州,哪州刺史不是熬了多少年才,才熬出来?陆琉除了年少时当过一年县令外,余下所有时间都是先帝和今上近臣,负责撰写诏书,这样官员当刺史,能压下手下那些别驾、太守吗?更别说十三州刺史,连陆琉在内,仅有三人为世家出身,余下全为寒门出身官员。这职位弄不好,就是把人架在火上烤啊!
大家都怀疑是不是陆琉这次在崔太后寿诞连上了十来本参崔陵奏折,惹圣上厌烦,才把他丢到益州眼不见为净。可今天圣上举动,让高威明白,陆琉肯定没失去圣心。今上非先帝,先帝豪爽大方,今上生性多疑,再宠幸大臣,都不曾见他夜宿大臣家中,更别说今日还是元旦……益州那些人这下有好果子吃了!高威心中无不幸灾乐祸想到,以陆元澈眼里揉不得沙子脾气,估计回头圣上案头奏折都能叠成山了。
“臭小子,跟听着,这次送陆元澈,他娘,能死,都不能让陆元澈掉半根头发,知道吗!”高威恶狠狠对儿子说。
高严理都没理高威,这还用他说?先生是皎皎爹,先生有什么三长两短,皎皎怎么活下去?
牛静守蹑足小心进入寝室内,寝室内郑启和陆琉其实都已经起身了,休息了一会晚上,陆琉精神恢复了许多,他正坐在书案前,不紧不慢磨墨,郑裕正提笔写字。
“上善若水?”陆琉挑眉望着郑启写出四个字,郑启书法水平算不上大家,但也绝对属于皇帝中高水平,尤其是为帝多年,更有一股凌厉之气,原本理应含蓄温柔四个字,被他写霸气十足。
“乞奴,还记得当时六伯给们讲这四个字吗?”郑启轻笑着问,牛静守双手捧着接过他手中笔,宫女们上前给他擦手。
“阿兄是指那次被六叔罚抄了五十遍《道德经》事吗?”许是在自己家中,陆琉也不复之前拘束,从善如流叫起了以前对郑启称呼。
“不错。”郑启在下方提款,“当初说,上善若水,水无处不在,润物无声,为人处事也须如水般,慢慢渗入,再徐徐图之,结果被六叔斥之为歪曲经典,罚抄了五十遍《道德经》。”
“阿兄那时候一直曲解典籍。”提起往事,陆琉脸上浮起了淡淡笑容,似乎又和郑启回到了那个亲密无间少年时代。说来也怪,陆琉年少时期大大小小祸不知道闯了多少,可在学业上总是让人无可挑剔,偏郑启那么少年稳重人,因学业问题,也不知道被陆六叔罚过多少次。
“哈哈——”郑启想起往事,亦朗声大笑,取出私章印上后,指着那副字道,“乞奴,这次去益州就把这四个字带上吧。”
牛静守侍立在一旁暗暗心惊,陆大人带着这四个字上任,还不是一道最周全护身符?
“多谢阿兄。”陆琉看着这四个字,神色微动,他如何不知自己性情?从小到大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旁人只碍于自己家世从不和自己计较。
郑启轻拍陆琉肩膀,一如幼时教导陆琉般,温声道,“乞奴,离了京城,也不能看顾了,记得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万事需谋定而后动,若——”郑启顿了顿,“若实在不行,记得先给发折子。”郑启让陆琉去当刺史,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刺史名义上是一州之长,实则并无太多行政权。
大宋州郡制度,经过郑启这么多年改革,和前朝有了很大不同,地方军权基本都掌握在四征将军手中,而行政权大部分掌握在别驾、各郡国太守,以及封地王侯手中。但并非说,刺史权利不大,刺史担负了督查之职,刺史上奏折一向都是直达皇帝手中,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遇上诸王造反这种特大事件,完全可以略过皇上直接做主一州事务,可以说目前朝中那些刺史,无一不是郑启精心培养出来心腹。
这种权利到了旁人手中,肯定那个让人胆战心惊,可元澈——郑启暗暗苦笑,把他丢到这职位上,想来他最多多参几个人而已,闹不出其他什么大事。同时让他带上这副字,也有保护他意思,寻常官员他当然不怕,就怕是他万一犯了牛脾气对上益州诸郡封王,有了这副字,诸王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大宋不是没发生过,郡王怒斩朝廷命官事。
陆琉听着郑启话,迟疑了下,也沉声劝道,“阿兄,也要多注意身体,政事总是处理不完,不要太劳累了。”郑启是一个非常勤政皇帝,忙起公务来,甚至可以几天不睡。
“知道。”郑启听到陆琉关心话语,暖暖笑意从眼底散开,“也注意身体,五石散对身体无益,以后少服为妙。”
“是。”陆琉这次是心悦诚服应声。
郑启是在陆家用过早膳才离开,早膳时陆家所有人都出现陪郑启一起进早膳,连候莹也回来了,常山也出现了,看到郑启之时不觉屏气敛声,战战兢兢样子,让陆琉觉得又可怜又可笑,干脆垂下眼不再去看妻子。
郑启对几个外甥女一向十分和善,尤其是对陆言,可以毫不夸张说,他对她比自己亲生女儿还疼爱。当初陆言一出生,郑启就立刻册封她为阳城县主,阳城不似陆希封地安邑那般富庶,却也是一个大县,且同安邑一样,县中皆为七丁大户。
乐平为什么嫉恨陆氏姐妹,就是因为大宋除了两个长公主外,所有公主封邑基本都是三丁小户小县,而陆氏姐妹不是皇女,却能得如此善待。陆言临第一个字、学第一本经书,都是郑启亲自启蒙,这可是郑启几个皇子都享受不到待遇。陆言在郑启面前也从不拘束,这会也腻在了郑启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