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末阴雄-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世矩仔细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我看不会,当年我身为高仆射身边的幕僚时,曾多次整理过冼太夫人的材料,对她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也正因此,这次高仆射才会派我来湘州募兵平叛。华强,你且听我说说这冼太夫人的经历。”(未完待续。。)

    ps:  下一更在明天早晨八点。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南国冼夫人(一)(一更)

    裴世矩喝了一口水,然后将一段南国的传奇娓娓道来:

    说到冼太夫人,不能不先提及她的夫家冯氏。

    冯家的祖先最早是两百年前五胡十六国时期北燕的皇帝冯弘,当年后燕被拓跋鲜卑所灭,燕国王子慕容熙北逃到辽东龙城,后被汉人冯跋篡权,建立了北燕。冯跋死后,其弟冯弘抵挡不住北魏的强大攻势,逃到高句丽,北燕由此而灭亡。

    在冯弘还没有逃到高句丽之前,曾派了宗室冯业带了三百人从大海航行达到南朝的刘宋通好,很快北燕灭亡,冯业回不去了,便留在了南朝。远远地被派到了当时还未开化的岭南当罗州刺史(今广东茂名南部)。

    冯业和他的族人们被扔在了蛮荒之地,没人愿意去的罗州,即使在当时已经算是荒凉的岭南地区,仍然是最南边的地段,居民多为未开化的俚人。

    除了冯家这种漂海而来的外来户要官不要命外,没有人愿意来这鬼地方,于是这刺史之职成了冯家的家产,冯业死后,这罗州刺史传到了他的弟弟手上,后来又传到了他的侄子冯融手上。

    这时候南朝已经从宋朝经过了南齐,到了南梁了,冯融由于一直是外来户,手上无兵无权,根本压服不了这些本土的俚族山民,号令不能出州城,于是他开始琢磨着与当地的俚族豪酋结亲,目光落在了名震南越的冼英身上。

    冼英,乳名百合,家族世代为广州南部高凉郡的俚人首领。俚人和北方的突厥人不一样。不是以部落作为单位。而是群聚在深山密林。高山峻岭间大大小小的山洞里,每个山洞的首领号为洞主,统治着从几十人到几千人不等的部众。

    而冼家则世代是这些还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交接处的俚人们的大首领,地方千里,属下有好几万家,称得上是这岭南的实际土皇帝了,连在罗州当了几十年刺史的冯氏家族,说话也绝对没有冼氏管用。

    冼英就是冼氏家族的优秀女儿。出生于梁武帝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少年时就不仅美丽,更加聪慧过人,曾得到异人授之以兵法韬略,不仅武艺高强,能挽弓射箭,更是会行军布阵,在战斗原始人阶段的俚人间部落冲突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动一方的女中豪杰。

    更难得的是,冼夫人虽然武艺高强。深通兵法,却不因此而兴兵好战。就连他的哥哥,挂着南梁州刺史头衔的冼挺,无故对周围的弱小洞主发兵侵扰时,她也能多加规劝,解仇息兵,获得了罗州与高凉地区的俚汉人民的一致尊敬。

    冯融为自己的儿子冯宝向冼英的父亲求亲,冼氏虽然威震南越,但毕竟只是在未开化的俚人间猴子称大王,还从没有和文化远强于自己的汉人有过姻亲关系。

    冯融主动求亲,冼氏自是求之不得,敲锣打鼓地把冼英嫁给了当时任高凉太守的冯宝,从此冼英就嫁为人妇,但出于对她的尊敬,别人都称她冼夫人而不是冯夫人。

    冯宝在娶冼夫人之前,日子过得那叫个憋屈,由于自己一家算是流落异乡,又被打发到这鸟不拉屎的蛮荒之地当了个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官,号令根本不被俚人们所遵从。

    但冼夫人来后,一切都改观了,她利用自己在俚族之中的崇高地位与人望,首先是训诫家族中人带着遵守朝廷的法令制度,然后又每天跟着丈夫一起升堂查案,帮着丈夫大公无私地断了许多案件,几年下来,高凉的面貌焕然一新,政令有序,无论汉人还是俚人都不敢随意地违背。

    到了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的时候,东魏叛将候景作乱,围攻建康,各位梁家郡王都按兵不动,只等着老皇帝给候景杀了后自己好去平叛夺权,等到建康被攻陷,梁武帝死后,广州都督萧勃却来了劲,出兵勤王,并命令高州刺史(今广东茂名市)李迁仕率州兵跟随。

    结果这个李迁仕趁乱打起了歪心思,不想出兵报国,却想趁机作乱,占领整个岭南形成割据。

    于是他称病不去追随萧勃的大军,而是派使者来传唤冯宝,让他去高州议事,当时作为高凉太守冯宝上级的高州刺史李迁仕下这条命令,无可厚非,冯宝也接到了命令后准备上路。

    而冼夫人却马上阻止了自己的丈夫,说道:“刺史李迁仕被广州都督征调勤王,自己却称病不出发,而是私下铸造武器,集合军队,现在又突然无缘无故地叫你去高州,肯定是想趁机叛乱,把你扣押下来,再以你的名义调这高凉的俚族士兵们去帮他,不如先找个借口不去,等两天看看情况再说。”

    于是冯宝便听从了自己妻子的意见,诈称身体不事,稍后出发,结果没过几天,李迁仕果然起兵造反了,还派了大将杜平虏率精兵出城,主动攻击萧勃的都督………后来成为陈朝开国皇帝的陈霸先。

    冼夫人听说李迁仕的大将率主力出城后,对冯宝说道:“现在李迁仕手下兵力不多,我们可以袭击高州城了,但你上次没有去他那里,他现在知道了和我们是敌对关系,如果你带兵前去,免不了一场恶仗,不如由我修书一封给李迁仕,就说你的病还没好,由我来去他那里谢罪。”

    “我是一个妇道人家,想必他不会把我放在心上,也不会作出什么防备。到时候我们挑选千余人的精兵,步行而去,挑着礼物,暗藏兵刃,进城之后突然发难,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冯宝听从了冼夫人的意见,冼夫人也依计而行,果然大败李迁仕,轻松攻下高州城。李迁仕狼狈出逃,被已经消灭了杜平虏的陈霸先擒杀。冼夫人在追击李迁仕的过程中与未来的陈朝皇帝陈霸先会师。

    在与陈霸先见面后,冼夫人回来对冯宝说:“陈都督气度非凡,不是常人,我们一定要与他交好,为他出兵平叛供应物资。”冯宝再次听从了夫人的话,于是陈霸先从广州出兵,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终于击败候景,平定了叛乱。

    在这次平叛过程中,冼夫人因功被册封为“保护候夫人”。

    到了陈永定初年时(公元557年),陈霸先经过了多年的奋战,踩着敌人和自己战友的鲜血,登上了帝位,在建康称帝,号为陈武帝。而冯宝与冼夫人则转而向陈朝效忠,接受了陈朝的官职。

    不仅如此,当时已经重病不起的冯宝还派了自己只有九岁的儿子冯仆,带领高凉的各族酋长们,千里迢迢地赶到建康去向陈霸先朝贺,以示对新君主的效忠。陈霸先非常高兴,当场封冯仆为阳春郡太守。

    到了第二年的永定二年时(公元558年),冯宝因病去世,加上改朝换代的原因,岭南一时人心不稳,冼太夫人(丈夫已死,名称也加了个太字)忍着丈夫去世的悲痛,奔走于南越各洞,安抚人心,终于平息了一场风波。

    十几年后,到了太建二年(公元570年),时任广州刺史十多年的欧阳纥不愿服从朝廷征调其入朝的命令,决定谋反,企图走李迁仕的老路,割据一方。

    欧阳纥并不太害怕朝廷的讨伐军,因为只要堵住了北边的始兴山口,就可以把中原的讨伐军挡住,高枕无忧。

    但欧阳纥深知冼太夫人母子的厉害,害怕冼太夫人能在俚人中集结起一支大军配合朝廷的主力作战。而且这时候的冯仆也成长为一个精明强干的优秀人才了,还是当着他的阳春郡太守。结果欧阳纥定下一计,先骗冯仆前来广州开会,当场将他扣押,逼他跟自己一起造反。(未完待续。。)

    ps:  下一更在十二点

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国冼夫人(二)(二更)

    但冯仆却继承了其母的机智,被拿下时假装答应跟着欧阳纥谋反,骗取了他的信任,还把叛军的部署和作战计划也搞到了手,并成功地通过一个仆人把这些重要情报送了出去,交给了母亲。

    可惜欧阳纥也是老奸巨滑之人,在事后发觉了冯仆乃是诈降,又把他重新关押起来,以此为人质,逼冼太夫人跟他起兵,不然就要先杀了他的独子。

    冼太夫人拿着这份情报的时候,心如刀搅,一方面是自己儿子的性命,另一方面是国家大义,南朝世代的恩德。思前想后,她终于作出了一个艰难而痛苦的决定。

    冼太夫人召集了所有南越一带的俚人洞主和首领们,对着他们慷慨陈辞,说我们俚人世受国家大恩,绝不可以助纣为虐,帮着贼子谋反作乱,冯仆是她的儿子也是国家的官员,现在正是他仗义死节,以报国恩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冯仆的关系而误了平叛的大事。

    一席话说得正气凛然,让人潸然泪下,众洞主们一看冼太夫人如此表态,纷纷回洞后调集了族中的青壮男子,冼太夫人只用了十几天就组织起了一支八万多人的大军,向着欧阳纥的老巢番禺(今广州市)进攻。

    欧阳纥一看这种绑票的下劣招数失效,急忙调回防守始兴的主力部队,全力对付冼太夫人的这支俚族大军,还派人给冼太夫人传信,威胁她要是不解散部众,就要了冯仆的命。

    结果冼太夫人慷慨陈辞。对来人说:“回去转告我儿。顺便也转告叛贼欧阳讫。我们冯家忠贞报国(陈朝),已有两代,不会为了他一个人的生命,而做背叛国家的事情。”

    欧阳纥没有办法,只有把冯仆换了个地方关押起来,整军备战,而冼太夫人则和朝廷派来征讨的将军,陈朝名将章昭达顺利会师。

    这章昭达用兵极其迅速。每次出征都是昼夜兼程,衔枚疾进,而打了胜仗后又把功劳全推给部下,所以所部皆愿为其效死力。

    这次征讨欧阳纥的命令一下,章昭达不等大军集结,直接带了身边的两万多人迅速通过始兴,与冼太夫人会师,欧阳纥措手不及,一战大败而被擒杀,甚至没来得及下令杀掉异地关押的冯仆。

    在这次平叛的过程中。冼太夫人又一次立下了大功,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

    而冯仆也因为这次事件中的忠诚与机智。被封为信都候,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郡太守(此时罗州已被改名为石龙郡),这也表示陈朝继续承认冯家对罗州的世袭统治。

    冯仆为官清正,可惜英年早逝,到了开皇四年(584年)时就死在了任上,留下三个儿子冯魂、冯暄和冯盎。

    欧阳纥叛乱二十年以后,隋朝灭陈,岭南一时群龙无首,一片混乱。各州郡公推当时已经年过古稀的冼太夫人为首领,称其为“圣母”,举兵自保州境,不少人还趁机劝冼太夫人借此机会独立。

    而冼太夫人确认了陈朝确实已经灭亡,连陈后主也投降了的消息后,召集了数千岭南各族的首领,痛哭流涕,然后才投降隋军。

    隋文帝杨坚感叹于冼太夫人的忠义,封她为“宋康郡夫人”。韦洸也因为其兵不血刃,连下二十四州之功被封为广州总管,出镇整个岭南地区。

    裴世矩说完了有关冯家和冼太夫人的整个故事,笑着对王华强道:“华强,现在你也清楚了冼太夫人的背景和往事,你觉得她会虚以委蛇,暗中和叛军勾结吗?”

    王华强刚才听的时候默不作声,脑子里却一直在思考着,得知了这些冼太夫人的往事后,他对这个岭南英杰有了全新的认识,抬起头,长出一口气,正色道:“不会的,冼太夫人是聪明人,从她这些年一向的举动来看,臣服于中原王朝,放弃任何割据称王的想法,应该是她的原则。

    无论是南梁还是南陈,李迁仕,欧阳纥的两次叛乱中,她都是坚定地站在了朝廷一方,在南朝时,她所忠于的建康皇室就是朝廷,现在我朝击灭南朝,她又当众率领岭南的数千部落首领归顺我朝,那她心中的朝廷就是在大兴的皇上,这一点绝对不会有含糊。

    冯暄的那件事情应该是个意外,年轻人没有象冼太夫人那样几十年的经历,更没有见识过中原军队的强悍,也不会意识到岭南无论是军事还是生产上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巨大落后,只是出于个人的义气和同族之情,没有和叛军交战。

    我想如果冼太夫人真的有响应叛军,割据岭南打算的话,在王仲宣攻杀韦洸,围攻番禺城的时候,不会还让冯暄跟陈佛智这样继续对峙下去,而是会合兵一处了,以她在岭南巨大的影响力和人气,肯定会被各路叛军推为首领的。”

    裴世矩微微一笑:“我的看法和华强的一样,所以现在不急,高仆射前些日子又给我来信,说是荆州总管王世积,上次出兵岭南时,走到韶关一带时因为遭遇了瘴疠,军中疫病横行,失去战斗力,被迫退还荆州,现在经过大半年的休养,又重新招募了三万大军,再过一个半月就能出兵了。

    高仆射给我的最新命令是以新募集的士兵扼守韶关,为王总管的大军打好前站,最好是能攻下岭南始兴,打开翻越五岭的通道,以策应大军行事。”

    王华强一听到王世积三个字,血液就开始沸腾,裴世矩不知道自己和这恶贼之间的恩怨,如果王世积大军到来,肯定会想尽办法整死自己,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阻止王世积得到军功,都必须加快速度,在王世积出兵前攻入岭南,自行建功立业才是。

    王华强的眉毛稍稍动了动,看着裴世矩,正色道:“弘大,我问你个问题,请你如实回答,还有,请先摒退左右。”

    裴世矩点了点头,一挥手,帐中的几个卫士全部退出了大帐,王华强站起身,走到裴世矩身边,低声道:“弘大,你这回就这么甘心给王世积打下手,成全他的军功吗?”

    裴世矩一脸苦笑:“华强,为兄也不瞒你,来之前我也是雄心勃勃,想做出番大事,但这几个月下来,我在这湘州各种办法用尽,也只招到了这三千人,而且还都是些兵油子,让他们出操站岗都得求着他们,哪能指望这些人上战场?

    就算华强你有办法在一个月时间内把他们训练得有个军队的样子,但也只不过是三千人,对付不了岭南的十几万叛军,华强,我知道你有本事,更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也要量力而行啊。”

    王华强平静地摇了摇头:“弘大,如果只是靠我们这三千人,确实很难成事,能守住韶关口,不放那周师举所部叛军北上就不错了,但是你可别忘了,我们并不是孤立无援只有三千人,只要攻到番禺城下,那里的慕容将军有精兵五千,再征调百姓,足有万余人,而且冼太夫人如果明确倒向我方,那至少能拉出四五万俚人援军来,到时候,我们足可以跟敌军一战。”

    裴世矩的眉头依然紧锁着:“可是叛军周师举部两万人,加上始兴天险,我军就很难逾越,如何能打到番禺呢?”

    王华强微微一笑:“只要给华强一个月,把这三千兵练出来,我绝对有信心全歼这两万叛贼,弘大,我们兄弟联手,在这岭南闯出一番事业来,方不负大丈夫生于当世之宏愿。”

    裴世矩的眉头舒展了开来,站起身,把手紧紧地放在王华强的手上,语气坚定:“那我们兄弟就联手闯出番事业来吧。”(未完待续。。)

    ps:  下一更在17点

第二百二十九章 校场训话

    第二天的一早,天还只是蒙蒙亮,王华强便带着二百多名换了锁甲,戴着铜盔的军官团,早早地来到了营地中的大操练场,二十多面牛皮大鼓被一字排开,四十多个军官团中的壮汉们赤了上身,把鼓擂得震天价地响,由于营地是在山谷之中,鼓声回荡不绝,让每个还在梦乡中的士兵们都耳膜发炸,惊醒了过来。

    这些兵油子们多数并不知道王华强昨天到来的事,但毕竟也吃了不少年的军饭,擂鼓点兵的事情还是知道的,于是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穿好了衣服,拿起兵器,懒洋洋地三五成群走到了山谷中的操场,在第三通鼓之前,三千人基本上列成了松松垮垮的队形,只是一个个站得东倒西歪,没有一点军队的样子。

    王华强今天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盔甲,有生以来第一次套上了明光大铠,外面罩着绣有飞禽猛兽的将袍,他的手里拿着一面令旗,昂首挺胸地站在点将台上,气势十足,比起站在身边,同样打扮的裴世矩,看起来更象个发号施令的将军。

    裴世矩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众军听令,站在我身边的,是朝廷新派来的番禺道行军总管王华强王将军,是由越国公杨素杨元帅亲自从江南平叛大军中抽调过来的,从现在开始,征兵工作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我军将进行训练与整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