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现误差,而水则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减少误差。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水,指的是常温下的纯水。
遵从记忆中水的密度的制定方式,赵弘润也打算将重量与容积的换算利用纯水联系起来:将可容纳一肃斤纯水的单位容积,规定为升。注:约值0。5l。
同时规定1钟(釜)=10斛=100斗=1千升=1万合。
注:由于古人习惯用稻米测量容积。而稻米的密度是1。8而水密度为1,因此,可以视为,肃升制,是原先旧容积的一半左右。
可难就难在,要打造出一只可精准容纳一升水的器皿,并非是那么容易。如此类题,要精确地打造出代表钟、斛、斗、升、合这些代表着肃升制的基准单位容器。并不是那么简单,哪怕是赵弘润。也要通过一番复杂的计算后才能设计出那些器皿。
好在肃升制的容积几乎都是旧升制的一半左右,因此,冶造局的工匠们倒也能够以此作为依据,打造出赵弘润所要求的精准器皿。
但同样的道理,肃升制同样不适合在目前推出,毕竟升制最常用于在市场上售卖米粮。市面上米粮的出售,目前仍然不按照重量计算,而是以升、斗、斛作为标准,因此才会出现黑心商人偷偷打造不合规定的小斛,用于出售米粮。借此谋取暴利。
为了杜绝这个现象,赵弘润准备在日后想办法改变魏民在市场上的习惯,舍弃掉容积单位而采用重量作为买卖米粮、肉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依据,简单地说,等他日后准备好将新的度量衡推向市场时,第一件事,就是推出新的秤。
而目前嘛,无论的肃斤还是肃升,都不适合在目前推向市场,只能暂时在冶造局内流通,但是赵弘润可以预见,他所制定的标准,将会逐渐被接受、并且逐渐取代原先旧的度量衡。
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耐心,只能循序渐进,若是强行推出,反而会使得大魏的经济市场出现混乱。
但不管怎样,赵弘润所制定的新的度量衡,即冶造局工匠们口中所称的肃氏度量衡新规,亦在第一时间被呈递上魏天子的龙案上。
看着那摆在龙案上的那许许多多铁砣、器皿,相信赵弘润若是在此,必定会大吃一惊,虽然他打造的好几套初代度量衡标准,但皆命冶造局的人严密看管,没想到,却还是被内侍监的人得到了一套。
而且还是赵弘润暂时不打算推出的肃斤制与肃升制器皿。
哼,还算聪明,并未推向朝野,不过……为何要这般制定标准呢?
魏天子饶有兴致地举着一只一两的铁砣,旋即又望着龙案上其余重量的铁砣,心中若有所思。
“这似乎不像是用在秤(杆秤)上的秤砣……”
三位中书大臣亦围了过来,中书令蔺玉阳更是饶有兴致地捏起一只刻有一両小字的铁砣,暗暗惊讶于这只秤砣的做工精致。
而从旁,虞子启更是惊讶地望着龙案上许许多多不同规格的铁砣,喃喃说道:“一两、二两、五两……咦?”
他惊奇地发现,用这三种规格的铁砣,可以便捷地组合,计算出十两内的所有重量:“一二为三,二二为四,一五为六、二五为七、一二五为八、二二五为九、五五为十……有意思。”
听闻虞子启的喃喃自语,魏天子与蔺玉阳等人也会意过来,饶有兴致地在心中盘算着,结果还真如虞子启所言,看看不起眼的那些铁砣,组合后竟包圆了一肃斤以内的所有重量。
这让本来对那什么肃氏度量衡新规并不以为然的魏天子,亦逐渐体会到这其中说饱含的深意。
不可否认,就连魏天子亦逐渐感觉到,新规要远比旧规制便捷地多,但问题在于,旧规在大魏流传了数百年,如何是一朝一夕间就会被新规所取代的。
不过,即便如此,魏天子仍然对冶造局充满期待,他有预感,在他的儿子赵弘润入主了冶造局后,冶造局或许还真有可能出现令天下侧目的巨大改变。(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与李粱的赌约
肃氏度量衡新规,很快就在朝中六部二十四司署流传开来。
对此,工部立马跟进,宣布采用肃氏新规,而礼部、刑部、兵部、吏部则没有什么表示,因为他们无所谓,唯独户部,当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普遍报以反对态度。
这不,当日赵弘润回到文昭阁后,刚准备按照惯例去凝香宫用饭,却忽听户部尚书李粱求见。
听闻宗卫的报讯,赵弘润愣了一下,不过旋即便猜到了对方的来意。
“请!”
不多时,户部尚书李粱便在宗卫沈彧的指引下,踏入了文昭阁的前殿,瞧见了正站在殿内的赵弘润。
不得不说,虽然因为前一阵户部失权的关系,户部上下官员普遍对促成此事的赵弘润报以排斥心理,但作为尚书的李粱,对于这位肃王殿下却并无什么偏见。
毕竟说到底,赵弘润所提出的钱库一事,的确有利于缩短兵部与工部的工程运作时间,而户部官员之所以排斥这件事,无非是他们心疼从今往后,他们每年将不得不从国库预支一大笔钱给兵部与工部,而问题就在于,国库并非很充盈。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些许小小的失落感,毕竟钱权一交,他们在兵部与工部官员面前就没有什么可以摆架子的资本了。
“李尚书请坐。”
待等李粱走入殿内后,赵弘润请他入座,而与此同时,乖巧的羊舌杏连忙奉上了茶水。
不得不说,小丫头羊舌杏是赵弘润从楚国带回来的三女中最让他感到省心与贴心的,这使得有时候哪怕这个小丫头一脸懵懂地仍然以他的女人自称。赵弘润也仍由她去,并未说破那件让她以他女人自居的误会。
相比较而言,芈姜、芈芮两个巫女姐妹,简直就是一无是处。姐姐整天到晚面无表情,捧着茶杯那殿内喝茶,其生活习惯活脱脱像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妪。毫无什么女人味可言;而妹妹芈芮更纯粹是一个馋嘴的吃货,仿佛是将他赵弘润当成了金主,每日想吃这、想吃那,若是满足她吧,那倒是相安无事,可若是不满足她,得,为了吃好吃的东西这丫头可以毫无尊严地大哭大闹、甚至于赖在地上打滚,恨得赵弘润有时忍不住恶意腹议:怎么不撑死你这个蠢丫头呢!
“有劳、有劳。”
李粱接过了羊舌杏递过来的茶水。谦逊地表达谢意。
毕竟从羊舌杏身上的服饰可以判断,这位纯洁美丽的小丽人,绝非是这文昭阁里的宫女。
既然不是宫女,却又居住在文昭阁,那么,此女与眼前这位肃王殿下的关系,那也不难判断了。
“肃王殿下先前在楚国,可谓是收获不小呐!”
李粱笑呵呵地开了个玩笑。
“呵呵。”赵弘润微微笑了笑。毕竟他对李粱的印象还不错,因此倒也不排斥这种男人间的玩笑。
“李尚书今日前来拜访本王的文昭阁。恐怕是为度量衡新规而来吧?”
李粱闻言愣了一下,事实上,他打算先与这位肃王殿下攀谈几句,待气氛合适时再委婉地提起此事,没想到,这位肃王殿下却开门见山地说出出来。
见此。李粱也不再藏着掖着,在犹豫了一下后,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您今日在冶造局制定的肃氏新规,究竟是打算仅仅用于冶造局。还是打算推向全国?”
“李尚书为此有何建议?”
“恕微臣直言,我大魏长久沿用旧度量衡,殿下今日所制定的肃氏新规,且不说好与不好,单单是它与旧规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或许将导致我大魏市面出现一些……混乱。”李粱斟酌着用词,谨慎地说道。
不过相比较李粱的用词严谨,赵弘润的话就直接多了:“李尚书是担心,有人会利用旧斤制与旧升制与新规的差异,营利谋益?”
“是。”李粱见赵弘润将话说得这般直白,也就不再掩饰,沉声说道:“在此之前,我户部的金部,负责统筹着国内各地的物价,可那些标准,全建立在旧斤制与旧升制的基础上,而肃氏新规,一两重几近于旧制的二两,一肃斤,亦比原先十六两一斤的旧制斤要重得多,不难猜想,一旦肃氏新规推向全国,市面上的物价将会哄抬,或有可能出现混乱。”
“李尚书的消息好灵通啊,贵部难道时时刻刻盯着我冶造局么?”赵弘润忍不住调侃道。
想想也是,他们冶造局今日这才制定出定肃氏新规这新的标准,结果,还没等太阳落山,户部尚书李粱便已清楚了解了肃氏新规,简直不可思议。
“殿下,这可不是玩笑的事啊。”李粱语重心长地提醒道。
见此,赵弘润抬手阻止了李粱接下来要说的话,笑着宽慰道:“放心,李尚书,新规暂时只用在我冶造局。……本王之所以要制定新的标准,那只是为了方便日后本王要做的事,并非刻意针对你们户部,也不是为了增加贵部官员的负担。”
听闻此言,李粱心中稍安,在想了想后,他试探着问道:“殿下的意思是,肃氏新规仅仅只适用在冶造局么?”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地说道:“李尚书可莫要得寸进尺啊。”
“殿下误会了。”见这位肃王面露不悦之色,李粱连忙说道:“微臣只是觉得,变更度量衡一事事关重大,一旦出现疏忽,将有可能导致全国混乱……殿下若要推出肃氏新规,应当由六部商议、圣上裁决,较为妥当。”
……
赵弘润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李粱,淡淡说道:“李粱大人的意思是,单单我冶造局,并无变更度量衡的权利。对么?”
李粱显然听懂了赵弘润对他的称呼由李尚书变成李粱大人背后的深意,可是此事兹事体大,远比允许兵部、工部私造钱库重大地多,因此,他硬着头皮点头说道:“微臣以为,此事当由陛下与朝中六部商议裁决!”
“……”
“……”
赵弘润闻言一言不发。目不转睛地盯着李粱,而李粱亦目不转睛、坦荡地迎着这位肃王殿下的目光。
不过在心底,李粱忍不住还是稍稍嘀咕,因为他感觉,这位年仅十五岁的肃王殿下,其眼神较同龄人过于锐利了,仿佛是一柄利剑,要在他身上剜下一块肉来。
而就在这时,赵弘润忽然呵呵笑了起来。感慨地对李粱说道:“能与本王对视良久而无丝毫心虚愧疚,相信李尚书是真心为我大魏社稷着想。……这样吧,本王与李尚书打一个赌如何?”
说实话,李粱因为问心无愧,并未是为了一己私利才来找赵弘润,因此,他并不畏惧赵弘润的眼神,毕竟众所周知。这位肃王殿下并非蛮不讲理的人。
不过即便如此,瞧见赵弘润表情缓和下来。他仍然感觉仿佛松了口气似的。
不愧是统帅过千军万马的肃王,这份气势……
心中暗暗称赞了几句,李粱恭敬问道:“不知肃王殿下要与微臣打什么赌?”
只见赵弘润闻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条斯理地说道:“本王不会强行推出新规,正如李尚书所言,那不利于维持我大魏的国内买卖市集的稳定。本王会用另外一种方式,逐步逐步地改变我魏人,使他们逐渐舍弃旧制,采用新制。……而在此之前,本王先叫你户部采用这种新制。”
“……”李粱皱了皱眉。不解地问道:“殿下的意思是,是要我户部先采用肃氏新规么?”
“不不不,本王不会勉强你们。”赵弘润摇了摇手指,笑着说道:“你觉得本王会低声下气地恳求你兵部采用我冶造局的新规?当然不!本王要你们户部,主动采用新规!”
主动采用新规?这怎么可能?
李粱闻言满脸诧异之色,要知道据他所知,他户部内的官员,绝大多数均对肃氏新规抱持抵触与排斥,怎么可能主动采用这个新规。
“李尚书不相信?那就拭目以待吧。”赵弘润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淡淡说道:“李尚书只要记住一点,从今往后,我冶造局是一切事物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就是一切事物皆要向此靠拢看齐。……因此,别说户部、工部、刑部、吏部、礼部、兵部,均会潜移默化地适应并习惯我冶造局的规定,并将其奉为……唯一标准!”
……
李粱闻言面露惊诧之色,虽然他并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不过赵弘润再次端茶的意思,他还是看得懂的。
“殿下的话,容微臣回去后再仔细琢磨琢磨。……时候不早了,微臣先行告辞了。”
“不送。”
“岂敢岂敢。”
说罢,李粱便向赵弘润行礼告辞。
目送着离开文昭阁,始终在旁喝茶并未介入赵弘润与李粱对话的芈姜,这才带着几分好奇问道:“他是谁?”
“我大魏户部尚书。”
“大官?”
“唔,是掌着举国财政的大官。”
芈姜一听更加好奇了,见此,赵弘润便向她简单解释了一番。
“肃氏新规?”听到这里,芈姜不解地问道:“为何是肃氏?不应该是姬氏么?难不成你是肃王,所以那些人就称之为肃氏?”
“这我哪知道?”
赵弘润无语地撇了撇嘴,他本以为芈姜会问出什么有建设性的问题来,没想到,对方却仅仅只拘泥于那肃氏的称呼。
“这也没什么不好啊。”
从旁,宗卫沈彧笑着说道:“待等殿下传下后嗣,传至数代之后,若是因为姬氏血脉淡薄,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无法再继承姬这个氏称,殿下的后人也可以选择肃作为家族的氏称,到那时候,谁都晓得肃氏新规是由肃氏所制定。”
“这倒不错……”赵弘润闻言,饶有兴致地摸了摸下巴。
还别说,大魏还真有这方面的习俗,比如司徒、司空、司马这些特殊的复姓,其实都是这么诞生的。
“沈彧,你说本王的后人若是继承了肃的姓氏,能凭肃氏新规吃喝不愁么?”
沈彧耸了耸肩,笑着说道:“能否吃喝不愁卑职不知,但相信定能使肃氏名扬天下。”
“唔……”赵弘润思忖了一阵,颇有兴致地说道:“这真不错,待回头本王要留下家训,假以时日,若是不能再沿用姬氏,就选肃作为姓氏好了。”
“卑职在此提前恭祝殿下。”宗卫沈彧笑着玩笑道:“到时候,卑职的后人时代效忠肃氏,但愿殿下的后人莫要亏待。”
“哈哈哈。”
“哈哈。”
……
而听着赵弘润与沈彧你一句我一句的调侃,芈姜摇了摇头,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
可不知为何,她面色微微有些发红。(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局限
待等四月中旬的时候,冶造局内的工棚已拆除完毕,工棚里的火炉、铁砧等打铁器物亦尽数移除。
而此时,负责冶造局新建工棚工程的营建司司郎徐炯,亦将更改后的工房设计图纸亲自送到了赵弘润手中。
说实话,这还是赵弘润首次与徐炯这位营建司的司郎打交道。
营建司,又称营缮司或营部,是工部辖下负责土木工程的司署,大到修缮城墙、建造城池,小到修理大梁城内皇宫与各官署的房屋,皆是由这个司署负责。
甚至于,哪怕日后赵弘润希望翻新国内的各官道,亦得通过营建司。
别看营建司在大梁城里官署内的官员与工匠并不会比冶造局多多少,事实上,工部的每一个司署,其人员都要比其余五部多上几倍,只是有许多人并未在大梁,而是在地方上负责营建事宜罢了。
遗憾的是,尽管工部的人员占据六部之首,但是其地位,却始终在六部垫底,哪怕是如今赵弘润入主冶造局,变相提高了工部的地位,也不能使朝廷其余五部彻底改变对工部官员们的偏见。
“劳徐司郎亲自设计我冶造局工坊的图纸,本王实在过意不去啊。”
“肃王殿下说哪的话,这可是冶造局的大事,我工部日后还仰仗着冶造局的标准呢。”
正所谓皆是自家人,因此,无论是赵弘润还是这位营建司的司郎徐炯,皆对彼此格外客气。
事实上,工部的官员,亦是六部中最团结的,其中原因,不难猜测。
赵弘润接过图纸来。细细瞅了几眼,不得不说,徐炯不愧是专门造房子,他亲笔所画的图纸,哪怕是赵弘润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徐炯在设计工坊的图纸上,所采用的正是赵弘润前两日所制定的肃氏新规,这让赵弘润对徐炯乃至营建司的印象更提升了几个档次。
“本王很满意,就按照此图纸施工吧。”将手中的图纸又递还给徐炯,赵弘润思忖了一番,问道:“徐司郎,营部最近手中有什么工程么?”
只见徐炯将图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