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子晋阳(完结+番外)耽美-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一刻有可能就对你横眉冷目。
“你乖乖喝药,放心吧,”皇帝叹气道:“朕都依你。”
“什,什么?”萧墨存诧异地反问。
“出宫,朕准了。”萧宏铖眼神复杂地看着他,缓缓地念道:“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
萧墨存一听,浑身一震,这是他题在《抗旱十三则》卷首的诗,意思是旱灾无情,身为官员,却无法及时抗旱救灾,心中愧疚难当。这本是唐代大诗人元稹的诗作,萧墨存自幼熟读唐诗,后又经营古董,最喜唐代器物,对唐朝历史文化最为熟知。将这首诗题在此处,只是信手捏来,感怀而已。此刻听皇帝娓娓读来,觉得甚是深意。
果然,萧宏铖看着他,柔声道:“连你都知道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朕贵为一国之君,又岂会置黎民百姓于水火而不顾?十三则朕看了,甚好,你果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刘昌敏主力推荐你,连厉昆仑也为你保荐,那抗旱十三则,诸多细节,用到你之处甚多。”他顿了顿,道:“朕再舍不得你出宫,国事当前,也无可奈何。墨存,早点养好身子,早点,帮朕吧。”
南方大旱尚未缓解,一连三月,天上无雨,田地里颗粒无收,七州三十八县二十万民众顷刻间就要逃荒成为饥民。逢此国难,丞相刘昌敏自是率领门生故吏,六部官员,忙了个脚不沾地,人仰马翻。虽忙却不乱,难得的是皇帝陛下此番格外配合,令与之打了多年交道的刘昌敏,颇有些感到不习惯。
刘老丞相两朝重臣,作了皇帝十三年帝师,亲眼瞧着一个少年太子如何一步步登上现在这样的权力高峰。他与皇帝有师生之情,兼之辅助之恩,私下君臣情谊甚深,可政见却经常相左。刘昌敏原本以为按自己对皇帝陛下的了解,说服他迁出“尚书处”,名正言顺地采纳“尚书处”拟定的《抗旱十三则》,至少要磨三天以上的嘴皮子,他甚至暗作准备,想着时候一到,什么群逼苦谏、耍赖要挟等等不得已的手段都得将使出来。刘昌敏虽为清流知识分子领袖,却生性狡黠,平生最好与人斗,自觉其乐无穷,一想到有机会让萧宏铖那张广纳谏言、求贤若渴的英明帝王脸,变成不得不咬牙同意,颁发圣旨的模样,他就觉着乐趣盎然,莫名兴奋,在家中着手摩拳擦掌了好半会。
哪知刘丞相这种恶趣味只享受不到一天,头天觐见将此提议奉上时,皇帝明明气得脸色紧绷,第二天去的时候,皇帝已然换上一副贤德君主的模样,不仅痛痛快快答应让“尚书处”并入六部之外,还刷刷下旨,将“尚书处”有品阶官员七名,无品阶官员十五名,原封不动地归入文官行列,秩俸不变。接着又难得说了重话,力排吕太尉一派的异议,将“尚书处”拟定的《抗旱十三则》标为国策,命丞相刘昌敏督促各州县官员立下军令状,将一应免赋免税、赈灾筹粮、医药防疫、灾民安置等归令个人负责,确保各级官员分工明确,迅速反馈底下灾情,作一个高度集中化的处理。
更令刘昌敏想不到的是,一向不信怪力神的皇帝萧宏铖,此次居然第一时间颁发“罪己诏”,诏告天下,称南方三月无雨,“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准”。不一日,又令钦天监择黄道吉日,亲赴京郊太白山设坛拜祭龙神,封龙神为王,修醮禳之,以求降雨。
这里京师各衙门闹哄哄忙作一团,皆为着这抗旱之事调钱调粮;那里南边州县已经有快马来报,出现饥民逃荒,集体抢开县城粮仓的暴乱。整个天启朝算是遇到百年难得的困境,然而哀兵必胜,此时北部边关,将士们反倒斗志昂扬,士气高涨,一连打退了克什日晏三次趁乱进攻。还好几月前即采纳萧墨存植谷戎边、开关贸易的建议,此时开始逐见成效,秋收第一批粮食和用盐铁与牧民易牛羊毛织物奶制品,驻军自给自足已实现不少,着实为后方朝廷,减轻了相当负担。消息传到京师,总算是让皇帝连日乌云环绕的眉头,稍微舒展开了些来。
尽管时事如此纷乱多变,然而日子还是要过,京师达官贵人的笙歌夜宴还是要照常办起,乐坊勾栏关闭不少,却也仍旧有些生意,每晚永定河畔,灯笼高挂,依旧是莺声燕语,热闹非凡。有人有热闹的地方必定滋生流言,流言对京师的贵族们来说,早已成为衣裳上精美的刺绣中,单单挑金线绣的花蕊;食物中精心烹调的味道里,提别题的那股滋味。
这几天京师最大的一则留言蜚语,莫过于晋阳公子萧墨存恃宠而骄,得罪圣上,以至失宠,最后黯然出宫的消息了。
此则流言被一传再传,顷刻间渲染上无数细节。无数人津津有味地复述着,其生动之处宛若亲眼目睹,什么晋阳之骄横,君王之震怒,哀告之无门,离宫之黯然,直直将成了一部案头灯下的香艳小说。
第39章
中元节后,京师秋至,北边的流寇,南边的旱灾,暂时都影响不到这里。古老的青石板路上,两旁酒肆商铺仍旧营业,虽不复往日熙攘繁华,却也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失帝都的热闹与祥和。
这座都城南临太白山,北向永定河,处于一山一河当中,端的是依山傍水,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可见当初选址定都,颇废一番心思。城廓并不遵循古礼中方九里,旁三门、经涂九轨,九经九纬的规矩,除去皇城之内道路必遵准绳之外,其余地方,却也因地制宜,街头巷尾,蜿蜒屈伸,少了几分巍峨,却多了几分情致。
帝都北面的朝市当中,卖艺的、耍猴的、摆摊位算命的、代写书信的、推着独轮车贩卖水果散货的,连同青石板路两旁的酒肆商铺,共同勾勒出一派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拐过这条大街,则是一条略嫌狭隘的石板路,名唤“张王直”,来历已不可考,姑且认为,早年这巷子里住了张姓和王姓两户人家。到了如今,“张王直”内住的早已不复姓张姓王,却有一家叫“春晖堂”的老字号药铺,药材价格适中,掌柜的脾气古怪,祖上传下来的精湛医术,可却不挂牌问诊,每只喜欢鼓捣些新药丸膏药。还好店里的伙计们略通医理,且是这一片住了多年的老街坊老邻居,最是童叟无欺,因而附近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也愿意来这里买药丸,抓贴药剂了事。
这天与往常一般无二,“春晖堂”的伙计早早开了店面,将不大的一片店擦洗得干干净净。大清早的并没有什么人来,只隔壁的寡居老娘过来拿了贴去湿痛的膏药。当值的伙计姓林,入“春晖堂”时间尚短,只因自小住在“张王直”内,与店里的老伙计都混得颇熟。年前父亲去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伙计们瞧不过去,禀报了掌柜,才将他收进来做了药铺的学徒。他也勤勉好学,为人老实,东家脾气怪,他也能小心伺候得来。混不到一年,已经从锄药的学徒,升到了柜前的伙计。
小林子这里捧了一盆清水,舀着撒在铺子前,一不留神,一勺子水全撒过路的一个少女的白绫撒花裙上。那少女“哎哟”尖叫一声,小林子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是一位模样俏丽,年纪尚轻的姑娘,瞪着一双眼睛,扯着自己滴里达拉往下淌水的裙子,骂了起来:“你这小厮没长眼啊,往哪泼水呢!”
小林子自知理亏,对方又是年轻貌美的姑娘家,爱惜衣裳容貌是天经地义的,忙扔了木勺,欠身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我眼睛迷了屎,没瞧见姑娘过来,真是对不住。”
“这就完了?”那少女泼辣得紧,指着他鼻子骂道:“知道这是什么?官里的白绫,锦云坊的绣功,我今儿个头回上身,就遇到你这不长眼的,你说怎么办吧?”
小林子不知道什么是官里的白绫,却知道锦云坊是全京师最贵的绣坊,多少达官贵人的衣裳都在那里绣的。他着急了,道:“那,那该怎么办……”
“赔啊,这裙子的料须得好好浆洗,非托专门的洗娘不成,算,我亏点,算你十两纹银吧,拿来。”那姑娘伸出俏生生的一个雪白手掌,道。
小林子后退了一步,道:“我,我一个月只有十五吊钱……”
“十五吊钱你就敢不看人随便往人身上泼水啊,你……”那少女气极了,叉腰正准备好好教训他一番,却在此时,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声道:“梅香,让你出来问路,这怎么倒跟人吵起来了?”
小林子循声看过去,却见眼前一个美貌的大姑娘,打扮体面,浑身透着利索和精干,一双妙目正滴溜溜地在自己身上打转。他脸上一红,忙低下头,不敢再看。
“锦芳姐姐,他把水泼我身上,你看我的裙子。”那少女换上了撒娇的口吻,提了裙子道。
“我才刚都听到了,欺负一个小伙计算怎么回事?裙子不就撒了水么,这就要人家赔,府里的东西你糟蹋得还少了,都让你赔,你怎么办?”大姑娘一张嘴,就是一通干净利落的训斥,让那少女红脸。随后,又温言朝小林子道:“这位小哥,我想请问你,可是这里的本地人?”
“是,小的自小长在‘张王直’这里。”小林子忙答道。
“那么,可认得一位,姓莫,叫莫求贤的大夫?”
小林子微微张大了嘴,摇头道:“这可没听说过。”
那姑娘眼中略过一丝失望,抬头看了看他们店的牌匾,道:“这里统共就你们一家药铺?”
“是,咱们老店百来年了,信誉最好不过的。”
“掌柜的可在?”
“我们掌柜啊,一般不出来,在里头呢。”小林子笑道:“姑娘有什么吩咐,只管吩咐小的便是。”
那姑娘沉吟片刻,道:“不知掌柜姓名,小哥可否相告?”
“哦,那个啊,我们这的人都知道,掌柜姓吴,名讳上问下仙,为人虽然有点脾气,可却是大大的好人。”
那姑娘喃喃念了几声“吴问仙,吴问仙,莫求贤,吴问仙”忽然眼睛一亮,笑道:“可是这里了。有劳小哥向掌柜的通报一声,我明日带着家主人过来问脉。”
“可是,我们掌柜只喜做药,不帮人看脉的,姑娘不如外头去找正经大夫……”
“哦,喜欢做药啊,那你告诉他,我们有世上难求的金风玉露丸,问他要还是不要。”那姑娘说毕,笑了笑,携着少女的手,转身离去。
出乎意料,向来躲在药庐不管前边铺子事务的吴掌柜,听到“金风玉露”这四个字后,一反常态,一把抓住小林子的肩膀,细细问询来人是谁,何等模样。小林子吓了一跳,如实禀报后,掌柜的面沉如水,挥手让他下去。小林子不放心,回头频频观望,却见药庐空荡荡的,掌柜面目模糊,身影瘦长中带了说不出的孤独。他喃喃低语,听不清说什么,小林子耳力好,只听见那低语中,似乎隐隐约约有“是你么”三个字。小林子摇摇脑袋,心想掌柜的怎么比往常,更要古怪万分。
第二日吴掌柜呆在药庐没出来,可小林子中途进去送茶时留意了下,似乎掌柜也没在鼓捣他的药渣子,反而负手临窗,不知在想些什么。他放下茶后照例出柜台前照料生意,忙起来几乎将这件事抛诸脑后,直到临近傍晚,老娘送饭过来,匆匆用了之后才想起,昨日那两个美貌女子,并没有过来。
他心里略有种说不出的失望,这个年龄的男孩在天启朝多数开始谈婚,只是他家贫如洗,为人又老实,一般人哪里肯将女儿嫁与他。他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街坊四邻,平时哪里有机会见到这样神仙般的人物。到了点灯时辰,他垫高脚挑上灯笼,却听到一阵清脆的马铃并马蹄声,他循声望过去,朦胧的夜色中,一辆普通的黑色马车缓缓驶来,车后跟着四个带刀侍从。
京师遍地高官贵族,此等架势原不足为奇。只是进到“张王直”里,驶到“春晖堂”门口,这却是头一遭得见。小林子愣愣地放下手中挑灯的竹竿,看着一个锦衣美人轻盈地自车上跳下,正是昨日见过的大姑娘。小林子心中一喜,正想上前,却见那美人笑吟吟地对自己道:“小哥,我们来了。怎么着,你家掌柜,答应问脉了不曾?”
“答,答应了。”小林子忙答道:“几位快请进,掌柜的,早已在后面等着呢。”
“等等。”那姑娘回头道:“来几个人,扶公子爷下来。”
“不用了,我又不是病入膏肓,哪里就需要人搀扶了。”车内传来一声温润的男声。小林子听得有些入神,却见车帘一卷,一个身穿月白袍子的年轻公子慢慢地扶着那姑娘的肩膀,下了车。小林子乍一见那人相貌,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足足半天,反应不出一个词来。活到这么大,他第一次觉得,不读书,不学字,是何等遗憾的一件事,在面对这样一个人时,他翻来覆去只想到“美”,但到底如何美,美到何种程度,在他的脑海中,却找不到什么词汇与之对应。他只知道,那之前还觉得美丽动人的姑娘,站在那人身边,竟然无端端显得粗糙起来。他只知道,当那人朝他微微一笑时,他的天地都要为之颠倒。
“喂,小哥,我说,这可是我家公子爷,不是你能随便看的,赶紧的,前边带路吧。”那姑娘见他目不转睛,呆相毕现,忍不住叱责。
“哦,对不住,好的,小的,这个,我……”小林子语无伦次起来。
那年轻公子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对那姑娘道:“他还是个孩子呢,你别吓到他了。”
那姑娘撇撇嘴,又瞪了小林子一眼,小林子吓得赶紧低头,跑进了药铺,抖着手道:“请,请进吧。”
那年轻公子扶着姑娘的手,走得极慢,浑身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惫感,店内的烛火一照,才发现这人脸色苍白,每走一步,似乎都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他不知怎的心里一颤,不由自主伸出手去,想要托住那人的肘部。
“不用了,谢谢。”那公子朝他微微点头,温言道:“我能自己走。”
小林子尴尬地脸颊涨红,差想抽自己一巴掌,这人看着气度高雅,定不是寻常百姓,怎么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人,就这么伸出手去。
哪知,那人似乎看懂了他心中所想,笑笑拍拍他的手,道:“不过还是多谢你了。”
小林子懵了,在他记忆当中,这样的贵族公子从来不屑于正眼瞧他们样的平民一眼,他还记得,小时候,在外面街边玩,差点被一位贵族公子的马踏到,还好躲闪得及,但如果当时被马踩死,对那些老爷公子们来说,也不过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轻巧吧。但眼前这样容貌如此出众的男子,却用温和的口吻,对他说“多谢”。他偷偷地抬眼看那人,只见他动作虽慢而吃力,但每一步都稳稳当当踏出去,灿若星辰的眼眸中,透露着摄人心魂的光,很久以后,小林子才领悟到,那里面的意思,可以用一个词表达,那就是“坚定”。
第40章
药铺后堂,倒有一间干净的厢房。进门即见一盏白釉高足油灯在案几上点着,一盏绢制瓜皮灯在湘妃榻边照着,照得室内犹如白昼,地板上一尘不染,座椅案几等物俱都散发着光晕,这厢房只见简洁,不见奢华,胜在处处不沾尘土,连锦芳等素来挑剔的人,进了来,也禁不住暗暗点头。
萧墨存略一踌躇,朝下面客座的圈椅走去,锦芳忙从身后侍卫手中接过自家备着的黑色皮裘,展开了铺在圈椅上,方才引着萧墨存坐下。
萧墨存略带笑意地道:“谢谢,只是哪里需要这样。”
锦芳答道:“哥,这秋风一起,夜色就寒,凉椅子坐下,毕竟不舒服不是?”
萧墨存轻笑着摇摇头,斜靠在皮裘上,脸上略有倦意。锦芳知道,他自从出宫之后,虽然已经小心再小心地将养着,然而身体康复很慢,而南巡的事情不能再拖,在信不过御医的情况下,这才不得已打听了宫外的大夫来就诊。这半个月来,已不知为萧墨存暗地里找了多少京城名医,针灸药石用了不少,可惜收效甚微。那一日不知怎的,被锦芳打听到十余年前,“张王直”内有莫求贤莫大夫有起死回生之医术,神乎其神的往事。萧墨存听后并不热衷,只评价四个字“以讹传讹”。但锦芳是有心人,带了梅香亲来寻访,后又着人对着“春晖堂”掌柜吴问仙进行一番打探,确信此人乃诊病圣手后,这才兴致勃勃地张罗着带萧墨存登门问诊。
萧墨存不忍拂了锦芳一番好意,只得天黑后,以过景王府为名,于后门坐进辆普通马车晃晃悠悠来到“张王直”。锦芳为避免招摇过市,贴身丫鬟一律不带,只点了府内四名靠得住的侍从随行。
萧墨存接过锦芳递过来的茶水,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