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圈-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未全黑,巡逻队携的火把未点燃,街上两两相遇,却离老远就止步互问口令,回令。

    毕竟是正规军,行营建制与日常遣派,还是一板一眼,比旋起旋灭的烽起义军,有章可依。

    倒是对等候在银行门前的董卓亲标,路过的巡逻队没人讨什么口令,有相熟的队官就与董璜等人熟稔的聊几句,更多是不闻不问,错身而过。

    都是官军,张温,皇甫嵩,董卓三部却分了四部分,除了三部还有各自征辟的孙坚一类的军中从事,掾属幕佐带来的义军。

    张温的从事孙坚,就强烈建议张温弄死桀骜难驯的董卓,故而张温部扎武功,董卓却北上扎在了美阳。

    可乱军之中,本欲接替张温的皇甫嵩,却阴差阳错间,又与董卓同处在了美阳一县,一被围城,更是全窝在了一个县城之中。

    皇甫嵩与董卓同样不对付,官军各部之间彼此的龌蹉,从不比叛军中更少。

    心不一心,同处一城,夜长梦就多,彼此私下的小动作多有。

    借助外力,斩将夺旗,吞并友军部曲的努力,阴谋诡计,合纵连横,无时不在台面下涌动。

    相互提防,彼此遏制,这与时常想引虎入笼,帮自家护院杀对头的洛阳大将军文官们,没有不同。

    官场倾扎还是小事,战事急迫间,面上起码能圆过去,真正要命的是粮罄,军饷皆无。

    官军不是贼军,军饷过不来,粮秣断输,欠饷的士卒戾气与日俱增,士气却是一天比一天难看。

    今岁司隶旱,三辅起蛾,山东地面黄巾又起,关东粮秣断输,洛阳东接关东粮的华仓都已空了,长安又被贼所占,本就不敷使用的粮秣,更是无法西输三辅。

    无饷军心莫提,无粮万事皆去,无饷无粮之地,若非被人围了,董卓早就自弃。

    “老夫兵精粮足,美阳固若金汤。”

    行内二楼,虽对此间毫无恋栈,面对一派主人样的贾诩,董卓还是一脸吹牛逼的豪气,面对贾诩问其粮尚余多少的问题,一捋大胡子,伸出三根手指,哈哈大笑,“粮多不敢说,吃喝三年没问题。”

    “董公豪气不输当年,反是精进了。”

    贾诩一脸祥和之色,自顾坐在圆桌前的矮凳上,一手肘枕桌,端茶慢饮,“粮丰成如此模样,还一个劲儿的催圣公会快发救济粮,董公不愧是有官身的富贵人啊,家产亿万,不耽误领救济。”

    “文和休要讽我,我真有三年粮。”

    董胖铜铃大眼一瞪,不服气的又竖起三根粗指,口喘粗气,“我郿坞驻军地,存粮何止够吃三年,若非你等暗袭长安,致张太尉撤离陈仓,引发韩遂等叛军东寇,我至于缺粮么?”

    “若非爹娘生了我,我还真没法辩驳董公。”

    贾诩茶杯一放,挠了挠脑门,神情略发苦恼,“长安马腾占着,粮秣被西凉叛军劫走,董公都能怪在我家头上,这可令人为难了。”

    说着,又问,“没有的三年粮草且不提,董公能有多少?”

    “一年总是够的。”董卓信心十足。

    “一年得差点吧?”

    贾诩点点头,先认同了董卓一年粮总是够的说法,才又问,“一年差多少啊?”

    董卓看了眼一脸风轻云淡的贾诩,神情略有踌躇,吞吞吐吐道:“差个半年吧。”

    “就差半年?”贾诩眉毛扬了扬。

    “最多差八个月吧。”董卓弱弱的举手,比划了个三,“最多再差仨月。”

    贾诩闻声一笑,同样伸手比划了个三出来:“我再给董公加仨月,一年就差十一个月,对不?”

    董卓伸出舌头,一舔厚唇,被人取笑非但不怒,反嬉皮笑脸的哈哈一乐:“反正都他妈不够吃一年的,差多少不是差?”

    说着一变脸,冲贾诩恶狠狠道,“幽凉合作一向顺畅,你们坑我算怎么回事?”

    “董公时下。”

    贾诩似笑非笑的发问,“还能代表凉州么?”

    “嗯?”

    董卓闻声一愣,方要发怒,脸色却又突然平静了下来,“文和何意?”

    “董公明知故问啊。”

    贾诩慢条斯理的端起茶杯喝了口,笑嘻嘻道,“我等两次三番劝诫董公,不要轻离凉州驻地。董公建功立业之心颇胜,非要离开凉州,入关中剿匪。我等身为朋友,自不会拦董公前程。”

    说着,又笑,“可凉州那片董公既然罩不住了,这幽凉合作,又不是幽董合作,董公既离,这老凉州的利,不能还归新关中的你吧?新老交替啊董公,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凉州离了你呀,照样是凉州。可董公离了凉州呀,这幽凉合作,还有董公什么事呀?”

第339章 本地官与异地将() 
“你这个小人。”

    董卓气的一瞪眼,抓起桌上的茶杯,咕咚咕咚两口干光,空茶杯猛地朝桌上重重一顿,伸袖一抹大嘴,“过去休提,时下你既来,得有新章程吧?我也不瞒你,军中粮只够一月,且全靠你等借圣公会运来的接济。”

    贾诩认真的打量着面前端坐的董卓,眼神炯炯,双鬓却已浅霜渐染,明是箭衣外罩锦袍,一派利落的武官打扮,露出的袖口上却沾了油泥污点。

    一派军中武将打扮,只有临时罩的外袍是新的。

    时下的董卓并不如意,但这种困境中的不如意,显然并未让其对自己放松要求。

    饿狼才最是凶猛,最能忍耐,生于凉州的贾诩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反是被养的白白胖胖的狼,更容易失去锐气,且一失就萎靡不起,恰如洛阳的西园军,恰如皇甫嵩带着的虎牙营。

    表面光鲜,但真打起来,未必是董卓这样的饿狼一合之敌。

    贾诩并未因董卓时下的窘迫而轻视,他只是就事论事:“董公与我等合作经年,彼此都是了解的,瞒之无益。确实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好,应诺太高,我等做不到,大言相欺,事后背信弃义,又从来不是我等的宗旨。”

    “请讲。”董卓点头,利落应许。

    “我与李小仙有分歧。”

    贾诩眼中焦距渐散,语气却沉了下来,慢条斯理,“或者说我代表了北盟中的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与李小仙有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我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而李小仙却总是不急。”

    董卓焦躁的神情渐敛,转为静听。

    “李轩是对的,我知道他是对的。”

    贾诩轻笑,“北盟最大的敌人,实际是北盟自己。自身的实力突破了,天下唾手可得。我是赞同李轩的,可像我们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应该的事多了,世界还该和平呢。我为北盟立过大功,为何没有大官大将封?大多人在意的总是现在,马上,可以得到什么,而不会管什么对错,应该不应该的。”

    顿了顿,又笑,“李小仙是个很不较真的人,很容易被说服,一旦他发现错了的才是对时,就会任错误发生,把错当对。故而,时下北盟对关中的策略,对天下的策略,都在调整中。

    若是以前,北方军入西凉,不会打自己的旗帜,时下凉州郡县,升的却是北盟的旗。

    李轩并不愿意把自己的旗升起来,只想天下一日之间全部易帜,是我告诉他,有些人等不及。”

    “故而,他没有坚持对的。”

    贾诩神情如一,依然平静如昔,“而选择了大多数人更能接受的。即便,这会让更多的人死去。

    他在妥协,我们也在妥协,在北盟日后的军地配置上,会趋向一种文官在地为官制,本地人任本地官,而非以前的流官。

    但是,军将则完全相反,将施行军区制,将力求避免本地将领,在本地驻扎,为将的可能。”

    董卓闻声一愣,贾诩没说要求他什么,却等于什么都说了:“文和的意思是,老夫回不了凉州了?”

    “除非董公愿意做凉州州长。”贾诩点点头。

    董卓愕然,刚要哑然失笑,见贾诩认真的模样,反而更愣了:“文和之意,似文武殊途?”

    “对。”

    贾诩点头,“州牧是天下节度制,是利英雄逐鹿,而不利小民生息的制度。流官制是防本地结党,利中央一统散沙,却不利地方生息的制度。本地为将的人,武装割据就是必然趋势。异地为官的人,搜刮异地,只为讨好上官,而不管乡民死活,就是必然趋势。

    我等的分歧,最终的趋势是两分,即武将不可就地为将,文官尽量本地为官。县亭乡里的十三人委员会,本乡治本土,就是文官在地制度的试行。

    董公若愿褪去武职,脱离军队,就是凉州刺史也做得。可若董公依旧是武将,即便投效北盟,驻扎凉州的可能亦极小。北方军的军力增长极快,随着常备军团编组加速,北方军不需要依靠任何本乡本土的武将,就能打击任何地域的任何敌人。”

    董卓默然,沉吟少许,方问:“文和就是要占凉州,占关中,竖北盟旗的一派了吧?”

    “是的。”

    贾诩点头承认,“我在北盟,才知北盟未来成长潜力有多惊人,此时不把凉州绑上北盟战车,一旦李轩布局完成,以那个狼心狗肺东西的秉性,只会把我凉州当成边地。

    我宁可吾等凉州人,倒在与北方军一起席卷天下的征服之路上,也不愿意待其消化完塞外兵马,一鼓席卷凉州。

    虽然最终凉州属于北盟的结果是不会变的,可一个是一同征服,一个是被征服,我等的命运,就会因为这一点的不同,而世代不同。

    我本是严禁子女出仕为官,因我知大汉将乱,汉室必亡,此时出仕,即便官拜公卿,不过烈火烹油,转瞬就身死族灭。

    可我如今,却要让我子女出仕北盟,因为得天下者必是北盟无疑,且以北盟秉承之文明,千秋万代不敢说,三百年天下绰绰有余,足以令我贾氏十代富贵无忧。”

    董卓愣愣的,原以为贾诩是代表北盟来与其讲条件,讨价还价的。

    没成想,贾诩是以一个凉州人的身份,来与自己掏心窝子的。

    这让董卓的神态,立时肃穆了几分。

    “北盟秋粮已下,关中实已得。”

    贾诩又是得意,又是后怕,“幸好李轩非完人,也有上当的时候,若秋粮一下,再撺掇其西征,那就难了,他粮一够肯定先打北方,万万不会自陷关中。”

    说着,又是洋洋得意的一笑,“可时下他不把我挖的坑平了,是出不来坑的,凉州不要也得要,那他就必下关中,与并州相结,打通后路。

    我不瞒董公,依我等原来的意思,让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马腾等人火并过后,再联手夹击你等,将朝廷西路军彻底消灭,才是我等的初衷。”

第340章 您的部将,肯定全是忠臣() 
“可李小仙已经发现不对了。”

    贾诩神情略遗憾,无辜道,“他将我家全请到了营中,之后他才问我,是不是让官军与叛军,在北盟的保障下,少增杀戮,一起撤出关中为好?

    我觉得这不是好,而是最好,我全家都被他逮了,他问我好不好,就跟他若被俘,人家问他降不降一样,实际是不用问的。他问我,就是侮辱我。正像谁都知道他被抓肯定投降,还问他降不降一样,这问的就不厚道。”

    董卓开始没听明白,听完了都迷糊少许,才反应过来,不由又好气,又好笑。

    贾诩说的又何尝不是他董卓,腹语就是告诉他,凉州已失,流窜在外的军队,都被围困,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老夫若愿领军撤出关中。”

    董卓平缓了几下起伏不定的胸口,才又捋须笑了起来,“依文和之见,该去哪里?”

    一听董卓言“领军”,贾诩就也笑了起来:“去燕歌。”

    “啊?”

    董卓闻声是真愣了,“燕歌?”

    “对,整编。”

    贾诩笑呵呵的一点头,“董公部将会进入军校一段时间,士兵会被整编。董公个人也会脱离军队一段时间,先在盟中任个有实权的文职武官,或是无实权的高官,例如陆军部部长,北方军军职最高,除了没有军权,要啥有啥。”

    董卓气极,这不何进大将军一样么,拍桌道:“这是要夺老夫军权了?”

    “差不多吧。”

    贾诩认同,“这是看在经年合作的份上,我能为董公争取的最好条件。当然,李轩的条件肯定更优渥,说不定还会鼓动董公重镇西凉,帮他看住后路。”

    说着,又是一摇头,认真的看着董卓,“董公,咱凉州人少让李小仙坑死一个,就少一个吧。

    董公是选享三年诸侯,待三年后李轩腾出手来,将董公全族连根拔起。还是在三年前的今天,就先全族与北盟绑紧,让其被公约束缚,不敢卸磨杀驴?

    两个选择,利弊皆有,世事难料,因果自找。终究与吾等早前劝说董公,不要轻离凉州,董公却非要往关中来一样。两条路就放在这里,怎么选,自己挑喽。”

    “老夫若不应,是不是死定了?”

    董卓斜眼瞥贾诩,意味深长。

    他说的不是李轩,而是暗指若他不应,会对他不利的反是贾诩。

    “不会的董公,我贾诩何等人,岂能轻易与人结私仇?”

    贾诩看着董卓,无辜的眨了眨眼,“只是董公的部曲面前,同样会出现两条不同的岔路罢了。董公要深信,您的部将,肯定全是忠臣,绝不会卖主求荣的。”

    董卓气乐了,猛地一拍桌,吹胡子瞪眼:“吓我?”

    气势汹汹的高喊一句,才又气势一颓,挠了挠脑门,“老夫能谈价,又何求旁人?”

    初冬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武功城上的孙坚,静静的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的士卒打扫战场。

    一个个推着小推车的乡民,不停从门洞中涌出,与士卒一起捡取物资,把倒地不起的伤马,拖上独轮车,运回城中。

    伤员排在伤马,死马后,因为可做肉的伤马,死马有人抢,而伤号没人抢,甚至没有打着圣公会旗帜的队伍出没,离城一远,就无人管了。

    被强征来的郡国兵,乡民,包括民伕力役,最大的福利,就是“伤残”后自动除役,可以回家了。

    守城时的伤兵,乡民,就是这个处理法,一旦受重伤,就回自家熬去,听天由命。

    幸好赢的是武功官军,否则西凉贼兵一破城,连家里熬着的都熬不下去。

    韩遂,李文侯等人高估了自己,把失去了凉州老窝,内部又火并连连的自家,还视为刚出凉州时,兵锋正盛的义军联军。

    与马腾议定夹击武功,美阳官军后,韩遂,李文侯等人也是下了老本,非但放弃了武都郡南部,且放弃了外围零散的县城驻守兵马,集大军汇攻武功。

    顿城于美阳城下的三万马腾部众,还不算最惨。

    惨的是严重高估自家的韩遂,李文侯。

    李文侯率羌氐骑兵,于武功外围抄略,损失且小。受创最重的是韩遂部。

    其派出围武功东西二门的张横,成宜两路,在武功城外扎营时,就被城中官军屡屡出城袭击,围城的营寨都立不下来。

    韩遂气急,为了分担张横与成宜的压力,挥中军直趋武功南门,欲采取压迫式打发,逼迫官军笼城自守。

    但凡官军一闭门,韩遂就打算围城遍挖壕沟,先彻底围困起来再说。

    这已经比最初急下武功的初步预期,要糟的多了。

    可没成想,更糟的在后面,韩遂迫守军自守,自然要挥军压上,城外竖营寨,就地打造云梯,挖壕试探攻城。

    这都是攻城标准程序。

    谁知漏掉了武功城外的离合之兵。

    早在李文侯,韩遂领军东来,张温部司马孙坚,就自请领一部兵马出城,另设一寨,以为犄角。

    张温不许,怕分兵导致城中空虚,只愿死守。

    孙坚无奈,退而求其次,愿率领自家游侠义军,出城以为离合。

    这下张温倒是许了,守城最忌闷守,遇上好的守将,都会派出一支离合之兵,跳出去,跳到外线,跳到敌人的后方破坏,截杀对方的后续粮秣补给。

    一旦守城的敌军,有一部在外,攻城的敌寨,就不能只守冲城的一个方向,就不能只防备被围城市有限的几个城门。

    就多了这一个城外的离合之兵,非但攻城一方的营寨,要从防备一个方向,变为两个方向,且要从防备城门的点,变成了要守一整条线。

    三面围城,就要多守三条后线。

    离合之兵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摊薄攻城兵马,迫使攻城部队分兵。

    而外线离合之兵一旦回击,又能与城中之兵,形成两点夹一点的局部夹击优势。

    故而,善守者,最少都有一支离合之兵在外。

    张温是文官,不懂这个,可毕竟挂了车骑将军,有幕僚与军中将佐讲解,拒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