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次,就是赵弘润这位肃王的势力。

    但赵弘润贵为肃王,又是他们魏人的皇子,且以往的风评极佳,更曾被魏民誉为挽救国家的英雄,因此,他也不会被怀疑。

    那么,还有谁?安陵,还有谁可以怀疑呢?

    对的!

    还有安陵城外的五万余难民!

    别以为当初阻挡城外五万余难民进入安陵,这只是王郴、赵成恂等贵族子弟迫使安陵县县令严庸所为,事实上,安陵城内的平民亦不情愿那些难民涌入城内。

    理由很简单,因为安陵虽说是大县,但县内人口总共也就三四万左右而已,倘若一下子涌入五万左右的难民,那么城内的资源自然要被难民夺走一大半。

    人心,都是存在自私的。

    只有像召陵县,像这种经历过楚国侵略、屠杀的县城,当地的民众才会抛弃私念、同仇敌忾,宁可城内人人每日只喝粥,也会将城外投奔而来的难民迎入城中,分给他们食物。

    因为那些魏民很清楚,在当遭到楚国进犯的情况下,唯有一国的同胞才会与他们并肩作战。

    越是经常遭到外族进犯的县城,当地的县民就越团结。

    当然,也越排外。

    但安陵不同,当年的楚魏之战,由于赵弘润及时率领浚水军赶到鄢陵战场,以至于当时平舆君熊琥以及后来暘城君熊拓的楚军,皆被攻到安陵就被赵弘润与浚水军打败。

    可以说,安陵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那场危机。

    因此,安陵县不像召陵县那样切身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在城内贵族的教唆下,县内的魏人显得很冷漠。

    他们会想:鄢陵人受难,那是楚人造成的,为何你们要跑到我安陵,来分我安陵的资源?

    倘若安陵的资源无穷无尽,那倒是无所谓,可问题是,安陵无论是住宿还是粮食,它有是有限的,既然人多了,那么自然而然每个人分到的东西也就少了。

    因此,在当初城内贵族指使县令严庸将那些以鄢陵人为首的难民挡在安陵城外时,安陵城内的平民,大部分都当做没瞧见。

    正因为如此,城外的难民对安陵人的态度普遍亦带有敌意。

    而倘若城外的春田遭到毁坏,那么理所当然,城外的难民,就会成为安陵人怀疑的对象。

    毕竟前者有着明显的动机:难民痛恨安陵人的冷漠,痛恨后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拒绝帮助他们。

    毋庸置疑,倘若城外的春田被毁,那么,安陵县的人十有**会与城外的难民爆发冲突。

    如此一来,赵弘润哪里还顾得上惩治城内的贵族?

    然而,这并不是赵来峪这条毒计最狠的地方。

    最狠的地方,在于赵来峪还给赵弘润下一个饵:若果真发生那样的冲突,你肃王到底出面不出面?若出面,你肃王又会站在哪边?

    前一个问题不必多说,赵弘润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安陵人与城外的难民发生冲突,毕竟双方皆是魏国的子民,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哪方出现牺牲者,赵弘润心中都不会好受。

    可问题是,他如何制止这股暴乱呢?

    要知道,在当安陵人普遍认定城外难民便是毁坏了城外春田的犯人的前提下,就算赵弘润站在中立,双方各打八十大板,相信安陵城内县民对赵弘润的评价与态度亦会大幅度跌落。

    为何?

    因为安陵人是切身受害者,他们遭受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倘若不能将这股愤怒发泄在他们认定为是犯人的难民身上,那么,自然而然就会转嫁到赵弘润身上。

    这就是人性。

    而这样导致的结果,会使得安陵城内的县民联合一致声讨赵弘润。

    在这种情况下,城内似王氏一门、赵氏一门等贵族,只要在背后稍加挑唆,就能让赵弘润在安陵待不下去,别说制裁城内的贵族,他甚至会被安陵人联合起来赶出安陵。

    除非赵弘润不惜民众流血,调集商水军强行镇压。

    但赵弘润并不会那样做,并且,一旦他这么做了,只会激起安陵人更加强烈的反抗,最终惊动朝廷,为了化解这次危机,而勒令赵弘润离开安陵一带。

    因此说,一旦城外春田被毁,除非赵弘润明确站在安陵人的一方,对无辜的难民展开报复,否则,他无论如何还是会被让愤怒冲昏头脑的安陵人赶出安陵。

    而如此一来,安陵城内似王氏、赵氏等贵族的危机,自然而然也化解了。

    到那时,赵弘润虽然还可以用其他手段报复这些贵族,但是想要整垮他们,恐怕是很难了。

    不可否认,赵来峪的这条毒计,亦是绑架民意,但他着实要比王氏一门前几日想出来的昏招高明地多,何止高明几倍。

    尽管不想承认,但赵弘润不得不承认,倘若赵来峪果真用了这招毒计,他赵弘润的确会陷在其中,无法抽身,并且,会让他先前所做的一切付之流水。

    “老东西……”

    赵弘润目视着赵来峪,沉着脸嘀咕了一句。

    若在当初大梁,相信赵弘润在听到这句老东西后会勃然大怒,但是此时此刻,赵来峪却唯有得意,因为赵弘润这种语调的老东西,在他听来不亚于赞美。

    “……有你的!”

    目视着赵来峪良久,赵弘润的心情着实有些复杂。

    原因很简单,因为赵来峪这回并没有让赵弘润感到失望,这个屹立在宗府二十余年不倒的老人,的确值得他赵弘润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应付。

    只不过,这恐怕也是二人最后一次交锋了:既然赵来峪将这种毒计都亲口告诉了赵弘润,就意味着,他已经不想再与赵弘润斗下去,也意味着,赵弘润最终还是没有机会将这个可恶的老头子按倒泥里去。

    此时此刻,赵弘润终于明白,为何赵来峪能屹立于宗府二十余年不倒,这位他应该称之为三叔公的老人,的确是有能耐的。

    只可惜,他的后辈儿孙不争气。

    想到这里,赵弘润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见赵弘润在沉默了片刻后忽然无端端发笑,赵来峪皱了皱眉,着实有些不解。

    他问道:“肃王为何发笑?”

    只见赵弘润凝视着赵来峪良久,感慨地说道:“三叔公,不愧是三叔公,本王最终还是没能有机会将你按到泥里去。……算了,你我之间的恩怨,就到此为止吧,本王会秉公处置你赵氏一门,不会再借机报复,你可以放心。不过,在本王看来,你的赵氏一门,恐怕不会长久的。”

    这是威胁?

    赵来峪闻言皱了皱眉,然而,他又感觉赵弘润此时的这种语气,并不像是在威胁他的样子。

    仔细一想,赵来峪顿时就明白了:赵弘润指的,恐怕是他的儿孙。

    赵来峪沉默了。

    是的,他此番可以凭借手段打动赵弘润,使得后者松口,放宽对他赵氏一门的惩治,但归根到底,这件事的起因是他那三个儿子。

    他已经年过六旬了,还能庇护后辈儿孙多久?

    等有朝一日他不在了,就算眼前这位肃王不报复,又有谁能保证他的后辈儿孙不会得罪其他有权有势的大人物呢?

    魏国,有的是如今他赵氏一门得罪不起的大贵族。

    想到这里,赵来峪突然抬起头来,朝着正准备唤来宗卫将送他出府衙的赵弘润说道:“肃王,若你要对付王氏一门,就需要当心郑城的王氏。”

    这是……示好?

    赵弘润表情怪异地瞅着赵来峪,不过却是被他的话所吸引了。

    “郑城的王氏……什么意思?”

    只见赵来峪捋了捋胡须,微笑着说道:“安陵王氏,乃郑城王氏的分家,而郑城王氏,则是王皇后的娘家,即东宫太子的舅族……”

    ……

    赵弘润着实愣了一下。(未完待续。)

第584章:庇护?

    安陵王氏一门,居然是郑城王氏的分家,这事若不是赵来峪点明,赵弘润还真不清楚。

    原本,赵弘润还是以为王氏一门的仗持是因为他们与赵来峪的安陵赵氏一门有联姻之亲,没想到,王氏一门真正的依仗,居然是郑城王氏。

    这伙人,是东宫太子一系!

    这可真是……

    此时此刻,赵弘润俨然有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他原以为王氏一门不过只是条会咬人但又咬不动人的肥鱼,没想到这条肥鱼背后,居然藏着一条大鲸鲨。

    当然了,最大的感慨,恐怕还是因为面前坐着的那位三叔公,赵来峪。

    谁曾想到,当初在宗府里时彼此对骂、骂地脸红脖子粗的双方,此刻却能似这般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喝茶?

    别说旁人意料不到,就连赵弘润也绝没有事先想到。

    而就当赵弘润用复杂的目光打量赵来峪时,赵来峪亦用同样复杂的目光打量着赵弘润。

    二人,对彼此或多或少仍有些芥蒂,但说到底,如今他们的争斗,已只是意气之争,不再涉及到利益。

    因此,当赵弘润应允了赵来峪的求和时,赵来峪不禁有些意外。

    要知道,他本来还准备了一大堆说辞准备用来说服赵弘润,没想到,赵弘润远远比他想的还要果决,在已化解了彼此矛盾的前提下,权衡利害,当即便同意了与赵来峪化干戈为玉帛。

    这让赵来峪对赵弘润更加高看几分。

    毕竟在已化解了恩怨干戈的情况下,赵来峪对于赵弘润的才能还是极为赞赏的。

    有时他还曾幻想,倘若他儿孙辈中,哪怕有一人能有像赵弘润这般的才能,不,哪怕只有一半,他赵来峪又何必低声下气地来求和呢?

    单单他赵来峪,年过六旬,只是一把老骨头而已,根本不惧赵弘润,但是为了后辈儿孙,为了他赵氏一门,他不得不垂下头颅。

    这对于一位执掌宗府权柄长达二十余年的老人而言,着实是一件很难短时间内消化的事。

    而赵来峪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的确是能屈能伸的枭雄之辈,且眼光毒辣,一下子就看穿了事物的根本,这让赵弘润都不由得心存几分佩服。

    也难怪当初连赵弘润的老爹魏天子赵元偲都没办法单独将其搬倒。

    “肃王……”

    “呵。”赵弘润轻笑了一声,在目视了赵来峪半响后,忽而摇摇头说道:“算了,就喊我弘润吧。”

    赵来峪不由得眼睛一亮。

    在他借那条毒计表露诚意之后,赵弘润亦显示了他的诚意,这让赵来峪暗暗点头:此子,其实心胸并不狭隘,只是报复心有点重而已。

    “那老夫就托大了。”

    赵来峪拱了拱手,旋即对赵弘润正色说道:“弘润,老夫并不建议你直接与王氏撕破脸皮。”

    要是在以往,赵弘润恐怕是听不进这种话的,但如今他与赵来峪彼此坦诚相待,这让他能仔细思考赵来峪说这番话的深意。

    “因为东宫?”

    “唔。”赵来峪点点头,捋了捋胡须说道:“东宫与雍王之争,已是势同水火,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番你离开大梁,相信东宫与雍王此时必定是斗地天昏地暗。……郑城王氏,乃东宫最大的仰仗,倘若郑城王氏出面阻止你惩治安陵王氏,那么,东宫必定也会有所行动。”

    “我并不畏惧东宫。”赵弘润淡淡说道。

    “这不是畏不畏惧的问题。”赵来峪摇了摇头,正色说道:“东宫太子,是储君,是半君,但无论如何,他好歹可以称作是君,而你,是臣。……你如今在朝野,的确是权柄极重,但真正到了需要站队的时候,你觉得有多少官员贵族会站在你这边?”

    “……”

    “你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你早早地退出了皇位之争,因此,但凡有心从龙的朝臣与才俊,是不会投奔于你的。”说到这里,赵来峪捋了捋胡须,正色说道:“说句难听的,别看你如今权势颇重,待有朝一日,天子不在了,而东宫继位,他下诏收回冶造局,使鄢陵军与商水军归兵部调度,你所营建的权势,顷刻间化为乌有。……或者,你不从,但等同造反。”

    “……”赵弘润闻言长长吐了口气,目视着赵来峪说道:“三叔公,你是在劝我参与夺位么?若我当了大魏君主,你们的日子可不会好过。”他口中的你们,指的就是国内贵族阶级。

    赵来峪闻言淡淡一笑,说道:“这些暂且不论,老夫只是觉得应该提醒你这一点。”

    “……”赵弘润目视着赵来峪良久,忽然开口说道:“东宫,未见得可以顺利继位。”

    听闻此言,赵来峪眼中闪过几丝异色,展颜笑道:“看来,你是支持雍王的……”

    说罢,他点点头,又说道:“不错,相比较东宫,的确是雍王更为贤良,有才能、有野心,但,雍王出身不好,其母贵妃施氏,其娘家的势力,很难与王皇后相比。……这是雍王唯一不如东宫的。”

    “你到底想说什么?”赵弘润皱眉问道。

    只见赵来峪轻笑两声,忽而压低声音说道:“让雍王出面,来处理王氏。……让雍王去借机打压东宫一系,让他去得罪郑城王氏。”

    “借刀杀人?”

    赵弘润惊异地望了眼赵来峪,心中微动。

    诚然,哪怕是如今的赵弘润,亦有心存忌惮的,比如,王皇后的娘家郑城王氏。

    顾名思义,皇后的权威,自然会比他一介皇子高得多,一旦得罪了郑城王氏,得罪了王皇后,虽说他赵弘润自己不惧,可他在深宫的母妃沈淑妃怎么办?

    别看当初陈淑嫒仗着赵弘润他爹魏天子的宠幸,狂妄地想与王皇后平起平坐,在宫廷人尽皆知,可王皇后搭理陈淑嫒了么?

    无论陈淑嫒受宠前还是失宠后,王皇后皆未打压她,就仿佛,根本懒得理睬这种跳梁小丑。

    想想也是,人家王皇后的儿子是东宫太子,况且又有郑城王氏势力强大的娘家,你陈淑嫒一介选秀入宫的小贵族之女,何德何能,夸口要与她王皇后平起平坐?更妄图取代她?

    真是不自量力!

    “王皇后,是个清心寡欲的女人吧?”赵弘润冷不丁地开口道。

    赵来峪愣了愣,随即点头说道:“不错,皇后王氏,着实是一位很得体的女子,以往在宫内,也并未主动与嫔妃结怨。……但事关她儿子的皇位,相信就算是再清心寡欲的女人,都不会坐视不管的。”

    赵弘润闻言思忖了一阵,徐徐点了点头。

    的确,正如赵来峪所言,他赵弘润没有必要自己去得罪郑城王氏,去得罪王皇后,他只要将这件事传递给雍王弘誉就好,相信雍王弘誉会很乐意当他手中的利刃,借机打压郑城王氏,一来削弱的东宫的势力,二来也提高了他雍王的威信。

    不得不说,赵来峪这只老狐狸还是颇有能耐的,只不过,这老头为何要给赵弘润出主意?

    想到这里,赵弘润似笑非笑地对赵来峪说道:“三叔公,这是对我示好么?……你再示好,我也不会再次放宽对你赵氏一门的处罚。”

    赵来峪闻言淡淡一笑,其实在他眼里,只要赵弘润不借机报复,那么,他赵氏一门所面临的危机,其实轻易就能化解,根本不算什么。

    当然,这并不是他的目的。

    只见赵来峪徐徐收敛脸上的笑容,正色说道:“弘润,我大魏的狼灾何以泛滥,成为心头大患?因为其成群。……老夫知道你对宗府、对宗室心存偏见,因为你只看到宗府掣肘你父皇,却未看到,宗府对你父皇鼎力相助的时候……”说罢,他捋了捋胡须,压低声音说道:“当年南燕大将军萧博远一事,你父皇株连了多少贵族?使得国内多少王公贵族人人自危,欲联合起来逼你父皇退位?是宗府,是宗府站在你父皇这边,强行镇压了此事。”

    还有这事?

    赵弘润惊讶地望着赵来峪。

    “老夫并没有诓你。”赵来峪平举双手,对赵弘润说道:“宗府的作用,就好比你冶造局所制造的天秤,于两端抱持平衡,不使皇权过重,亦不使宗族贵勋一方过重。”说罢,他晒笑着对赵弘润说道:“你以为搬倒了老夫,你二伯就会站在你父皇那边?呵呵,不,你二伯还是像老夫以往那样,掣肘皇权……因为这正是宗府之所以存在的最大的目的,至于教训族中不成器的小辈,只不过是顺带的罢了。”

    赵弘润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因为他觉得,依他二伯赵元俨的性格,恐怕还真是会像这位三叔公说得那样。

    忽然,赵弘润抬起头来,皱眉问道:“为何对我说这些?”

    听闻此言,赵来峪严肃说道:“弘润,老夫想为我安陵赵氏一门找一个靠山,好使老夫过世之后,我赵氏一门不至于被那些不成器的儿孙弄垮……”

    “……”赵弘润愣了愣,旋即哈哈大笑。

    他简直搞不懂他三叔公的想法,居然想让他庇护安陵赵氏一门,开什么玩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