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肃王殿下。不知殿下召唤末将有何吩咐?”
“是这样的……”赵弘润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将大将军司马安我行我素的行为跟伍忌说了一遍,只听得后者一脸呆懵。
半响,伍忌这才反应过来,愕然问道:“司马安大将军这是要擅自分兵?”
“啊!……依本王看来,恐怕他早就打定了主意,就等着穿过成皋关后,就将本王以及商水军丢下,独自讨伐三川之民……”说到这里,赵弘润正色说道:“伍忌,事到如今,本王唯有亲自去见那司马安了。”
“殿下知道司马安大将军往哪里去么?”伍忌好奇地问道。
赵弘润闻言心中咯噔一下。
的确,由于商水军的士卒是在砀山军完全从后方消失之后这才察觉不对,急忙上报,这就使得赵弘润根本不知那位大将军究竟去了何方。
忽然,赵弘润双目一睁,从怀中取出昨日大将军朱亥交给他的三川地图,招呼伍忌上前,指着地图对他说道:“依本王看来,司马安十有**是往羯角部落的驻地去了,这份地图本王留给你,你率领商水军,到这里去。”他指了指地图上的某个位置。
“由末将领兵?”伍忌一听倍感惊愕。
“嗯!”赵弘润点点头,正色说道:“本王现在委任你执掌商水军,为委权于你,行军途中一概事务,皆由你来裁断。”
听闻此言,伍忌脸上更是吃惊。
毕竟,任命一名起初仅仅只是一介千人将的楚国降将,执掌两万原楚人组成的军队,携带着魏国冶造局所研制的最新式兵器,独自行军在三川之地,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器重!
“莫要让本王失望,伍忌!”
赵弘润重重拍了拍伍忌的肩膀。
伍忌原本心中有些打鼓,可眼瞅着赵弘润严肃的表情,他仿佛是想起了前几日晚上表忠心时所说过的话,顿时心神一振,正色应道:“末将领命!”
吩咐完了。赵弘润当即带着芈姜,带着沈彧等十名宗卫,以及百名肃王卫,当机立断撇下了商水军,百余骑人皆朝着南面而去。
期间,宗卫沈彧不解问道:“殿下为何断定砀山军是往南而去?”
赵弘润闻言皱眉说道:“成皋关往西。有一座当年我大魏遗落的古城,巩,那里如今是一部分羱族人与羝族人的居住地,也是本王战略中行军路线的第一站。……这件事在今日大军出发之前,已派人向司马安转达过,因此,若是司马安想丢下本王与商水军的话,就不可能再走这条路。……既然往北是河水(黄河),换而言之。砀山军就唯有朝南去,朝睺地而去。”
沈彧闻言恍然大悟,刚要开口称赞自家殿下两句,却意外地发现自家殿下面色阴沉。
“殿下?您怎么了?”从旁,宗卫吕牧亦注意到了自家殿下的表情,不解地问道。
“……”赵弘润摇了摇头,只是一边策马飞奔,一边遥遥眺望着远方那片名为睺的土地。
百余骑人。整整策马奔驰了大半个时辰左右。
忽然,赵弘润在前方的那片草地上。发现了一群正被放牧的羊。
牧羊人……没有?
勒住马缰,减缓了战马的速度,赵弘润四下眺望,却发现那群正在啃食着青草的羊群,竟然没有牧羊人。
要知道,据赵弘润对三川之民的了解。这些游牧民族将羊群视为部落的财富,是绝不可能出现无人放牧的情况的。
突然间,身旁的沈彧好似发现了什么,指着远处凝声说道:“殿下!”
顺着沈彧所指的方向望去,赵弘润这才发现。远处有几只羊,正在舔着一具尸体,一具身上插满箭矢、身上皮袄已被鲜血染红的尸体。
……
怀着复杂的心情,赵弘润策马缓缓来到那具尸体旁,翻身下马,检查尸体。
他这才发现,对方仅仅只是一个年纪与他相仿的少年而已,然而这名年纪与他相仿的少年,明明本来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此刻却倒在血泊中,浑身插满了箭矢,一副死不瞑目之色。
“殿下,这里也有一具尸体……”
“殿下,这里还有……”
宗卫高括与吕牧二人,分别又找到了两具尸体,皆是年纪不及弱冠的少年。
“……”赵弘润默不作声,伸手合上身前那名死不瞑目的少年的眼睛,旋即站起身来,无视从旁宗卫卫骄递过来的手绢,直接用沾着鲜血的手抓住了缰绳,翻身上马。
“继续赶路!”
“……”众人面面相觑,当即跟着自家殿下继续策马往南。
大概又赶了一刻辰的路,众人隐约瞧见前方浮现出一个部落宿营地的轮廓。
可当在他们再往前的时候,空气中所弥漫的一股血腥味,却让他们面色微变。
尤其是赵弘润,此刻他的面色,阴沉地酷似其父。
大概半柱香工夫,赵弘润一行人缓缓靠近了这支部落的营地。
此刻空气中所弥漫的血腥味已变得尤其刺鼻,然而这完全没有当赵弘润一行人看到营地内遍地的尸体来的让人震撼。
“……”
望着营地内那遍地的尸骸,赵弘润下意识地攥紧了马缰。
平心而论,想当初赵弘润率领浚水军在鄢陵一带伏击平舆君熊琥的军队时,曾一仗杀了近三万的楚国士卒,当时那战骸遍地、赤地十里的场面,才叫令人震惊。而似眼前这个宿营地内的尸骸,显然没有当年鄢陵战场上那样骇然。
然而,真正让赵弘润感到震撼的,却是尸骸中那些老人与幼童的尸骸。
“殿下,这里是……”宗卫沈彧皱眉询问道。
“睺氏部落……”望了一眼那遍地尸骸一直延续到营地内深处的前方,赵弘润缓缓闭上了眼睛。
“……已于不久之前被抹消了存在的羝族人一支。”(未完待续。)
第368章:三川战颤!皆非族类尽屠之!
成皋关西南有一片如今被称之为睺的土地,而在此之前,那本是一片无名的土地。
直到羝族部落中有一支睺氏部落在此居住下来,这片土地才有了自己的称呼。
而睺氏部落,也是羝族部落中较为亲近魏国的三川之民。
尽管在前一阵子的合狩中,睺氏部落并未派代表参加会谈,也并未表示出支持魏国借道的态度,但那只是因为睺氏部落不过是一支族人仅千余人的小部落,得罪不起实力强大的羯族人而已。
至少在成皋关大将军朱亥所给予的地图上,睺氏部落是被标注是亲善的记号的。
然而这样一支明明对魏国抱持着亲善态度的部落,今日却被一支军队给抹消了存在,被屠灭全部落!
“殿下……”
宗卫吕牧在远处招了招手。
赵弘润走上前去,望着吕牧所指的地方那片混乱的马蹄血印。
要知道,中原国家的军用战马,因为需要战马长时间地奔跑,因此,为防止马蹄磨损,是故马蹄是钉有马蹄铁的,也就是俗称的钉马掌。
然而,三川之民所骑乘的马匹,是没有所谓的马蹄铁的。
因此,通过地上那些马蹄铁状的血印,赵弘润一眼就能看穿袭击了这睺氏部落的凶手,那是一支正规军的骑兵队。
而在此时此地,最近的骑兵队,那无疑是砀山军的骑兵,几乎没有其他可能。
更何况,营地内所有的尸体都被事后补刀——为了避免死尸中混杂着仍有气息的活口,有些军队的士卒会在结束厮杀后再次用兵刃在死尸心口位置戳上一刀。确保没有活口——在魏国所有军队中,就属砀山军的无俘虏、无活口杀戮方式最是知名。
……
赵弘润望了望四周的惨剧,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良久,他睁开眼睛,问道:“有活口么?”
四周正在检查遍地尸体的肃王卫面面相觑,或许他们此刻心说。面对一支会在战后补刀的军队,还企图找到幸存者?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在营地的深处,他们听到了若有若无的哭泣声。
顺着那若有若无的哭声,赵弘润一行人走向营地深处,他们这才发现,在营地深处,有一片空旷的遍布着尸骸的地方,有大约两百余名女人尚且存活着。
她们有的一脸死灰地瘫坐在地。有的搂着可能是亲人的男性尸骸无声地啜泣。
“喂……”
一名肃王卫朝着她们喊了一声,可迎来的却是那两百余名女人憎恨到绝望、到麻木的复杂目光。
绕是那名肃王卫亦是浚水军的老卒出身,是曾经见识过尸山血海的老卒,亦被那些女人们那无法言喻的视线被唬住了,愣是将想要问的话又咽回了腹中。
“殿下。”
此时,在众肃王卫中担任卫长的老卒岑倡,悄然走到了赵弘润身边,压低声音说道:“殿下。这个营地的西侧还有个出入口,据倒在那里的尸骸判断。这个部落的人当时恐怕是准备逃走……”
“也就是说,往西去了么,砀山军?”赵弘润面无表情地问道。
岑倡张了张嘴,似乎对赵弘润在目前这个局面下直截了当叫出砀山军的军号有些惊异,不过那份惊异稍纵即逝,他点了点头。肯定道:“应该是往西去了。”
“唔……走吧。”
默默地点了点头,赵弘润瞥了一眼那些用憎恨、绝望、麻木等种种复杂眼神看着他们这一行人的女人们,移开了视线。
他很清楚,眼下他们一行人对这些女人示好、安抚他们的举动,不过是伪善而已。砀山军造下的杀孽,已不是他能够挽回的了。
与其假惺惺地留在这里企图安抚她们,倒不如干脆地离开,以屠杀者一方的身份,尽早灰溜溜地离开这个属于她们的部落营地。
可就在赵弘润转身的时候,岑倡却低声提醒道:“殿下,这些女人……卑职以为,不留为好。”
“……”赵弘润停下脚步,冷冷地看了一眼岑倡,那冰冷的目光,愣是让岑倡不敢与其对视,低了下头。
“走。”
“……是。”
其实说实话,赵弘润心中都清楚。
他知道以肃杀闻名的砀山军为何要留着这些女人,除了这些女人已不具威胁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无非就是立威而已,说白了,司马安就是要让三川的阴戎明白,这就是与魏国为敌的下场!
而肃王卫卫长岑倡所提出的,赵弘润也明白他的用意。
无非就是岑倡觉得司马安大将军的这个手段过于血腥,恐损及魏国的名声,因此,觉得稍微“料理”一下,替砀山军善善后为好。
毕竟,屠杀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似这种丑闻,除了非常时刻的立威外,还是能避免就避免为好,这事关整个魏国在其余国家心中、在世上万民心中的形象。
但是赵弘润却不想这么做。
因为他觉得,若是他在这种情况下,仍要为了所谓国家的光鲜形象,企图遮掩什么丑恶的事,那么,他就会失去一些作为人的“东西”。
再次跨上战马,赵弘润默默地离开。
对外战争,本就是丑恶的事,赵弘润不能去责怪司马安,毕竟后者对魏国忠心耿耿,对魏天子忠心耿耿。
但从心底,他十分反感司马安这种奉行非我族类尽屠之做法的将军。
细分起来,浚水军的百里跋也好、汾陉军的徐殷也好、成皋军朱亥也好,这三位大将军,皆可称之为是护国利剑,唯独司马安,却是一柄屠刀。
难以驾驭的屠刀。
可能以往不以为然,但在亲眼见到睺氏部落的惨剧后。赵弘润这才切身体会到,似司马安这种凶恶的利剑,若是没有一柄能够约束他的剑鞘,他的存在,并不会给魏国带来怎样的便利。
剑是好剑,惜是双刃……
一抖缰绳。赵弘润目不旁观沿途的遍地尸骸,驾驭着战马继续朝西而去。
他迫切想要追上砀山军、阻止司马安继续不分敌友地在三川之地展开类似的屠杀,因为这无论是人道角度还是整个魏国的利益考虑,都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在沿途追赶砀山军行踪的过程中,赵弘润一行人还是又发现了第二座遭到砀山军屠杀的阴戎部落。
这支部落,可能是最近才迁移到这一带的,毕竟在赵弘润的记忆中,朱亥大将军在那张三川地图上。并没有备注这支部落的情报。
不过意外的是,从部落营地内的羊角图腾模样判断,这似乎是一支羯族人的部落。
平心而论,因为羯角部落以及其族长比塔图的关系,赵弘润对羯族人的印象极差,但这并不表示他能够接受砀山军在这支羯族人部落内的屠杀。
与睺氏部落所发生的情况相似,砀山军屠尽了这支羯族人部落中的男性,在留下了些毫无威胁可言的女性后。扬长而去。
除了对砀山军肆无忌惮的屠杀感到惊怒外,赵弘润亦吃惊于这支军队不可思议的行军速度。
要知道。虽然说商水军的士卒有可能是在砀山军悄悄离开后很长一段时间这才反应过来,但这间距最多也不会超过半日工夫,按理来说,赵弘润这一行人凭借着马匹的速度,应该是能追上的。
可是,至今为止。赵弘润一行人还未追到砀山军的尾巴,只是两度目睹了砀山军屠杀三川部落的现场而已。
这种行军速度,简直不可思议!
怪不得砀山军无法忍受商水军慢悠悠的行程。
当日,赵弘润最终也没能追上砀山军。
“殿下,天色不早了。咱们找个地方宿营吧。”
见天色已昏暗,宗卫长沈彧提出了宿营的建议,毕竟黑灯瞎火地在这片土地上瞎晃,非但找寻到砀山军踪迹的可能性很小,反而有可能碰到不友好的三川之民。
到时候,赵弘润身边百余人,可不一定能够幸存下来。
“唔,找个地方宿营吧。”
考虑到这一点,赵弘润点点头同意了。
于是,一行人四下寻找适合宿营的地点,毕竟在空旷的旷野宿营,夜里篝火的亮光足以传出十里地,这简直就是自曝行踪,极其不智。
大概找了小半个时辰左右,赵弘润一行人来到了一处低凹的断峡,这里可能是古河水冲击形成的,之后河水改道,遂形成的这处峡谷,这在三川之地这片土地上并不罕见,是天然形成的适合宿营的绝佳地点。
一行人在断峡里吃了些干粮,歇息了一宿。
待等次日天明,赵弘润一行人继续出发,往西追赶砀山军。
当日截止晌午时分,他们遇到了好几拨放牧羊群的牧羊人。
这意味着,这附近绝对有哪个阴戎部落存在,毕竟牧羊人不可能将羊群赶到远离部落营地的地方去放牧。
可让赵弘润感到诧异的是,他们今日却没有发现又有那个阴戎部落惨遭砀山军的屠杀。
难道是砀山军突然转性了?
这当然不可能!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追错了方向。
此时此刻,说不准砀山军仍在屠杀着三川之地上的部落,只不过赵弘润他们没有经过而已。
该死!
赵弘润最不希望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
不过与此同时,整个三川之地的阴戎部落,早已传遍了有关于魏**队疯狂屠杀三川之民的消息。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斗志昂然的三川之民,比如羯族人,正在迅速召集本族的勇士,组成军队迎击这支敌军。
而那些比较弱小的三川部落,则在砀山军的赫赫杀名下瑟瑟发抖。(未完待续。)
第369章:巧遇青羊『补更10/14』
——三日后——
完全追丢了啊……
望着三川之地那一望无垠的草原,赵弘润暗自叹了口气。
“怎么了?”
缓缓策马在身旁的芈姜,注意到了赵弘润眼中的几分沮丧,不解地问道。
“搞砸了。”赵弘润长长叹了口气。
“什么砸了?”
“我是说,我完全搞错了。”赵弘润一脸懊恼地说道。
的确,他搞砸了。
记得他三日前信誓旦旦地认为能够找到司马安以及砀山军的行军位置,结果整整三日,他连砀山军的毛都没摸到。
而就在方才,赵弘润仔仔细细又回想了一遍,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司马安对魏天子忠心耿耿,这一点是不需赘述的,因此,本着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的猜测,赵弘润从一开始便断定,司马安亦准是朝着羯角部落的部落营地而去的。
毕竟在合狩会谈期间,羯角部落的族长比塔图曾多次挑衅、奚落魏国的主使官,礼部尚书杜宥,非但惹恼了杜宥,就连魏天子亦十分气愤。
因此,只要司马安得知了这件事,那么,无论是羯角部落还是其族长比塔图,都势必会被司马安列为必须以雷霆手段慑杀之的名单内。
因此,当时追丢了砀山军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