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6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些牛奶冒充蛋清,而且还有用面和油团成的蛋黄,哪怕是碎在地上,不仔细看都瞧不出是假的来。

    王贤却不太满意的摇摇头,这蛋清还是太假,万一东厂的人雁过拔毛,好死不死顺去这一枚,又好死不死要炒个鸡蛋吃,说不得就会露馅的。还是后世用工业原料做出来的逼真啊……

    不过想想,能在这大明朝就做出这样的假鸡蛋,六处也的确足以自傲了。至少,这鸡蛋可是纯天然的……。

    戴华将蛋黄捞出捏碎了,里头出现一个小小的黄色蜡丸,然后将蜡丸捏开,展开藏在其中的密信——那信纸薄如蝉翼,展开后不过铜钱大,叠起来只有一粒大米大小。

    之所以需要如此煞费苦心,实在是因为东厂的人看守太严,非但外界的任何物品不能送入,就连提供给王贤等人生活必需品,也必须由东厂的人采购,而且入府前,还会遭到比科举入场还严厉十倍的搜查。

    送入府中的米面都需要先用细细的筛子过一遍,确定没有夹带,才能送进去。任何有可能夹带纸张的食物,比如卷心菜、整鸡、整鸭之类,都严禁提供给王贤的。就连芹菜、韭菜之类没法藏东西的,都要一根根挑过,严防死守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为了减轻工作量,负责看守的东厂头目,要求送菜的尽量送一些鸡蛋、南瓜之类,个又大又没法夹带的东西给王贤。谁知道,六处的人居然造出了假鸡蛋……

    戴华将密信递给王贤,王贤拿在手中,眯眼看那些比蚂蚁还小的字,看完后递还给戴华,哂笑一声道:“还以为,三位大学士有多大本事呢。这才几天,就让赵王给玩儿坏了。”

    戴华看了看密信,轻声道:“杨士奇求到咱们头上,也可能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

    “那我就该替他杀人?”王贤冷笑一声道。

    “需要杀人吗?”戴华微微一惊。

    “这么短的时间,想要阻止王贵妃封后,除了杀人,还有办法?”王贤冷着脸,手指敲击一下桌面。

    “那我们不管这事?”戴华试探着问道。

    王贤沉吟许久,缓缓摇头道:“赵王这神来一笔如果成功的话,后续就很难在我们的掌控中了……”

    “是啊。”戴华点头道:“有了皇后的帮忙,赵王就彻底掌握主动了……”说着看看王贤道:“那么……杀?”

    “只能如此了,”王贤恹恹的叹一声,话锋一转道:“但我们不动手,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指望那些书生?”戴华难以置信道:“他们行吗?”

    “别小瞧他们,几位大学士狠毒起来,连我都自叹不如。”王贤冷笑道:“这点事情对他们来说,不在话下。”

    拿定主意,王贤轻声对戴华吩咐几句,戴华点点头用心记下,起身出屋。

    看着戴华离去的身影,王贤叹了口气,王贵妃并非他的仇人,但既然选择了和他的仇人结成同党,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戴华将密信封入蜡丸,一名侍卫提过一个笼子,掀开罩着笼子的黑布,里面竟是一只黄鼠狼,这是王贤他们当初带进来的。

    戴华将黄鼠狼从笼中提出,捏开它的嘴,将蜡丸送入其腹中,然后抖手送入院中。

    那黄鼠狼落在地上,起先有些迷茫,但很快便辨明方向,倏地一声,钻入墙角一个排水的小洞,转眼无影无踪。

    外院中,森严戒备的东厂番子只觉眼前一花,有什么东西从院子里窜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黄鼠狼。那黄鼠狼快如闪电,待看清的同时,便已消失在番子们的视线中。

    众番子也不以为意,更没有人想去追打,毕竟这货在民间传说中,可是黄大仙啊!

    那黄鼠狼便一路畅通无阻,从院子的下水道中跑了出去,然后穿街过户,回到了自己的老巢——一个制作十分精美的笼子。

第1100章 无人不沾泥

    封后的旨意一下,礼部鸿胪寺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通常来讲,封后大典起码要筹备半年之久,但因为是给皇帝冲喜,加之国用匮乏,一切都只能从快从简。官员们担心的是,万一要是准备太过冗长,皇帝提前驾崩了,可就罪过了……

    “钦天监已经看了日子,三月十七,黄道吉日。”金幼孜为二位大学士带回了最新的消息。

    “还有六天……”杨荣眉头紧皱,看看杨士奇道:“王贤那边,还没有消息?”

    杨士奇忧虑的摇摇头。

    “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金幼孜向来不认为王贤有那么大本事,“他被东厂的人严防死守,恐怕到现在还没得到信儿!”

    杨士奇叹了口气,刚要说话,这时中书舍人送公文来了,三人便打住话头。

    中书舍人将一摞奏章放在杨士奇面前,然后抱起已经看完的,躬身退出。

    待中书舍人退下,杨士奇拿起最上面一本奏章,对金幼孜道:“再等等吧,我相信他不会误事……”说完便看起了奏章,他虽然心里长草,但公务依然不能耽误。

    “哎……”见杨士奇都无话可说,金幼孜一阵灰心丧气,一屁股坐下端起茶盏,也不管茶水已经凉透,一口气便灌下去。

    这时却见杨士奇‘咦’了一声,从奏章中拿起一张纸片,在那里愣住了,脸色渐渐苍白起来。

    “怎么了?”金幼孜放下茶盅,看向杨士奇。杨荣也看向杨士奇,不知什么事,让这位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的宰相之才,脸色变得这么难看。

    “王贤回话了。”杨士奇将那张纸片递给一旁的杨荣,杨荣看了也是一脸凝重,然后又递给了金幼孜。

    金幼孜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只有两行简单的小字,第一行是两个菜名‘海蟹’、‘大枣’,

    一个药名‘麻黄细辛附子汤’,一共这十一个字。

    金幼孜反复看这十一个字,怎么也看不明白,只好抬头问道:“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字谜不成?”

    “不是……”杨荣精通养生,对医道也有涉猎,轻声说道:“海蟹与大枣同食,会引发寒热病。而‘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医圣的《伤寒论》,主治伤寒少阴病。”顿一顿,一阵寒意涌上杨荣心头道:“而这两种病的症状,几乎一模一样,医生稍有不察就会张冠李戴,一旦用错了药,病人凶多吉少……”

    “王贤这是在指点我们,该如何解决王贵妃这个大麻烦……”听了杨荣的话,杨士奇愈发肯定自己的判断道:“这十一个字,应该是可以要了王贵妃的命。”

    金幼孜一惊,然后下意识道:“他为什么不自己动手?”说完,见二杨用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他咽了口唾沫道:“我们真要如此?”

    “还有别的办法吗?”杨士奇神情凝重道。

    “王贤这是要拖我们下水……”杨荣幽幽一叹道:“我等双手不可避免要沾上鲜血了……”

    二杨皆是心志坚定、多谋善断之辈,想明白其中的关窍,便知道此事不可避免。他们原本还抱有幻想,指望王贤能把这份脏活揽过去。但现在看来,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方只肯指一条路,告诉他们该怎么办,但绝对不会插手。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了。

    “真要如此?”金幼孜又重复一句,此事与他的理念实在太过违背,让他难以接受。“王贤明明不过是举手之劳,干嘛非要我们去做?”

    “他这是要我们献投名状。”杨士奇神情恹恹道:“杀了王贵妃,我们就只能********和他合作,再想对付他,就要小心自己先身败名裂了。”

    “既然如此,我们更不能干!”金幼孜咬牙道:“一旦干了这件事,我们和他还有什么区别?莫非真要沆瀣一气下去?”

    “可是不做的话,我们就要出局了……”杨荣站起身来,走到门口,看看略显逼仄的内阁小院道:“诸君,为了我们的理想,我认为可以做……”

    “我们的理想……”金幼孜一时有些痴了。

    三人的理想,是内阁所有大学士的理想,也是全体文官的共同理想。

    熟读历史者都知道,中国自古就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但这个士大夫的含义,却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变化,在春秋战国时,是依附于天子诸侯的士人阶层,到了两汉两晋南北朝,是世袭的贵族地主阶层。隋朝开科举后,士大夫便渐渐成了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的庶族地主的专利。

    到了宋朝,国家政权更是为这些庶族士大夫所把持,皇帝则几乎不直接处理国政,而是交由士大夫的领袖——宰相来代为处理。这给了庶族士大夫们莫大的荣耀,极高的地位,以及伴之而来的无数财富……当然,饱读诗书,以圣人子弟自居的士大夫们,是不会这样认为的,他们心中洋溢着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积极参与政治的强烈责任感!

    然而,到了本朝,权力**极其强烈的朱家皇帝,却绝不同意以‘人肉图章’自居,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宰相,大权独揽,将百官视为奴仆,把士大夫踩在脚底。这自然引起了士大夫们强烈的反弹,但对朱元璋这位铁血皇帝来说,解决的办法十分简单,无非就是——杀!杀!杀!

    胡惟庸案、空印案,几乎杀光天下官员,彼时因为官员奇缺,甚至出现堂下的囚犯戴枷受审,堂上的官员戴枷问案的千古奇景。但朱元璋再强横,也没法一个人处理全国的政务,到了晚年,只能设立内阁,选一些官职低微的文学之臣充当秘书,扶住自己处理国政。

    朱元璋过世以后,朱棣因为常年征战在外,又不信任太子,不得不将国政交由内阁处理,内阁的地位和重要性登时暴涨,让士大夫们看到了重新恢复权力的希望。

    恢复宋朝时士大夫的地位和荣光,是全体文官的梦想。重获宰辅地位,更是历任大学士心中的渴望,然而这条路注定极为艰难,一来,朱棣的权力欲并不亚于朱元璋,二来朱棣更信任和他一起夺天下的勋贵武将,三来,有‘后世子孙不得立宰相’的祖训镇压,四来内阁大学士官职低微,难以统帅文官集团,所以若不行些非常手段,指望水到渠成,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杨对严峻的现状认识的十分清醒,他们早就明白,在朱棣朝是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只能指望新君登基后,会有另一番局面。而太子殿下素来亲近文官,是二杨心目中不二的新君之选。其实他们俩早就与太子暗通款曲,暗中帮了太子许多忙,也早就各自表了忠心。只是他们手段高超,一直无人察觉罢了……

    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要想将大学士变成实际上的宰相,必须要在太子登基的道路上,立下不世之功,才有资本在未来得到想要的权位——眼下太子太孙被发配在外,赵王一旦有一个皇后做帮手,太子和太孙将面临不可预料的结局。如果能避免这一局面出现,那就是不世之功,不择手段又如何?。

    本来几位大学士想的是,利用王贤对太子的忠心,借他的手来完成这件事,这样可以既达到目的,又不用沾染因果。但显然王贤看穿了他们的意图,根本不上钩,只是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让他们亲自动手!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亲自动手了……

    三位大学士很快达成一致,杨士奇沉声道:“要办成这件事,得分两步走,先在她的膳食中动手脚,然后待其发病,再让太医开那个方子。”说着看看杨荣和金幼孜道:“太医院那边交给老夫,至于椒园和御膳房那边,就拜托二位了……”

    椒园是皇帝寝宫之后的一处园林,原名五雷殿,王贵妃随皇帝搬过来之后,嫌原来的名字刺耳,便改称椒园。

    “椒园那边……”杨荣看看金幼孜,先说道:“我倒有个同乡,可以信任……”

    “御膳房就交给我吧……”金幼孜咬牙道。

    内阁乃皇帝的秘书机构,向来设在宫中,三人都是多年的大学士,又都刻意经营,在宫里的人脉深厚,却不是一般外臣可以比拟的……

    “好!”见两人痛快的领了任务,杨士奇重重点头道:“我们这就分头行动,记住,千万要做的隐秘,不要留下把柄……”

    虽然王贤给的法子可谓杀人于无形,就算最后王贵妃死掉,也几乎没法查证。但这种事情,一切还是小心为妙,一个不慎,就是身败名裂,满门抄斩啊!

    “想不到,”金幼孜嘿然道:“咱们竟然也要做这种损阴德的事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杨荣是信佛的,此刻却做金刚怒目状道:“我们是为了大明的国本,为了江山社稷,怎么会损阴德呢?”

    “也是……”听了杨荣的话,金幼孜心里舒服多了,点点头道:“那就干吧!”

第1101章 病从口入

    西苑。

    与愁云惨淡的寝宫迥异,椒园中却是喜气洋洋。太监宫女们脸上,都挂满了发自肺腑的喜色,进进出出一片欢声笑语。往常御下严厉的管事牌子马公公,也只是随便呵斥几句,可他自己尚且满面春风,怎么能镇住下面人?

    这一点都不难理解,因为还有三天,贵妃娘娘就要册封为皇后了!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宫里上上下下全都要跟着沾光了!尤其是马公公,本来一直担心,皇上这要是一去,贵妃娘娘变成没人理会的太妃,自己要么陪着她一起守寒窑,要么就得出宫另寻生路。

    虽说这些年贵妃娘娘主理后宫,他着实捞了好些油水,出宫也不怕饿着。可大半辈子已经习惯了在宫里的生活,一想到出宫之后,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马公公就觉着十分恐怖。

    这下可好了,娘娘当上皇后,回头就是太后。马公公作为太后最信任的大太监,到时候虽然比不了新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可也是宫里排名前几,没人敢得罪的实权派。那地位又是现在不能比拟的了。

    想一想美妙的前景,马公公就浑身燥得慌,对贵妃娘娘的侍奉,自然比往常殷勤百倍。

    这几日,贵妃娘娘也是格外忙碌,除了要去寝宫侍奉皇帝,又要接见鸿胪寺官员,听取封后大典的相关安排,还得抽空接受一大堆后妃的恭维讨好,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虽说贵妃娘娘甘之若饴,但累还是要喊的……

    这天忙活完了,已经是过午时分,贵妃娘娘疲惫的坐在榻上,让宫女摘下自己的头饰,对正给自己捶腿的马公公道:“真是累死个人啊,本宫是头晕眼花……”

    “老奴已经吩咐御膳房,马上就给娘娘排膳。”马公公忙轻声道。

    “算了,不早不晚的,吃了难受。”贵妃娘娘手肘支在榻几上,手指轻轻揉着太阳穴,慵懒道:“随便吃点甜品吧。”

    “也成,娘娘先点心一下。”马公公讨好笑道:“回头老奴吩咐御膳房,把晚膳弄得好一点。”

    虽说是随便吃点甜品,但不一会儿,榻几便被精致的小瓷碟摆满了,里头各式各样的精致宫廷点心,每一道都色香诱人,等待贵妃娘娘品尝。

    贵妃娘娘看着玲琅满目的点心,一时都有些挑花了眼,最后还是那红彤彤惹人爱的夹心枣,最先得到贵妃娘娘的欢心。

    顺着贵妃娘娘的目光,宫女赶忙将那盘点心送到她的面前。贵妃娘娘信手捻起一枚夹心枣。此乃用贡品和田枣去核,内里藏着各种精致的果品,但里头是什么,只有咬开才知道。

    贵妃娘娘一边优雅的吃着点心,一边对马公公抱怨道:“礼部鸿胪寺那帮官员忒不像话,见本宫好说话,竟然又想将大典用度再削减一块。”

    “那不能忍啊!”马公公气愤道:“娘娘不方便说,老奴找他们去,问问他们历朝历代,有这么寒酸的封后大典吗?”

    “不用去了,本宫也不过只是和你说说。”贵妃娘娘发现,夹心枣里竟然是乳酪,口感外甜内香,十分诱人。她平素最喜欢乳酪的味道,只是注意身材,不敢多吃,此刻正好饿了,心说多吃几个也无妨。“赵王说的对,如今皇上这个样子,仪式越是从简越是能得到百官和老百姓的好评。等将来当太后的时候,他会加倍补偿本宫。到时候是他一片孝心,旁人却也说不得什么……”

    “原来如此,倒是老奴见识短浅了……”马公公明知道赵王这是怕准备的时间久了,夜长梦多,但也只能装着糊涂道:“关键还是娘娘体恤天下子民,这就叫母仪天下啊!”

    听到‘母仪天下’四个字,王贵妃感觉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没一个不舒坦,连带着胃口也好了很多,接连吃了七八枚枣子,感到有些腹胀才意识到,自个儿别的点心一点儿没动,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吩咐宫女将盘子撤下。

    两名宫女将小碟子放在托盘中,端出了暖阁。这些点心自然不会再端回来给娘娘,按规矩,便由宫里的宫女太监享用。

    两名宫女先问过几名管事的姑姑,几人挑了几样中意的点心,便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