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罪过罪过,这么热的天,还烦诸位前来相送,本公于心何忍。”王贤远远地就向众人拱手,一副轻松愉悦的表情,看不出半分去国怀乡的忧思。

    “哈哈哈,公爷离京上任,虽说此去不远,但日后也不能时常相见,我等岂有不来相送之理?”张辅和朱能笑着上前,一左一右把王贤身边的位置站住,让也凑上前来的杨溥,黄淮等人只能站在一边。

    “二位公爷折杀在下了。”王贤当然知道,这是武将集团在和文官们较劲儿,新皇登基才几天,这就开始了,实在不是个好兆头。不过管他呢,反正自己要走人了,爱闹就让他们闹去吧。所以王贤脸上一直保持着和煦的笑容,与这一干文官武将虚伪的客套着。

    王贤喝了公爷们代表武将敬的三杯酒,又喝了杨溥、黄淮代表文官敬的酒三杯,便带着微醺要乘车而去。却见几十辆载着黑漆大箱的马车加入了自己的队伍。

    “这是?”王贤酒喝再多,也知道这些马车是不属于自己的。

    “呵呵,老弟,你要去上任了,举目无亲,又带着这么多人口,花销肯定不小。”朱能笑吟吟道:“让你那般拮据,岂不是打咱们这班老兄弟的脸?”顿一顿,指着那些马车道:“咱们哥几个一合计,给你凑了点儿程仪,”说着朱能看看杨溥身后的都御史王彰道:“王大人,镇国公爷又管不着我们,这可不算行贿吧?”

    “这个……”王彰苦着脸道:“作为程仪来说,是不是太厚了?”

    “少了咱们也拿不出手啊!”众勋贵哄堂大笑起来:“王大人,别净说些没见识的话,咱们这么多家,一家凑一点,就是几十车!”

    “是啊,要不是考虑到影响不好,几十车算什么,几百车咱们都能整出来!”

    “……”王彰也不想将王贤得罪惨了,除了无言以对,还能怎样。

    众文官纷纷露出不忿之色,实指望王贤能拒绝掉,好让他们心气稍顺。

    王贤看了看众文官,朝众勋贵笑道:“诸位的心意,在下收下了。至于礼物嘛……”

    听王贤这样说,众文官露出欣喜之色,勋贵们则神情一变。谁知王贤话锋一转,哈哈大笑道:“自然也一遭收下了!”

    “哈哈哈哈!”众勋贵放声大笑起来,对王贤耍了文官们一遭,感到很是畅快。

    文官们则面色尴尬,才知道人家镇国公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怎么看!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诸位留步吧!”王贤朝众人拱拱手,便坐进车里。

    “恭送公爷。”文官武将们齐刷刷向王贤拱手还礼,目送着他的队伍消失在烈日的官道下。

    王贤的队伍一消失,文官武将们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泾渭分明的两帮人,互相怒视着对方。安平侯李安是爆仗性子,最先按捺不住,指着众文官骂道:“你们这群白眼狼,先帝对你们还不够好吗?他老人家尸骨未寒,你们就敢教唆着皇上鞭他老人家的尸!”

    “就是!”众勋贵这些天,早就憋了满肚子的火,只是碍着皇帝刚刚登基,不敢立即发作罢了。王贤的离京,就像一个信号,让他们终于不再忍耐。指着众文官纷纷嚷嚷起来:“你们这群忘恩负义的杀材,皇上就是让你们带坏了!”

    文官们自然满腹怒火,但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和这些老粗勋贵当众骂街实在有失体统,只能纷纷报以冷哼,赶紧上车上轿,不在这丢人现眼。

    见文官们一副不屑的做派,众勋贵更是火大,纷纷望向几位公爷,义愤填膺道:“公爷,这是要骑在咱们脖子上拉屎啊!你们可得给咱们做主啊!”

    “哼!放心!”朱勇冷哼一声,不屑道:“就凭他们?没那个本事!”

    “还是不要太乐观……”成山侯王通眉头紧锁道:“皇上素来亲近文官,对咱们当年和汉王亲近,恐怕很有看法。得防备那些文官利用这一点,来离间皇上和咱们的关系!”

    众勋贵深以为然,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他们也不会如此惶恐,如此失态了。

    “公爷!”众人望向英国公,想听听这位勋贵之首是什么看法:“您说咱们该怎么办?”

    “先看看再说吧。”张辅看看众人,淡淡道:“先回去吧。”

    张辅说完,弯腰上了马车,众勋贵傻在那里,没想到英国公如此冷淡。见大哥上了车,张輗目光扫了一圈众人,笑骂道:“这是说正事的地方吗?”说着手指点点李安道:“先别急着瞎蹦,你这一撅屁股,人家能不知道你要拉屎?你还咋拉人一身?”

    众勋贵闻言笑成一片,显然是听进了张輗的话。李安红着脸吭哧道:“俺,俺不是着急嘛……”

    “急也不急咱一时,都赶紧回吧,这大太阳的,晒成人干了!”张輗丢下一句,也跟着上了张辅的马车。

    这兄弟俩一上车,其余的公侯伯爵也纷纷上车,浩浩荡荡往回赶……

    英国公的马车上,张辅神情严肃,眉目间有浓浓的忧色。他人品贵重,从不轻言,但这绝不代表他心中的危机感比其他人少。其实换做他日,今天他是万万不会来送王贤的,正是察觉到新君登基后,勋贵集团将面临的严峻挑战,他才会豁上面子来给王贤送行。

    “大哥,您觉着,皇上会来真的?”看到张辅这神情,张輗就知道问题非常严重,忍不住低声问道。

    张辅点点头,对自家兄弟没什么好隐瞒的,低声道:“都写进登基诏里了,你觉着会是儿戏吗?”

    “那是自然,”张輗拧着眉头道:“我问的是,皇上真能这么干吗?他没想过朝野的反弹?”

    “皇上是认为,文官们都支持他这样干。”张辅垂下眼睑道:“至于咱们这些武人,皇上素来就不待见……”想到陪着太子一路北上,太子对自己表面客气,实则冷淡的架势,张辅长长一叹,“骑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皇上想必是觉着,该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了。”

    “皇上想要对付咱们?”张輗悚然,他以前只以为皇帝是想报复先帝,武将们不过是殃及池鱼。但听大哥这说法,皇帝真正目标居然是他们这些将门!

    “这只是我的猜测……”虽然在马车上,不担心被旁人听到,张辅还是压低嗓门道:“陪皇上进京的路上,偶然听人提起,皇上说我朝开国以来,每次皇位传承都会伴随着血流成河,原因就是兵权虽然名义上在朝廷手中,但被盘根错节的将门所掌握……”顿一顿道:“如果把兵权真正掌握在朝廷手中,那些藩王和勋贵将门关系再好,也没法发动叛乱……”

    “真的?”张輗全身毛骨悚然。

    “只是传闻,”张辅缓缓道:“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那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张輗急忙道。

    “先看看吧,或许皇上过阵子又不这样想了呢。”张辅不置可否道:“从给先帝的谥号看,皇上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嗯……”张輗是了解他这个大哥的,更清楚像他们这样的国公之家,利益和皇室高度绑定,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能跟皇帝对着干的。何况,有的是人会蹦出来,何必急在一时……。

    众官员一回到京城,朱高炽召见三位内阁大学士,以及杨溥、黄淮二人。

    皇帝陛下深深的看着眼前这五人,唏嘘道:“朕在永乐朝二十年来,处境一直十分凶险,不断的有小人觊觎我,陷害我,论起处境之艰难,形势之险恶,心中之苦楚,历朝历代储君之中,朕绝对名列前茅。”顿一顿,他动情的哽咽道:“这些年来,无数人离开了朕,背叛了朕,只有镇国公和你们五位,一直忠实的守护着朕。没有你们的牺牲和付出,就没有朕的今天!”

第1147章 朝会

    杨士奇五人被感动的热泪盈眶,纷纷跪地道:“臣等不过是尽臣子的本分,都是陛下仁义忠孝,天命所归,才能屡屡化险为夷、否极泰来啊!”

    朱高炽扶着桌案起身,上前将五人一一扶起,流着泪道:“你们与朕肝胆相照,不要说那些见外的话!”说着他紧紧攥了攥杨士奇和杨溥的手,“我等名为君臣,实为手足啊!”

    “陛下……”杨士奇等人热泪滚滚,泣不成声。

    君臣六人抱头痛哭,等到情绪平稳下来,朱高炽坐回宝座,看着杨士奇三人道:“朕准备让澹庵、介庵也入值文渊阁,与你们三位同为大学士,共同辅佐于朕。”

    澹庵是杨溥的号,介庵是黄淮的号。杨士奇闻言马上表态道:“皇上圣明!国政繁冗、百废待兴,有二位大材加入内阁,臣等不胜欢欣!”杨荣和金幼孜也重重点头。

    朱高炽欣慰的颔首,这五人年富力强、德才兼备,更重要的是经过永乐朝的残酷考验,可以完全信任,有这样阵容强大的内阁辅佐,自己的信心也强了不少。顿一顿,他又缓缓道:“日后军政国事,全赖内阁辅弼,但有个问题,就是大学士官仅五品,在和六部长官、地方大员对接时,难免十分被动。”

    听了朱高炽这话,杨士奇五人登时激动不已,皇帝此言直指内阁如今最大的软肋啊!当年太祖皇帝废中书、宰相,直接领导六部百司,将大权集于一身。然而随着建国日久,国政日渐繁冗,就算朱元璋精力超人,也没法应付过来,只能找人来帮助自己。

    但太祖皇帝又不想让费尽千辛万苦才废掉的宰相重新出现,便想了个两全之道,任命了一些才德兼备的官员为大学士,辅佐自己处理国政,但大学士的官阶只有五品,远低于六部长官和地方大吏,要让那些二品大员向他们低头,自然是办不到的。这样就避免了大学士权势过大,成为不是宰相的宰相。

    后来建文、永乐两朝,内阁制度成型,皇帝愈发倚重内阁大学士,然而大学士的官阶始终停留在五品,与朝廷高官相去甚远,成功的限制了大学士权势的膨胀,这也是杨士奇等人在赵王作乱的日子里孤立无援,只能向王贤求助的真正原因。

    现在听皇帝的话,居然是要解除加在大学士头上的限制,杨士奇等人岂有不激动的道理,只听朱高炽缓缓说道:“所以朕准备将大学士的官阶提为正二品,与六部尚书都御史齐平。”说着微笑看着五人道:“这样日后你们处理起国政来,也会得心应手一些。”

    杨士奇五人闻言,却不喜反惊,杨荣出言道:“陛下厚爱,臣等感激涕零,然则内阁制度乃太祖草创,太宗完善,大学士官仅五品,已是深入人心,贸然提升到二品,恐怕会引起朝野哗然啊!”

    “朕就算不提升你们,朝野难道不哗然了吗?”朱高炽缓缓说道:“登基诏书一下,不知多少人在憋着劲准备反对朕,你们说,朕是缩手缩脚,不敢提升你们好,还是把你们提升起来,给朕更大帮助好?”说着叹口气,重重道:“你们也不要以为这是论功欣赏,和朕一起革旧布新可是受罪招人骂的苦差事,说不定日后你们还会埋怨朕呢。”

    “臣等必定齐心戮力,披肝沥胆辅佐陛下!”五位大学士赶忙沉声表态……

    翌日,便是新君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公卿百官身着朝服,在奉天门外整齐列队,恭迎皇帝陛下登临御座,然后跪拜叩首山呼万岁,一切礼仪一丝不苟,然而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这奉天门广场上空的空气,已经快要凝滞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待到群臣起身立定,朱高炽便看一眼朝下的百官,深吸口气,开始了他成为皇帝之后,在百官面前的头一次发言:“朕蒙祖宗荫庇,侥幸身登大宝,然自知才疏德薄,战战兢兢,更兼如今国内千疮百孔,社稷不安,更加如履薄冰。”顿一顿,他语气诚挚道:“还需诸公、百官齐心戮力、辅佐于朕,咱们君臣共济艰危,为大明度过眼下的危机。”

    “臣等必定肝脑涂地,以报皇上。”百官自然套话连天。

    “很好。”朱高炽看一眼户部尚书夏元吉,缓缓道:“夏国老,为大家说说我大明如今的情况吧。”

    “遵旨。”夏元吉不过六十多岁,但看上去老态龙钟,说八十岁别人也信。所有人都知道,他那满头的白发,满面的皱纹,都是为大明朝的财政操碎了心的结果。所有人都明白,没有这位绝顶的理财高手存在,就没有永乐朝的丰功伟绩,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自然就是最权威的。

    “启奏皇上,”此刻,夏元吉的脸上满是深深的疲态,声音嘶哑道:“我大明如今的财政,已经不足以用危险来形容了。国库中空空如也,积年所欠债务,就是不吃不喝,用全国税收偿还的话,需要整整二十年……”

    “嘶……”大臣们纷纷倒吸冷气,永乐皇帝在的时候,可从来不对大臣说这些。所以他们虽然都知道国用艰难,但都以为只是一时困难,熬一熬就过去了。可是不吃不喝二十年啊,谁能撑得过去?!

    “怎么会这样呢?”定国公忍不住大声质问道:“怎么会债台高筑到这种地步?”

    “原因有很多,历年开支庞杂、宝钞滥发、灾害频仍……”夏元吉见百官两眼发直,只能缓缓解释道:“简单来说,过去二十年,各项开支激增,朝廷收入远远不敷国用,只能通过发钞来维持朝廷各项开销,然而宝钞一滥,各地物价飞涨,导致各项开支成倍增长,朝廷只能印制更多的宝钞来弥补,又进一步恶化物价……”

    “说白了,滥发宝钞就是饮鸩止渴,毒酒喝的越多越危险,但为了维持下去,只能一杯接一杯的喝下去……”夏元吉叹口气道:“直到民怨沸腾,士民官绅彻底不接受宝钞,朝廷只能向民间举债,几年下来自然债台高筑。”顿一顿道:“加之如今国内灾害连天、工商凋敝,朝廷的税赋萎缩严重,二十年还清债务还是个乐观估计。”

    夏元吉说完,便退回自己的位置,朱高炽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痛道:“诸位,昔日的荣光已成过去,如今的大明与前朝末年何其相似,如果不立即悬崖勒马,痛下决心整顿财政,朕真担心我们会重蹈前元覆辙啊!”

    “……”众公卿心情沉重的点点头,毕竟都是船上的权贵,谁也不想让这条船沉了。

    “所以朕才会下旨停止采买、织造、中断下西洋,尽力的缩减开支,”朱高炽语重心长道:“一切都是为了度过眼前的危机,从朕做起,节省国力,诸位公卿也要给百姓做出表率啊!”

    “臣等谨遵皇上旨意!”文官们起身高唱道,另一边的将门勋贵却神情很不好看,稀稀拉拉没有声音。他们的想法很朴素,节省国用没问题,但不要节省到自己头上,更不能断了自己的财路!

    但这些话都没法摆到台面上,众武将也只能暂时在那里憋闷着,不敢当堂驳斥皇帝。这也是张辅昨日,不肯与勋贵们多言的原因。朝堂之上,再猥琐的念头,也要用冠冕堂皇之言来掩盖,在皇帝站住了道理的时候,只能耐心等待机会。

    朱高炽也不指望武将们能诚心拥护,他们不捣乱,自己就很开心了,便接着说道:“国事繁冗,千头万绪,朕自酎没有太祖太宗皇帝的能耐,只能多多依赖众位卿家,尤其是内阁诸位大学士。”顿一顿,皇帝缓缓说道:“朕准备将大学士的品阶重定为正二品,以便和六部九卿、地方大员对接,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向杨士奇等人投去艳羡的目光,蹇义等部堂高官心里自然老大不爽,原先他们这些尚书、都御史可谓百僚之首,文官之中就没有比他们更大的。然而皇帝这样一搞,虽说大学士也是正二品,可人家权力更大,离皇帝更近,自然而然就高他们一头!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是人家应得的,何况这时候出言反对,还会引起皇帝和五位大学士的强烈反感,实在得不偿失……至少,不能当那个出头鸟!

    就在几位部堂互相偷瞄,指望着谁能先出来发表点不同见解时,一个粗豪的声音在广场上响起,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

    “皇上,俺不是倚老卖老,大学士正五品,可是先帝定下的制度,大行皇帝尸骨未寒,您这样搞不太合适吧!”

    朱高炽目光一沉,看向那口口声声不倚老卖老的老东西,竟是阳武侯薛禄!

    杨士奇几个心中咯噔一声,知道这下不能善了了……

第1148章 曲线救国与平反

    朱高炽眼里怒火隐现,却无法对薛禄发作。对方非但是靖难大功臣,而且在永乐年间对自己父子多有照拂,他的世子还在九龙口,为了保护朱瞻基以身殉国!

    更何况,薛禄还占着伦常大礼,孔夫子可是曰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啊!

    于情于理,朱高炽都没法不对薛禄保持和颜悦色,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皇帝耐着性子道:“老侯爷,先帝并没有旨意,说大学士官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