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26之崛起-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川兄,我有一事,还请你答应。”阎锡山有些诧异,两人关系最密,赵戴文一直是真心辅佐他,他也不仅把他当做心腹,甚至是朋友,今天如此郑重地表情,他可是好久没见了。“次陇,你跟蒙咋还客气起来了,你有什么事,尽管说。”
赵戴文正色道:“一旦这个宋哲武加入晋绥军,还望百川兄能以石友三、韩复榘、商震之事为戒。”
阎锡山略一思索:“好,次陇,就按你的意思办,只要他能投靠蒙,蒙绝不亏待他。”
深蓝的收藏虽然没有同组的作者们多,但一直顽强而缓慢地增长,在此,深蓝真情地谢谢所有关爱本书的朋友!
第三十七章 云动(二)
几乎就在于此同时,南京蒋介石在三元巷的官邸也有人在谈论着相同的话题。三元巷的这个官邸还是太小了,以至于车辆都得停在外面的街上,现在,新官邸息庐正在加紧修建,要到年底才能建成。
张治中和林蔚两人为了当天赶回南京,初一早上给南京拍了了一封通知行程的电报后,早早就随商震的车队出发。一路急行,当天下午3点就到了北平。两人连城都没进,与商震道别后,直奔南苑机场,在那里乘飞机赶回南京。在南京机场刚下飞机,就被早已等在机场的侍从室的侍卫带来见蒋介石。
两人来到委员长的书房时,蒋介石早已等在那里,在委员长的问候声中,两人几乎同时从自己随身的皮包中拿出10根10两一条的金光灿灿的金条,放到蒋介石面前的写字台上。见委员长疑惑的表情,两人互相看看,最后还是由林蔚开口说:“委员长,这是宋文戈昨晚送给我们此行的辛苦费。他说:‘这绝不是贿赂你们,如果是贿赂,也不会同时给你们,我会分别给的,我看这样,你们把他拿回去,交给委员长,要委员长处置吧。’我们无法,只好把它带回来了,请委员长处罚我们。”
蒋介石淡淡地点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黄金既是宋文戈送你们地,你们就收下吧。”两人一听都有些发愣,脸色有些涨红的张治中道:“委员长,我追谁你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我吗?我和蔚文可都不是那种贪墨的小人啊!”蒋介石微笑着抬手止住也要开口分辨的林蔚后说道:“文白、蔚文,你们不要急,我怎么会不了解你们的为人,这金条你们先装回去,一会我再和你们说。”见两人不动,蒋介石看着诧异的两人,笑着说:“你们知道我是好久没碰过这些东西地,难道你们要我给你们装回去吗。”两人无奈,犹豫着最后还是把金条放回包里。
示意两人坐下后,蒋介石把身子靠到椅背上:“文白,蔚文,你们把涞源之行说说吧。”张治中看看林蔚,林蔚示意张治中先说。
张治中把到涞源的情况详细地向蒋介石汇报了一遍,不仅有他的所见所闻,还包括他的看法。其中就有他带到涞源的那个排,同宋哲武部拼刺的事,那个排是他从陆军学校教导队精挑细选出来的队员。张治中汇报完,林蔚接着又把他到北平同商震见面的情况、商震对中央招纳宋哲武的态度,还有春节晚会的详细情况都仔细地向蒋介石做了汇报。随后又从皮包里拿出一叠文稿,递给蒋介石。这些是春晚的节目单,歌曲词谱,其中所有宋哲武创作的词谱都被标了出来,甚至还有宋哲武在台上关于蒙古骑兵的那段讲话。讲话是他昨晚整理出来的。
蒋介石仔细认真地慢慢翻看着,有时还低声轻哼几句,张治中知道蒋介石是识谱的。
看完后的蒋介石沉默了好一会,才缓缓地说:“文白、蔚文,说别人贪墨我相信,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不过分我还是能容忍地,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我还是明白地。可要是说你们二人背着我贪墨,我是绝对不信地!我对你们地为人是非常清楚,你们都是正人君子。这次宋哲武给你们金条,明显是想接好你们。虽然这也可以说是贿赂,但他是做在明处,特别是同时给你们二人,这也是告诉我,他没有瞒着我地意思。”
蒋介石一边说着话,一边站起身,背着手慢慢地踱到屋中央,继续说道:“这次宋文戈不仅给你们送了重礼,也送给我一份大礼,确切地说,是一个很大地情面。他知道,你么回来后都会把金条交给我,而我是一定不会收缴这些金条地,他这是要借我的手送给你们。这样你们即会感激我,也会感激他,而我也欠了他这二百两黄金的人情。这个宋文戈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手段,不简单啊。”
林蔚站起身说:“委员长,我这10跟金条值几万大洋,这也太多了吧,我还是不能要。”蒋介石走过来拍拍林蔚的肩膀,示意他坐下,微笑着说:“他要我这个堂堂中华民国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替他送礼,少了他自然拿不出手。好了,这是就这么定了,不要再说了。”
蒋介石离开二人身前,继续缓缓地踱着步。“还有这些歌词,你们都亲耳听到了,姑且不论曲调如何,仅这些歌词的意境就很耐人寻味啊。从这些歌词、还有他的那段关于外蒙的讲话可以认定,这个宋文戈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很强的认同感,他把中国比作家、一个他要永远相伴相随、为之祝福祈祷的家。这样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为国危而忧心;为民富而舞蹈。心甘情愿为之流血、流汗,甚至愿为之献出生命的民族英雄;另一种就是贪得无厌,有极大野心的人,因为他要把国家变成他自己的家。宋文戈究竟是哪一种人,现在还不好说,还要看,要看他究竟如何去做。”
对于蒋介石的话,张治中和林蔚既吃惊又佩服。吃惊的是,这些歌词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惊人信息,而他们竟然熟视无睹。佩服的是,委员长只是看了一遍,就能洞察分毫,读懂这个宋文戈的心。
蒋介石继续说道:“特别是他为那首《临江仙》谱的曲,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听来令人荡气回肠,仅凭此曲,就能判定此人其志非小。”
蒋介石多了几圈后,话题又转回金条上来:“不仅这些黄金你们要收下,以后只要是宋文戈给你们的钱,不用请示我,你们尽管收下,要是有人提起,就说是我批准地。”蒋介石抬手止住要说话的两人,继续道:“你们两人从不贪墨,家中少有余财。不像有的人,不仅在国内广置产业,还把钱存到外国的银行。国家一切都有法度,我也不好多给你们什么好处,这宋文戈给你们的钱,你们补贴家用吧。”
停了一下,蒋介石对林蔚道:“那首宋文戈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并不是宋文戈做的词,一定是底下的人搞错了。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你明天去各报打个招呼,作者名字去掉,要他们发表时,只写曲作者宋文戈就好,不然这宋文戈要背上文贼的骂名的。你在找个机会,婉转地提醒他一下。你们劳累一天了,休息吧。”
宋哲武要是知道蒋介石这样替他这样着想、安排,一定感激不尽,他是真不知道这是古词,他一直以为就是后世专为电视剧《三国演义》创作的呢。
张治中和林蔚知道蒋介石的脾气,他一旦决定了的事,别人很难改变。两人虽然清廉,可并不迂腐,这些金条既是委员长同意收的,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张治中起身告辞。
带张治中出去后,林蔚又把昨晚他单独和宋哲武的谈话内容一一向蒋介石详细汇报,蒋介石听的很仔细。最后林蔚说:“关于委员长答应他,在以后的北方几省给他一个省主席的意思,我看他很感兴趣。”蒋介石淡淡地问:“他要哪里?”“山西。”林蔚的回答让蒋介石明显一愣:“山西,他认为他能赶走阎百川?”一想到能有机会,把这个最顽固、也最狡猾的山西王赶出山西,蒋介石非常兴奋,不苟言笑的脸上甚至难得地露出了笑容。不过很快又面色凝重地问林蔚:“他有什么办法把阎百川赶走?”林蔚小心地回答:“具体办法他没说,不过他认为,中央解决完桂系,下一个目标就应该是西北军。到那时,阎锡山就会回过味来,必定不会等着委员长收拾完西北军再来收拾他,他一定会同西北军联合起来对抗中央。这样一来,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且是一场关乎各方生死之战!”
蒋介石凝神思考了一会,平静地说:“我倒要看看阎百川是否有这个胆量!你可以答应他,只是要告诉他,那些人虽然看起来强大无比,但在我蒋某人眼里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林蔚知道这是要他警告宋哲武,不要玩花样。林蔚点头应着,又说道:“没经委员长同意,我自作主张要他近期搞出点动静。”说完小心地看了看蒋介石的脸色。蒋介石略一思索,点点头:“你做的不错,这个办法好。一来可以转移各方视线,为解决河北的白崇禧创造条件;二来可以看看这个宋文戈是否听话。他怎么说?”“他当时没有表态,不过第二天送我们走时,当着我和文白的面,向商震请示要去太行山南麓剿匪。”
蒋介石点点头:“看样子,他是想和西北军的韩复榘闹上一场了……
祝所有关心本书的朋友们,好运常在!
第三十八章 风起冀南(一)
曾家寨坐落在太行山脉在河北境内的最南端,再向南不到20里就到河南。太行山脉整体呈北高南低,南端的山势都不高,山势坡度也都趋缓。但曾家寨却很特殊,虽然山势也不高,却与周围的山势有些不同,它三面山势陡峭,只有一面是有一段宽一百多米的缓坡通到山顶,山顶不但平坦,而且面积很大。由于这里背靠太行山,南向河南平原,出山的大路从山前5里处经过,进可攻退可守,一向是土匪聚集的山区。只是二次北伐后,各地驻军都不同程度地在当地进行剿匪。这里是冀、豫、晋三省交汇的三角地带,各处都没有顾及它,所以,一时间竟跑来好几股土匪到这里来避风头。
正月十六的凌晨,曾家寨山前的大路上,借着明亮的月光,悄无声息地开来了一队队身穿草绿色军装的士兵,他们是住在涞源的河北保安军第一师的部队。
早在几个月前,宋哲武就从在杨家庄俘虏的孙殿英部,那个叫孙立的副营长的嘴里,知道了袭击他们的那股假西北军的真相。据孙立讲: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曾家寨,而且在他们前面已经有一个营先行去了,这个营的人的人都是孙殿英当年在豫西当土匪时的老部下,盗墓就有他们这个营。
宋哲武知道孙殿英盗掘慈禧、乾隆两墓的事,虽然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可最终孙殿英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处分,最后只有一个好像叫温瑞江还是谭温江的孙部师长顶缸了事,甚至这个师长也在不久后被保释。孙殿英从慈禧、乾隆的墓中盗出几十大箱的宝物,为了盗墓的官司,上下打点送出去一些,可是仍有大批宝物不知去向,直到40年代末,,孙殿英被jfj俘虏后,仍没有弄清楚这些宝物的去向。宋哲武推测这些宝物有两个去向,一是被他秘密埋藏起来;二是被他分批倒卖了。宋哲武更相信这第二种可能。所以,宋哲武立刻就安排人员侦查打探,弄清了这两个营就落脚在曾家寨,只不过全部脱去军装落草为匪了。匪首是孙殿英部这个团的团长刘玉如,第二营在杨家庄被宋哲武的警卫营歼灭大部,正好同他一起进攻杨家庄的匪首被迫击炮炸死。二营长就势把残匪裹挟上山。刘玉如是这一带的积年惯匪,躲藏在这里避风头的土匪,都是晋、冀、豫一带的老匪,于刘玉如都相熟,很快就被他把这些土匪聚拢到手下。他带来的那两个营,加上二营裹挟上山的那股残匪组成两个团,聚拢来的土匪有组成一个团,合计有3000多人,就驻扎在曾家寨。
这股土匪有有一个与其他土匪绝对不同的特点,就是从不洗劫村镇,甚至也不抢劫过往商旅,一切生活用品全都自己去山外河南境内的林州买。
林州驻扎有河南省主席韩复榘的一个师,这个师的任务就是堵住太行山著名的大峡谷的通道,防止晋绥军突然兵出大峡谷。太行大峡谷北起林州任村镇回山角,南至山西省平顺县井底村,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200米,最窄处60米,险峻异常,堪称太行八陉之外的第九陉。韩复榘的铁杆兄弟---时任河南清乡司令,驻扎在信阳的石友三的26旅,就驻扎在任村和回山角堵住谷口。
曾家寨的人要出山去林州,必然要经过大峡谷谷口外的任村镇。据侦查,曾家寨的土匪阔气的很,每月都要去林州采购大批的酒肉米面,而每次回程经过任村镇,给26旅留下部分酒肉后,就直接进山。任村镇和曾家寨两地相距不到20里,如果不知道曾家寨的人是土匪那是绝不可能的。虽说河北的土匪,河南的清乡部队不一定管,可两家相敬如宾就有些让人怀疑。而且,曾家寨不仅有电台,还经常有洋人出没。所有这些,都坚定了宋哲武的看法,盗墓的宝贝一定在曾家寨藏着,孙殿英绝不会随军带着这许多宝物各处跑,而石友三很可能和孙殿英有默契。历史上的西北军一向粮饷匮乏,可这个石友三几次败北又几次快速复起,好像他就从来没缺过钱。孙殿英的新编第十师现在胶东驻扎,自然鞭长莫及。石友三虽然远在豫南的信阳,可以他和韩复榘的关系,派出一个旅到豫北,韩复榘是不会不同意的。
说实话,宋哲武对这些所谓的宝物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古籍文本、名人书画这些记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东西可以称为宝物,甚至是国宝;某一历史时期有代表姓、有特殊意义的物品也可以称为宝物,哪怕是一个瓦罐。而其它所有的金、银、珠、玉等物品,只要没有特殊意义的都不能算是宝物,不论它的价值有多大。如果在他的手里,他也会拿这些金银珠玉去卖钱,用来扩大部队,有了地盘去发展生产。
原本宋哲武就一直在打着这股土匪的主意,只是因为部队还没练成,才一直没有动他们。现在林蔚要他搞出些动静,宋哲武自然心领神会,这是要他制造混乱、搅乱各派系的视线、分散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华北乱局的注意力。可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消灭这股土匪是做不到的,只有打山外石友三那个旅的主意。如果孙殿英和石友三真有什么默契,土匪受到攻击,26旅一定会前来救援,只要他肯来救援,宋哲武的机会就来了。因为曾家寨在河北境内,一旦打起来,挑衅的一方不说大家也知道是石友三。如果消灭石友三的26旅,那这个动静绝对够大。为了保证闹出动静,宋哲武也做了万一26旅不动的准备。他让叶长贵把特种大队带出两个中队,一个配合攻击曾家寨,另一个准备一旦26旅不动,就主动袭击,引诱其追击,在进行围歼。
商震、林蔚、张治中等人走后,宋哲武立刻加大了对曾家寨的情报侦察,每一天都有情报传回来。在中国的农历年中,过完正月十五,春节才算结束。所以,正月十五这一天都会欢庆一番。宋哲武决定就利用这个机会,对曾家寨的土匪展开行动。
一个好的、高效的参谋部,对战局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宋哲武非常清楚,因此宋哲武一直非常重视参谋系统的建设,现在保安军的参谋部下设作战处、训练处、后勤保障处、情报处、通讯处、安全保卫处。在交待完本次战役目的后,整个作战行动完全交给作战处的这群年轻人,宋哲武让他们放手制订整个作战计划,目的就是要锻炼他们,给他们实践的机会。
作战处制订的作战计划宋哲武看后很满意,具体战斗计划就是围点打援:这次行动动用张亚飞的第一师,以一师三团的一二两个营和团炮兵营,配属特种大队一个中队围歼曾家寨的土匪;以一团和三团其它部队在通往山外的路上设伏,一旦石友三的26旅来援,就予以消灭。二团埋伏在进山的路上,作为预备队,如果林州韩复榘的那个师来救援,就在山口进行阻击。作为防止26旅万一不来,前去诱敌的特种中队随二团一起行动。
指挥进攻曾家寨的三团长就是孙立,他出身于孙传芳的讲武堂,宋哲武同他交谈后,发现他很有军事才能,便邀请他加入保安军。孙立在养伤期间已经对保安军有了了解,立刻欣然同意,宋哲武当即给了他新兵团团长的位置,这次整编,他的团划到一师,三个团重新混编,他任三团团长。三团这三个营的任务,就是天亮前,由特种大队的那个中队配合,先拿下距离曾家寨约1000多米的一个小高地,作为掩护进攻曾家寨的火力支撑点。这个小高地虽然较小,但地势和位置很重要,高度仅比曾家寨的山顶低一些,这个高地正好封锁了通向曾家寨的唯一一条上山的路,土匪们在这里驻扎了一个连,并建有坚固的工事。
今天强推了,感谢所有关心本书的朋友!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九章 风起冀南(二)
一师师部设在离曾家寨5里外的一个小山村里,师部作战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大比例的太行山区地图,张亚飞和参谋长黄家卫正站在地图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