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行者无疆(散文随笔合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练”,都是招聘单位会考虑的因素。
四、工作经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都能说明在同一行业或同一岗位上工作经验的价值。但在急需招聘人员的情况下,没有非常匹配的求职者时,对这些方面的要求也会适当放宽。比如说求职者的工作经验或专业能与短缺的工作岗位粘上点边的也可以,或者应聘者比较优秀,能较快适应和胜任新的工作岗位的也可以,更何况应聘者以往的工作经验也能对新的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五、年龄。对于一些做具体事务的岗位来说,一般要求年轻的应聘者,一是因为肯听话,能做事,二是因位年龄小,缺少工作经验,对工资的要求也会相对低一点。对于具有四五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来说,工资低了就留不住人。当然,对于重要的管理岗位,应聘者的年龄大小往往能反映出他的资质高低,一定的工作岗位需要一定年龄的应聘者相匹配,这就不用赘述。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远行
北京的街上常有让人掩鼻的汽油和杂尘味道,还常有沙子跑进眼里,气的我直骂。而且终要湮没在车水马龙里,周围是一片片的吵杂。
日子乏味,常想出去走走,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天地之间尽是神奇,我爱大好河山。爱去各地走走看看,尝尝美食。赏心悦目之感,留恋忘返之情,带给我内心欣喜、激动。一次次的出行,能增长阅历,开阔视眼。
看兵马俑,到龙门石窟,爬长城;去了黄河,看了大海,登了华山。
在黄河岸边,耳边回响起船夫在唱《黄河谣》,在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我面前虽是平静的黄河,但我仿佛也能看到它的咆哮。
在童年就渴望大海,看无边无际,看潮起潮落。那个夏日秦皇岛的傍晚,海水的气息和声音仍然能体味到。
华山的险,我心有余悸。无休止的高耸的石阶,峭峭的山壁,山道上悬搭着的铁链……
在恒山,早五点多我就爬上了顶峰,周围没有别人,我一个人看山谷间云雾缭绕,山的两头一边天亮了一边还在沉睡。
每个城市都留下了历史的记忆,能展示出它的与众不同。它会留出自己的一扇门或一扇窗来,让你走进去或在外边看。
北京的故宫、长城、四合院;西安的城墙、兵马俑;济南的趵突泉;郑州的黄河;天津的海港;秦皇岛的山海关;洛阳的伊水、洛水、龙门石窟……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成的一些初步的印记,在记忆里保鲜不了多久就要模糊、淡忘……
每次出行,都好像去了一个遥远的国度;每次回来,又感觉它离我已很远。
过去是我残留的梦。回忆处,是平淡中的情调,烦闷后的释怀……
未来能走多远?你脚下又走了多远?
用走过的路去丈量前方!
思考生活,思考人生。
……
千古江山留胜迹。历史名胜处,常有迁客骚人题诗作赋。
曹操作《观沧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苏轼作《赤壁赋》,崔颢作《黄鹤楼》,李白作《蜀道难》。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去远行……
2006年12月
红旗渠之行
在我未看《红旗渠》电视剧之前,我不知道红旗渠。
现在仍留有深刻的印象:在那矿灯照明的山洞里,他们头戴铁帽,左手握钻,右手舞锤,导火索点燃了轰天炮响。吃冰冷的馒头,饮凉涩涩的水,饥寒交迫。
一个个血性的汉子,一个感动的爱情故事,一些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条人间天河。
他们双手铸丰碑,青史留英名。建造起中国另一座“长城”。长城现在是一个象征物,而红旗渠仍可荫泽一方。
想一睹红旗渠风采,感受这段中国魂,已经十几年了。
从洛阳返京途经安阳,正值五一黄金周,火车上人多无座,疲惫困倦,凌晨两点刚好到了安阳,我就临时决定下车,并在车站旅馆简陋破旧的架子床上和衣而睡,早七点,没揩一把脸就赶往汽车站,搭上了林县的汽车,再辗转到红旗渠已是中午十一点了。虽几日来一直在外游玩,昨夜又没休息好,带了一身的倦怠,又被黑车宰骗,多花几个钱不说,还耽误了行程,但一想到就要见到红旗渠了,多年的夙愿就要实现了,我就精神十足起来。
终于到了红旗渠的山脚下,这里已被开发成了旅游区,山脚下有游人,有商铺饭馆,有招揽生意的闲杂人等。跟多数的旅游景区作比较,这里仍算清静。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热火朝天的革命状况现在已没痕迹,我只能凭借想象,并回忆电视剧里的情景,来追寻这伟大工程的迹象。
在山脚下一个饭馆吃了午饭,顺便将背包寄存在那儿,随身带了相机,买了一瓶水,就这样简单的出发了。
抬眼是山,拾阶而上,道的两旁是杂树杂草,路两边有当地人在卖鞋垫和印刻红旗渠字样的工艺品,也卖一些干果杂物。
一直向前行,买了门票,随了行人,很快就到了青年洞。在一块大的石壁上醒目的有“青年洞”三个大字,还有其他题词落满了整块岩壁。许多游人在附近留影,我也请人给我拍了照。
青年洞只一山洞,水渠如火车遂道一样穿山而过。水渠边有栏杆,我不能揽一把浊色的渠水。水渠随着山势仿佛一条腰带将山围抱。虽看不到十分壮观的景象,但可以想到此工程的艰巨。
离了青年洞,顺着渠水,走在人工凿出的山道上,来到了一线天,之后又是二线天,三线天。在一线天只能看到天的一个线缝,恰应了一线天的名字。一路上我感觉是从山的肚子里,像一条虫子似的顺着它的肠道、咽喉蠕动而上,最后钻了出来。
从一线天向上登攀,是顺着一条窄窄的只容得下一人石阶路,得扶着两边的铁索或栏杆上行,而那石梯只放得下半只脚,我只能侧着脚,斜着身子往上爬。回头看,望而生畏,有华山之险。而我的后面还跟着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行动看似利索,身旁也有子女照应,我还是担心。
出了三线天,就在山腰快至山顶处了,眼前的视界也跟着开阔,往下望去,看见了山下的一片人间。柏油路随着山势曲折开来,恰似“山回路转”,山下有河,河边是大片的庄稼地。远处有村庄,几十户人家的样子。路上车辆不多。如果少了游人,这块天地是多么安静呀,我就喜欢这种和谐。从近处又可以看到蜿蜒的红旗渠是怎么样的如一条古栈道在山腰间伸展。水流不急不缓,黄色的浊的水和黄河水是一样的颜色,这更增加了我的亲切之情。
片刻后,我继续沿山而上并不时地回头看看山下,那种高兴、激动,与登华山、看兵马俑的感觉和感情是不一样的。华山有造化之功,兵马俑离现在太远,而红旗渠距今还没半个世纪,亲身领略此地是一种何等的激动。
再驻足昂首时,看见了一座长长的铁索桥,横接在了两个山头。我很快踩到了桥上,又留了影。与其他游人一同行走在“天桥”上,从一个山头行到了另一个山头。这也是我寻常未走过的桥,横跨的不是河流,而是山脉。从两山头之间平步来去,省去翻越之劳苦,貌似“腾云驾雾”式的“翻山越岭”,这也是奇迹。
走过天桥,又登了很多级台阶,到了山的最高处。坐了滑车下来,又到了青年洞旁。
红旗渠之旅也就要这样的结束了。留恋处回头再望,短短两个小时,我走过的仅是红旗渠的冰山一角,还期待下次再来时,时间可以宽裕,心情能够畅意。
远之
2006年5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