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喋血的权杖-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妒,家族人丁稀少,她本人容貌丑陋、身材矮短、皮肤黝黑。
总而言之,和卫氏比起来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皇后一口咬定贾氏。因为贾充的老婆早就未雨绸缪地打点了皇后的左右亲信,成天在皇后面前夸奖南风小姐秀外慧中、德才兼备。杨皇后经不住左右软磨硬泡,时间长了就发觉贾南风果然很耐看。你说她丑,我觉得这叫个性;你说她黑,我看这叫阳光肤色;你说她矮,我说浓缩就是精华。
司马炎的耳根子又一次软了。
于是比太子还大两岁的贾南风成了太子妃。
于是一片虚假繁荣的西晋帝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拥有一个傻皇帝和一个很个性很阳光很精华的国母。
其实,武帝最终没有废掉这个傻儿子,这里头还有一桩暧昧的隐情。
即将给太子娶妃的时候,武帝知道这傻小子不懂床帷之事,就特意从后宫中挑选了一位叫谢玖的才人去对他进行性教育。这谢才人之所以会被选上,除了姿色过人之外,恐怕这“侍寝”的功夫也是一流。可武帝又是如何洞悉这层内功的呢?很显然,他早就和这个美女交过手了,所以才派她去给傻小子当启蒙老师。
。 想看书来
一 傻皇帝与黑美人(3)
谢才人果然功夫了得,很快就有了身孕。而这时候那个短小精悍的南风小姐也过门了,看着这个美女成天腆着大肚子在她面前晃来晃去,恨得咬牙切齿。谢才人恐有不测,就回到了皇帝的后宫,之后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司马遹。
几年后的一天,太子司马衷去给老爸请安,看见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在和一群皇子玩耍,就笑呵呵地过去牵他的手。皇帝刚好走出来,就说:“这是你儿子啊!”
于是,阔别数年的父子终于团圆。
这真是感人的一幕。
可是,司马遹到底是司马衷的儿子还是他的弟弟?恐怕是一团永远解不开的谜。
总之,武帝司马炎对这个小皇孙(皇子?)是喜欢得不得了。反正傻儿子只是个过渡,最后还是要由司马遹入继大统的,所以皇帝才容忍了司马衷继续当这个太子。
司马遹也果然是天赋异禀。有一天深夜宫中失火,皇帝带着司马遹焦急地登上高楼观望。年仅五岁的司马遹忽然牵着祖父(老爸?)的衣襟,带他走进了黑暗的角落里。皇帝大惑不解。司马遹眨着晶亮的大眼睛,仰着头对皇帝说:“黑夜之中,事发仓促,应注意防患可能存在的危险,所以不可以让亮光照见人主。”
皇帝大为惊奇。过后马上对群臣说:“这孩子跟高祖爷(司马懿)太像了!”从此,朝野上下无不对小小的司马遹寄予厚望。
正是有了这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弟弟?),傻太子司马衷才最终当上了皇帝。
杨皇后在泰始十年(274)病殂,临终前担心好色皇帝给傻儿子找个坏心眼的后妈,就把头枕在皇帝的膝上,眼泪汪汪地说:“我叔父杨骏的女儿杨芷有美德,有姿色,希望陛下能将其纳入后宫。”
皇帝感动得无以名状,眼泪刷刷地流,脑袋频频地点。
他怎么能不感动呢!?杨皇后从来没有吃过后宫那一万个小老婆的醋,而眼下都快死了,还挂念着给他找一个暖被窝的,并且还是她自己才色俱佳的堂妹!
皇帝后来将杨芷纳入宫中,果然温婉可人。遂于咸宁二年(276)立为皇后,拜其父杨骏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
永熙元年(290),司马炎终于在一万个美女的包围圈中油尽灯枯了。遗诏由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政。杨骏升任太傅。傻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那个五短三粗的阳光美人贾氏也从此母仪天下。
杨骏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武帝死后,他便矫诏命司马亮出镇许昌,朝中大权一手独揽,凡事仅与女儿杨太后商议。傻皇帝司马衷大权旁落,成了傀儡,可还是一脸憨厚的表情。贾皇后眼睁睁看着这父女二人垄断朝纲,却咽不下这口恶气。
这位黑美人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早在她当太子妃的时候,就因为争风吃醋亲手杀了好几个妃子。有一次,一个怀孕的妃子又不知好歹地在她面前显摆。黑美人一怒之下,抓过一把戈戟就刺进那个滚圆的肚皮。
那个身怀六甲的妃子当然是倒在地上了。
随之堕地的,还有一个血肉模糊的婴儿。
当时武帝闻讯就想废了她。可是小杨皇后顾全大局,替她求情,皇帝才放了她一马。可在黑美人面前,小杨皇后却以“婆婆”的身份对她训斥了好几次。贾南风从此怀恨在心,不但不知道小杨皇后救了她一命,还以为小杨皇后在背后构陷她。
而今杨氏父女又目中无人,把持朝政,把皇帝和皇后晾在一边……新仇旧恨一起涌来,贾南风不禁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一个揭地掀天的计划就此浮现在她的脑中。
二 一次政变显然不够(1)
殿中中郎孟观和李肇与杨骏素来不睦,贾后就命心腹宦官董猛将二人召来。四人一番密谋之后展开行动,暗中联络被杨骏排挤出京师的汝南王司马亮,劝他举兵###杨骏。老成持重的汝南王拒绝参与政变。他们便转而怂恿都督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是武帝第五子,惠帝的弟弟,正值血气方刚之年,欣然应允。于是主动联络都督扬州的淮南王司马允(武帝子)一同入朝,准备发动政变。
元康元年(291)三月初八。深夜。
傻皇帝正在暮春的睡梦中流连,忽然被孟观和李肇唤醒,让他签署一份诏书。
诏书的内容是:杨骏谋反;宫廷内外全面戒严;派遣使者奉诏废黜杨骏,仅保留侯位回府听候处置;命东安公司马繇率四百名禁军去逮捕杨骏;命楚王司马玮屯兵司马门;命淮南相刘颂为三公尚书,率兵驻守宫中。
惠帝本来就不辨事理,半夜又被人从床上拉起来,稀里糊涂地就签了字。杨骏的外甥段广正在宫中当值,慌忙跪地进言:“杨骏孤公无子,岂有谋反之理!?愿陛下慎重考虑!”
沉默。
俯首在地的段广只听见一阵沉默。
等他抬起头来时,惠帝面无表情,双目微垂,好像又睡过去了。
此刻,杨骏的府邸灯火通明。
政变的消息传来,杨骏的部下和幕僚全都聚集一堂,摩拳擦掌,准备和贾后来一场大火并。智囊团团长(主簿)朱振首先发言:“这场宫廷政变的目的一目了然,一定是阉宦和贾后一起设计阴谋,要对主公不利。依在下之见,应该火烧云龙门来引起混乱,然后以追查肇事者为由,乘乱打开万春门,引入东宫及外营兵,拥太子入宫擒拿奸人,宫内震恐,必然斩杀主谋献出。不然的话,无以免难!”
杨骏一向色厉内荏,如今大难临头,他早已吓得六神无主。犹豫了半晌,只吞吞吐吐地冒出了一句话:“这云龙门是魏明帝时建造的,花费的财力物力甚巨,怎么好说烧就烧了呢!?”
此言一出,众人狂晕!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位堂堂的太后之父、权倾内外的当朝首辅杨骏杨太傅,居然万事不提,唯独只惦念着一座前朝旧门!
要说花费,这偌大一片洛阳皇宫的哪一座门花费少了?要说是文物,这破门也就不过六十年历史,谈得上吗!?退一万步说,就算它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可跟您杨太傅与杨太后的身家性命比起来,跟在座精英的项上人头比起来,孰轻孰重,难道您杨太傅就掂量不出来!?
济济一堂的文官武将们面面相觑。他们知道,问题不在这,而是杨太傅脆弱的神经已经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绷断了。他此刻的智商不会高于傻皇帝司马衷。
所有人的斗志被这一句话瞬间瓦解,沮丧之情像一盆凉水从头顶泼到脚底。
侍中傅祗第一个站了起来,对尚书武茂使了个眼色,向太傅请求和武茂一起进宫了解事态,接着对众人说:“宫中可不能没人哪。”然后作个揖就走下台阶。众人心领神会,一个个脚底抹油,顷刻间溜得一干二净。唯独尚书武茂陪着太傅傻坐着。
他可能还在苦苦参究:一个老政客的智商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跌破正常人的水平线呢?
傅祗回头看见武茂也傻了,赶紧说:“先生不是天子之臣吗?现在宫中内外隔绝,不知天子何在,你还能安心坐在这?”
武茂如梦初醒,慌忙跟着傅祗走了。
太傅府灯火通明的大堂内,杨骏一个人坐着,神情恍惚,面白如纸。
府外,杨骏的党羽、左军将军刘豫已经布置好了军队随时待命。忽然看见哥们儿一个个垂头丧气地溜出来,连忙拦住右军将军裴,问:“太傅呢?”
裴看了他一眼,随口一扯:“太傅带着两个人,乘车从西门跑了。”
刘豫一下傻眼了,忙问自己该怎么办。裴说:“你应该去廷尉那自首。”
二 一次政变显然不够(2)
刘豫一听,他娘的这些人都疯了!他掉转马头,把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扔在原地,一个人跑了。
于是贾后下诏命裴取代刘豫,兼领了左军,驻兵万春门。
被困在宫中的杨太后心急如焚,她知道父亲凶多吉少,无奈之中只好写了一面帛书射出皇城外,上面写着:救太傅者有赏。
帛书马上就被人捡到了,送到了贾后的手上。贾后一声冷笑,当众宣布:“太后参与造反!”随后,军队便开始进攻杨骏的府邸。杨府大门紧闭,士兵就纵火焚烧,并且派弓箭兵登上高处,万矢齐发。杨骏府邸顿时箭如雨下,府中守兵完全被压制了,动弹不得。未久府门被攻破。杨骏东躲西藏,最后在马厩里被乱刀砍杀。
孟观等人随即发兵收捕了杨骏之弟杨珧和杨济,以及杨骏的党羽段广、刘豫、武茂等多人,当天夜里夷灭三族。
次日贾后便授意大臣上书,以“谋危社稷”为名废黜杨太后并诛杀其母庞氏。贾后假惺惺地“诏不许”,而大臣“复请”,她又不许。如是几次三番,把戏做足了,贾后便很无奈地“诏可”。于是杨太后被废为庶人,囚禁于金墉城(晋朝专门幽禁被废的后妃与皇族之所)。其母庞氏“付廷尉行刑”。临刑前,太后蓬头散发,抱着母亲痛哭不止。并上表自称臣妾,哀求贾后保全母命。
贾后装瞎扮聋,愣是不答理。
第二年的二月初一,杨太后在被贾后断绝了八天饮食后死去。
下葬时,贾后特意吩咐,不让她仰卧入棺,而是覆面入棺(即面朝地、背朝天),并且在棺椁中张贴了乱七八糟的符箓。
她是担心杨太后的灵魂变成厉鬼来找她索命。
政变成功后,楚王司马玮、东安公司马繇、宦官董猛等人全都加官晋爵。汝南王司马亮被征召为太宰,与太保卫瓘共同辅政。司马亮也许是因为当初拒绝参与政变,而今又无功受禄,有些难为情,所以想取悦众人,一上任便大肆封侯拜将,受其封赏者多达一千零八十一人,可谓空前绝后。
贾后的宗族也跟着鸡犬升天,族兄贾模、表舅郭彰以及外甥贾谧全都参与国政。
倒杨虽然获得了成功,可倒杨集团的成分却过于复杂,大臣、宗室、外戚、宦官应有尽有。这些人是不可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存共荣的。眼看西晋的政治高层人满为患,大伙不约而同地想:倒杨集团有点消化不良,肠道堵塞,是否需要一次大流量的排泄?
所以,一次政变显然不够。
辅政的老王爷司马亮和老臣卫瓘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把矛头对准了锋芒毕露、年少气盛的楚王司马玮,决定削其兵权,遣回封国。
掌管北军的司马玮本来就认为自己是这场政变的首功之人,对窃取胜利果实的两个老东西一直很感冒,现在老东西反而要驱逐他,他当然不愿坐以待毙,便向贾后靠拢。
贾后比司马玮更想搞掉这一对老家伙。卫瓘的女儿当年差点抢走了她的傻丈夫,卫瓘本人也经常劝武帝废掉太子,所以她恨卫瓘。司马亮当初自命清高,一口回绝了政变的提议,末了又厚着脸皮入朝辅政,所以她也恨司马亮。更何况,她费尽心机搞死杨骏就是想和傻皇帝携手亲政,而今死了一个又来了两个,她忙乎一场却替别人做了嫁衣裳,这算什么!?
于是由精明皇后口述,痴呆皇帝笔录,一道罢免司马亮和卫瓘的诏书拟就,交给了司马玮。
六月的一天夜里,司马玮派遣公孙宏、李肇发兵包围了司马亮的府邸,派遣清河王司马遐收捕卫瓘。
汝南王府外一片人喊马嘶,侍卫长李龙立刻请命,要率兵抵抗,可司马亮不同意。等到外面的士兵攻上围墙,喊声震天,司马亮才慌了手脚,立于堂前阶上大声质问:“吾无二心,何至于是?”并要求看诏书。公孙宏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催促士兵进攻。长史刘淮再次对司马亮说:“这肯定是阴谋,府中勇士如林,犹可力战!”
二 一次政变显然不够(3)
可是,让李龙和刘淮大失所望并且大惑不解的是,老王爷再次摇了摇头。
这位从曹魏时代起就驰骋沙场的老将军、司马懿的第四子、堂堂当朝太宰,此刻居然紧步杨太傅之后尘,毫不抵抗,束手就擒。
当李肇命人把他五花大绑后,司马亮才大声叹息:“我之忠心,可昭示天下也!”
大难临头之时,司马亮与杨骏的反应如出一辙。
唯一的区别是:杨骏死于怯懦,而司马亮死于愚忠。
次日上午,被露天看押的老王爷暴晒在夏日的阳光中,看守的士兵于心不忍,拿扇子给他遮阳。直到日近中天,仍然没有人敢对他下手。司马玮下令:“能斩亮者,赏布千匹!”
重赏之下,怜悯和道义荡然无存,士兵们的刀枪剑戟争先恐后地落在他的身上。
据《晋书》记载,汝南王司马亮死后被扔在北门的墙脚下,尸体惨不忍睹,“鬓发耳鼻皆悉毁焉”。
而昨日夜里,太保卫瓘及其儿子卫恒、卫岳、卫裔等祖孙九人也都已被斩杀。
司马亮被乱兵砍杀的当天,司马玮的幕僚歧盛就劝他,应趁此兵势诛杀贾氏的外戚集团,以绝后患。司马玮犹豫不决。与此同时,太子少傅张华与宦官董猛也在对贾后说:“楚王既诛二公,则天下威权尽归之矣,人主何以自安!?”于是劝她以矫诏滥杀的罪名诛除司马玮。
此言正中贾后下怀。西晋帝国堵塞的政治肠道不一泄到底,她是浑身不清爽的。
于是傻皇帝又写下了一份口述笔录体的诏书,遣使出宫,宣布楚王矫诏,众将士不得听命于他。士兵们闻言,当即扔掉武器,哗然四散。
司马玮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原地。那一刻,他肯定想起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句老话,也肯定在心里把贾后诅咒了几万遍。
司马玮被押上刑场的时候,拿出他的傻哥哥亲手写的青纸诏书,一边看一边流着泪说:“有幸生在帝王家,却不幸如此冤死啊!”
他不知道,用不了多久,几乎所有西晋帝国的亲王都会跟他一样的下场。
他也不知道,此刻阳光美人贾南风正在后宫里一个劲地偷笑,笑得一脸的黑肉乱颤。
在八王之乱中丧命的,楚王司马玮是第一个。他死后,手下的公孙宏和歧盛均被夷灭三族。
元康元年(291)的这两次政变,导致王公大臣及其家族死难者达数千人。
这一年,帝都洛阳的风中都飘着血腥味。
可对于即将陷入重重劫难的西晋帝国来说,这才仅仅是个开始。
三 唯恐天下不乱(1)
从元康四年(294)开始,帝国西北部的胡人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同时,荆、扬、兖、豫、青、徐等州也连续几年发生严重的水灾。关中各地则是连年旱灾,瘟疫流行,灾民纷纷饿死。
元康九年(299),死人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洛阳的皇宫。惠帝司马衷一听,百思不得其解地说:“百姓没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糜(肉粥)呢?”
还有一次去华林园游玩,听见池塘里的蛤蟆叫,他忽然很严肃地问左右说:“这个叫着的东西,是官家的蛤蟆呢?还是私人的蛤蟆?”
可爱的司马衷制造这两个经典笑话的时候已经41岁了。可是,数十年的岁月沧桑显然无力改变他的童心与纯真。
这一生,司马衷誓将可爱进行到底。
与此同时,年已43岁的阳光美人贾南风也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勃勃春情,持之以恒地搜刮着天下美男。最初她是以身体不适为由把太医令程据叫来,让他摸这摸那。程据不愧是太医令,一看她的眼神就知道是哪里不舒服了,于是对症下药,手到病除。贾南风被他伺候得舒舒服服。可日子一久,阳光美人的身体就产生了抗药性,光吃这一服药让她很厌倦,她想多尝些生猛的。
于是接下来的好些年头,洛阳城里的很多帅哥俊男走在半道上就经常被人用蒙汗药捂了鼻子,然后装进一口大木箱往皇宫里抬。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