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26之崛起-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李瑞芳自从在春节知道了《斑鸠计划》和他自己的任务后,李瑞芳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漂漂亮亮的完成任务,绝不辜负宋哲武对他的知遇之恩。
到现在为止,李瑞芳对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山地师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刚刚得到报告,他的山地师第一旅已经静悄悄地包围了娘子关镇,对于娘子关上的一个连的守军也做好了随时突袭的准备。他的先头部队四千来人,乘坐五列客货车已经出发,天一亮,他的第一旅就会以强大的武力夺取娘子关,并迫使驻扎在娘子关镇的这个晋绥军团投降。
虽然心里还有些紧张担心,很害怕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到司令的计划,可是李瑞芳还是努力掩饰着自己的情绪,他可不想让他的部下看出来,以免他已经逐渐在这些部下们心里树立起来的威望打折扣。
李瑞芳目送第五列火车渐渐的没入黑暗中,这才转身去李思炽的司令部。
在向李思炽报告了山地师各部的行动情况后,李思炽兴奋地对他的参谋长说:“电告宋司令和萧、陶两位参谋长,山鹰飞得很好。”
山鹰是山地师的代号,这是在向宋哲武和箫国栋、陶蓉报告行动顺利。
李思炽看着李瑞芳,很是感慨地说:“瑞芳,陶参谋长不仅很有远见,也很有眼光,带着我们加入第四路军这步棋是走对了。不瞒你说,现在一想起胡军长和郑重他们,我就后怕。”
李思炽拍着李瑞芳的肩膀,深有感触地说:“还有你老弟,虽然陶参谋长慧眼识人,可是如果不加入第四路军,你老弟现在恐怕还在做你的营长。好好干,可不要给我们广西人丢脸。”
对于李思炽的话,李瑞芳大多是赞同的。的确,如果当初不加入第四路军,即使他和李思炽回到广西,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李思炽还做他的师长,他李瑞芳继续当他的营长,境况远没有现在好。
他自己就不必说了,就说李思炽吧。李思炽如果现在在广西,大概也就是一个统领七八千人的一个小师长,哪里会是像现在这样指挥数万大军的中将军长,仅李思炽现在指挥的部队,就比李宗仁这次进军湖南直接指挥的桂系部队多。
而且李瑞芳看得出,司令对陶蓉、李思炽、梁忠甲、韩光弟、李文田、赵凤武、王哲这些拥有丰富军事实践经验的外来军官极其重视,和他起家时的老部队里的老人相比绝对是一视同仁,甚至还在某些方面更重视。他们这些人不论是投到中央军还是西北军和晋绥军,都绝对不会得到现在这样的地位和信任。
如果说,在司令的心目中的地位稍有些特殊的,那也仅有箫国栋、张亚飞、王叙和叶长贵。不过,李瑞芳是可以理解的,这些人都是帮助宋哲武一步步把第四路军拉起来的大功臣,在宋哲武的心里地位自然要高得多。
不过,对于李思炽“不要给我们广西人丢脸这句话”,李瑞芳很不赞同。他认为,他李瑞芳能有今天,固然要感谢陶蓉的推荐,可他更感激宋哲武的博大胸怀,在第四路军里,不以亲疏地域取士,而是以能力为先,这在阎锡山、冯玉祥那里都是绝对做不到的,就是蒋介石和李宗仁也同样做不到。宋哲武不但自己这样做,他也很反感第四路军里的其他人有地域亲疏的观念,这从宋哲武不管接收那支部队,都坚决要全部打散重编看得出来,而李瑞芳也极其敬佩宋哲武的做法。
因此,他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拉帮结派,如果说有帮派,那也是第四路军整体就是一个大帮派,他要时刻记住,他是宋哲武一人的部下。
李思炽没有注意到李瑞芳的情绪变化,接着兴奋地继续说:“天一亮,我就带着二师和军直属部队进娘子关,接替你的部队包围晋绥军的这个团,那时你的部队就要全力向太原进发,只要你的部队到达太原,山西就可以说已经是我们的了……”
这一晚,在太原同样也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李文田正月十五一过,立刻带着相关人员急匆匆地赶到太原,组建宋哲武的副司令长官公署。阎锡山为了拉住宋哲武,对李文田也是极其的热情,每次召开军事会议,都会要李文田参加。李文田姓格比较随和,这次又是带着任务来的,自然也是极力逢迎阎锡山,甚至还为阎锡山的军事计划出了很多主意和建议,很让阎锡山高兴。
而且,李文田出手阔绰,和晋绥军的军政大员们也都建立了很不错的关系。不管是武宿机场的建设,韩光弟接管《北方军官学校》,还是在武宿东面秋村和南砖井村附近的飞机制造厂、航空学校的选址、建设上,都是十分顺利。
唯一让李文田有些不爽的是,在他刚到太原时,冯玉祥还没有离开太原,冯玉祥毕竟是他的老长官,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去见上一面。对于他这个西北军的叛将,冯玉祥虽然表面上还是很热情,可是场面还是十分尴尬。直到冯玉祥离开太原前,李文田都是尽量避而不见冯玉祥。
接到计划开始实施的命令后,李文田以他即将奉调郑州为由,当晚邀请了周士廉和他驻太原的三十七师团以上军官,以及宪兵司令张达三,警察厅长孔维等军警宪官员到副司令长官公署,设宴感谢这些人这几个月来对他李文田的帮助。
与此同时,韩光弟在《北方军官学校》的新址里,设宴款待副校长荣鸿胪、张甲龄,以及山西籍的军校军官们;伍进也在武宿机场宴请山西飞机制造厂厂子兼总工程师、山西航空学校校长杨玉山,还有山西航空兵团团长刘杰和他的飞行员们。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大战夺巢(九)

为了今天晚上的宴会,李文田可是很费了一番心思。
李文田让人特意请来了四味斋的几名大厨,分作晋、川、粤、鲁四种菜肴,每个菜系挑选了十二个最有特色的名菜。不过,这四种菜肴可不是一起上,而是分作四次。也就是参加宴会的人们每品尝完一个菜系,全部撤掉后,在上下一个菜系的菜肴。
李文田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尽量的把宴会的时间拖长,最少也要在晚上10点开始行动前,不使用武力就把这些人留在这里。
由于阎锡山很在乎最基层人员对他阎锡山的感观,所以对如士兵和普通文职低级职员的薪饷很关注,并且阎锡山耳目众多,没有几个胆大妄为的人敢于克扣贪墨下面的薪饷,更不要说鱼肉乡里,以权谋私,搞些外快了。特别是阎锡山平素对各级官员管束较严,而且越是高级官员越是如此。因此,山西的官员的生活相对要清苦一些。
像张达三、孔维、周士廉以及太原警察局长等人还好,经常会有各界人士,特别是商人们的宴请,各色酒宴不仅都见到过,而且也经常参加,这个时候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形象,各道菜品只是略尝一口,即和李文田等人天南地北地闲扯起来。
可是其他人就不同了,这些人里,尤其是几个旅、团级的军官们,一道道精美的菜肴牢牢地勾住了他们的眼球,开始的时候还是看着周士廉动筷子,他们才跟着抓紧吃上几口,慢慢地随着几杯清冽的汾酒下肚,又在李文田和叶长贵的频频热情邀请下,再无所顾忌,不仅甩开腮帮子大吃,还和他们早就闻名酒量很大的叶长贵频频举杯,一时间宴会的情绪极佳……
在武宿机场,伍进在王助和麦克的陪伴下,在新建的空军总队司令部三层大楼里宴请杨玉山、刘杰的气氛就更好了。
杨玉山和刘杰自从被阎锡山交给宋哲武后,心情就一直极好,不仅两人一到宋哲武这里,就被各提了两级,军饷也比在晋绥军中的同级人员高出几倍,再不是几十上百的大洋,而是几百上千的大洋,最明显的就是刘杰,已经是每月一千二百大洋的薪饷了。
最主要的还是两人都感觉现在有了用武之地。杨玉山虽然到现在为止,除了王助和麦克,还没有见到巴玉藻、曾贻经等马尾来的大多数他的同行,可是王助和麦克的技术水平他可是见识了,在杨玉山看来,不要说王助和麦克一直交口称赞的巴玉藻,就是这两人在飞机设计制造方面也都是一流的人才,他们的水平绝对不比法国的航空工程师们差。
还有运来的飞机制造设备就更让杨玉山欣喜若狂,虽然山西飞机制造厂也有不少设备,可是同他们运来的设备相比,那可就差得太多了,不要说柯蒂斯运来的那个小型飞机维修厂的设备很齐全,很先进,就是宋哲武缴获的苏军的飞机维修设备,也让杨玉山高兴得不得了,仅用这些设备就完全可以组建一个国内最好的小型飞机制造厂。
当王助告诉他,今年还会有一些大型飞机制造设备会从国外买回来时,杨玉山更是惊讶的合不拢嘴。虽然现在只是在修建机库和厂房,设备还没有安装,可是三人对于如何安装和重新组合这些设备还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经过三人反复研究已经拿出了一个初步方案,如果王助所说的大型设备一到,一个中型飞机制造厂很快就会出现。这如何能不让杨玉山高兴!
刘杰现在是空军总队第二师师长,他的第二师是轰炸机师,虽然现在他还仅仅有27架dh…10归他指挥,可这也让他高兴得不得了,这可是真正的轰炸机。虽然dh…10是一战末期的,可是这些飞机保养得很好,漆满桐油的闪闪发光的机体,用手一拍就会发出“砰砰”的坚实的声音。
而最让刘杰兴奋的是,按照空军总队的训练计划,他的二师,包括原来山西航空兵团的那二十名飞行员,现在每天都要进行飞行训练,这些小伙子们再也不用只开着教练机上天了。
伍进今天宴请刘杰和杨玉山,是要告诉他们两件事:一是这几个月反复在涞源和太原、长治进行转场飞行训练的高志航的第一师,很快就要正式进驻武宿机场,高志航一到,第一师和第二师就要飞到郑州机场,协助地面部队作战;二是,在涞源的巴玉藻等人也马上就要全部到武宿来了。
因为以后的工作会非常忙碌,所以要犒劳众人。只是为飞机机制造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原山西航空兵团航空学校的人员准备的宴会,设在司令部大楼旁边的军官食堂里,由司令部的参谋们陪同,刘杰和杨玉山等人是在司令部的小餐厅里。
现在伍进和麦克、王助对杨玉山和刘杰两人都很认同,他们一致认为,这两人都是人才,他们的司令可是又捡到宝贝了。因此,为了以后不在两人的心里留下什么隔阂,在伍进的授意下,酒量很大的麦克和伍进两人频频给两人敬酒,心情极好的杨玉山和刘杰也是不断举杯回敬。
只是同欢欣热烈的酒宴气氛极不协调的是,现在机场的守卫部队,已经静悄悄全副武装地进入机场的守备阵地,飞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们举行宴会的军官食堂周围,也已经悄无声息的被守备部队包围。就是在司令部小餐厅的隔壁,也有司令部的警卫们严阵以待。
与此相反,在距离武宿机场六里外的太原南关北张村,新建的北方军官学校里就没有多少热烈的气氛了。不管是已经建好入住的原山西学员的红砖营房区和教官宿舍区,还是因为营房没有建好,分散住在帐篷里的原第四路军教导总队的学员们的帐篷里的人,都已早早按规定熄灯就寝。只有大门口和四面的哨位上,还有教务楼里的几个房间还亮着灯。
北方军官学校的教务楼里,在韩光弟的坚持下,也设了一间小餐厅。对于在教务楼里设餐厅,荣鸿胪很不以为然,以往他这个校长和教官们都是到学校外面的酒楼吃饭,学校的伙夫做的饭菜,荣鸿胪可吃不下去。不过,毕竟他现在是副校长,学校的大事还得听韩光弟这位校长的。
早就对阎锡山让他任副校长一事很是窝火的荣鸿胪,原本并不想参加韩光弟的宴请,可是今天的事情特殊,韩光弟告诉他,原第四路军的部队因为扩编,需要在北方军官学校的第四期学员中调用部分基层军官,紧急送往新乡和郑州。
别的事情荣鸿胪可以不来,可这件事,他是必须要到的,而且还要好好的参与。阎锡山私下告诫他的话,他是要必须执行的,这个时候可正是往原第四路军里参沙子的好机会。办完这事,他荣鸿胪还是拍拍屁股走人,他可没心情喝什么酒。
可是傍晚到了学校,韩光弟告诉他和教务长张殿甲,要先宴请他俩和一众教官,然后再研究挑选学员的事情,荣鸿胪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也只好参加这个宴请。
荣鸿胪耐着姓子,和韩光弟以及一众新老教官们喝了好久,看看表已经是十点了,实在忍不住问韩光弟,韩校长:“已经很晚了,既然前方部队急需军官扩编,我看我们是不是还是把选派人员的事情办好,再喝酒?”
也一直在偷偷瞄着墙角的落地钟的韩光弟,笑着说:“好,今天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我们先办正事,我拟了一份名单,还要请荣副校长和张教务长以及众位教官仔细参详一下。”
转身又对他的副官说:“刘副官,去把我拟好的名单取来。”说着,对刘副官递了一个眼色。心灵神会的刘副官一边答应,一边起身出去。
不过,刘副官并没有去韩光弟的校长办公室,而是直接下了楼,径直来到楼外一百米外的一处帐篷里。很快,帐篷里聚集的十几个第四路军的军官们就静悄悄地鱼贯而出,奔向各个帐篷。住在各个帐篷里的第四路军学员也立刻非常默契地,排着队安静迅速地奔向营区西北角的武器库。从他们出来的时间看,这些人应该早已穿好衣服,等在帐篷里了。
军校的武器是不允许带到营房的,每天训练后,都要把武器交回库房保管。武器库的库门这时已经打开,第四路军的学员们在领取了武器弹药后,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迅速奔向不同的地域。
很快,军校里原山西籍的学员营区周围,就布满了荷枪实弹的第四路军学员,并且在各个有利地形上还架起了机枪,甚至学校的制高点教务楼的房顶也出现了晃动的人影。
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荣鸿胪有些不能耐烦地问韩光弟:“怎么这么慢?二十分钟了,一份名单还去不回来?我看这样的副官就应该解职。”
荣鸿胪话音刚落,刘副官就进入房间,冲着韩光弟一点头,韩光弟不再客气,收起笑容,沉声说:“让他们都进来吧。”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原大战夺巢(十)

韩光弟一发话,刘副官猛地拉开门,从门外一下子涌进几十个手端驳壳枪的第四路军学员,与此同时,和原山西军官学校的教官混坐在一起的教导总队的教官们也都掏出手枪跳了起来,用枪逼住了山西籍教官。
一见这架势,荣鸿胪脑子嗡的一下,虽然他不知道韩光弟为什么这么做,不过他知道他自己是上当了,下意识的伸手就去掏枪,他的手刚摸到腰间的枪柄,两臂就被人从身后紧紧的把住,同时头上也被人用枪口抵住。与此同时,一脸惊愕的张殿甲和一众山西籍教官的手枪也都被人缴下。
荣鸿胪色厉内茬地叫道:“姓韩的,你这是要造反?你可要知道,这可不是在你们的山沟沟里,这是在太原,只要这里一打起来,太原城内的周士廉马上就会率部赶到这里,就你们那总共四五千人,可翻不起什么大浪!”
“四五千人?”
韩光弟冷冷一笑说:“荣副校长你可是看走眼了,我们在武宿的一个团表面上是两千多人,实际上是一个3000多人的加强团,加上这里我们的2800多人的学员,就有6000多人。实话告诉你,我这2800人可不全都是普通学员,有一多半都是打过老毛子的精兵!还有在几里外的兴华厂区,那里三千多工人中,现在有一半已经换成了叶师长的特种大队和警卫师的战士,这些人加到一起就是8000多人。更何况你说的周士廉和他的三十八师团以上军官现在正在李参谋长那里做客呢,他们可回不了部队了,我们是有备打你们无备,你认为你们还有机会吗?”
脸色灰败的荣鸿胪不甘心地说:“用不了多久,忻州马良的三十九师和晋中王弼的三十七师都会赶到太原,看你们还能蹦跶多久?”
韩光弟哈哈大笑说:“我的荣副校长,如果我们没有后招,你以为我们会这么做吗?今天索姓就跟你说明白,现在这个时候,绥远已经被我们从外蒙南下的两个军拿下了,这两个军都是配有马匹的,他们正在兼程南下;在涞源的部队应该也已经进入山西,按时间推断,他们此刻正在奔向繁峙。在繁峙虽有你们的一个旅部和一个团驻守,可我们有内应配合,拿下繁峙根本不成问题。这一路我们有700多辆卡车运送部队,运送一个师到太原,那可不需要多少时间;还有在娘子关方向,我们的部队按计划也应该已经登车,正在沿正太路开向太原,如果一切顺利,明天凌晨2点多即可到达太原。”
韩光弟看一众山西籍教官,冷然说:“我们宋司令拥护中央,反对军阀内战,已经命令第四路军的所有部队开进山西,希望你们都能看清形势,只要你们积极配合我们安抚学员,我保证以后你们还是北方军校的教官。谁要是敢捣乱,我韩光弟可不在乎多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