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风波-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光进对房琯说道:“初战我军失利,是因为我军的武器不及燕军,远程打击力量不如对手,所以吃了亏。应该组织稳固的防御,阻敌锐气”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房琯请战唐军又大败 子仪撤军燕军收河北5() 
    

    房琯对李光进的话不以为然,盯着他说道:“我奉皇上圣旨讨贼,旨在收复长安,岂能被叛军阻在此地。我命令你想尽办法冲破叛军的营垒,将军队运动到长安城下。”

    听了房琯不切实际的命令,李光进申辩道:“叛军强悍,我军防守都很困难,没有能力进攻。我军在此守卫,阻此了叛军向灵武攻击,解了皇上之危,已经获得了战果。进攻没有把握,今天的攻击越来越弱,军士都提不起精神来,靠我们急又有何用?”

    房琯说道:“军士提不起精神来,是做将军的无能。你要想办法鼓舞士气,冲破叛军的阻拦。”李光进说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是古代军事家孙子说的,元帅不能忽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一味逞能,那是要吃败仗的。”

    房琯开始沉思起来,在房间里踱了几步说道:“现在两军相遇,只能进不能退。撤退就会受到叛军的攻击,被动挨打,必败无疑。只有进攻才有希望,你作为先锋官,要想办法进攻。不敢进攻,还是什么先锋官?”

    李光进不依不饶,争辩道:“哥舒翰的二十万主力军,就是因为盲目进攻而全军覆没的。前车之鉴不可忘却,否则将重蹈覆辙。现在国难当头,复国得一步步来。操之过急,反而容易速败。”

    听到复国两字,‘田单复国’的典故闪电般的房琯的脑袋中闪过。他突然一拍脑袋,兴奋的说道说道:“有了,战国时田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火牛阵复国。这是古代以弱胜强的成功的战法,正好适用,明日用此阵法,定能破敌。”

    第二天,唐军在民间征用耕牛,准备妥当后。用战车二千乘,使牛拖拉,在牛的尾巴上捆绑绵絮,浇上油作为冲锋的先头部队,后面跟着骑兵和步兵。

    到了两军阵前,唐军在牛尾点火,二千条牛拉的战车冲向燕军阵地。二千条牛,屁股上冒着火,并命的冲向燕军的阵地。离阵地五百步时,燕军突然擂鼓呐喊,震耳欲聋,同时所有的车驽一齐射出,臣箭击毙了前面的头牛。前面的牛倒地,尾巴上的火把并没有息灭,后面的牛看到火炬,停止奔跑。突然牛群炸锅,不听使唤,掉转头来冲向唐军。

    唐军大乱,李归仁挥兵反攻,唐军被牛群冲得七零八落,失去了抵抗能力,成了一群待斩的羊群。房琯没有临阵经验,不知如何处置,军队失去指挥,全线溃败。损失两万,只有数千残兵败将逃脱。

    十月二十五日,房琯带领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与南军会合,组织再战。刚刚战败,军士们的士气低落,失去了斗志,已经无心战斗。

    杨希文说道:“我军初败,士气低落,按照目前的现状,应该立即撤退。避开敌人的锋芒,拉长战线,先保存实力,再寻找机会与燕军周旋。”

    房琯说道:“杨将军不懂带兵打仗,对军队的现状并不了解。叛军前天取得胜利,但死伤不少。现在只有采用硬对硬的方法与燕军对抗,方可鼓舞士气。”

    房琯组织进攻,因为两军的力量对比太过悬殊,唐军一触即溃,被燕军杀得大败,杨希文和刘悊都投降了燕朝。房琯逃回灵武,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负荆请罪,请求肃宗皇帝用他来整顿法纪。

    唐肃宗没有治他的罪,仍然让他担任宰相,原因是房琯传达唐玄宗的旨意,送来金册和玉玺,正了他的名份,有拥戴之功。再就是房琯知识渊博,文才很好,在唐肃宗面前表现得忠心耿耿。

    李宓向唐肃宗上奏:“启奏皇上,房琯这次大败,并非偶然,一是唐兵连连失败,在心里上产生了畏惧情绪,临阵怯战。二是房琯虽然自负,常以天下为己任,但用兵并非所长,只知道高谈阔论,不懂实际运用。三是辅佐他的李揖、刘秩等都是儒生,不知道如何带兵打仗,岂有不败之理。房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叛军的曳落河虽多,能当我刘秩乎?’说明他根本就不会用兵。”

    唐军大败,唐肃宗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信心,又被践踏得无影无踪,顿时心灰意冷。好在郭子仪及时带兵回到了朔方,李归仁得知郭子仪带兵赶到信息,不敢轻举妄动,没有进攻灵武,当即回守长安,与唐朝对峙。

    唐肃宗迫不及待的诏见郭子仪,请他拿出收复长安的策略。郭子仪说道:“启奏皇上,目前朝廷的信心不足,宜先稳住防守,与叛军僵持一段时间之后,待叛军疲惫之时,再攻取潼关,先切断叛军的退路,然后集中兵力围困长安,叛军没有退路,军心必乱,那时不难收复长安。”

    唐肃宗便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且依旧兼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军节度使。

    郭子仪按照唐肃宗的旨意,在朔方养精畜锐,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做好准备,寻找时机收复长安。

    史思明接到安禄山的圣旨,立即向朝廷上表:“启奏皇帝陛下,目前平卢王玄志有守军三万,对蓟城始终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只有先解除这个威胁之后,再回军进攻常山和太原。如果先进攻太原,平卢之兵从后方夹攻,防不胜防,对燕军不利。臣请奏先收复平卢,请皇上恩准。”

    张垍对安禄山说道:“史思明进攻平卢的目的是要扫清蓟城的后顾之忧,而陛下要他进攻太原,是要夺取长安到蓟城和洛阳连成的地域,为的是燕朝的利益。史思明不听陛下指挥,坐镇蓟城,以蓟城的利益为重,存有异心,他自成一军,不易驾驭,时间久了,就会脱离陛下,陛下应该早防。”

    安禄山说道:“史思明与朕一起从军,出生入死,让他守蓟城,保住我燕朝的根基,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们之间是过命的交情,他不会反我,但将来如何?…”他突然停顿不说了,因为他说的将来,是指他死之后。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认为他的病很重了,很难治好。

    但他不能明言,只要说出他要不久于人世,他手下将领的思想立马就会产生混乱,燕朝就要分化瓦解。这也是他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用以证明他身体很好,还不到立太子的时候。

    张垍说道:“陛下不要被他的假象蒙蔽了,此人城府太深,将来必生祸乱。陛下不准他的上表,坚持让他进攻太原,试试他的态度。”

    安禄山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上报的是实情。蓟城是我们大燕的东京,地位重要,不能有后顾之忧。朝廷要相信他,批准他的上表,让他在限定时间内,拿下平卢。”

第一百四十章 箭传书信鲁炅意不决 救援失败仲犀设擂台1() 
    歼灭主力过潼关,帝国楼台已望观。

    四方出击攻城池,将帅藏私暗计算。

    龙虎旌旗插朔方,唐朝少帝戴皇冠。

    汉家军士聚集拥,战火纷飞风向转。

    安禄山接到了李归仁的奏折,得知唐朝已经开始组织进攻,虽然李归仁成功的击退了唐军的攻击,并歼敌五万,但是他心存疑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挥动一下手上的奏折,对堂下的大臣说道:“进驻长安之后,唐朝君臣逃往蜀地,我们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开始想象大燕国的辉煌。没有想到李亨在灵武登基,重新坚起了唐朝的大旗,阻住了唐朝的溃败之势。这次唐军妄想攻击长安,虽然被李归仁击退,李氏王朝没有挽回局势。但是李亨已经站稳了脚跟,重新建立了信心。更为严重的是,那些顽固不化的唐军将领,又有了主心骨,他们又有了幻想,还在坚守阵地保卫唐朝。今天的朝议,重点是重新评价局势,如何对付那些冥顽的唐朝将领,瓦解唐军。”

    张垍上奏:“启奏皇上,唐朝在灵武建立新朝廷,调集陇佑、河西和朔方的边防军,现在郭子仪已经回到灵武,我军在长安只有两个军团,总兵力与唐朝相差甚大,要想击败唐军,必须增加兵力。如果从其他地方调兵,一是抽不出兵力,二是大兵调动劳力费神。臣上奏,长安维持现状,卡住唐朝的物资供给,压迫灵武的唐军。重点进攻南阳,向荆州进军。”

    严庄上奏:“启奏皇上,唐朝已经是日薄西山,李亨在灵武苟延残喘,我们只要抓住战机,定快将其歼灭。臣上奏立即调动军队,集中力量攻击灵武,捉住李亨,唐朝就灭亡了。”

    张均上奏:“启奏皇上,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的局势,我燕朝攻击受阻,唐朝的京城虽失,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兵源雄厚。要想一下子将唐朝消灭,不切实际。臣上奏稳固现有地域,集中兵力收复太原,将河北、河东、河西、长安和河南联成片。先治理好国家,积蓄力量,与唐朝打持久战。”

    安禄山说道:“中书省起草圣旨:史思明组织军队,进攻太原,限三月之内攻克。蔡希德攻击云中,打通与长安的通道。武令珣诱降鲁炅,诱降不成即强攻,一定要拿下南阳。田乾真、李归仁加强长安城的防守,牵制唐军主力。”

    史思明接到安禄山的圣旨,叫来耿仁智,对他说道:“皇上又来圣旨,催促攻击太原,限定三个月拿下。”耿仁智说道:“现在平卢还在打,又要攻击太原,那里来的兵啊?”

    史思明起身在房间里走动,耿仁智说道:“皇上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平卢的唐军死守,一时之间没有攻克。元帅可以向皇上上奏折,说明原因。”史思明说道:“上次上奏,三个月内拿下平卢,现在已经四个月了。上奏现在没有攻克平卢,无法自圆其说。”

    耿仁智说道:“战场形势不断变化,唐军顽固抵抗,规定时间攻不下城池是常事。元帅如实上奏,看皇上如何裁决。”史思明说道:“皇上是从战场上滚出来的,我们的做法怎能蒙过他的眼睛。只要上奏,他就会知道我们有意保存实力,不愿强攻平卢。这可是大事啊,说不定就会让蔡希德来蓟城取代我了。”

    耿仁智说道:“纸包不住火,限定的时间还没有攻克城池是实事。有意保存实力也不是坏事,谁都想少付出牺牲,多获得战果。现在平卢不能放弃,抽不出兵来攻太原。现在只有一法,就是元帅亲自去太原,帮助张献诚指挥攻击太原城。”

    史思明采纳了耿仁智的建议,来到常山,张献诚到城门迎接。进了张献诚的帅府,史思明说道:“皇上让你我带兵围攻太原,张将军为何不动啊。”张献诚说道:“皇上要求三军一起攻击,单靠我一支军队攻不下太原。”史思明说道:“我的军队正在进攻平卢,一时半会抽不出兵来。太原城的兵不多,你不愿耗费兵力,派兵包围太原城总可以吧。”

    张献诚说道:“我又不是傻子,去干那力不从心的事情。太原是一块骨头,巴不得他们撤走,怎么会去包围,阻止他们撤退呢?他们迟迟不愿撤退,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撤退的打算。既然不会撤退,也用不着包围他们。”

    史思明说道:“那么为何又不攻城?唐朝分崩离析,城中守军军心涣散,如果进行强攻,就能攻克。”张献诚说道:“洽洽相反,城中有三万唐军,李光弼顽固不化。我的探子报告,他信心百倍,在军中放出豪言,要坚守城池,等待唐朝的反攻。我这点军队围困都不够,如何能拿下城池?”

    史思明拿出圣旨给张献诚看,张献诚说道:“我早就接到了,攻城你是主脚,你的兵不来,这城就攻不下。三个月限期转眼就到,你向朝廷说明原因好了。”

    史思明当即上奏:“启奏皇上,入秋以来,我军不断进攻,收复大部分失地,郭子仪收缩防守,将兵力集中在太原和云中。臣奉旨进攻太原,李光弼顽固得很,太原城墙坚固,唐军利用工事抵抗。张献诚正在全力攻城,但短期内不易攻克。蔡希德全力攻击云中,臣的主力正在攻击平卢,等攻克平卢之后,立即回军。集中兵力与张献诚一起夹攻太原,一举攻克。”

    张献诚看过史思明的奏折说道:“我没有攻城,你为什么上奏我在攻城?这不是谎报军情吗?”史思明说道:“我现在是骑虎难下,你就帮我一下,等我拿下平卢,立即攻击太原。”张献诚没有再坚持,同意史思明的奏折。

    安禄山接到史思明的上奏,不大满意,但又挑不出毛病。本想调崔乾佑向东攻击太原,却又接到李归仁的上奏,郭子仪回到灵武后,担任唐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兵马副元帅,厉兵秣马,调整西北三个军镇的军队。李亨扬言,一定要收复长安。请求向长安增兵。

    为了对付李亨的新朝廷,长安的四个军团不能动。安禄山只有改变原来的主意,重新调整的部署,先巩固地盘,将唐军围困。朝堂之上,他对众大臣说道:“攻克潼关已经三个多月了,我军取得一些胜利,但并没有象想象中那样顺利。李亨在灵武称帝,为即将灭亡的唐朝打气。唐军仍然还在顽抗,今天朝议,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百四十章 箭传书信鲁炅意不决 救援失败仲犀设擂台2() 
    

    安禄山发话,首席宰相张垍当即上奏:“启奏皇上,现在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朝廷的方略也要随之改变。李亨在西北举起旗帜,将西北三个军镇的兵将组织在一起。唐朝的残余势力还在顽抗,要想打开局面,必须改变策略。目前西北战场的兵力对比,唐朝占优,只能防御。让田乾真李归仁守卫长安,拖住唐朝的主力。不从其他地方抽军队到西北攻击唐朝的新朝廷,重点解决其他地方的残敌。臣上奏加强长安的防守,将唐朝主力阻滞在西北。重点向南攻击,夺取荆襄。”

    安禄山说道:“这建议好,朕对南阳的战况十分不满。让信使带着哥舒司空劝降鲁炅的信件,到南阳催促武令珣劝降鲁炅拿下南阳,怎么不见效果。这个武令珣也不知道轻重缓急,南阳已经是一座孤城,已经脱离了唐朝的管辖,怎么就拿不下来呢?再下一道圣旨,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攻克南阳,朕只要结果。”张均拟好圣旨,用加急送到南阳前线。

    武令珣接到圣旨,鲁炅的信一直在他的手上,没有办法送到鲁炅的手上。他想长安已经攻克,南阳成了一座孤城,只要困住里面的人,迟早是要被攻克的。他计算着时间,城内的物资已经不多了,再有一月时间。南阳城就会箭尽粮绝,非破不可。

    哥舒翰给鲁炅的信,武令珣并没有看得那样重。既然城池总是要破的,不在早晚。现在圣旨又一次催逼,他为了减少伤亡,只有想办法将信送到鲁炅的手中。

    南阳城内,由于燕军将城池死死围困,四门紧闭不能进出。城内的唐朝军民,长期得不到补给,困苦不堪。鲁炅站在城楼上,看到四面的燕军营寨,对站在身边的方岚说道:“叛军已经围困三个多月了,朝廷的救兵现在仍然不见踪影,仗打成这样,估计朝廷出问题了。”

    方岚叹息一声,没有言语。鲁炅说道:“想陆荣荣了,他回你们的老家,应该不会出现意外。”方岚说道:“三个多月了,一点信息都没有,这心里闷得谎。现在真有些想念她,不知道她的伤好了没有?”

    “叛军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哪来的信息传递呢?叛军这样只围不攻,看样子是要困死我们了,城内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得想想办法。”鲁炅拍了一下方岚的肩膀,下楼去了。方岚还是痴痴的站在那里,陆荣荣的容颜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他的眼帘。摆脱不了,挥之不去。

    再说陆荣荣,在张冲的保护下,到了徐家码头,急不可待的回到自己的家。陆立明高兴得不得了,上前拉着她瞧上瞧下。笑着说道:“在外面闯荡了三年多,吃了不少的苦吧。”他突然看到她身后的张冲,脸色一变说道:“这位小伙子是谁呀?方岚呢?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啊?”

    陆荣荣说道:“他是我的师侄,叫张冲。张冲过来见过师叔祖。”张冲过来给陆立明跪下:“徒孙张冲参见师叔祖。”陆立明转为笑脸说道:“免了,免了。”他回过头来对陆荣荣说道:“快去看望你方伯伯吧,他从仁义山庄回来后,一直萎靡不振。楚副帮主说他病了,可是我发现除了精神差一些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变化。可能是在思念方岚,已经六七年没见面了,亲生儿子,哪能不想呢?”

    陆荣荣转身就要走,张冲机灵的很,马上说道:“师叔是去看望掌门师叔的爸爸吧,我也去拜见方师叔祖。”

    自从仁义山庄回来以后方宝成一直没精打采,三个多月来,完全沉浸在痛苦之中,没有心思处理帮中的事务。他将洞庭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