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宣穆皇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是?”这才想起曾经似乎有过这么个约定,她也不在意,“你回来了,难道不是为了咱们家么?这孩子出来得早,也是没有预料到的。”
“总是委屈了你。”
春华低头含笑,却总不以为意。
这话换个人说,周瑜诸葛,哪怕是以风流出名的郭嘉有了这样表露的心迹,她或许都会当真吧?
为什么当对象换做是司马懿的时候,她却不能全然相信呢。
“便如君言。如今既然安置下来,咱们也该合计着日后了。”
成见是难免的存在,自小便受到传统思想的偏颇教育下,这样一二十年刻下的印象一朝就磨灭也是迷惘。
好在她实在没心思管那些“挚爱不至爱”的少女命题,只要天不塌下来,过一天日子,她还是上有老小有小,不管乐意不乐意,丈夫在官场一天,她总少不了去交际。
这或许也是这对夫妇至今能合拍的原因——这俩人都是实用主义者,情分归情分,但整体数着情分也不能当饭吃。
比起之前,两人现在是有儿有女,有车有房有社会地位,一日不作为,在帝都成本又高,是既养不起儿女又养不起车,连个养路费都付不上。
春华现实得很,回家要收拾自家小院,得空要接回大女儿,还要想方设法重回交际圈。
在这一面司马懿比她的任务显得更急迫,男人本就有着养家的任务。哪怕本朝公务员待遇不错,一人干活养活全家都不怕;他入仕的途径又是通过曹老总最信任的谋士荀彧举荐,最初还是老老实实地从小官做起。
他初为的是文学掾,司马家族素以经学人伦著名,司马朗、司马孚亦是此中的高手,不难想象其中与他们刻板的父祖有关。
教授经学,其实最初也不限于一位公子,然而文学掾与司马朗初为的掾属虽然品级相似,掾属直接为曹操服务,文学掾则和诸公子联系。
这时候也恰好司马朗亲假在家,对于这位涉足官场十多年的胞兄,司马懿素来敬重,作为职场新人自然要去问问老鸟的经验。
司马朗似父,在这个问题上回答的中规中矩,“惟恪守本分,忠亮不倾,不矜廉隅。”
这样的回答让司马懿觉得他大哥真是父亲附体了。
口上称诺,等退出他大哥这儿,却不由悲愤了。
司马朗不过随口一说,到他弟心里却不由把这话嚼碎了再多思量几回。
本分,无非就是当个老老实实,封建模版的直臣,不投机,不与公子们纠葛。
本分你妹啊!
谁不知道要跟着领导走,又“忠”又“顺”,但为天子的直臣了?现在天家败落,曹操才是霸道之主。只要跟着最大的领导走,做“直臣”,总是比给人站队的,投机倒把,动不动就被推出去炮灰了的强。
真正清贵的家族,谁稀罕给公子们站队,当枪使了?
哪怕不辅佐出个储君来,只要家族根基在,天子也不能小觑了他们。
真是形势逼人!
他也想当个不用站队的“直臣”。
政治投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所谓的“一本万利”,“奇货可居”,真以为吕不韦把赢异人捧上王位,是一点风险都不冒的吗?
血统是真的不假,合着他到咸阳宫太子妃贿赂拉选票的时候就一点成本都不花了?
眼下他就没表露出什么明显的意向。暂时他是与诸公子讲经学。
但他本人不想立刻参与争储之中,形势却不由人。
司马懿头一天去报道上任,就遇上同为文学掾的陈群。
文学掾这职位通常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
陈群足比司马懿大了十四岁,自己又作为职场新人,司马懿便先问过好。
“长文兄。”
陈群是他推荐人荀彧的女婿,两人原本就认识,无论如何他也不能不先敬着举荐人的女婿。
陈群倒是比几年前更随和些,首先便透着热络亲切,“仲达别来无恙?”
略寒暄后,亲自给这位新同僚引见同事。
“这是王郎士晨。”
“这是李郎德宏。”
……
司马懿:……
长文兄,你介绍的可都是曹丕党人!
然后陈群才似想起来似的,慢吞吞地介绍其其他人,“另有两位丁郎,正礼,敬礼,那一位则是……”
司马懿要到这会儿还看不明白也真不用混下去了。
陈群,他是早上了曹丕的贼船了吧。
自己是受了陈群岳父的恩惠才得官的,背后是河内集团与颍川集团的联系,这会儿他要甩脸不认人,别说敌对方不会接纳,就算是原有对自己友善的一方也要把他咬死。
真是想当“直臣”而不能得!
说实话他是多么想跟他大哥一样安安稳稳地走曹操路线,踏实地做个直臣,凭着自己的能力才干让人赏识,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康庄大道,稳妥地升官,半点思想负担也没有。
他也想当个伯达一样的直臣。
但出仕的途径不是人能选的,就家族而言,一方面是与颍川荀家交好,两家集团继续亲密友好合作;另一方面,长子跟着曹操走,次子揽着曹二代,一手老子一手儿子,也是种投资。
司马朗既然走了条康庄大道,那么次子司马懿只有荆棘之路可走。
然而建安十四年,这次第,有一人可要比他烦恼忧虑得多。
作者有话要说:
很重要的信息
据我考据,郭嘉的儿子只比阿督大一岁,嗯,大家想不想看嘉司马联姻?
65、直臣之道(二)
曹丕近日就烦躁得挠心。
如果这年代也排一个“建安初年十大苦逼榜”的话;丕少爷肯定是排第一。
曹丕是父亲的次子,母亲的长子。
自大哥曹昂死后,父亲就迁怒于自己,当时自己尚且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少年;如曹冲般年岁。
宛城之战时自己好不容易从乱军中由人掩护着才突围,九死一生方脱身。
平日里互相熟悉都生出几分感情来的侍卫们一个个地在烽火中倒在自己面前,还一面声嘶力竭大喊叫他走。
好不容易才见到父亲,身边素日陪伴的人手不足二十人,刚想冲过去对父亲一诉艰苦,哭号一场,却被父亲冷冷地迁怒;“你兄长都死了;你怎么还活着?”
他死了;你的机会就来了吧?
内心霎时冰冷一片。
父亲明着痛哭大将典韦,实则心中更痛爱子曹昂。这一份难言的迁怒首当其冲的就是排行在曹昂之下的曹丕。
随后,由于曹昂之死,嫡母丁氏则痛斥于丈夫,烦躁的曹操气头上说下了过分的话,等冷静下来,心中也未必是没有情分,急着去追夫人,最后却不得。
丁夫人离开后,以曹操霸主的身份,正室夫人的位置自然不能悬空,便选了卞氏为继室。
与宠爱无关,为人妾者,多是以色事人,卞夫人年轻时或有爱宠,但如今青春渐逝,新人们又从不乏人,曹操择其扶正不过是在其余的妾室中她年纪偏大,较为稳重,所生诸子数目最多,排行也最靠前。
实话说,曹操当时这年纪,再让他重新求取名门贵女为妻也是笑话了。昔时他去丁氏的时候身份尚不显,这时候再娶妻,难免继室的出身要超过了原配。
何况他府中的妾侍们有些年龄都可作青葱少女们的妈了,娶一个名门小少女来,身份是够了,但压不压得住人还是个问题,要是能力不够,自身吃亏也就算了,曹操难免要被闹腾的后院烦心。
因而把年长的妾扶正未必不是最实惠的方法,虽然这种实惠的方法,“以伎为妻”,为他带来巨大的非议。
实则卞夫人对这样的升职也并无完全的认同感。
丈夫对原配并不是完全无情,相反则是沉重的愧疚。
这一份愧疚在,时间越长,他便越难以自拔。而同时作为占了丁夫人位子的自己,则有份别样的憎恶。
初时卞夫人也未多想,只是亲弟弟卞秉屡有战功,曹操却总压着不赏,卞夫人不由要多说句公道话。
曹操没理她,“正是因为他是夫人的弟弟,孤的妻弟,我才不能在人前赏识他。”
卞夫人心想,如果只是一次压着弟弟的赏,她也知道是为着避嫌,可次次都压制,便是亲戚,这个避嫌也太过了。
曹氏,夏侯氏的子孙们可没少封的,哪里就避过嫌了。
她是靠着丈夫过日子的,也不敢顶,只好再退一步,“因着是亲戚,相公不好提拔,便私下赏些财物?”
曹操敷衍道,“你私下资助娘家的财物难道还不够多么?”
把她吓出一身冷汗。
至此她也算是明白了,对于她这个占了丁夫人屋子的女人,丈夫嘴上不说,心里却总要压着继室一头,好让所有人明白,继室不同于原配。
扶正还是曹操自己的意思,明面着看,她是胜者,实则做了正室后,她说的话反倒比不上原来中听了。
也不知道份位和丈夫的信任比起来,哪个对她更有利了。
索性只能指望着儿子们,好在如今曹操的三个最年长的儿子都是她亲生的。
*
这一日甄氏刚从婆母卞夫人处退出来。
回到自家,不由被曹丕追问道,“怎么样,母亲说了什么?”
甄氏摇摇头,“阿母说,仓舒公子自去了,相公心里不好受,前日那位环夫人还哭闹来着。”
曹丕一挑眉,继续听她说。
“您也别把前日相公的话放到心里去,任是环夫人再得宠又如何了?如今仓舒小公子走了,她再是吵闹,相公还不是一点不含糊地把姑娘送宫里去了?”
说着说着,甄氏自己也可怜起环夫人了。
都说她是个宠姬,可这个宠也实在太薄了。明眼人都看得出,若不是因为生了个神童曹冲,丞相府中从不缺鲜花美人。
亲儿子才刚死,做娘的当然揪心要哭,环夫人其时也不过二十多岁,但她的这个哭闹却比不上丁夫人在曹昂死了后的哭闹,便是丁夫人,最后也回了娘家。曹操对个小老婆更是不甩面子,环夫人要哭闹?好,直接把她亲生的女儿曹宪去给天子为宫婢。
那个天子自身都难保,对曹氏又有恨,这个女儿送去和终身送去做老姑子也差不多了。
甄氏还在心有戚戚焉,曹丕却是问重点,“母亲还道如何?”
“老夫人说眼下这时候还望诸公子们皆安宁,不生事便好。”
曹丕冷笑。
吓得甄氏不知如何言语,“公子您……”
“我没事。”他这个母亲啊!
是想让他这个长子老实地被父亲训斥得狗血淋头,压力却都由他来挡。
他要安分,然而背后,他那几个同母出的弟弟们却可以“不安分”,肆意挖他的墙角!
还都是一母同胞。
“这些我都知道了。”曹丕阴沉着脸应下,又对妻子缓和下表情,“阿洛,委屈你去母亲那儿侍奉了。”
“您是我的夫君,只要您好,我做这些又都是愿意的。”甄氏温柔地回道。
诸子争储,或许也便只有身边这一朵解语花才能宁静他的心神了。
到底男人还是要有些担当。
曹丕别过爱妻,“晚些再回来,现下我正该去找了季重。”
出门着屐,外罩了皂褶儿便走了。
这一年对他来说真不是个好年头。
火烧赤壁已是上一年腊月的事了,月初战败,月中残兵逃亡,死伤者过半,逃得出的十之一二。
这样的惨重伤亡后,十多天后的新年也过得惨淡无比。
对于曹操而言,宛城战失去了长子曹昂,赤壁战则再次失去了中意的继承人曹冲,其苦郁不下于赤壁失败的原本意义。
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是人生莫大悲哀。
命大好不容易再次从战败中逃出的曹丕,却再次被曹操迁怒。
上一次父亲好歹知道大哥之死与自己无关,这一次是新仇旧恨,言语满含怒憎:“别以为仓舒死了,你们兄弟几个就有了机会。”
对卞夫人所生之子皆是怒斥,首当其冲,被怨恨最多的便是曹丕。
长子难为。
对于父亲的这份霸业,理智的想,他也并不是没有惧怕过承业争储之途的艰难,然而一个人处在一个位子,进是种困难,退也是困难。
他可以不争业,他可以想做个富贵闲人,然而作为长子的这个身份,别说争嗣的时候是弟弟们的一个阻碍,将来上位的要不是他,铁定要被弟弟们收拾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时势造英雄,或者说,时势逼英雄。
曹彰身边的多是掌兵权的武将,曹植这货形象好,外表的欺骗性较大,身边笼络了一批世家“名士”。
对于两个声势浩大的弟弟,曹丕的**们这会儿还真的只是小猫三两只:吴质,陈群,勉强再算上一个朱铄。
在这种情况下,河内名门出身的司马懿的加入让曹丕喜闻乐见,而司马懿本人则相当忧郁。
小猫三两只,这是想奸都奸不起来啊!尼玛。
别说曹植手上的那些人都华而不实,没多大用处,三人成虎,世家名士效应一哄,曹植就是那新鲜出炉的金克拉。
这会儿更有个蠢货的作为,让他近乎想直接再回去托病了。
同年刚出正月,仓舒小公子曹冲的丧事还没过七七,曹操刚训斥完年长的儿子们,便有一人触了霉头,上来进谏。
司徒赵温请以辟用曹操子曹丕,“子桓公子为明公长子,请以为掾。”
曹操即不悦:“吾子但有何能,司徒府莫以丕为操子而荐耶?”
一点也不像是谦虚儿子没才干的样子,是人都看得见曹丞相是真的怒了。
此刻离曹冲死去都未过七七。
发作了环夫人之女,曹冲长姊曹宪为汉献帝宫人的曹操,赤壁惨败尚且历历在目,这会儿底下的儿子们却只惦记着他的权柄,骤怒而发。
对天子上言,并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温辟臣子弟,选举不实,当免官。”
怒极而直呼他人名。
赵温免官后,闭门三个月便死了。
赵温之死勿说司马懿都觉得愚蠢至极,便是春华也讽笑掩口:“那一位赵大人怕是想着三公之位再不稳,只是用这法子讨好人,也实在太不会见眼色了吧?”
“捧杀捧杀,原本就是杀人于无形的,”春华道,“这会儿我要是想和子桓公子为仇,正该四面哄了人来举荐公子,言其贤达若圣人。”
司马懿道,“幸好人不若卿。”否则……夫人,你凶残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别名:苦逼大少勾搭老师史
ps:郭嘉的儿子郭奕 在郭嘉死的时候只有一岁(好难过)
后来就由曹操照顾了,不过由曹操负责照顾的属下家属实在太多了,例如陈宫等等一堆的。
郭奕好歹没成为第二个何晏,只是因为父亲的原因,和贾诩一样都是个低调的人。
话说他作姑爷应该还挺好吧?我实在找不出其他世家多余的小孩出来了,但真让他做姑爷,家里父亲死,母亲身份不明,本人也不知道是因为不想惹事而低调,还是压根高调不起来,所以……找不到候选人,实在不忍心让姑娘照着剧本挂掉
66、直臣之道(三)
也不管司马懿愿不愿意;总之既然上了曹丕的贼船,想下来却是难。
与此同时,他爹司马防似乎还嫌儿子们的事不够闹腾,顺带着把三儿子司马孚一起给弄出去做官。
司马孚得人举荐;得的官同样也是文学掾。
教的不是旁人,正是曹子桓的好弟弟曹子建。
真是头疼欲裂。
也就是到了休沐日,他拒绝了新同僚吴质等人的邀请,留在家中闭门不出。
心烦意乱又无处消弭,却又听到妻子弹奏琵琶的声音。
“夫人雅兴倒是从来不减?”
春华听出他心情不快,“不全是为了雅兴,到了春日;不久就是上已。”
上已本就是汉朝一年来最振奋的节日了;昔时霸上;游女少年倾城玩赏。
如今到了汉末,原本的五陵少年难再,许都未若长安风,便是一年一度的春日宴也业失了当年武帝的盛世雄风。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也已难辨其音。
春华说道,“只是为了上已做准备,本来闲着也是闲着。”
又说,“原本不是道吴郎相邀,你倒又不去了?”
吴质便是他那位新队友,在曹丕手下出谋划策时间最长的一员。
“季重素喜结交人,我不善言语,还是不要败了人兴致。”
他会不知道如何说场面话?
“我倒见过他夫人几回,观其家风,想是个……”整理了下措辞,“攀慕权贵的人?”
妻子这个描述还是相当准确的,“差不多。”
出身于小郡县,身世又不显,吴质到了许都后便喜欢结交名流,从不跟同乡往来,在家乡名声就不好。
丈夫是这样,妻子也是这样。
想起在吴质夫人那里受的冷遇,春华觉得好笑,“他倒邀了你?也不知咱家有什么让他看得上了。”
还能是什么?无非是过硬的世家背景,汝颍集团和河内集团的支持。
倒是陈群夫人,素来是相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