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赵弘润眨了眨眼睛,故作不知地问道:“为何?”
“因为太巧了。”骆瑸摇摇头说道:“当时正是肃王离开大梁之后,大梁朝廷,人人皆知东宫与雍王之间的争斗必将开始,此时这个周昪却突然冒了出来,取得了东宫的信任……当时在下就在想,此人若非是肃王殿下的人,那么,就必定是雍王殿下筹备许久的杀招。”
说到这里,骆瑸转头望向赵弘润,言辞确凿般说道:“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周昪所提的那几项强国之策,除大魏武军外都存在弊端,若操作不善,后患无穷。……可惜东宫受肃王殿下您的刺激,太渴望得到一支军队的兵权,在看到周昪的第一条计策后,便欣喜若狂地采纳了,将周昪的条条计策上献朝廷……”
赵弘润静静地听着骆瑸向他倒苦水,向他倾诉东宫不听他的劝告,宠信周昪不说,居然还指责他不该妒忌贤良,气地骆瑸自行搬出了东宫。
“……在下的确很气,那周昪分明是不安好心,可东宫……唉!”摇了摇头,骆瑸苦笑着说道。
“可即便如此,你还是要回到东宫身边,对么?”赵弘润不禁有些妒忌。
骆瑸并没有注意到赵弘润眼中的妒忌,正色说道:“在下绝不会让周昪得逞!……他设下这等毒计坑害东宫,但在下未尝没有办法将其扭转过来,叫雍王自食恶果!”
说到这里,他这才意识到从方才起就一直在向赵弘润倾述、抱怨,尴尬地说道:“实在抱歉,让肃王殿下您听了在下百般牢骚……”
“无妨。”
赵弘润摆摆手,正要说话,却见骆瑸站起身来,笑着说道:“多谢肃王殿下能让在下倾诉心中的怨气,在下已经打起精神来了。”说罢,他犹豫了一下,带着几分恳求说道:“肃王殿下能否将在下放回大梁,若没有在下,恐怕东宫会叫雍王与周昪玩弄于鼓掌之上。”
赵弘润张了张嘴,可瞅着骆瑸殷切的目光,最终还是将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咽回了肚子,拍拍手召来段沛,吩咐道:“段沛,将骆先生……送回大梁。”
段沛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疑惑,可能是在纳闷,这个骆瑸不是殿下特地叫他们青鸦众从大梁掳回来的人么?怎么又要送回去?
不过既然是赵弘润的吩咐,段沛自然不敢有所异议:“是!”
“多谢肃王殿下!”
骆瑸拱手深深一鞠躬,一脸感激之色。
看得赵弘润郁闷不已:就连赵弘礼那种家伙,居然也能得到如此忠心出色的谋士辅佐?而我堂堂肃王,居然招揽不到一个能出谋划策的人?
望着骆瑸离开书房的背影,赵弘润迈步走到窗前,长长吐了口气。
不知道天底下,还能有媲美骆瑸的人才么?
——与此同时,王都大梁——
在翰林署内,有一名年轻的抄书小吏正手捧着一份刚刚抄录的公文,眼中露出几许困惑之色。
“周昪……此人的计策,好是好,可是留有后患啊……总感觉哪里不对。”
就在此人心存疑惑之际,忽听门外传来了呼唤声:“何兄,该回府了。”
“哦哦。”
年轻的抄书小吏将手中的文书放回远处,随即整了整衣袖,与平日里结识的同官署内的好友一起喝酒去了。
这个人,叫做何昕贤。
——与此同时,同在王都大梁——
在赵弘润往日频繁出入的一方水榭内,在一楼的大厅内,有众多文士一边等待着楼内花魁的出题,一边谈论着最近大梁内所发生的事。
而其中,就聊到了东宫太子重拳出击让雍王弘誉彻底跌入下风的这件事。
然而在那些文士兴致勃勃地提起要投奔东宫时,在角落里,却有一名风流儒士撇了撇嘴,用带着醉意的语气不屑说道:“一帮蠢材。”
那些文士勃然大怒,指着那人骂道:“你这家伙说什么?”
在言语冲突中,有人认出了那名酒醉的儒士,哈哈大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两年前在考场上作弊被除名的温先生……”
听闻此言,那名被称之为温先生的儒士面色涨地通红,愤慨地说道:“是吏部,是吏部那帮混账坑害我!他们恨我向肃王告密,因此勾结礼部官员用考场作弊的污名坑害我!”
“是是是……”那些文士讥笑着。
温先生满脸愠怒,咬牙切齿暗暗说道:“好,说我作弊是吧……好,来年科举,我就作弊给你们看看!看我如何将一群草包送上甲榜!”
这个人,叫做温崎!
——与此同时,在上党郡曲阳县附近的一个小县内——
“县老爷,县老爷。”
一名年轻的衙役,手捧着一份文书送到了县衙内的书房,气喘吁吁地对书房内一位正在缝补自己破衣服的年轻县令说道:“老爷,这是朝廷刚刚派人送来的公文。”
“唔?”
年轻的县令放下手中的衣物,迈步过来接过公文,三下两下拆开,观阅起来。
仅仅只扫了几眼,年轻的县令便皱起了眉头。
“老爷,什么事啊?”年轻的衙役小心翼翼地问道。
年轻的县令淡淡一笑,随口说道:“与我县无关。……朝廷准备将上党、河东等地,那些闲置的土地租售给国内的贵族,叫后者组建私兵阻挡韩国的军队,为此,朝廷设下了重饵。”
说罢,年轻的县令挥挥手遣退了衙役,独自一人负背双手站在窗口。
“周昪……哼!自以为天衣无缝么?”
年轻的县令撇了撇嘴,随即继续缝补自己的旧衣物。
这个人,叫做寇正!
——与此同时,荥阳——
一名读书声打扮的文士正目视着当地县令贴出来的布告,不由地微微皱眉。
“介子,怎么了?朝廷刚颁布的政策有什么问题么?”
随着询问声,他的好友不知何时来到了他身旁,疑惑地询问道。
在其身后,跟着数十名胡人奴隶。
“唔……有点在意。”文士点点头,脸上露出几许困惑之色。
见此,好友搂着他的肩膀,笑嘻嘻地说道:“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又赚了一大笔,应该找个地方庆祝一下。”
“好吧。”文士无奈地笑了笑,不过临走前,仍瞥了一眼那张布告。
这个人,叫做介子鸱!
——与此同时——
在黄池县的县衙内,有一名看似主簿打扮的年轻官员,正站在该县的县令身边,目视着朝廷的文书,面有异色……
而在襄陵县,一名刚刚回乡苦读诗经,准备三年之后再次参加科举的年轻人,在听到了屋外的喧吵后,转头望向窗外,只见在他简陋的屋院外,当地有名的富豪不知为何,变卖家产,准备前往上党……
华阳……
山氏……
许县……
鄢陵……
商水……
洪德十六年,以及下一届洪德十九年的科举,妖孽甚多!(未完待续。)
第598章:不期而至的大盗贼!
截止到四月下旬,安陵城外的难民安置工作,差不多已进入收尾阶段。
期间,安陵县令严庸前前后后地忙碌,将赵弘润的规划确切落实下去,整个人活脱脱瘦了一圈。
可话说回来,他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在那五万难民的心目中,严庸已从安陵贵族的走狗,显著上升为他或许是个好官的地步,总之,严庸总算是堪堪能够挽回他先前被迫所做的一切。
不过对严庸而言,他总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地方父母官的美好滋味,比如就在方才,有一个仅几岁的小丫头捧着一只竹罐子来到他面前,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您辛苦了请喝水,当时严庸险些感动地热泪盈眶。
要知道他在安陵那么多年,从未收到过如此珍贵的问候。
该死的王氏!
严庸心底暗暗骂了一句,毕竟曾经正是那些以王氏为首的安陵贵族胁迫他,差点就毁了他。
“县老爷,米都发下去了。”
如今已担任尉佐的牛壮走了过来,憨憨地说道。
其实不用牛壮说,毕竟严庸皆看在眼里,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似心满意足地长吐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处理安陵与鄢陵的矛盾了……
严庸暗自嘀咕一句,转身走向县衙。
见此,牛壮朝着一干新招募的衙役喊道:“收工了、收工了。”
“哎……”
一干衙役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毕竟他们这段时间,先是要安置一部分难民居住到安陵城内,随后,又要到鄢水去将赵弘润从商水调过来的粮食装车搬运到安陵,最后还要分发给众多的难民,岂止是一个累字足以形容?
暂且不说这些衙役喘着粗气收工回家,且说严庸带着尉佐牛壮回到县衙。
来到县衙的书房,严庸就看到赵弘润正负背双手站在书房内的窗口,看似是有什么心事。
严庸猜得没错,赵弘润的确是有心事,问及原因,无非就是因为骆瑸罢了。
平心而论,赵弘润果真是非常欣赏骆瑸,十分希望骆瑸能改投他麾下,但遗憾的是,骆瑸对待东宫太子还真是愚忠。
不过话说回来,这就是当代儒生的倔脾气:一旦他们决定向某个人效忠,哪怕对方是一滩糊不上墙的烂泥,他们亦会尽心尽力辅佐,直到蜡炬成灰。
毫不意外地说,就算是此番东宫太子遭了大难,恐怕骆瑸亦不会舍他而去,除非前者败亡而死。
而这就意味着,赵弘润几乎是没可能将骆瑸这等贤才收归门下了。
也不晓得骆瑸回到大梁后,是否斗得过那个周昪……
想起这桩事,赵弘润便感到有些纠结,他既不希望雍王失败,却又不想看到骆瑸被周昪打压。
更糟糕的是,骆瑸对上如今深受东宫器重的周昪,根本是毫无优势。
周昪所提出的那几条强国策,其真正高明之处,在于它是阳谋,根本不怕计策中的弊端暴露。
不出差错的话,郑城王氏的发展重心,应该会逐渐向上党转移了。
毕竟周昪是东宫党的人,郑城王氏也是,倘若周昪提出的国策郑城王氏不率先给予全力支持,东宫的面子该往哪里摆?
因此,郑城王氏此番非但要出力,还得出大力,花巨资打造一支边戍卫军,在日后与韩国的战事中取得成绩。
反过来说,雍王弘誉的舅族,即其母贵妃施氏的娘家,亦会这么做。
不出意外的话,上党非但会成为魏韩交兵的战场,亦会成为太子弘礼与禹王弘誉角力,赚取武勋的比试之地。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倘若郑城王氏所组建的新军在与韩**队的战事中被摧毁,这简直等于间接毁了郑城王氏数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所辛苦积累的财富。
搞不好,辉煌的郑城王氏,会彻底被拖死在上党。
高明!
赵弘润暗自称赞道,随即心中泛起一个怀疑:可能他二兄雍王弘誉身边,并不止周昪一位幕僚谋士,否则,弘誉何以敢叫施氏与郑城王氏角力呢?要知道施氏的势力是不如郑城王氏的,赵弘誉何以如此笃定,被摧毁的会是郑城王氏,而不是支持他的施氏?
不想仔细想想,东宫身边还有一个骆瑸,赵弘润并不认为这场太子与雍王之间的交锋,会以一面倒的过程结束。
不过这一切,对赵弘润来说并无所谓,因为上党山阳县还有他的四皇兄燕王弘疆坐镇,且还有南燕大将军卫穆,谅王氏与施氏也不会斗地太过火。
只要彼此双方不是直接打起来,单纯以从韩**队那夺取的武勋争个高下,赵弘润欣然乐于见此:因为这对整个魏国,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说不定,父皇也是看在这一点上,故意装作不知……
赵弘润毫不怀疑他父皇会看穿整件事,毕竟就连他的青鸦众都能追查到周昪的底细,他父皇的眼线内侍监,又岂会被蒙在鼓里?
只不过嘛,在赵弘润心目中,他父皇阴险腹黑狡猾,十有**不会插手此事,静看王氏与施氏的角力。
很有可能,父皇或许还有在背后推动这件事……
这位被其老子三番两次利用的肃王,一脸笃信地猜测着。
“殿下,严县令来了。”
宗卫长卫骄见严庸走入书房,而赵弘润却还站在窗口发呆,遂来到后者身旁,小声提醒道。
“喔。”
赵弘润闻言过神来,转头望向严庸。
见此,严庸连忙将他所负责的安置难民之事的进展,告诉了赵弘润。
当得知安顿难民之事总算是进入了收尾阶段,赵弘润着实松了口气。
毕竟想要安置五万左右的难民,让其皆能得到一个可安身的归宿,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城的城墙,你日后慢慢找人修葺吧,虽说朝廷工部目前忙得不可开交,但相信还是会派些工匠过来指导,至于徭役,如今安陵境内也有十几万人,你慢慢招募吧。”
“是!”严庸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
无论是他还是赵弘润,都不甚着急,毕竟修葺城墙这种事,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算人力物力尽皆到位,恐怕也得修建个两三年,若是中间出点岔子,一座城池修建个近十年,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
没看到商水县境内的那四个被称作某某城的附属小县,如今不还是光秃秃的连个城墙都没有么?
“不过肃王殿下,似新筑城墙这种大事,不需要上报朝廷么?”
严庸眼巴巴地望着赵弘润,小声提醒道。
记得之前,赵弘润在得知安陵无法安置下那五万难民后,曾毫不在意说了一句那就新修一座城县吧,可事实上,新修一座城县,所费的钱财何止千千万万?
若在以往,这可是需要上报朝廷,甚至是需要得到魏天子认可的,绝不可能像眼前这位肃王说的那样轻易。
可能是看出了严庸心中的顾虑,赵弘润笑着说道:“放心,虞造局会为你安陵出这笔钱的。”
要知道,一旦安陵工坊建成,就意味着安陵县内至少几万人给虞造局打工,代替虞造局加工羊皮、羊毛等原材料,相信虞造局的官员们欢喜都来不及呢。
说到底,安陵工坊内的劳力才赚多少钱?跟虞造局日后的利润根本不能比,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在嘱咐了严庸几句后,后者便识趣地告退了。
而此时,宗卫周朴则迈步走入了书房,身后跟着五个衣衫褶皱、头发蓬乱的年轻人。
这五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赵来峪托付赵弘润狠狠磨砺的安陵赵氏一门的第三代子孙,三公子赵成稚、五公子赵成炅、八公子赵成棠、十公子赵成粲,以及十三公子赵成恂。
曾几何时,这些公子哥在安陵堪称一霸,与那些以安陵王氏一门为首的贵族子弟称兄道,哪怕是严庸贵为安陵县令,遇到这些人也得尊称一声公子。
可眼下,他们五个却畏畏缩缩地站在宗卫周朴身后,大气都不敢喘,不难猜测,这五人在县牢里准是被周朴好生“磨砺”了一番,至少已经不再那么狂妄了。
“坐。”
赵弘润摊了摊手,示意道。
可是那五位赵氏子弟,却没有一个敢动,甚至于,其中有一个还偷偷看了一眼笑眯眯的周朴,眼眸中透露着畏惧。
甚至于,在周朴淡淡说了一句没听到殿下叫你们坐么?时,赵成稚、赵成炅、赵成棠三人浑身一震,满脸惶恐不安,看样子仿佛是随时有可能被吓得瘫坐在地。
见此,赵弘润暗自偷笑了几声,随即挥挥手遣退了周朴,毕竟他看得出来,这几位赵氏的堂兄,显然是对周朴产生了心理阴影。
周朴躬身而退,见此,赵成稚、赵成炅、赵成棠几人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而此时,赵弘润环视了一眼这五位远房堂兄,张口说道:“今……”
仅仅只说了一个字,赵弘润便看到青鸦众的段沛急急匆匆地跑了进来,顾不得注意屋内的情况,低声说道:“殿下,出事了。”
赵弘润适时地收了声,在微微瞥了一眼那五名赵氏子弟后,皱眉问道:“紧急么?”
言下之意,若是不紧急的话,那就待会再说,没瞧见本王正准备教训人么?
然而,段沛却点点头,严肃地说道:“十分紧急。”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不由地点了一下头。
见此,段沛会意,迈步走到赵弘润身边,附耳对后者说道:“殿下,王氏一门族人在撤出安陵,搬迁至郑城的途中,遇到了一支马贼的袭击……这支马贼,种种迹象表明是殿下前一阵子叫我青鸦众关注的桓虎骑寇!”
“……”
赵弘润不由地双眼睁大,一脸惊愕之色。
那桓虎,居然跑到安陵附近来了?(未完待续。)
第599章: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