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官人-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受过他恩惠的人家;纷纷备了香案;不顾可能遭遇的危险;在刑车必经之路上;跪着给周臬台送行。老天爷似乎也为这位忠臣难过;一大早就愁云惨淡;冷风呜咽;押载周新的刑车在数百名锦衣旗校的簇拥下;缓缓驶往太平堤的孤凄埂。

    国初;为了防止玄武湖水溢出;太祖皇帝下旨;从太平门到和平门修建了一道长堤;称作太平堤。刑部、按察司和大理寺便建在这附近;凡是被朝廷处决的犯人;都要推到太平堤上处死;因为国初处死的人特别多;太平堤上;冤死者的喊冤声;家属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无比凄惨恐怖;因此民间将这一段称为孤凄埂;;是个有去无回的地方。

    一路上;百姓们备酒捻香泣送忠良;此是周新已经换上死囚的服装;披头散发;背后插着亡命牌;被关在铁制的囚车里;身上还上了锁链。但他依然神情庄重、目光炯炯;向跪在街道两侧的百姓点头致意;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没有丝毫恐惧。

    囚车快到刑场时;周勇等人突然涌了上来;让负责警戒的锦衣卫如临大敌;举起弓弩火铳不许他们靠近;周新断喝一声道:“尔等不得上前;休让老夫成了千古罪人”

    周勇等人其实早在王贤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明白在这大明帝都;就算劫了法场也出不去;只能让周臬台从被冤杀的忠臣;变成反叛的逆贼;一个个泣不成声;扑通跪地嚎啕道:“大人;我们给您送行来了。愿您英灵永在;神魂早升天际”

    一番话说得两侧围观的人无不泪如雨下。

    他们想给周新敬一碗酒;却被锦衣卫粗暴的拒绝了;将囚车推到刑场上;然后关闭栅门;不许任何人靠近。

    刑场上;早搭好行刑台和监斩台。因为问斩的是一方高官;任监斩官的是刑部尚书刘观和汉王朱高煦。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也以防备有人劫法场为由;亲自带队担任警戒;出现在监斩台上。

    此刻囚犯虽然已经押到;但距离午时还早;这年代杀人有讲究;不到午时不能开刀;纪纲便和汉王;坐在高台上谈笑风生;刘观实在听不下去;便借口验明正身;下了监斩台。

    台上只有汉王和纪纲两个;言谈就更肆无忌惮了。

    “怎么样老纪;孤的法子灵验乎?”朱高煦得意洋洋道。

    “殿下神机妙算;”纪纲笑着挑大拇指道:“服了服了”

    “可惜让老大逃过一劫。”朱高煦正笑着;突然神情阴沉道:“没想到这死胖子还真有几分肥胆;竟敢跑到父皇面前抬杠。”

    “肯定有人给他支招;”纪纲也恨声道:“我查明了;那天杨溥从内阁回去;太子便冒雨进了北苑。”解缙杨荣杨士奇两次三番坏他好事;纪纲自然恨透了这帮大学士:“那就是个坏种窝子;迟早要一锅端了它”

    “嗯。”朱高煦点点头道:“这帮阁臣官位不高;但整天在父皇身边;说得话比尚书还管用;从解缙开了个坏头起;他们就一直明里暗里的支持老大;要想实现咱们的大计;必须除掉他们”

    “殿下有何妙计?”纪纲眼前一亮。

    “没有……”朱高煦却泄气道:“杨荣杨士奇一个个粘上毛比猴儿还精;又深得父皇的信任;想要对付他们;得先把他们从父皇身边调开。”

    “唉;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纪纲见他也没招儿;便把目光转会到行刑台上的周新道:“今天咱们还是好好享受胜利吧。”

    “可惜没有酒。”朱高煦惋惜道。

    “呵呵;未必。”纪纲端起茶盏;给朱高煦斟一杯道。

    “哦?”朱高煦耸耸鼻子;嗅到浓重的酒味;端起茶盏一看;原来不是茶水;而是烈酒。不由笑起来道:“老纪真是妙人也。”

    两人虚碰一下;纪纲痛饮一杯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看这厮被枭首;正好下酒”

    “可惜不是凌迟;”朱高煦又惋惜道:“听说父皇起先定的是凌迟。”

    “那不是因为你那小姨么;”纪纲嘴角挂起龌龊的笑道:“她芳口一开;皇上能不给点面子?”

    “哼……”想到徐妙锦那绝世的容颜;朱高煦的胸口便火热起来;仰脖灌了一杯烈酒;冷哼道:“父皇一生杀伐决断;唯独在这个女人身上优柔寡断。要是我;早就霸王硬上弓了”

    “呵呵……”纪纲听了;心中暗笑;小声道:“将来若有机会;定帮殿下一尝夙愿。”

    “做梦去吧。”朱高煦摇摇头;那是父皇的禁脔;天下谁敢染指?除非自己当上皇帝……嗯;一定要于掉那个死胖子;才能取而代之

    朱高煦口里的那个死胖子;正在赶往北苑的路上。那日从仪天殿回来后;朱高炽就病倒了;他身子本来就孱弱;那天虽然没淋到雨;却足足跪了一个时辰;又担惊受怕;回来便卧床不起。

    他也知道今天是杀周新的日子;虽然心里十分惋惜;但作为太子;他已经仁至义尽;足以向周新和天下臣民交代了;所以朱高炽没有再做什么;只是躺在床上静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不到辰时;宫里的宦官来传旨;说皇上召见。朱高炽忙撑着病体起身;命人穿戴整齐;便乘车赶往北苑。

    顿饭工夫;他进了仪天殿;行礼如仪后;朱棣赐坐;又破天荒的问了几句他的身体。

    朱高炽感激涕零道:“劳父皇挂怀;实在罪该万死;儿臣会尽快好起来;为父皇分忧的。”

    “别给朕添堵;就谢天谢地了。”永乐皇帝的喜怒无常是出了名的;方才还和颜细语;下一刻就阴下脸道:“这些天;不少人上跟风上奏;保那个周新。太子果然是一呼百应啊”

    “儿臣该死。”朱高炽忙起身请罪道:“但绝不敢跟群臣串联。”

    “你不去串联;别人也会来迎合你;谁让你储君呢?”朱棣尖酸的哼一声;话头一转道:“朕又看了周新骂朕的那道奏疏;觉着他说得也有些道理。朕这些年;确实有些急功近利了……”说完他眯着眼;睥着太子。

    虽然朱高炽很想说;父皇;您老终于醒悟了。但他多年来小心翼翼;养成慎之又慎的习惯;话到嘴边却又忍住了。转念一想自己前番的奏对;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忙改口道:“父皇恕罪;儿臣不敢认同。”

    “恕谁的罪?周新还是你?”朱棣冷冷道。

    “是恕儿臣的罪;儿臣认为周新的话纯属老朽之言;父皇要是听他的;会耽误我大明的千秋功业”朱高炽正色道。

    “知道就好……”朱棣终于收回目光;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他的控制力再强;管不了自己的身后事;如果继承人不认同他的施政;将他的事业悉数推翻;那将是他最大的失败。所以他不能接受一个和周新一样想法的太子;这才出言试探;好在朱高炽够警觉;这才有惊无险的过关。“你要是周新一样的蠢人;朕迟早废了你”

    “儿臣绝对不敢”朱高炽忙摇头道;心里狂呼侥幸。

    “不敢就好。”朱棣哼一声道:“浙江大风潮;杭州府百姓遭了大灾。昨日又有奏报说;出现了瘟疫;一时民动如烟;眼看又要兴起流民潮;你说该怎么办?”

    “回父皇;若无法绳之严;大灾必生大乱。浙江布政使郑藩台宽仁有余;威信不足;宜派一强有威信之人;补上周新的缺;这是当务之急。”朱高炽沉声道。

    “谁能补他的缺?”朱棣淡淡问道。

    “儿臣不知。”朱高炽缓缓摇头道:“或许有人有这个能力;但是威信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以儿臣不敢乱讲。”

    “说错了也赦你无罪。”朱棣面无表情道:“你要不说;就算了。”

    朱高炽突然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把那颗怦怦直跳的心一横;咬牙道:“回禀父皇;浙江按察使最好的人选;就是周新”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五四章 天心

    read_content_up;

    朱高炽一语道出;大殿里针落可闻;他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怦怦直跳。

    朱棣长久的沉默不语;让朱高炽感到快要窒息过;才缓缓道:“既然太子开了口;朕也不能不给你这个面子;就让他滚回浙江吧”着提起朱笔;在早就准备好的二尺皇绫上;写下大大的一个字;然后丢在太子面前。

    朱高炽顿时欢喜至极;重重叩首道:“父皇万岁”

    “别高兴太早。”朱棣却冷哼一声道:“这个差事你亲自办;”着看了看墙角的沙漏道:“马上就午时正;距离开刀问斩还有三刻时辰;你不得骑马坐轿、也不能有人搀扶;靠自己的力量走太平堤;能不能办到?”

    “这……”朱高炽愣住了;他少年时重病一场;虽然最终保住性命;但腿脚也落下了残疾;后来身体日渐肥胖;行走极为不便;出入都要有人搀扶;现在皇上竟让他自己走太平堤;这不是难为人

    “怎么;办不到?”朱棣淡淡道:“那就没办法了。”

    “儿臣尽力而为就是”朱高炽深吸口气;咬牙道:“如果周新命不该绝;会让儿臣赶到的。”

    “得好。”朱棣颔首道:“赶到赶不到;一切都是天命……”完便闭上眼道:“你还磨蹭什么?”

    “儿臣遵旨”朱高炽向父皇行礼;将地上的皇绫捡起;吹于了上面的朱迹;小心折起来;收入袖中;然后扶着杌子吃力的站起来。

    朱棣目光冷漠的看着他肥胖的身躯一瘸一拐的走到殿门口;然后转身拎腿越过门槛;消失在视线中;这才缓缓垂下眼睑道:“黄俨;你头一次诏狱时;是怎么跟周新的?”

    “臣……”听皇上问起这茬;黄俨登时魂不附体;好在他也是燕邸旧臣;还出使过朝鲜;见过大风浪、大世面;尚能强自镇定道:“按皇上的意思问他;你想当比于;却把皇上置于何地?他回答;大明朝不是商朝;没有比于;也没有纣王。然后臣就让他明和锦衣卫的过节;再没有其他了……

    “是么?”朱棣冷冷道:“你为什么之前没告诉朕;周新的回答。”

    “臣;怕皇上以为我是在替他话;”黄俨使劲咽口吐沫道:“又以为他会在奏章里……”

    “哼…”朱棣冷冷一瞥;黄俨登时汗如浆下;双膝跪下。好在朱棣最近身体不适;又被这件事搞得极厌烦;并没有再深究的意思;只是冷冷警告道:“下次再敢自作主张……”

    “臣就一头撞死。”黄俨磕头如捣蒜。

    “知道就好。”朱棣冷哼一声道:“传旨;命东阁大学士杨荣即刻赴陕西传旨;召西宁侯宋琥返京;并会丰城侯李彬议进兵方略;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是。”黄俨如蒙大赦;赶紧内阁传旨。

    给杨荣派这种苦差;显然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帝心如狱莫过于是。只是这帝心;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因为他的头上还有天心;身边还有臣心、下面还有民心……朱棣终究是有大智慧的皇帝;他知道臣子和百姓的想法;他觉着浙江的大海潮;就是上天的示警;似乎臣心民心和天心都不想让自己杀掉周新;只有独夫才可以罔顾天心、臣心和民心。

    终究;还是顺势而为之吧……

    永乐皇帝的顺势而为;可能是世上最残酷的一种了。现在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太子那条瘸腿上;如果不能在午时三刻赶到刑场;非但周新救不了;太子的声望还会一落千丈。臣民们不会管朱高炽是否有残疾;都会产生浓重的失望情绪;这是太子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

    朱高炽只有豁出;咬着牙;一步步向宫门挪。

    北苑内的宫人、侍卫、官员;明里暗里都目光复杂的望着朱高炽那一跛一跛的身影;见他缓缓的走过长长的御道;用了比常人多一倍的时间;走到宫门口。

    宫门处的禁军和当值的太监;见太子一瘸一拐的走来都惊呆了;忙一齐向他行礼。东宫的太监赶忙上前搀扶;却被满脸大汗的太子喝止道:“有旨意;我要自己走着太平堤。”

    怎么可能?东宫的太监们惊呆了;看太子从仪天殿走到禁门;就已经筋疲力尽、摇摇欲坠了;这里距离太平堤还有足足二里地;怎么可能按时走到?

    这时候;杨士奇正好走到宫门口;低声对呆若木鸡的太监道:“还不给殿下找副拐”

    太监们这才恍然大悟;忙大声道:“拐;快找拐杖”只是这玩意儿虽不稀罕;却也不是找就能找到的。

    还是一个东宫侍卫灵机一动;从太子车驾上拆下一根横木;递到太子中;权且充当拐棍。别;这玩意儿虽然不合用;却能支撑太子沉重的身躯;让他又有走下的力量。

    北苑高高的朱墙下;便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无数侍卫宫人围成一个大圈;护卫和引导着圈中的太子;拄着棍子往太平门方向行。越来越多的官员得到消息;加入到护卫的行列中。禁军侍卫们虽然不能动弹;却也用肃穆的表情行注目礼……

    无数双眼睛含着泪;望着颤巍巍的太子;虽然没人敢伸碰他;但一旦他体力不支;定会有无数双将他扶住;绝不会让他们的殿下摔倒。

    却也不是所有人;都满含感情的盯着太子;有锦衣卫早就骑马奔驰而;先到太平堤通风报信

    太平堤上;朱高煦和纪纲虽然没喝多少酒;但酒不醉人人自醉;看着跪在行刑台上的周新;都已经有些微醺了。

    这时突然刑场外一阵骚动;两人微微皱眉;从高处俯瞰下;就见栅门打开;一名旗校翻身下马;飞奔向监斩台而来。

    这时候;肯定没什么好消息;纪纲挥挥;示意侍卫放他上来。果然;那旗校蹬蹬蹬上台;跪在两人面前禀报道:“皇上下旨;赦免了周新”

    两人登时脸色大变;但两个酒杯都稳稳捏在里;显然都是定力惊人之辈。沉默片刻;朱高煦伸出道:“旨意呢?”

    那旗校一愣;我只是个报信的好么。

    “旨意在谁里?”纪纲沉声问道。

    “在太子里。”旗校忙道。

    “太子”朱高煦一咬牙;竟将里的酒杯捏碎……

    “太子是走着来的;”旗校赶路太急;有点喘;这才调匀了气息;把话完道:“皇上好像有旨;要太子步行来刑场……”

    “什么?”要不是众目睽睽;朱高煦肯定一脚把这混蛋踢下台。纪纲竟乐了:“就他那条瘸腿;一个时辰能走到么?”着看一眼摆在刑场正当中的日晷。这年代杀人是有严格限制的;一般的犯人都是立秋处决;正是极阳转阴的时刻;人命归于天谴;合于当死之义。就算是斩立决的犯人;等不及秋后;也要定在午时三刻。这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死人的魂魄会立即消散;不会形成冤鬼。所以这个时刻是丝毫不能出错的。

    在京城行刑;杀得又是钦犯;自然更要严格遵守这个规制;故而刑场上摆着日晷;由钦天监提前调整好方位;等到石盘正中那根指针的阴影;正转到午时三刻的刻纹上便立即开刀问斩

    此时阴云散不少;阳光照在指针上;透射出淡淡的影子;落在午时一刻的刻纹上。

    “还有两刻钟。”纪纲沉声道。

    “他赶不到的”朱高炽一摊;将碎瓷片丢在地上;然后拿起白巾擦了擦心;竟然没有出血。那是因为常年练功;心生出厚厚的茧子;形成了保护。他阴声道:“以他那条瘸腿;就是一天也走不到这里;父皇不过是做个姿态;堵住那些文官的口;又能让老大狠狠丢脸”

    “应该是这样的。”纪纲点头笑笑道:“咱们就看好戏吧。”着又给汉王拿了个新酒杯;满满斟上一杯。

    “嗯。”朱高煦接过来;一饮而尽道:“父皇还真跟咱们想到一起了”

    两人便继续喝酒笑;只是笑容都很勉强;目光不断在日晷和太平门处来回巡梭;显然都言不由衷;其实心里紧张的要死……万一要是奇迹发生;朱高炽按时赶到;纪纲这次就是大败亏输。朱高煦虽然看似置身事外;但太子要是能在这种情况下;把周新救下;将把之前输掉的都赢回来;声望还会上一个台阶对他的打击比对纪纲的还大……

    两人恨不得调兵挡住太平门;但谁也不敢乱来;因为他们很清楚;皇帝也紧紧注视着这一切;就算他们敢在背地里玩些小算计;但在皇帝眼皮底下;那是一点也不敢造次的

    那厢间;太子已经换上了衬着软垫的双拐;在无数人期盼的目光中;加快了速度;一步一步往前挪……其实他已经到了极限;视线发黑、满眼金星;但他知道父皇在注视着自己;臣民在注视着自己;朱高煦也在注视着自己;不管是为了那些期待的目光;还是诅咒的目光;他都要让自己走过

    哪怕累死;也要走到太平堤再死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五五章 民心

    read_content_up;

    朱瞻基本来被勒令在府中读书;听到消息把书一丢;赶紧跑到父亲身边。欢迎来到阅读 。。谁知当他赶到太平门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挤不进人群去了。

    大街上人山人海;全是闻讯来给太子助威的百姓;在朱高炽的四面八方;全都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只有他的正前方是一片开阔。根本不用侍卫开路;人们都自觉让出一条去路;唯恐耽误了太子向前

    助威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给已经体力透支的太子;注入了无穷的力量;他分明感到;自己的双腿又被灌注了力量;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太平堤。

    在太平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