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937-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强四位将领的车队停在远处,他们四人带着警卫和副官进入旁边的观测掩体内,借着微弱的星光,看着远处泛着寒光的大炮。
过一会儿,天空中“嗡嗡”的声音出现了。这是从南京仙林机场起飞的两个俯冲轰炸机分队,共6架。
李国梁带着无线电耳麦,提醒向小强和两位总参谋长,试验要开始了。然后,他向天上的轰炸机领队下达了进攻命令。
6枚照明弹喷着镁光,依次慢悠悠地降下来了,附近的山间顿时出现了好几个雪亮的圆形地带。
……但是,6架鱼鹰轰炸机始终在盘旋,并不敢往下俯冲,直到6枚照明弹相继落地,又恢复到一团漆黑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往下俯冲。
李国梁有点冒汗了,用无线电大声喝问轰炸机领队。但得到的回答是:
找不到目标。
李国梁立刻命令他们重来,再次投下照明弹。
每架鱼鹰机翼上携带两枚照明弹,现在只剩下一枚了。
又是6枚照明弹相继投下,6架飞机趁着短短的三四分钟内尽量寻找。
终于,一架鱼鹰好像发现了目标,压下机头向下俯冲了。紧接着,另两架跟着它,也冲了下去。
但是几秒钟后,令观测堡里的人目瞪口呆地事情发生了
一团火球爆起,紧接着一声闷响传入观测堡内。
随后,李国梁脸色惨白,他的无线电耳麦里传出惊恐地声音:
“拉起来!快拉起来!那是地面!!!”
两秒钟后,又是一团火球爆起。
耳机里继续传出撕心裂肺地声音:
“往上拉!往上拉!……加油!好,好,起来了,我们得救了……”
向小强、张照先、唐云生三人也是目瞪口呆,但还不完全确认。
“这……这是怎么回事?”
唐云生喃喃地问道。
李国梁几乎瘫到地上了。半晌才呻吟道:
“两架鱼鹰……撞到地面了……第三架及时拉起来了……”
顿时,三个人陷入惊愕。
观测堡内气温仿佛降到冰点。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87集 流星雨
“这样,最后就在这两种之间选择了,”王鹤翔笑呵呵地对向小强说着,显得很满意,“要么就是80毫米口径,要么就是100毫米口径。”
向小强站在装训部的办公室里,盯着王鹤翔办公桌上的两颗大铁家伙。
办公桌上铺着一块布,布上躺着两枚迫击炮弹。不,应该说是“冰雹炸弹”了。因为它们已经被改装好了。
左边一枚是80毫米的,大概有啤酒瓶那么大。感觉使点劲儿的话,一只手还是能拿起来的。
右边一枚是100毫米的。虽说口径上只大了20毫米,但体积已经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了。如果说左边的像个啤酒瓶的话,那右边的这个就像25升的特大号可乐瓶,无论从体积还是重量,都不是一只手能拿起来的了,必须要用两只手臂抱起来。
向小强伸手慢慢地摸着这枚冰凉的大家伙,感受着从指尖传来的阵阵杀气。
“这个多重?”
王鹤翔答道:
“改装后全重10公斤。”
好嘛,10公斤,整整是80毫米的两倍半重。
“如果用这种的话,”向小强问道,“天鹅轰炸机能装多少枚?”
“最多82枚。”
“鱼鹰呢?”
“鱼鹰?鱼鹰不行的,”王鹤翔摇头道,“鱼鹰是单引擎轰炸机,没有弹仓的,只能外挂。机腹下面加上两翼的加挂点,总共只有六个,挂这种小炸弹浪费。鱼鹰最少得挂那种70公斤的炸弹。”
“啊。”
向小强又摸着100毫米的“冰雹”,沉吟着。
这么大个头,已经不能叫冰雹了,叫流星雨还差不多。
王鹤翔又笑道:
“大人,出事之后,李国梁是彻底狼狈了,张长官和唐长官也都窝火得不行,这下D日的空袭计划得全盘重做了。H时的空袭清军炮群,全部交给天鹅了。这一下,他们谁也不再多说一句了,哈哈。”
向小强叹道:
“鹤公啊,有什么可高兴的……毕竟摔死的飞行员不是清军的。李国梁也好、张长官和唐长官也好,都也是我们自己人。”
王鹤翔一怔,马上肃然道:
“不错,大人说的对,老朽过分了。”
向小强又说道:
“李国梁……这家伙因为没有尽早组织鱼鹰编队搞黑夜轰炸训练,搞得迫在眉睫才发现这么大的问题,现在唐长官正考虑把他捋掉呢。吓得不行,昨天晚上来找我,拜托我给说情,拉他一把……唉,也不知道唐长官这是要来真的还是说说气话。要是真有捋李国梁的意思,那我还真得打起精神来,用劲儿保李国梁一把。”
王鹤翔沉吟一下,说道:
“老朽估摸着,多半是说气话。第一,这说到底,终究只是个训练事故。而我们这大半年来加劲练兵,因训练阵亡的士兵也有一定的数量。如果说训练死了人就要撤换司令,那么统帅部里的头头脑脑早就都换一遍了,张唐二位长官也早都不在位子上了。再说,现在还有一个来月就要开战了,这等于是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
向小强有数了。他也怕自己好不容易和绑在自己战车上的李国梁突然给撤掉,再换上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那今后能不能合作得来都是未知数。如果王鹤翔分析的有道理的话,那自己晚上再去训练场的时候,倒是可以跟唐云生、张照先说一下,做个顺水人情。
王鹤翔又笑道:
“大人,今晚咱们又去汤山那边看试验,这次却不是鱼鹰,而是天鹅了。究竟是用80毫米的还是100毫米的,也许今晚就能定了。呵呵……大人,不知你更喜欢哪一种?”
向小强也笑了,轻轻抚摸着桌上两具“胴体”,怎么看都觉得右边的大家伙更过瘾一些。
“这一种,”他轻拍着100毫米的弹体,笑道,“不要说直接命中,就算隔着几米的距离,都能把一门150MM重榴弹炮炸毁了吧。”
王鹤翔知道他也看中大家伙了,笑道:
“不要说150重炮,就是210重炮也炸毁了。至于炮兵,除非蹲在战壕里,不然就算趴在地上,那也是一个不剩的全炸死了。”
向小强咧嘴一笑:
“呵呵,看今晚的了。”
说着,他两手一抄,双臂加劲,一下把这枚10公斤的“冰雹炸弹”搬了起来,抱在怀里:
“好家伙!这玩意儿当哑铃练臂肌不错。”
王鹤翔吓的大惊失色,连声道:
“大人小心!大人快放下!大人别掉了……”
……
当晚,上次观看试验的几个将领,又聚集到了汤山训练场的观测堡里,远处的场地上仍是摆放了20门报废的大炮。每门大炮的间距、周围的沙袋堆放方式,都是参照浦口间谍**回的照片布置的。
因为这次试验是依据水平轰炸的要求来的,所以规模大了很多,不再像上次那样,只有六架俯冲轰炸机了。上次是基于俯冲轰炸的要求进行的试验,强调精确二字,所以六架足够。这次将会来12架、也就是1个中队的天鹅轰炸机。
被轰炸的场地也扩大了,成了和浦口炮群相仿的面积,即3公里长、1公里宽的大型阵地。12架水平轰炸机将排成两排,每排6架,对这3平方公里的长形地带进行地毯式轰炸。
当然,地面当靶子的火炮还是只有20门,就在这个范围内的某处,每门间隔十米,摆成200米宽的火炮阵地。轰炸结束后,军官们只要看这20门火炮的受损情况,就可以得出判断了。
张照先、唐云生、向小强、李国梁、王鹤翔几人依旧守在观测窗前,盯着远处的大炮,侧着耳朵听着天空中是否传来引擎声音。
按照时间,那个轰炸机中队现在差不多该飞到目标上空了。
果然,来了。
这声音,和前几天的俯冲轰炸机不能比。随着轰鸣声由远及近,仿佛整个天穹都在震动了。
尽管很响,尽管听声音好像都到头顶了,但天空中依旧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
……
突然,远处天上同时出现六颗雪亮的闪光,晃晃悠悠的下坠,像流星一样。紧接着,又是六颗投下来。随即又是六颗,越来越近……
几秒钟内,天空中出现了六串刺眼的“长龙”,在夜空中飘荡着下落,周围漫山遍野已经是雪亮一片,亮的像白昼一样了。
短短的一瞬间内,上百颗照明弹已经投下来了。
观测堡里的每个人都禁不住感叹:
这么亮,上次的不能跟这比啊!上次的六颗照明弹,和这相比就是小打小闹了。
巨响从头顶上一下子掠过去了。向小强知道,第一排的六架天鹅轰炸机飞过去了。紧跟着的第二排,投下的将不是照明弹,而将是炸弹了。
头顶的轰鸣还没过去,远处的第二波轰鸣就跟着过来了。然后……
巨响开始了。
远处密集的闪光快速重叠爆起,伴随着密密麻麻的巨响,海啸般地飞扑过来,一下子就从头顶上覆盖过去了。
这一刹那,地堡里的所有人都不自觉地蹲低了一下身子,做出了躲避的动作。
当然,这并不需要。这只是4公斤的小炸弹,而且观测堡的水泥顶盖有一米厚。
强光和巨响的“海啸”在身后远去了,几个人又站起来,相互看着,表情竟都很是惊愕。尽管,他们事先是知道会发生什么的。
刺鼻的硝烟味道从观测窗弥漫进地堡里,很是呛人。但是他们都趴在观测窗上往外看。
尽管观测窗很窄,但很多泥土仍是从外面被掀了进来。可见外面的爆炸多么剧烈。
向小强睁大了眼睛,在漆黑中努力搜索着。
外面……似乎已经寸草不生了。好几处他记得很清楚的灌木和小树,现在原位置上什么都没有了。远处的那些大炮,好像仍矗立在那里,依旧反射着寒光。至于损坏成什么样了,还要走近才能知道。
这时候,李国梁带着耳麦,大声说道:
“几位大人小心,回转攻击开始了!”
几个人立刻又把脑袋缩回来,小心躲避。
随着李国梁话音落下,后面反方向又想起了密密麻麻的爆炸声,又如同海啸般地反扑回来。
首先是头顶六架天鹅轰炸机轰鸣着掠了过去,再次投下上百枚照明弹。紧跟着,另外六架天鹅轰炸机甩着“冰雹炸弹”又掠过去了。
12架天鹅,一共轰炸两遍。第一遍是A组飞在前面投照明弹,B组轰炸。第二遍是反过来往回飞,B组在前面投照明弹,A组轰炸。
这样两轮过后,所有的照明弹和炸弹都投下去了,12架天鹅返航,返回仙林机场,改装100毫米的“冰雹”。在此期间,军官们会到轰炸场里检测战果。
……
向小强和几个将领在卫兵们的手电光柱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出来了。
这真是深一脚浅一脚了。外面的土地完全被大翻了一遍,弹坑虽然不算深,但是很密集,几乎一步一个坑,没法走路了。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气味,还有被翻起来的泥土的气味,还有各种草木的焦糊味。
一行人在手电的光柱中,好不容易摸索到了那20门火炮跟前。
现在矗立着的,已经只有17门了。有3门火炮被炸弹直接命中,已经被炸成了废铁,掀倒在地上。残损的零件炸得到处都是。
另外17门火炮虽然没被掀翻,但是能够明显看出来,都有一定的损伤。但是,损伤到完全不能用的程度的,比如炮管扭曲、绞盘手柄飞出去的,好像还没有。
随行的炮兵维修连的几个军官也上来了,他们认真察看了这些幸存的火炮,证实了:一半火炮不同程度报废,但另一半的炮修修还可以勉强用,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需要修理多长时间可以恢复发射?”
向小强追问道。
为首的修理士官又仔细看了一下几门状态较好的大炮,犹豫了一下,说道:
“工具、零件就手的话,一两个钟头吧。”
向小强和几个将领相互看看,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有点威力不足,看来还得用大家伙。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88集 耳鬓厮磨中的国策
第二次的轰炸试验完全证实了10公斤炸弹的优越性。/同样的两轮炸弹扔下来,是更大的一番地动山摇。飞机飞走后,几个人出来一看,地面上的小弹坑变成了大弹坑,而且是像散兵坑那么大、跳进去能躲下一个人的那种。
手电筒挥舞的光柱里,已经看不到20门大炮矗立的身影了。它们已经全部被掀翻了。由于第二次是换装了10公斤的大“冰雹”,所以装弹量、投弹密度都不如4公斤的。因此这次没有直接命中的。但尽管如此,两倍半的爆炸威力,还是把这20门大炮炸得七零八落,虽不至于是“粉身碎骨”,但也成了真正的废铁,彻底无法修复了。
两轮轰炸试验,结果可以说是为几位将领们带来了惊喜。由于是大范围的地毯式轰炸,并没有俯冲轰炸机那中看不到目标的麻烦。反正只要大体范围对,撒下去就是。而像炮兵军这种几平方公里的大目标,再加上就在长江对岸,轰炸机要飞的航程很短,也基本不存在黑暗中偏离航线、偏离大目标的问题。
特别是,水平轰炸机投下的照明弹数量和范围,都是俯冲轰炸机不能比的。A组的六架飞机一字排开,每架间隔每秒投下一枚照明弹,强光就能彻底覆盖整个目标范围。后面B组的六架飞机就可以看到地面的炮群位置,这时候呈每架间隔炸弹就可以较精确地覆盖在炮群上面。
飞机都完全飞过目标上空后,再重新编队,A组照明、B组轰炸,再往回轰炸一遍。这样左右的炸弹就能够全部投在目标区域内,实现饱和轰炸。经过事实证明,这种轰炸的实际效果,也绝对是俯冲轰炸机编队所不能比的。
当夜,几个人就住在了汤山狙击手学校内。第二天一大早,几人借着白天的良好视野,全面观察了这三平方公里的轰炸效果。
李国梁感叹道:
天鹅轰炸的效果鱼鹰看来是比不了。”
李国梁一向是“向党”的坚定分子,上次却站在统帅部一边,反对向小强的水平轰炸炮群计划。向小强知道,这并不只是处于“唐云生是直接上司”、“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考虑,更多的也是李国梁这个老飞行员自己的专业考虑,认为对付火炮阵地这种目标,俯冲轰炸机更适合。
但是向小强看到,这次他却第一个开口承认天鹅轰炸机的效果。这说明冰雹炸弹的“地毯式轰炸”效果已经被将领们认可了。
向小强补加了一句:
“不仅效果鱼鹰比不了,效率鱼鹰也比不了。”
张照先和唐云生都看着他。向小强笑道:
天鹅,就已经让42架鱼鹰比不了了。原说的平均一个炮群出动24架天鹅,看来是用不了了。如果这种轰炸效果不属于偶然的话,那么每个炮群派出一个中队12架就可以了。这样算起来,用冰雹炸弹还比俯冲轰炸省飞机。”
李国梁说道:
“应该不属于偶然。相反……我认为,鉴于这是初次试验,机组成员都还没有经验。随着下面的多次训练,轰炸效果还会好。张大人、唐大人,末将请求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按照这种方式组织多次训练,就以12架飞机的单个中队为单位。并在大明腹地的不同训练场进行训练,最大程度排除偶然性。”
张照先也很满意,点头笑道:
“可以。你组织吧。”
王鹤翔马上又追了一句:
“几位大人,鉴于10公斤冰雹炸弹对硬目标有更好杀伤力,老朽强烈建议针对清军炮群的重型冰雹炸弹,就采用10公斤的。不知几位大人意下如何?”
张照先看看几个人,笑道:
“你们觉得呢?”
唐云生也笑道:
“只是米迫击炮我军装备的不多,这一万多炮弹,不知道一时间能不能凑出来这么多。毕竟陆战也要用。”
向小强马上说道:
“这好办,回去让人查查。不够的话,往兵工厂下一批订单好了,这种常规弹药生产线都是现成的,只要把机器一开就行了,我们生产和改装可以同时进行是炮弹,又不是汽车,月产十几万还是很现实的。”
李国梁立刻也说道:
“向大人说的不错,末将也是这个意思。”
“如此说来的话,”张照先点点头,微笑道,“可行,就这么办吧。李司令,回去和王大人研究一下2公斤的和10公斤的冰雹炸弹的改装比例。时间紧迫,今天之内就要定下来,然后下去生产。”
“是!”
……
在英国和法国的牵头下,“关于实施不干涉西班牙协定国际委员会”在伦敦成立,即著名的“不干涉委员会”。委员会由27个国家组成,委员都是这27个国家驻英大使。不干涉协定规定,禁止向西班牙内战的双方输出和转运武器及军用物资。
当晚,向小强从统帅部里开完会出来,一边和另两个军官说话,一边往停车坪自己的汽车走去。这时候他看到自己的汽车旁,一个禁卫军军官正和胡炯说话。
看到向小强过来,胡炯和那个禁卫军军官马上立正敬礼。胡炯对向小强小声说道:
“陛下请大人进宫议事……咳咳,陛下说,是关于‘不干涉委员会’的事情……”
向小强点点头,上车一靠,说道:
“去宫里。”
他知道,这段时间进攻日益临近,自己太忙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