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工程师-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彰德府在黄河北面,但同样经历过前几年的河南大旱灾,灾后的情况和黄河南面的其他州县一样复杂。唯一的好处是闯贼还没有攻到黄河以北,所以县城中还是安全的,士绅们依旧是当地的统治阶级。

    拥挤的人群中,连长韩老头看了看周围的河南百姓们,朝韦老大挥了挥手,就兀自坐到了粮车上面,点起了他的旱烟烟斗抽了起来。

    这韩老头是个烟鬼,身上不但有卷烟,还有烟斗旱烟,一天不知道要抽多少烟。

    韦老大知道韩老头是让自己组织卖粮,吸了一口气。

    他清了清嗓子,一脚跳上了一台粮车。他是个习惯于出风头的性子,对着几千百姓毫不怯场。

    韦老大伸手朝前面一挥,那模样像是一个官员在对百姓喊话:“百姓们,我们是津国公的运粮队,这次我们给彰德府的百姓们运来廉价粮食了。我们卖的是平价粮食,二两五钱一石,算是津国公给彰德府百姓做的一件好事。。。”

    韦老大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身穿绸缎的商贾大声喊道:“三两一石,我买二百石!”

    这个商贾话音未落,又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士绅喊道:“三两五钱一石,我买四百石!”

    一个头戴儒巾的中年士绅冷哼了一声,大声喝道:“四两一石,这八百石米面我全买了!”

    不断有人跳出来加码,要把这八百石米面吃下去。

    韦老大看着身边的士绅豪商不断把粮价往上抬,皱了皱眉头。

    汤阴县的有钱人么不像是在买米面,倒像是在抢米面。很快,粮价就被士绅和商贾们抬到了五两一石。

    在这灾荒连年的时候,粮食就是一切。

    实际上韦老大不知道,汤阴城中的米面已经卖到六两一石。这些士绅商贾如果从韦老大手上买到粮食,那是买多少就赚多少。

    汤阴县县城中的小市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他们眼巴巴地看着虎贲军护卫着的粮车,看着那一袋袋米面,眼睛发直。他们是没有财力和这些士绅老爷们抬价的,显然这八百石粮食都将毫无悬念地被士绅老爷们买入粮仓中。

    等这些粮食再被士绅老爷们卖出来,就不知道是什么价了。

    韦老大有些恼火,看着那些抬价的士绅大声喝道:“抬什么价,我让你们抬价了吗?这粮食不是只卖给你们这些老爷的!”

    站在粮车前面士绅们听到韦老大的这声喝骂,面面相觑。他们是汤阴城中的衣冠人物,想不到如今要被虎贲军的一个小小班长喝骂。

    不过此时为了粮食,他们就算被骂了也没办法,依旧守在粮车旁不舍得离开。

    韦老大不再搭理士绅们,而是朝周围的小市民们喊道:“汤阴的百姓们,我们津国公不是来河南发国难财的。河南有旱灾,津国公只恨能力不足不能救下河南一省的百姓。但是津国公运到河南来的粮食,也绝不会卖天价!”

    “我们的米面卖二两五钱一石,也就是十三文钱一斤,每人只能买三十斤,要买米面的上来排队。”

    听到韦老大的话,汤阴县的百姓们一个个眼睛放光,喜上眉梢。

    二两五钱一石的米面,这几乎是灾前的价格。这样的价格,就是最普通的小市民也买得起。

    津国公果然是来救河南百姓的。

    不过那些有权有势的士绅还是围在粮车最前面,汤阴县的百姓们不敢推开这些士绅,只眼巴巴地看着韦老大、

    粮车前面的士绅们惊讶地看着韦老大,不明白李植的虎贲军这是在搞什么鬼。白花花的银子不赚,要把粮食廉价卖给百姓?

    韦老大是个不怕事的,素来镇得住场面。见士绅们不听自己的话排队,他眼睛一瞪,把手放到了手铳的铳柄上:“你们这些做老爷的没听到我的话吗?要买粮就开始排队,不买就滚蛋!”

    士绅们看了看韦老大腰间的手铳,这才有些害怕。有些士绅嫌三十斤没什么用处,转身走了。有些小地主琢磨苍蝇腿也是肉,开始排进队列里,准备买三十斤回去再说。

    韦老大点了点头,大声喊道:“馒头!”

    馒头和韦老大的几个下属提着秤杆跑了过来,开始给队列中的河南百姓卖粮。

第六百八十六章 鸟粪

    赤隅岛岛上,李植的海军总舰队长吕虎捏着鼻子跳下了小船,登上了这座小岛。

    小岛长十五里,宽八里,中间有一个海湾。岛上没有淡水,也没有适合种植粮食的平坦地形。狭窄的岛屿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各种海鸟,人每走一步,就能惊飞好几只鸟。

    吕虎身边的第一舰队舰队长石定平走着走着,皮靴上踩了一脚的鸟粪。他有些恶心,说道:“总舰队长,这海岛当真是臭,这地方是个粪坑吧?我还从未来过这么臭的地方工作。”

    吕虎捏着鼻子哈哈大笑,说道:“这是个宝岛!国公爷专门让我来看看。”

    走了几步,擦了擦头上的汗,吕虎说道:“国公爷当真是神仙,居然连万里之外有这样一些岛屿都知道。”

    两人捏着鼻子在海岛上行走,渐渐走到了海岛的腹地,爬上了一座小山。

    山上和山下没有什么区别,到处都是鸟粪,一踩上去粘一脚。这些鸟粪也不知道堆积了多少百年了,下层变成了黑色的鸟粪土,把小山上的岩石全部盖住了,把整座小山的线条都变得十分柔和。

    吕虎捏着鼻子,指着远处的海湾说:“石定平,我们在那海湾处建一个小码头如何?”

    石定平摇头说道:“那里水浅,只能走小船,大船没法停泊。”

    吕虎是个对手下人好脾气的人,他见自己的意见被手下推翻,倒也不生气,只是问道:“那你觉得哪里建码头好?”

    石定平指了指北方的一片海边,说道:“那便似乎水深,我们过去看看!”

    吕虎说了声好,便随着石定平往北面去了。走了十里路走到最北面,两人在海岸线找了好久,当真找到一处水深的礁石海岸。

    石定平把脸伸进海水里看了看,抬头起来说道:“总长,这里确实水深,可以靠大船。”

    说完这句话,石定平呸了一声吐了吐口中的海水,骂道:“这岛边的海水都带着一股鸟粪味道,真让人恶心!”

    吕虎哈哈大笑,把身上的衣服一脱,噗通一声跳进了海里。

    吕虎的水性极好,在水里潜了好久才浮上来。浮出海面一抹脸上的海水,吕虎大声说道:“你说得对,这里的海岸线又直又深,稍微建设一下,我们的大轮船就可以直接靠岸。”

    石定平赶紧把吕虎拉上来。

    吕虎身上湿透了,也不急着穿衣服,只穿着一条裤衩踩着一双皮靴在海边行走。好在这热带的气候十分温暖,此时气温高达三十几度,吕虎一点不冷。

    又走回了小山上,吕虎抓起一把黑色的鸟粪土,哈哈笑道:“臭是臭了些,不过当真是宝贝。我们拿一些回去给国公爷看看,国公爷肯定是要赏我们的!”

    ####

    八月二十九日,郑成功有些忐忑地站在李植的三殿中,毕恭毕敬。

    郑成功如今是李植麾下的一家运输公司负责人。原先称霸东亚的郑家海盗们在铁甲舰的威慑下再没有了叱咤海洋的能力,都乖乖成为运输大队的水手。

    这支运输大队长期跟随李植的轮船,在台湾…天津航线上来回穿梭,运送粮食回天津,再把台湾需要的物资运到新竹。因为郑家的船都是老式福船,所以为了克服帆船最害怕的乱风,郑家的船都是被李植的运输轮船牵引着前进的。

    这样一来郑家船队的技术含量更低。对于郑家船队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李植给予的报酬不高。郑家的水手现在每个月也就拿二两多的月钱,对于水手来说这个收入是很低的。因为水手长期在海上跑,没法照顾妻儿子女,甚至没时间和妻子合房生儿育女。

    实际上李植麾下的佃农收入都比郑家的水手高。

    所以郑成功麾下的水手这些年流失严重,起码有七成的人不干了。

    郑成功当然也想过改变,他曾经想购买津国公的大型蒸汽机,把帆船改造成轮船。这样一来郑家船队就可以不受限于天津…台湾航线,可以在沿海各地接货物运输的生意。津国公领下的各种商业活动发展极快,人员物资往来越来越多。郑成功相信只要拥有蒸汽轮船,就一定能持续盈利。

    但是郑成功缺钱买蒸汽机。郑成功曾想过通过发行股票筹钱,但天津的百姓们并不认可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的股票没有卖出去。

    所以基本上,郑成功如今只是李植领下的一个落魄商号东家,地位甚至不如一般的商人。

    唯一的不同,是郑成功的名字是李植给改的,这让平民和郑成功打交道时候有一些敬畏。

    李植看了看有些拘谨的郑成功,笑了笑。

    根据李植所了解的历史,郑成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李植并不准备让这个年轻人一辈子碌碌无为。经过几年的磨练,郑氏船队虽然不断流失人才,但郑成功已经在李植的体系内适应下来。李植决定给郑成功一些发展的机会。

    李植看了看郑成功,说道:“郑成功,你知道西沙群岛的鸟粪土么?”

    听到西沙群岛这个名号,郑成功愣了半天。

    “回国公爷,小民不知道西沙群岛。”

    李植打开地图,指着地图说道:“在广东的南部海域,北到北礁,南到赤隅岛之间的这些小岛,我们称为西沙群岛。这些群岛上有十分珍贵的鸟粪土资源,你知道么?”

    郑成功想了想,说道:“确实有,国公爷,我以前听人说那里的几座小岛上鸟粪层层堆积,臭不可闻。”

    李植笑道:“这可是宝贝!”

    李植打开了一个箱子,拿出了吕虎带来的鸟粪土,展示给郑成功看。

    李植准备让郑成功去西沙群岛运输鸟粪。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化肥被发明之前,鸟粪曾经养活了欧洲人半个世纪。

    十九世纪时候,欧美国家人口在快速增长,特别是欧洲的人口压力很大。虽然当时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但农业压力十分大。想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就需要提高土壤的肥力,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就需要施肥。当时欧洲人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大量使用秘鲁的鸟粪。

    十九世纪,欧洲人在秘鲁挖了一千多万吨的鸟粪。

第六百八十七章 资源

    在秘鲁南部海岸外二十多千米处,有三个花岗岩岛屿。因为海岛附近有丰富的鱼群,海鸟的密度十分高。数百万年间在海岛上留下了厚达45米的粪便层。

    秘鲁的鸟粪可以说是比化肥更好的肥料。根据后世的科学分析,鸟粪中大概含氮元素15%,含磷元素10%,含钾元素3%,是一种天然的复合肥。据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农学家记载,用秘鲁的鸟粪做肥料,农作物的产出可以提高三倍。

    据记载,从1840年到1880年,秘鲁向欧美国家出口了一千三百万吨的鸟粪,可以说完全垄断了西方的肥料产业。保守估计,这些鸟粪在运到西方的第一年就为欧美国家增产了几千万吨的粮食。而粮食被消耗后肥料循环利用,又不知道提高了多少粮食产量。

    甚至可以说,没有秘鲁的鸟粪,西方国家在化肥出现之前就会陷入粮食严重不足的困难之中。

    对于这种改变了一个时代的东西,李植当然要大规模的使用。

    秘鲁的一千多万吨鸟粪已经被李植视为囊中之物。当然,目前去南美洲开发这些鸟粪资源还有些困难,李植还没有开辟出跨越太平洋的航道。

    但李植记得,在西沙群岛也有百万吨的鸟粪资源。如果西沙群岛的鸟粪资源全部开发,也可以大幅增加李植的粮食产量。

    在原先的历史上,日本人就曾在二十世纪初大量盗挖西沙的鸟粪,运走了十几万吨。可见这种资源的珍贵。

    等西沙群岛的资源用尽,李植可以到秘鲁开采鸟粪。

    李植笑了笑,说道:“以后你的郑家船队,就专门负责从西沙群岛台湾、山东、天津和辽东运送鸟粪。”

    郑成功愣了愣,说道:“国公爷,我船队的船只都是帆船。受制于季风,走西沙一年只能走一个来回,用来运输鸟粪怕是十分不划算。”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用帆船运送鸟粪当然不现实,我们要用轮船运输。”

    比起每年只能借助季风走一个来回的帆船,轮船可以全年无休地在海洋上穿梭,极大地降低运输的成本。只有借助轮船的低廉运输成本,跨越重洋运送鸟粪土才成为可能。所以在1840年轮船运输十分发达以后,秘鲁的鸟粪才大规模被使用。

    李植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说道:“我出资投资二十条大型轮船,建立一个国家鸟粪运输公司,交给你郑成功管理。这些船我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的人上船!听说你郑家的人流失很严重,以后你郑家还没有流失的水手,就全部在轮船上干活了。”

    “你为我管理这个运输公司,我任命你为西沙守备。”

    “郑家水手的月钱标准,向我麾下的其他轮船运输队看齐!”

    郑成功听到李植的话,一下子激动得满脸通红。年轻人一下子升官发财,如何能不激动?

    ####

    九月十六,雷三站在那家招牌巨大的“鸟粪肥料店”前面,有些犹豫。

    鸟粪店前面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臭味,让雷三有些作呕。

    虽然报纸上反复宣传了鸟粪的好处,但是自己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雷三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这一袋一袋的鸟粪看上去黑乎乎的,没什么特别,真的能像报纸上说的那样提高亩产数成乃至一倍?

    这一批鸟粪土是第一批,商店里的伙计似乎也没有适应那臭味,一个个都站在商店门口透气。

    看见雷三,商店的掌柜迎上来:“这位将军,是不是要为辽东的田庄买鸟粪土做肥料?”

    虽然雷三没有穿军官服,不过他身上那种肃杀的军官气质一下子就被见多识广的掌柜认出来了。一张嘴,掌柜就算准了雷三的来历。

    雷三看了看这个掌柜,问道:“这鸟粪土真的能提高亩产?”

    掌柜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天津日报》出来。翻到第二版,掌柜指着一篇文章说道:“你看,这记者采访了国公爷,国公爷金口玉律说了,这鸟粪土是一个复合肥,富含小麦需要的氮、磷元素。每亩施用一百斤做基肥,再用二十斤做种肥,二十斤做追肥,产量起码增加五成!”

    掌柜的笑了笑:“将军你可以不信我,国公爷的话你还不信?”

    雷三正是看了那篇文章才来买鸟粪土的,见掌柜的又念了一遍报纸,他点了点头。

    掌柜的好奇问道:“这位将军,你在辽东有多少亩田地?”

    雷三是个话少的,一个字都不想多说,没有回答掌柜的无关问题。

    掌柜见雷三不答他,笑了笑,说道:“这位将军,这鸟粪土是从万里之外的西沙诸岛运来的。国公爷从聚集在山东兖州府的河南难民中选了一千人发往西沙诸岛挖鸟粪,又选派郑成功为西沙守备专事运输,得来殊为不易。”

    “如今来买鸟粪肥的人不多,实话说吧,将军你是第一个。小店的上级有规定,第一个月半价!原本两文一斤的鸟粪土我们一文钱一斤卖给将军。将军你要买多少?”

    雷三站在鸟粪店前想了想,问道:“我买了这鸟粪,如何运到辽东田庄去?”

    掌柜的说道:“国公爷都为你们这些客商想好了!隔壁就有一家新开的车马行,一辆马车可以运一千二百斤。马车运到大沽转船运,船运到锦州以后到码头上找到车马行,再用马车运到将军你的田庄。”

    “杂七杂八算下来,一斤鸟粪要运价一文左右。等以后国公爷的铁路修好了,这运费就便宜了。”

    怕雷三被昂贵的运费吓到,掌柜的加了一句:“运费虽然贵,但绝对值。如果将军你的田地产量不增加五成,我这家小店就关门不做了!”

    雷三淡淡说道:“我先买五十两银子的鸟粪土试试吧!”

    见雷三一下子就买五十两银子,那个掌柜的愣了愣,转头看了看他的伙计。掌柜的暗道这是个大官啊,田庄起码超过一千亩。

    掌柜转过脸来,脸上的笑容更盛,说道:“没问题,将军你先坐,我这就给你的鸟粪装车。”

    雷三实在受不了这鸟粪店的冲天臭气,不过他的性格又不喜欢让别人难堪,却不会直说这臭气的问题,只是淡淡说道:“我不坐了,我去买点别的东西,你给我装车吧,我一个时辰以后过来,到时候给你钞票。”

第六百八十八章 平板玻璃

    蔡怀水的浮法玻璃工厂中,大量木柴燃烧形成的火焰声呼呼作响。工厂中温度很高,哪怕是在这秋风渐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