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圈-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北盟那帮人是勾践,要卧薪尝胆吧,洛阳上下又谁都不信。

    那帮土豪穷凶极奢,谁也不服,眼里只有钱的样子,没一点韬光养晦的气质。为卖个猪头肉都叫玄德肉,不说天子啃过关羽肘子,朝中上下谁没吃过张飞包子?

    自有史以来,造反造的这么光明正大的,一例没有。清流欲除个外戚,杀个宦官,埋伏个天子,都要密谋。只有北盟在光明正大的狂喊大汉第三帝国,没事就诚邀天子到幽州看看。

    天子懒得去,明知一帮乱臣贼子想分他的皇权,却也不在意的样子。

    “冀州人心激荡,不类交趾动荡,怕是难平呀。”

    刺史车队过荡阴,安阳时,接驾的地方官吏士绅,就有些诡异,态度热情,却似笑非笑。

    就是那种场面上的热情,私下却不来敲门的真热情。

    越朝北行,疏通河道,开凿漕渠,修路担土的场景越多,行至邺城境,贾琮干脆弃了刺史车驾,换上牛车,带着随从,直去河沿工地观。

    陪贾琮北上的友随不少,此时身边的跟着的是两对兄弟。

    接贾琮交趾太守位的是士燮,士燮欲让其弟士壹,士武同任官交趾,就让俩弟随贾琮入洛,打点一二。

    士壹与士武随贾琮北上冀州,一是见识下北国风物,二是欲挑些北地马种,带回南疆,与川滇驴,配马骡。

    南疆离产马的北地草原远,马种退化的厉害,还不如驴骡。战马又是管制物资,腾贵不说,路上的强县令看上了还会强买,若无官身勘合,好马很难到达南疆。

    幽州粮价的持续上扬,影响的不光是粮价,直接带动了周边数州的禽畜肉蛋,刍秣与良马价格的持续攀升。

    边地千马都不显眼,可南疆山地多骡,贩百马者就是大马贩了,牵涉到巨万的财帛,穷的叮当响的士燮,还是让自家兄弟亲自携款来办。

    “款”多实物,交州同样钱荒,士壹与士武是带着一堆骡与箱笼入洛打点的,九寸以上的犀角﹑三尺以上的象牙都是禁品,一般人带不了。

    二人等于是带了个商队北上的,箱笼中明玑﹑檋瑁﹑象牙﹑犀角、翠羽,异香多有,还有活的“翡翠”。

    “翡翠”在大汉是鸟,“翡鸟”是赤色鸟,“翠鸟”形似燕,有宝石般辉亮的羽衣。翡赤而翠青,其羽可为饰,活鸟与羽毛皆可卖,俩人就兼走私野生动物。

    “人心如潮,世事如风,人心何时平过,又何时不平?”

    贾琮的感叹,交趾来的士壹士武兄弟接不上话,一旁热暑天犹套长衫的一对兄弟,却是笑吟吟的随口就接上了。

    接话的是许靖,其从弟许劭则更是风轻云淡:“青山不老,为雪白头。水本无忧,因风起皱。”

    说着一叹,“人心从未变,易变故人心,旧人看今人,尤是梦里人,故人心未变,岂曰人心变?”

    贾琮一刺史,面对一白衣的淡淡嘲讽,竟弹袖正身,肃容拱手。

    实在是身旁这对兄弟,委实太过妖异。

    一游手好闲,一不过功曹小吏,却可让豪奢如袁绍者不敢乘舆锦袍相见,只敢单车还家,可让大儒如孔融,陶谦者退避三舍,曹孟德欲得评不得,还拔刀堵人呢。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就是弟弟许劭,被曹阿瞒堵住,不得不评的。

    许靖与许劭一对兄弟,就是扯淡界的宗师,虽朝臣巨宦,当世大儒,亦怕因言行不谨,被许靖许劭创立的“月旦评”降低评级,排到士林排行榜的下面去。

    许靖与许劭一对二逼,评论界的鼻祖,看相界的祖师爷,看人极准,偏偏看不清自己,弄了个名动市井,士林且惧的“月旦评”,月月扯淡,更新排名,这哪位上官敢用?

    人无圣人,谁无缺点,越是装君子大儒的就越是怵这对二逼,弄的许文休与许子将两人名动天下,偏偏一个白身没人敢征,一个郡县曹吏,就是不给升。

    除了“月旦评”的榜首,或许会爱他俩,其余只要稍有微词,遇上小心眼的就得恨俩人入骨。

    毕竟俩人的评论员文章,影响力太大了,杀伤力也太大了。一语微词稍贬,被人无限一放大,那真是书生杀人不用刀,气都气死你。

    就是榜首状元郎,次月“月旦评”排行榜一变,榜首下来了,那就全得罪了。

    无论是赞是贬,是好心的督促,还是真心的嘲讽。总之,会得罪所有人,所有人都不敢征这俩二逼,怕身边潜伏个卧底。

    这就是享有天下虚誉而无实。

    可也不是谁都不敢用。

    有两种人可用。

    一是真君子,真就不是装样子,而是真正坦荡君子,那就对评论免疫。

    二是真小人,真就不是装样子,而是真正坦荡孙子,先说自己是小人,再问,你有什么不同意见?

    这两种人,都可以借其名而竦动宇内,人形广播电台。

    北方联盟中恰好就有个真小人,对俩二逼的遭遇深感同情,邀其赴燕歌,大办大汉邸报,誓要将报纸,塞入每一座认字人家的府邸,不留空隙。

    “月旦评”将作为一经典栏目,每月加特刊推出号外,专评猪八戒他二姨,到底用了什么粉底?

    又知许靖许劭二人,经常因看法不一,扯淡至撕扯,以致不睦,北盟特推出一读者月刊杂志,准备用心灵鸡汤,温暖被撕逼兄弟撕裂的心灵。

    未免沾上官方喉舌,惹人厌恶,不予官职。未免沾上不够重视,惹人轻视,年薪比两千石,加身股分红。

    许靖许劭俩二逼清议走火入魔,自然把自己忽悠的也不轻,颇是染上了不少清高的气质。

    可一听到大汉邸报一旬一报,一月最少三报,大汉十三州与海外共同发行,每份保底刊印十万份时,立马就吓尿了。

    “月旦评”评到如今,也没刊印到这个数目的零头,全靠人手抄。

    这个邀请实在是令二人纠结,他俩的月旦评已把“李轩”这个名字拉黑了,从擅创“残体字”起,就每月必黑李小仙,他俩怕中计,被骗到幽州搬砖。

第264章 建设债券,我们衙门就卖() 
可这个邀请又实在令二人抓耳挠腮的心痒痒,万一是真的,大汉邸报刊行天下,那月旦评就不是评了,等于察举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的举荐权,在他俩手里了。

    一言可让人名动天下,一句话就让人身败名裂,除了李小仙那个脸皮厚到无可救药的怪咖,比他俩还能扯淡,对品评免疫外,其他人神经哪有这么神经?

    那真就是一评可决无数官吏前途,一论可论性命呀,他二人则更不必说了,必定留名青史啊。

    终于还是文人骨子里的留名冲动,压过了中计的担忧,毅然接受了邀请,北上幽燕办报。

    贾琮官声清正,二人自然乐的同行,但确是同行一段,却非同路。以许靖许劭之关心时事,看人事之准,自然明白贾琮心忧为何。

    “君子可欺之以方啊。”

    许靖评价贾琮道,“冀州个烫手山芋,贾公倒不嫌烫。”

    “幽燕之虎,不伤异类才对。”

    许劭不同意,“刘伯安仁人君子,绝无弑虎之力,故居虎穴而得安。若换一”

    说着,斜眼看向士壹与士武,毫不客气道,“就是换了士太守,也绝不敢使幽州,连冀州之郡守,都绝不会迁。”

    士壹与士武一愣,贾琮倒是好奇:“为何?”

    他确实好奇,士燮是其交趾太守的继任者,憨厚敦和,师从汉室宗亲大儒刘陶,前年刘陶被诬与张角勾结,为表忠贞,绝食而死。

    这样的师徒,为何许劭似言有别意。

    “因为惺惺相惜呀。”

    许劭冷冷一笑,“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嘛,士太守又怎敢北上冀州?自然只愿待在交州不动啦,交州是交州人的交州嘛。”

    明受北盟之邀,暗讽北盟不是东西,如此白眼狼,可见其蹉跎曹吏,不是没有道理。

    “呃?”

    士壹,士武的眼神缩了缩,目光躲闪,真就有点怕了中原的名士了。

    这话听在贾琮的耳中,则只觉无比奇怪,别扭。

    贾琮说是要微服来看看河工,车驾舆服俱收,可一行人气度肤色放在那里,负责督段河工的工头,不少皆是乡吏乡老充任,有眼力价的自是请一行人凉棚暂歇,茶水伺候。

    “呦呵。”

    扇着蒲扇,喝着大碗盛的薄荷泡葛根,凉亭旁居然就有公告亭,引的倾身细看的许劭啧啧称奇,“河北不愧是人文荟萃之地呀,行不过三县,看过的布告,公告已逾半生了。”

    一个木框平板上,贴着邺城周边广平、广年、斥漳,曲周四县的水系与公路图,虚实线皆有。

    漳水,上游黎阳诸山泉流汇集的清河、滏水、淇水、污水,洹水等河系为蓝,湖泊为蓝,漳水西的西门豹渠等人工渠为红。

    战国西门豹治邺,处死借漳河“祭河神”残害百姓的女巫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公路为黑,安邑—太原—井陉—中山—邺城的郡道,与县下里亭间小路,粗细并行线段不等。

    已修毕的沟渠标着粗红与竣工日,正在修的双引虚线箭头,倒是一目了然,一旁士武却变了颜色。

    凝神细观木栏上水系图,竟见勾勒山陵的细线外有标高,不免骇然,这舆图一样的公告,居然比交州军中作战的阴图还要精细。

    问了下,一旁拄着的葛杖的乡老,竟说是本县自制。

    再详探,才知大汉百科全书“地理”篇,就有冀州略图,邺城又有学了测绘制图法子的士人,真就是自己绘制的。

    非但制图,新图还会打上日期,编号,上交“大汉百科全书”的编撰委员会,作为下一版大汉百科全书的更新。

    用谁的图,测量,绘制,制图人的名字就在百科书图页上,标生平简介,直如立传,惹士人趋之若鹜。

    薄荷与葛根的药理,解渴消暑的功效等,就是百科中来的。

    只是大汉百科全书不是一本书,“全书”一套常人置办不起,除了官府与百科全书必买的士族门阀外,成套的“全书”只有建有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才有完整的。

    一般读书人有本感兴趣的“植物篇”,“动物篇”,“战史篇”,“海洋篇”,“地理篇”等单册,就不易了。

    邺城就有义务小学校,可义务之外的书本,是极贵的。

    “河工可是发的力役?”

    贾琮关心的却是徭工,兵役就是徭役的一种,无偿修长城,河工的力役,无偿为官府当差洒扫的杂役,无偿当兵打仗的兵役,都是徭役。

    “非征非募。”

    凉棚内一座陪的老耄,拄拐拈须而笑,“开的是私渠。”

    棚内数老,皆年耄已衰,年轻后生竟是一个都看不到。除一中年县吏外,只有俩膝下小儿,在地上爬来爬去。

    自春秋起,就有三赦,幼弱,老耄,蠢愚,罪不及三。汉起孝道后,三老治乡,六十五以上老人,更有奉养,祭祀食肉者唯老人,岁高且有天子赐宴。

    老人在乡中地位,自武帝后,就腾然高企,地位超然。平常是不用下田耕作,劳动的。但凉棚中的几老,却烧水的烧水,摆碗的摆碗,看起来挺忙活。

    似是自愿的忙活,一个个老脸乐淘淘的样子。

    壮年壮妇都在河堤上下坡的挑担挖土的忙活,气氛热烈且扬歌,确实不像行尸走肉的徭役河工模样。

    可私渠一说,还是让贾琮迷惑不解,望着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长土堤,狐疑道:“如此长渠,竟是豪族家渠?”

    他暗忖,数里长渠出去,即只浇灌渠周田地,岂不是此处豪族坐拥良田数十万亩?

    “渠不是豪族家的,倒是渠边地不少是地方大户,官绅部曲的。”

    凉棚中一乡老,看着同在棚内的县吏,拐一顿地,脸有不平之色,“渠道何处走,大户比我等小民消息灵通着呢,提前就将漕渠,运河,乡路要贯通的周边荒地,赎囤下来了。”

    “可不是。”

    旁边一老提拐一指河堤,“这漕渠东岸就尽是闵氏地,西则全是耿氏田,甄渠一开,俱成通衢水田矣。”

    “甄渠?”许靖诧异。

    “闵氏耿氏本地大族,可囤田积地,开渠修路的钱粮却怕是不够。”

    乡老拈须而笑,“雇我浊乡六亭的钱粮,便是世袭二千石太保甄氏所出。”

    许劭听出了蹊跷:“老丈方才所言,非征非募,雇河工不为募?”

    “不为。”

    乡老摇头,脸上说不出是满是不满,“开渠修路,半分钱也无,只包吃喝,镐铲且不齐,连带担土的扁担藤筐,还多是我等自备呢。”

    “那为何?”许劭更奇怪了。

    “开渠修路,利田稼惠桑梓,通衢汇融四方,虽陋乡寡民,岂有旁贷?”

    乡老高瞻远瞩的先扬了把大义,才把正气凛然的神色一敛,拈须嘿嘿一笑,“渠开可灌本乡田,路通本乡自先走,又哪里是给别家干了?且漕渠一通,过往漕船,三十石以上舟楫,都要缴过河费哩。”

    “啊?”许劭一愣,这不刁民么,“你等敢拦河设卡?”

    “咋是我们哩?”

    乡老脖子一梗,不服,“全冀州都要收费,又不光我们收。路上走的马驾辎车,外州马驼,不挂我冀州的行镖红旗,也不给走哩。”

    “又不是我们收。”

    旁边一老一边把膝下小娃塞进嘴里的树枝,拔出扔掉,一边插口道,“邺城统一收费,本乡只能分润少许,大头还是被县里的狗官拿去了。”

    棚中的县吏闻声不乐意了,三角眼一竖,不满道:“啥叫县里拿去了?我等哪有收费之权?乱收费不怕吃罪?收费的是海关。”

    “海关?”

    贾琮,士武等人一愣的功夫,许靖与许劭对视了一眼,登时了然。

    “就是冀州山海港关基建管理公司嘛,简称冀州海关。”

    县吏换上了看土包子的眼神,一副这你都不知道的样子,“我们冀州海关与幽州海关是平级的,都是帝国海关总署下属的州级分公司。你们要是有闲钱想投资,我建议你们认购我们冀州的建设债券,我们衙门就卖。

    一年一期,还本付息,五分年息。两年期年息六分五厘,三年期利八分,五年期年息一毛二啊,咱家也是个子钱家啦,我家舅子就压了整整五千元,投在五年期建设债券上啊,五年后可得八千块,啥也不干,净赚三千。”

    “不计年复利么?”许劭问。

    “啥叫年复利?”县吏一头雾水。

    “没什么,我是说利且不小。”许劭笑了笑,一下就明白为何不用计复利了。

    “帝国海关总署?”

    贾琮的心口发堵,跟被人闷了一拳似的,深感冀州的反动形势,恐怕还要在他的预期之上。

    果不其然,县吏马上就道:“第三帝国海关公司嘛,股份制的,一股他妈超贵,要两万多块,我实在一股也买不起。不然,倒是想买一股,挂个小股东当当。”

    说着,脸上浮起了一股艳羡之色,大拇指一竖,“河北地,手里有海关股的哪个不是这个?不是士宦高门,就是黑道巨擎,身家大小不用夸富,股票桌上一拍,尺子一竖,看厚度嘛。”

    贾琮颓然的一捂脸,暗道:“可耻。”

第265章 徭役河工苦事,乐事?() 
修路开渠要征徭役,冀州偏偏不强征,民却反乐意自备工具,挖渠修路。

    道路漕渠要占地,惹田土纠纷,偏偏冀州民皆愿路从自家过,渠贯自家田,就是无路无渠的荒地,都有人提前赎囤。

    乡民开自家渠,修自家路,渠路一朝建好,又可长久分润,故而人人争先,老少齐上阵。

    地方豪强囤荒原置野地,派自家仆客与乡民一起抢修渠道,与乡民一样憧憬荒地变良田的漕渠,公路,贯通之日,以好早日收费?

    就是冀州的门阀巨贾,同样积极参与挖渠修路,修的挖的不是自家土地,却是自家的金矿,那又怎能不奋勇争先?

    徭役河工苦事,竟诡异的在翼州人人争抢,这样的民心谁能争,谁敢夺?

    贾琮暗叹,他在交趾能玩得转,那是当地民风质朴,蛮荒不通书理,也无甚贤才。

    他半年平一郡,三年大治,可使交州上下无不闻其名,就是鹤立鸡群。

    可一入中原大不同啊,他贾琮之名再响彻南疆,一入中原还是无人识啊,反是在河北织网,把冀州网了个水泄不通的少英才,他在交州就已久闻大名。

    歌轮布嘛。

    燕歌标准纺轮机织布,他都穿啊。

    燕歌标准纺轮机织布,他都穿啊。

    尚未入洛,沿途就又熟悉了刘备,关羽,张飞,田畴,田豫,简雍,苏双,张世平,贾诩,程普,鲜于氏,糜氏。对燕歌,雍奴,津门,唐山等新城耳熟能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