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此,本有心扩大战果的百里跋立马拨转了方向,率领着麾下八百骑兵顺势往西北方向撤退。

    因此若是他贪心不足,仍打算尾衔那些长弓手继续追击的话,那些楚军步兵防线后严正以待的弓弩手们,就会让他明白,为何弓、弩曾被誉为史上最卑鄙的战争武器发明。

    因此,无论是为了麾下八百名骑兵着想,还是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百里跋都不敢再继续追击,为了躲避来自对面楚军的箭矢射击,他只好带着率领下的骑兵们,紧急绕了一个大弯,待等迅速离开楚军长弓手们的射程之后,再计较究竟是继续在旁窥视,准备伺机偷袭,还是见好就好,返回魏营。

    但无论如何,他此行率领骑兵杀出营寨的目的是达到了,因为那一万名楚国长弓手兵阵已逐渐向后方撤退,而这支长弓手一撤,就意味着楚军已放弃了继续这场仗的打算。

    楚军,终于撤退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败势(三)

    楚军终于撤退了。

    可在撤退之前,楚将宰父亘却命令麾下步兵进行最后一次推进。

    在推进至魏营内魏兵的射程范围内时,宰父亘令几名千人将一手高举白旗,一手举着盾牌,在魏营前方来回摇旗示意。

    见此,魏营营墙上的魏兵们不由地停止了射击。

    ……

    负责指挥魏兵的魏将宫渊亦抬手示意附近的魏兵暂停射击,他目不转睛地望着那几名高举白旗的敌将。

    楚军当然不可能是举白旗投降,那几面白旗所代表的,仅仅只是这支楚军承认了这场战事的战败,要求魏军允许他们收敛尸体罢了。

    这是自古以来两军交战时不成文的规定:当一方军队举白旗承认战败,并要求收敛战死的尸体时,另外一方则不许趁机进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成文规定流传下来,最早据说是因为一场瘟疫。

    据说,曾经有两个国家的军队在野外作战,打得十分激烈,有许多的士卒在战争中战死,由于战役的时间拖延地极长,倒是战死的两军士卒的尸骸出现了腐烂发臭迹象,导致了当地爆发了一场瘟疫。

    结果,在这场瘟疫中丧生的两**民,人数远远超过那场战役的阵亡人数总和的数十倍,险些使方圆千里绝迹。

    自那时起,两军交战时,双方兵将便心照不宣地开始履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胜者收敛战场尸体,无论敌我双方,都必须焚烧或就地掩埋,不许暴尸于荒野,更不许随便丢弃在水源附近。

    而随着后来儒家思想开始遍布各个国家,仁的思想逐渐改变或完善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若战败方举白旗。希望收敛己方战死的兵将,胜者方应遵从仁义,默许对方的要求,而不应当趁机攻击。

    这也正是魏将宫渊及时下令停止攻击的原因。

    然而在魏将宫渊身旁,卫骄、吕牧二人却似乎并不懂得这条不成文的规定,见主将下令停止攻击。不解地问道:“将军为何下令停止攻击?……难道将军真相信营外的楚军会投降?”

    宫渊摇摇头,淡淡说道:“那几面白旗,并非是楚军想要投降的意思。”说着,他便将那几面白旗的真正含义告诉了卫骄、吕牧二人。

    卫骄、吕牧二人恍然大悟,顿时回头观瞧。

    果不其然,只见在营外,唯一对他们魏营有所威胁的那些长弓手兵阵,已逐渐向后退离。而那些仍在徐徐向前推进的楚国步兵,却只是将盾牌举在身前。一步一步地朝着魏营走来。

    “不会有诈吧?”

    卫骄忍不住嘀咕道。

    宫渊闻言摇头说道:“楚人再怎么狡诈,也不会在这种事上耍诈,若他们真敢这么做,必定会被天下人所不齿,到时候我大魏亦或是齐、鲁两国再与楚国交兵时,再没有人会相信楚人……相信楚人明白什么叫做因小失大。”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更何况,楚军的长弓手已经撤退了。没有那些长弓手的压制掩护,单靠这些步兵。就算抵达了枪林那一带,也奈何不了这座军营,没事。”

    卫骄、吕牧二人这才似信非信地点了点头。

    而此时,赵弘润见营墙上的魏兵普遍都停止了攻击,心下纳闷,遂与工部左侍郎孟隗一同上营墙来瞧瞧究竟。因此来到了宫渊等人所在的位置。

    “怎么了,宫渊将军,为何下令停止攻击?”

    “肃王殿下。”听到赵弘润的声音,宫渊回头瞧了一眼,连忙拱手抱拳施礼。随后将方才的那一幕向赵弘润解释了一番。

    “举白旗要求收敛战亡的兵将尸体?”赵弘润狐疑地瞅着营外徐徐而来的楚兵,皱眉说道:“依我看,恐怕是为了回收那些武器与甲胄吧?”

    宫渊闻言耸了耸肩,毕竟他也清楚暘城君熊拓麾下还有三万从他们魏营释放出去的原熊琥军士卒,因此也不难推测,楚将宰父亘之所以恳请收敛战死兵将尸体的目的。

    “不能进攻么?”赵弘润皱眉问道。

    宫渊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苦笑说道:“倒也不是就一定不能进攻……不过,这样做有失道义,或许会遭人诟病……”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沉默不语。

    所谓的道义,可以理解为是当世的舆论,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关系着世人的看法,以及与别的国家的外交,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其实说得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沉思了片刻,赵弘润吐了口气,释然道:“罢了,就让他们将尸体连带着武器装备都带回去吧……暘城君熊拓多半打算将这些战死的楚兵的装备分发给那三万熊琥军,哼,未见得会如他意。”

    平心而论,赵弘润是不情愿任由楚兵们以收敛战死兵将尸体为借口,顺道将那些武器、铠甲也回收,不过这件事既然上升到了国家的道义层次,他也不敢轻易造次。

    不过一想到这些武器、装备暘城君熊拓十有**会分发给那三万熊琥军士卒,他的心情稍稍好了些,毕竟在他估算中,那三万熊琥军士卒在回到楚营后有多半可能会与熊拓麾下的军士发生矛盾。

    若是那两支楚军相安无事地相处着,那赵弘润只有自认倒霉,可若是那三万熊琥军士卒与熊拓军的士卒爆发过矛盾,那么如今那些人得到了兵器、甲胄,万一两支楚军再发生些什么摩擦,相信那场面必定会十分精彩。

    事已至此,赵弘润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而此时,楚将宰父亘所率领的大军仍在向前推进,可待等大军距离那片枪林仅二十余丈远时,所有的步兵们都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唯有一营五千名楚兵仍在举着盾牌一步步走向魏营。

    很显然,宰父亘也是考虑到魏军的反应。因此没敢让全军都前往搬运尸体,以免让魏营内的士卒产生误会。

    只见在魏营营墙上众多浚水军魏兵的密切注视下,那五千名楚兵顶着头皮,双手举着盾缓缓来到那片枪林附近,让他们送了口气的是,魏营内的魏兵们并没有趁机攻击他们。只是举着机弩对准着他们,防备着他们耍诈而已。

    见此,那些楚国步兵们也没敢造次,老老实实背起地上的同泽的尸体,转身便返回大军所在。

    五千名步兵,尽皆如此。

    而待等这五千名楚国步兵来回几趟搬空了长枪林那一带的尸体与武器,企图穿过那片枪林继续搬运魏营营墙脚下那些尸体时,终于有一名浚水军的千人将忍不住了,一把夺过附近一名弩手手中的机弩。扣动了扳机。

    只听嗖地一声,那枚从机弩射出的弩矢直接钉入了一名楚兵身前的地面上,整杆弩矢插在地上微微颤抖。

    “到此为止了!……若再敢向前,立杀之!”那名千人将怒意浓浓地威胁道。

    赵弘润与宫渊转头望向那名千人将,却见那千人将正对着身旁一脸担忧之色的魏兵犹愤愤不平地骂着:“怕什么?我又没射杀他们,犯什么军规?!……这些楚狗杀我大魏军民时,可曾遵从过什么道义?!”

    见此,宫渊张了张嘴。仿佛想呵斥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而赵弘润则是面无表情地思索着。

    他并不认为那名千人将有什么说错的地方。可问题在于,楚国可以不在意他们在国与国之间的舆论或口碑,但是大魏却不能不在意。

    就拿赵弘润来说,不可否认,他心中一直抱持着报复楚国的心思,但那顶多只是让楚国蒙受巨大的损失罢了。难道说,待等他有朝一日反攻到楚国境内时,他也学楚人的战争方式一样,纵容麾下的士卒去烧杀抢掠?

    那与楚国的那些熊氏王公贵族又有何区别。

    算了……还是回帐想想下一步吧,经过这一仗。暘城君熊拓应该不会再强攻我军营寨了。

    与宫渊打了声招呼,略有些疲惫的赵弘润自顾自回帅帐去了,毕竟以所谓的道义说服自己不趁机射杀那些楚兵,反而让他们将尸体连带着装备都搬走,这种事他其实也无法接受,索性眼不见为净。

    楚军,终于徐徐撤退了。

    因为那名千人将的威胁,营墙脚下的那些楚兵的尸体,那些楚兵们最终也没敢来搬运。

    而楚将宰父亘倒也不在乎那么寥寥数百人的武器装备,见大部分战死的兵将尸体与武器皆已回收,便当即下令了全军撤退。

    这一仗,楚军损失了将近一万七千名士卒,而其中有至少一万五千人是步兵,可想而知在这场仗中楚军步兵的消耗都多么的巨大。

    然而,当暘城君熊拓听到了这个伤亡数字后,他却并不满意。

    并非是因为伤亡人数过多,而是这个伤亡数字,还未达到他给予宰父亘的三万人的标准。

    这不,当宰父亘等将领一回到营寨,熊拓便将这些个将领叫到了帅帐,沉着脸质问缘由。

    宰父亘与子车鱼是相处多年的同僚,因此并没有推卸责任,只是默然不语。

    见此,子车鱼抱拳向熊拓说道:“公子,此事不关宰父,是末将逼迫他下令撤兵的,因为末将针对当时的战况判断,再行强攻也难以攻克那座魏营,只是增添无谓的伤亡……与其白白消耗兵将的性命,还不如想想别的法子。”

    “别的法子?”暘城君熊拓闻言气乐了,心说要是有别的法子可以尝试,本公子还会叫那些兵将去白白送死么?

    可就在他拿眼睛瞪着子车鱼时,却见子车鱼抱了抱拳,低声说道:“若公子不计兵将的伤亡,末将这里倒是有一策,可以尝试一番。……若顺利的话,则那座魏营形同虚设;可若是不顺利的话,数万兵将顷刻间丧生……”

    “……”熊拓张了张嘴,望着子车鱼满脸的严肃竟一时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奇袭之策

    “你有什么计策?”

    阳城君熊拓惊疑不定地问麾下大将子车鱼道。

    只见子车鱼抱了抱拳,用低沉地声音说道:“公子,我等都晓得,魏国有六个常驻的军镇大营,分别设在南燕、成皋、砀山、睢阳、汾陉塞、大梁这六个战略紧要要地,而此刻在那座魏营内的浚水营士卒,便恰恰正是原本驻扎在魏国都城大梁的军队……换而言之,魏国大梁眼下京防空虚,或有可趁之机?”

    “……”阳城君熊拓闻言皱了皱眉,有些不乐地问道:“你是说兵袭大梁?”

    “正是。”子车鱼沉声回道。

    阳城君熊拓失望地望了一眼子车鱼,摇摇头说道:“某若是那姬润,待你驱兵深入魏国腹地后,只需断你归路,使军中粮草运输不继,到时候,你有兵无粮,能奈何地了大梁?……别忘了,大梁终归是魏国的都城,城内资源丰富,哪怕没有一兵一卒,只要紧急征募城内百姓,亦可坚守一阵,而你,在粮道被断的情况下又能攻几日?”

    他这番话,算是回绝了子车鱼的建议。

    然而子车鱼却并非放弃,低声轻笑道:“公子所指的,乃是陆路,而末将所指的,却是水路。”

    “水路?”阳城君闻言一愣,仿佛是想起了什么。

    而此时,就听子车鱼沉声解释道:“魏国都城大梁,水路四通八达,东西有黄河横贯,南连蔡河,而这条蔡河,直通颍水……换而言之。我军可以从颍水逆流直上,船经蔡河,直达魏国都城大梁。魏国的舟船坚利,不比我大楚,若在水上,何人能断我军粮道?”

    “……”阳城君熊拓闻言为之动容。登时从座位上站起,在帐内来回踱步,口中不绝地念叨着“舟船”二字。

    诚然,步战其实并非是他们楚国最强的,甚至于楚国几乎没有骑兵,但反过来说,若论舟船水战,他们楚国堪称领先于当世各国,就连齐、鲁两国的联军也不敢在靠近水域的地方与楚军作战。

    而此番阳城君熊拓攻打魏国时。因为魏国并没有什么可用于江湖作战的水军,兼之熊拓为了稳扎稳打,也不敢过于深入魏国腹地,使得他麾下的水军,准确是说应该是那一批舟船,都停靠在蔡河、离水、颍水这三支水脉汇合于一处的地方,即三川之地陈县。

    “陈县……”阳城君熊拓喃喃自语着。

    曾经,陈县因为位靠项城。原是属于项城君熊仼的领地。

    当时熊仼在陈县打造了一支船队,将大量颍水郡内的物资。经过颍水输运至他所支持的溧阳君熊盛的领地内,这个举动让熊拓十分不快。

    毕竟在熊拓看来,他与项城君熊仼以及平舆君熊琥,三人的领地挨地颇近,因此按理来说,项城君熊仼应该支持他。而不是支持溧阳君熊盛。

    记得那当时,熊拓致力于拉拢项城君熊仼这位熊氏一族的兄弟,但遗憾的是,后者并没有因此改换门庭,投入他熊拓的麾下。

    见此。正如屈塍向赵弘润所透露的那样,熊拓一不做二不休,用重金买了一个美貌的女子,借平舆君熊琥的手送给了熊仼,非但设计害死了熊仼,还想方设法主使平舆君熊琥谋夺了熊仼的领地。

    而如今,包括陈县在内的原项城君熊仼的领地,已被平舆君熊琥所吞并,事后,熊拓在陈县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船坞,在这里打造战船,训练水军。

    但也因为这件事,阳城君熊拓与溧阳君熊盛几乎反目成仇,只不过后者在楚王心目中的地位明显不如熊拓,这才使得熊拓这种害死同族兄弟、并指使平舆君熊琥倾吞同族兄弟领地的做法,饱受其余熊氏王族贵族子弟的指责。

    这一得一失,也真说不好究竟是赚是亏:得了地盘,失了人心。

    “调陈县的兵船么?”

    阳城君熊拓来回在帐内踱着步,思索着子车鱼这条计策的可行性。

    不可否认,若是浚水营的魏兵仍驻扎在大梁,那么,哪怕楚军的战船兵临大梁,也不足以撼动大梁。

    可如今,浚水营的魏兵已兵出大梁,驻防在鄢水,使得大梁京防空虚,此时命一支战船逆流而上,从蔡河直袭大梁,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不过……

    好似想到了什么,阳城君熊拓转头对子车鱼问道:“单靠一支战船队伍,你有把握使大梁屈服?”

    子车鱼闻言摇头说道:“公子,末将并非是真的打算袭击大梁,末将只是想让魏王与魏国朝廷感受到威胁……”

    “佯攻疑兵?”

    “正是!”子车鱼点点头,补充道:“大梁是魏国的都城,魏王所在、魏朝廷所设之地,就如当年我大楚遭齐、鲁、宋三国联合攻伐时一样,但凡魏人们还有一口气在,便绝不会让我军攻克大梁……当然,末将也并未奢想能攻克这座城池,末将只是希望能迫使大梁去请援。”

    阳城君熊拓思忖了一下,恍然大悟道:“浚水营?你是想迫使浚水营的魏兵回防大梁?”

    “公子英明。”子车鱼小小夸赞了主公一句,旋即郑重说道:“若是能迫使浚水营的魏兵回防,即便北面那座魏营如何固若金汤,也只是形同虚设罢了。”

    “唔。”阳城君熊拓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因为据败兵所透露的情报,魏军的鄢水大营内充其量也就只有两万浚水营魏兵、一万鄢陵兵,共计三万人罢了。

    在熊拓看来,若是子车鱼的妙计能迫使浚水营的魏兵回防大梁,仅凭那一万鄢陵兵,那肃王姬润凭什么死守住营寨?

    到时候,熊拓有的是办法收拾这座仅仅只剩下一万人的营寨。

    “好!好!好……”

    刚要连喊三个好字来表达心中的喜悦,阳城君熊拓忽然想到了什么,皱眉说道:“可……万一浚水营的魏兵不回防大梁呢?”

    听闻此言,子车鱼笃信地说道:“公子,魏国就只有南燕、成皋、砀山、睢阳、汾陉塞、大梁六个常驻军营,其余地方卫戎都只不过是毫无征战经验的治安卫队罢了,派那些乌合之众,岂能挡我大军?……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