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草王-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留神脚下被朱肱踩了一脚,吃痛一缩,这才回过神来了,又听到朱肱咳嗽一声,道:“知秋,就告诉他们嘛,顺便我们也听听。”

在座的已经四周围着的所有人,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叶知秋苦笑,他不是不想,而是没法清楚。

《黄帝内经》所的这句话“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以及“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都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心主神志。古人认为人的神志活动是归属于心的,同时,又与五脏都有联系。《内经》认为,五脏都接受外界传来的信息,但最终由心作出反应和判断。虽然没有完全否定脑于精神活动的关系,但是放在了很次要的地位。这可以从思想的思字,从心字底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另外,与人的思维情感有关的字,比如虑、怒、愁、念、恐等,都是心字底,也就是归于心。所以,古人主流观念认为,人的思想情感,都来自于心,而不是大脑。

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清朝,西学东进,西医特别是现代解剖学的传入,这种认识才受到了冲击。以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为代表的医者,对《内经》的心主神志提出了质疑,按照西医解剖学的认识,提出了脑主神志。

人的思维是大脑产生的,这一点现代人都知道,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基本的人体生理学知识,但是,是否就要因此而改变已经流传两千年的中医“心主神志。”而改成“脑主神志”呢?这不单单是心和脑谁了算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中医的整个理论框架体系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是建立在藏象学基础上的,在中医藏象学里,每个脏腑都有独特的含义,跟现代解剖学并不能划等号,他不单单是解剖学中某个实质性的脏器,中医的每一个脏腑,常常概括了西医解剖学的多个脏腑的功能,所以,不能把中医的脏腑跟西医解剖学上的脏腑划等号,要是这样,必然得出中医不科学的结论。要是非要按照西医解剖学认识的脏腑功能来改中医,那中医的“肾藏精”就要改成“肾主泌尿。”“肝主疏泄”就要改成“肝主消化。”而“脾主运化”也要改成“脾主免疫”了。这样下来,中医整个体系将随之崩溃,按照中医藏象理论建立起来的理、法、方、药,全部都乱了,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中医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洗礼,治愈了千千万万人的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它的临床疗效就算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治疗许多慢性病疑难杂症上,有独到的效果。它用一种独特的具有浓郁中华文化气息的思维方式来对疾病进行认识,来思考应该如何治疗。这一套思维方法,虽然与现代解剖学或许有不同,但是,数千年的中医历史却证明中医是有效的,绝不能因为它有不同于西医的地方,就全盘否定它的巨大作用。

而人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物体,人对自身的认识也是不断前进的,人体很多复杂的结构目前的医学根本还没有认识到,比如心脏、肝脏等脏器移植手术之后,人的情志会因此改变,这是不是脏腑也有对情志产生影响的地方,这个医学课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医学家的重视。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中医建立在藏象学基础上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有他数千年无数成功的临床实践为依据的,不能够因为于现代解剖学观点的不同,而擅自改变它。

叶知秋在穿越之前的博士入学面试时,就曾经阐述过这个问题,想不到穿越到了一千年前的宋朝,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第119章可恨又可怜

叶知秋在课堂上也只是顺口这么一说,只因为中医学界以王清任为代表的不少学者提出了用脑主神志取代心主神志,所以他ォ说了《内经》“心主神志”这种说法是只得商榷的。他没想到,就这句话,把贞子给惹怒了,这ォ引出了这么场事情来。

现在,一众人等都眼望着他,等他解释为何内经这句话是错的。

叶知秋没办法解释,因为涉及到现代解剖学知识,而这方面的知识,别说大宋了,同时代的整个地球都没人知道。他要是说出来,不被当成异端邪说的怪物踩扁ォ怪了。更何况,他本身对心主神志改成脑主神志就心存异议,不以为然,当时这么说,只是想表达这种观点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值得商榷而已,并不代表他自己的观点,可是听在贞子等人耳朵里,就成了他的观点了。而这种观点,又是她们所不能接受的。

叶知秋望着周围各种复杂表情的一双双眼珠子,不知道该如何解说这个问题,但是要他说自己是瞎说的,又违背心意,而且自己也的确不是瞎说,眼珠一转,有了主意,道:“《内经》有云:‘头者,精明之府”这不就是说,脑也主神志嘛!并不单单是心啊。”

贞子一声冷笑,道:“这句话的精明,就是指精神?”

叶知秋明知不是,也只能硬着头皮点点头,装出一副不懂的样子道:“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贞子道“这篇论述中提到精明是这样说的:‘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又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所以。这里的‘精明’应当是指的眼睛和眼神,而不是神志!你刚ォ引用那句话。完整的应该是‘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就是说。观察眼神的变化来体察神气的盛衰,如果头部低垂。目陷睛迷,就预示着神气的衰败。你却解释成心主神志的神志,当真断章取义。牵强附会!”

叶知秋心中赞叹。虽说这小妞脾气急躁,出言不逊,但是还别说,对中医典籍背得还很熟练。当下笑了笑,道:“所以我说这话值得商榷嘛,我又没说这句话是错的。只是还有别的观点嘛。这不是商榷是什么?”

“强词夺理!”贞子哼了一声。对姐姐樱子道:“姐,咱们走!不用跟这哗众取宠的小子费口舌了。”

樱子好生瞧了叶知秋片刻。花蕊般的长睫毛忽闪了两下,好象蝴蝶斑斓的翅膀,默默站起身,拱手为礼,拿着饭盒跟着妹妹走了。

一直围观的陈承也是一声冷笑,摇摇头,端着饭盒走开了。

樱子两姐妹回到她们原先的桌位,接着吃饭。贞子道:“我还以为他会说出什么高明见解来呢,却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我就说了他没什么本事的,姐姐你非要去问,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

樱子想了想,道:“我瞧他刚ォ的神情,似乎并没有什么难堪的,而且,好象有满腹的话不能说出来似的,可能有他的想法,只是不方便说而已。简单地归结于强词夺理,未必公允。”

“你还向着他说话?他这样的人,不学无术,哗众取宠罢了,还能有什么想法。”

“却也不是,他先前的两个解说,细细推敲,都有一定的道理。特别是那个‘十一脏取决于胆’的论述,很有说服力,却也不是不学无术之人。”

贞子侧面着瞧着她,突然嘻嘻笑了:“姐,你这么向着他说话,不会是,心里有他了吧?”

樱子淡淡一笑,道:“还不至于,比他学问大的多了去了,我要都动心了,一颗心分成一百分也不够啊。”

“樱子姐姐对谁动心了?”旁边一个锦衣玉袍的公子端着饭盒,弯腰问道。

樱子扭头一看,便看见一张柿饼脸,满是麻子,还故作风雅样,不禁一皱眉,扭头没理他。

贞子却杏眼一瞪,道:“掌步云,我跟姐姐这说话,你来凑什么热闹!”

这掌步云是他们上舍的同学,把手里饭盒往桌上一放,笑道:“适ォ贞子同学去指责那姓曹的,我就在旁边听着,十分敬佩姑娘不畏强暴,敢于直言的性格,说得实在太好了,他这样的人,就该这么好生教训。你刚ォ大气凌然,指着他骂得他哑口无言,看着当真解气。”

听他夸赞自己,贞子脸上绽开了笑容,道:“我就是看不惯他那么说话而已,我没这么凶吧?”

“不凶!一点都不凶。”掌步云乐呵呵道,撩衣袍在她们旁边圆凳上坐下,扭头看了一眼叶知秋他们那边,压低了声音道:“你们不知道吧?他为什么过继给吴王曹国舅?”

“不知道,我也没兴趣知道!”贞子冷声道。

“你听了,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张扬跋扈了!”

“哦?”贞子倒是有了兴趣,道:“你说来听听。”

“他原先的姓孙,他们孙家老太爷名叫孙用和……”

贞子吃了一惊:“什么?他就是孙用和孙老太医的孙子?”

孙用和曾经在太医局长期任职教书,贞子等人都曾经听过他的课,想不到自己指责的这不学无术家伙,却是她们心目中敬仰的孙老太医的孙子,贞子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掌步云却冷笑道:“你们也不用自责,孙老先生治死了三位皇子,皇帝震怒,一番训斥,竟然把这老家伙吓得当场发病,送回家没多日就一命呜呼了……”

贞子柳眉微蹙,道:“你这人怎么不留口德?好歹你也听过孙老太医的课,也算得上是他的弟子吧?有你这么说自己的师父的吗?”

掌步云嗤了一声笑:“他要是好端端的还在这教课,我自然当他是先生师父,可是他如今已经死了,而且是获罪而死,家人都被他连累下了大理寺监狱,不日便要处死,把一家人连累这样,还有什么让人尊敬的?”说到这,他又压低了声音道:“知道吗?是我爹和高伯伯一起揭发了这老家伙的罪责,这ォ把他们一家人送进了监狱的!咯咯咯”

樱子面无表情站了起来,把饭盒里剩下的饭都倒进了泔水桶里,扭身就走,贞子跟着也走,掌步云愕然:“你们怎么不吃了?”

贞子交躯一扭,回头瞧他,冷冷道:“听你们家作出这么恶心的事情,还能吃得下吗?”

“恶心?”掌步云也冷笑“这叫伸张正义!懂不懂!”说罢,也悻悻地起身走开了。

樱子姐妹两离开餐厅,往宿舍走,贞子对姐姐道:“孙家还真是可怜,我敢说,孙老太医也不是真心要治死三个皇子,哪个大夫愿意看着自己的病患死在手下呢?更可况还是皇子。可是有什么办法,治死了,自己也连惊带吓死了,还连累一家人都进了大狱等死。早知道这个,刚ォ就不该对孙知秋那小子那么凶,他也挺可怜的,为了活命,过继到吴王家,想必也不是他自己的主意。不过,我瞧他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怕也不是个有心肝的家伙,凶凶他也应该!让他知道世道险恶,以后少走点弯路。”

樱子扭头笑道:“你这一中午,骂了他又可怜他又想帮他,是不是看上他了呀?”

贞子也笑了:“我说你,你现在反倒过来说我?他那样的纨绔子弟,我就是到老嫁不出去,也不嫁他!”

“你倒是想!咱们毕业回去,爹爹不定就把你送去当王妃,还想在这嫁人?”

“那是姐姐你!你可比我大一岁呢,要嫁也先嫁你!”

“我没你古灵精怪,皇室最喜欢你这种人了,不喜欢我这泥菩萨似的。”

贞子哼了一声,道:“说不定,咱们王子就偏偏喜欢泥菩萨呀,只要不过河,你们都不用怕。”

“哼!”樱子道:“我现在可不想嫁人,好不容易来了大宋,一定要多学些本事再说,嫁了人,生了孩子,那可就别指望能学东西了。”

“这倒也是,我也是这么想的。”

下午,按照课表安排是在太医局医馆坐堂问诊。樱子姐妹俩来到医馆,医馆就在太医局旁边。在各自长条几案后坐下。太医局是高等医学院,考入这里的学生,基本上都经过地方医学院的学习,大多都有能自己看病了。樱子她们也是如此。

医馆实习的时间,上舍是下午和晚上,而内舍学生是上午,至于低年级的下舍,则没有安排实习。所以,下午医馆里的郎中,清一色都是上舍同一个班的同学。

贞子进了医馆,扫了一眼,已经有不少同学到了,那新来的知秋同学,就在她们旁边的长条几案后面坐着,神情似乎很是紧张,正在给人看病,也不瞧他们,贞子本来想给他一个微笑,算是为中午自己比较过分的训斥道歉,从而缓解一下双方的关系,可惜他都不看自己,只好坐下。

下午,贞子诊治的第一个病案是个女的,她们两主修的是女科,所以女科病人一般都到她们这看病。!。

第120章冰火两重天

第120章冰火两重天这女子主诉近三年来,月事经常提前,而且量很多,一般都有经行十余日方干净,月经色淡,平日里常常感到头昏眼花,心跳气短,吃饭没胃口,吃完了腹部感到胀满,有时候吃的不合适,大便就稀溏,老是擦不干净的样子,精神也不好,晚上睡不着,烦躁不安,而且经常感到手脚发麻,请郎中看过也不见好,来诊的这天是月事来潮第六天了。

贞子见他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诊脉望舌之后,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女子还告诉贞子,她的两条腿出了好多青斑,特别是经期的时候,青斑更多。贞子让她挽起裤管一瞧,果然如此,两条腿各处都有大大小小的青色斑块。

贞子心中暗忖,这病患长年累月的月经期长,出血量大,必然血虚,这一点可以从她舌质浅淡,面色无华,头昏眼花,脉细得到验证,这些都是血虚必然出现的症状。而血虚之下,血不养心,就会心悸心烦,自然就睡不安稳睡不着觉,血不养经,所以四肢就发麻。

病患长时间大量月经出血,造成血虚。为什么会长时间大量出血?脾气亏虚,脾不统血!

中医认为,人体的血液是脾摄取食物中的精微营养物质化生而来,只有脾气健运,才能源源不断化生血液,血量才能充足。同时,脾还是生气之源,气能摄血,也就是说,中医认为人体血液之所以能在血脉中运行,是因为里面有气,因而称为“气为血之帅”,或者叫“血随气行”。而这种统摄血液运行的气。就来自于脾。

现在,病患病因便是脾气亏虚。这可以从她食少、腹胀、便溏、体弱、神疲、脉弱可知。要治这个病证。就需要补脾摄血。

贞子提笔写了个归脾汤的方子,递给那夫人,夫人接过一瞧,苦笑道:“大夫。这方子我吃了无数,却不见好啊!”

贞子奇道:“这方你吃过?剂量配伍都一样吗?”

“都一样的。前面郎中就是开的这个方子,没用。”

贞子拿着笔管挠挠头,侧脸瞧了瞧旁边姐姐樱子。樱子正好看完一个病人。当下问了情况,也觉得蹊跷'',病人就是一个脾气亏虚导致脾不统血,而归脾汤便是治疗这种病的方子啊,怎么会不见效呢?

两人正无计,旁边叶知秋适才听到了贞子问诊情况。虽然没有诊脉望舌,却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起身过来问道:“怎么了?”

贞子正无计可思,没好气道:“没你的事!”

叶知秋笑了笑,转身要回桌位,旁边樱子道:“她明明是脾不统血证,前医用了归脾汤却没有效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帮忙看看。”

叶知秋凑过去,拿起方子仔细一瞧,笑了:“你们这归脾汤少东西啊,难怪吃不好。”

“少什么?”樱子问。

“少了当归和远志两味药!加上,就一定有效了!”

宋朝的归脾汤没有当归和远志,后世医家明朝薛己加上这两味药,使得原方养血宁神的效果大大增加,这才使得这个方子焕然一新,成为一代名方,现在中药店出售的归脾丸便是来自于后面的新加的归脾汤。

这段历史贞子和樱子自然不可能知道,两人面面相觑,贞子道:“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倒是可以养血补心。”

樱子也道:“加远志,增加宁心安神的效果,却也未尝不可,只不过,加这两味药,就有效果吗?”

叶知秋道:“听我的,没错!若是没效,你们依旧再痛骂我一顿就是!”

贞子冷笑:“这是给人治病,加了你的药治不好,岂能单单痛骂一顿就行的?”

叶知秋苦笑,心想你们看不起我,我何必热脸贴你们的冷屁冇股!可一想到自己的脸贴在这两个绝色小妞翘臀上的样子,太过吟邪,自己不禁笑了。

贞子杏眼一瞪,道:“笑什么?”

叶知秋赶紧板着脸,回到了自己的长条几案后面,继续诊病。

贞子望向姐姐樱子,道:“怎么办?要不要去问问先生?”

他们坐堂问诊有太医局的先生在一旁指点,遇到不明白的可以马上询问。樱子轻咬嘴c魂,摇头道:“问了只怕也没用,归脾汤就没有加这两味药的,这可能是他们孙家自己的秘方。听他辨析王冰对《黄帝内经》的注释,应该医术不错,这两味药加上也对证,没有什么坏处,左右无计,不如就听了他的,先开一剂,让病人吃吃看,好了再开,不好再求教先生。”

贞子点点头,提笔要加,忽又搁笔,扭头望向叶知秋:“哎!加多少啊?”

叶知秋装着没听见。

“哎!我问你呐!当归和远志加多少?”贞子提高了音量,脆脆的,好象风铃的声音。

叶知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