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工程师-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因为李植支持皇权,明国的皇帝腰杆又硬了几分,不按照明国文官和士绅的要求行事。明国的士绅实际上已经对皇帝和李植极为愤懑。无论是南方北方,士绅都是怨声载道。”

    “只要我大清站出来声明,说明我们保护明国士绅的利益。明国的士绅就会像百鸟朝凤一样倒向我们,以最大的可能配合我们。只要我们让明国士绅信任,别说联合他们对抗李植,恐怕便是我们入主中原,他们也是十二分欢迎。”

    多尔衮看着侃侃而谈的范文程,有些感触。

    皇太极时代皇帝重用汉人,多尔衮还有些不以为然,认为汉人官吏威胁了满洲贵族对满清的绝对领导权。然而自己当了皇帝以后,多尔衮才发现汉人确实有不同于满洲贵族的手段比如这联合汉人士绅的法子,努尔哈赤的子孙们就绝对想不出。

    多尔衮敲了敲桌子,问道:“那么要怎样才能让明国士绅信任我们,认为我们符合他们的利益呢?”

    范文程跪在了地上,大声说道:“臣以为,要让明国士绅信任我大清,需要两策:一曰定科举,一曰免税赋。”

    “科举制度在文皇帝时候已经有过,但举办时间不定,让人感觉不可靠。皇上如今要让明国士绅放心,便要定下三年一试的规矩。”

    “同时,我大清要向外宣布免除有功名士人的田赋徭役。只要定下这一条,则江南的明国士绅一定会十二分支持我大清。”

    “只要定下这两条国策,则江南的士人一定会在李植攻打我们时候发兵攻击李植的后路。”

    多尔衮琢磨着范文程的话,想了好久。

    “定此二策,明国的士人就会发兵支援我们?”

    “一定会。”

    多尔衮想了想,吸了口气:“好,就按你说的,定科举,免税赋。”

    “同时派使者到明国南京去,和明国的文官们宣传我们的新国策。请他们在关键时刻攻打李植。”

    ####

    钱谦益、史可法和张慎言等人坐在绛云楼中,面对着满清派来的使者。

    那使者是个正白旗的甲喇章京,叫作跌作,带着一个翻译。钱谦益和这个跌作说话都要通过翻译,十分的不方便。但即便是如此,满清使者带来的讯息仍然令钱谦益眼前一亮。

    不仅是钱谦益眼前一亮,听到清国明文规定士人免税赋,堂屋里的其他几名官员和名士都是十分激动,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钱谦益笑着看着跌作,说道:“这么说,清国的皇帝是愿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了!”

    满清的使者还没有回答,张慎言就哈哈大笑,说道:“清国皇帝的做法,顺天应人。大明尚没有明文规定士绅可以全免田赋徭役,而清国明文做此规定。这是尊重衣冠,复兴文化。”顿了顿,张慎言大声说道:“若是像天津的李植那样屠戮士人,作践经卷,那和禽兽有什么区别?”

    那个跌作听翻译说了一通,这才朝钱谦益说道:“所以我大清希望明国的士人们明辨是非,在李植攻打我大清时候从后方攻击李植。我大清有十几万兵马,江北二镇有八万兵马,合起来二十多万人,可以打败李植。”

    钱谦益哈哈一笑,正要说话,却听到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大声说道:“不可!”

    史可法站了起来,说道:“我们士人和李植斗争,是我们大明内部的事情,岂能把觊觎华夏的蛮夷扯进来?鞑子杀了多少汉人?若是我们联合鞑子攻击李植,那我们和卖国奸人有什么区别?”

    张慎言眼睛一瞪,喝道:“史可法,你没听这使者说了么?清国也有科举,还给士人免赋,这还能称为蛮夷鞑子么?我看这比我大明还要文明。”

    钱谦益也站起来说道:“宪之,事急从权。我看清国尊重士人敬仰文化,也是一个开化的国家,不能简单以蛮夷视之。”

    史可法看了看屋内的其他人,见几个官员士绅都不支持自己的观点,脸上一沉。

    他一甩衣袖,大步走出了堂屋。

    其他的士绅看见史可法的激烈态度,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也有一个文官觉得不能和鞑子联合起来做奸人。但其他几个人态度都和史可法不一样,很快就镇压了怀不同意见的这一个文官,最后屋内的八、九个人齐齐看向了钱谦益。

    钱谦益看了看左右的文官和士绅们,点了点头,朝满清的使者说道:“好,我们和清国结盟。如果李植一北伐,我们八万精锐就攻打天津。”

第六百四十一章 征辽

    四月初五,李植发兵辽东。

    这一天清晨,李植一身戎装,在国公府大殿前面的广场上和崔合告别。

    崔合擦了擦眼泪,说道:“夫君,你这次要去辽东打多久啊?”

    崔合又怀孕了,此时已经有了身孕两个月。

    李植摸了摸崔合的肚子,说道:“短则三个月,长则六个月。等我从辽东回来,一定可以陪着你生孩子!”

    崔合点头说道:“你可要快点回来!早点把鞑子打掉!”

    李植点头说道:“等我这次去辽东把鞑子打掉,就天下太平了!”

    崔合听到这话,有些高兴起来,脸上浮出笑容。

    “夫君最厉害了!”

    李欢拉了拉李植的衣角,说道:“爹爹,你这次不如把我带上吧,我都八岁了还没打过仗呢!”

    李植摸了摸李欢的脑袋说道:“你现在还小。等你十六岁了,我就带你上战场。”

    李欢想了想,说道:“那还要等八年?爹爹,这也太久了。”

    说完几句告别的话,李植不再和家人盘桓,一甩披风跨上了战马。

    出了津国公府,几百亲卫打着华丽的国公仪仗,护卫着李植往天津卫城的北门行去。卫城的道路两侧站满了百姓,一个个充满期待地看着李植的队伍。

    “国公爷要打鞑子喽!”

    “打完鞑子,我大明就再没有外患了。”

    “我大明真是全赖国公爷了。”

    “看国公爷那仪仗,真威风!”

    到了北城门,天津上下的文武官员全部列在城门口给李植送行。

    天津巡抚带着朝廷命官站在城门的左边,朝李植一揖及地。巡抚如今已经没有了实权,变成了朝廷在天津的代表。

    天津巡抚如今甚至不能领导天津的缙绅天津的士绅杀了一批又一批,通过法庭的政策又削弱了绝大多数,如今剩下的基本上是最老实本分,田地是合法经营得来的那种地方缙绅。天津最后剩下的这些缙绅,和外地的靠功名乱来的士绅,大有不同。

    李兴则率领实际上管理天津的津国公体系官员站在城门的右边,包括郑元,李道等高级官员,都来为李植送行。

    李植骑马走到李兴前面,说道:“李兴,这次你率领两万兵马守卫天津和山东。若是南兵攻来,你要记得我教你的办法。”

    李兴笑道:“大哥放心,李兴一定按大哥说的做!”

    李植点了点头,带着仪仗出了天津卫城北门。

    城外,出征辽东的四万虎贲军已经列好队伍等待在那里。士兵们此时没有穿板甲,都穿着红色的虎贲军军装,穿着酱色的皮靴,看上去像是一片红色的森林,又像是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

    李植站在大军前列,点了点头。旗令兵立即挥舞旗帜,发出了命令。基层的排长们看到那旗令,一个个掏出李植发下来的檄文,在各自的士兵面前朗读起来。

    “萨尔浒以来,建州鞑子靠野蛮的手段占据了我汉家的辽东,在辽东肆意杀戮,血流漂杵,富庶的辽东变成了可怕的无人区。这些年,朝廷的文官武将腐朽,鞑子进出边关如入无人之境,一次次杀入关内劫掠屠杀。每遇抵抗,就屠城,杀光一城的百姓。”

    “几十年来,鞑子的屠刀下,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万,多少十万,多少百万的汉家儿郎。”

    “我汉家儿郎软弱可欺吗?”

    “不!”

    “今天,我们虎贲军就要直捣黄龙,杀到辽东去把鞑子灭了。我们要让这些夷狄明白,杀戮我们汉人是多么可怕的重罪!”

    “朝廷软弱,官僚**,这汉人的青天,就由我虎贲军支撑!我们要让盘踞在辽东的鞑子明白,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汉家的!”

    听到军官们念颂完简短的檄文,士兵们站得笔直,充满了骄傲和使命感。放眼天下,烽火四起,能够救下汉家百姓驱除夷狄蛮奴的,也只有虎贲军了。

    李植举起右手:“全军出发,征辽东!”

    李植身后的大旗摇摆起来,把李植的命令传到了全军。

    “虎!”

    “虎!”

    “虎!”

    四万精锐齐声高吼,一队一队地走了出去。那一列又一列红色大兵像是一道道洪流,朝鞑子的大本营杀去。

    ####

    行军十三天,李植的四万大军到达了山海关。

    山海关的守军看到雄壮的虎贲军,听说虎贲军要征辽东,都炸锅了。虎贲军穿过山海关的那一天,山海关的守军万人空巷。几万山海关守兵不管不顾军官们的阻拦斥骂,齐齐挤到山海关关门边看虎贲军。

    这些蓟镇的守军衣着破旧,装备破烂。他们身上的衣服满是补丁,手上抓着的武器老旧落后,无非是一些最便宜的长矛大刀。他们管理混乱,一个个蓬头垢面。他们饱受朝廷拖欠粮饷,官员克扣军资之苦,有时候甚至要挨饿。

    但是他们依旧是满怀鼓舞热情地看着出征辽东的虎贲军。他们站在道路边,一个个一声不吭,像是欢送英雄一样看着虎贲军大病。

    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兵,激动得热泪盈眶。

    一些从辽东逃回来,家人都死在鞑子屠刀之下的辽人士兵更是激动得泣不成声。他们跪在道路两边,哭得稀里哗啦的,不停地朝发兵辽东的虎贲军大兵们磕着头。

    他们无法亲手杀鞑子报仇,但虎贲军的大兵们可以为他们报仇。

    五尺男儿,哪个没有家仇国恨?哪个不是汉家的悠悠赤子?

    虎贲军的大兵们挺止了腰杆,挺起胸脯穿过了山海关。

    李植在虎贲军中大力推广教育,如今虎贲军将士们都渐渐明白了什么叫作国家,什么叫作民族。他们明白,他们不仅是为了天津在战斗,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在战斗,更是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战斗。

    后面,是汉人的家和国,前面,就是汉人的血和恨。几十年的屈辱,将由汉家儿郎亲手来洗刷。汉人的未来,将由汉家儿郎亲手掌握。

    李植骑着骏马穿过安静的山海关守军,穿过那些一言不发却又热泪盈眶的蓟镇边军将士们,穿过了山海关的巍峨关门。

    三骑快马从前面跑了过来。三个亲卫冲到了李植面前,大声喊道:“国公!鞑子弃了整个辽西走廊,往辽东逃去了!”

    李植冷哼了一声:“虚弱蛮夷,不堪一击!”

第六百四十二章 锦州

    四百里辽西,重新回到了汉人的手里。不过这一次,占领辽西的不再是依附于文官的关宁军,而是李植的虎贲军。

    祖大寿站在李植身后,扶着锦州城的垛墙,身子微微发抖。

    锦州是四百里辽西走廊的最北端。重新占领锦州城,对祖大寿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容不得他不激动。

    锦州城是祖大寿的巢穴。他从崇祯元年升为总兵时候起就守在锦州,直到崇祯十七年夏天被东林党一纸调令调往征讨李植,在锦州盘踞了十六年,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城中的祖家宅院就有十几座,曾经是祖大寿一族人的作息之处。

    祖家的子侄,不少都是生于锦州,长于锦州。

    入关以后,祖大寿曾以为需要五年、十年,才能从长计较收复宁锦。虽然在锦州一战中曾经打败鞑子,但满清在祖大寿心目中始终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哪怕祖大寿相信李植必将夺回辽西,却也不敢奢望能一年就杀回锦州。

    然而在李植的虎贲军面前,鞑子的铁骑仿佛是纸糊的一样脆弱。被东林党放弃的宁锦防线,轻轻松松就被李植重新夺回了。

    祖大寿的身后,祖大寿的骑兵们哭成了一片。他们一个个抚摸着锦州的城墙,嚎啕大哭。

    关宁军的主体是逃亡到辽西的辽人,当初他们在鞑子的屠刀下往南逃亡时候,是锦州收留了他们。对于这些被誉为关宁铁骑的骑兵来说,锦州就是他们的大本营,是他们的家。重新夺回了家园,这如何不令人激动?

    李植看了看祖大寿,笑道:“祖团长,城中的这些祖家宅院,我就还给你了!辽西的六十多万辽民都在天津和山东。城中各处宅院,本来是谁的,现在就是谁的,我会派出书记员细细登记排查,让这些宅院都物归原主。”

    祖大寿听到李植的话,喜不胜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国公爷盖世英雄,为我等汉家儿郎收复辽西四百里国土!祖大寿一介武夫身无长物,只愿为国公爷的大业粉身碎骨。”

    祖大寿身后的骑兵们全部跪在了地上,大声吼道:“愿为国公爷粉身碎骨!”

    “愿为国公爷粉身碎骨!”

    收复山河故土,向来是令人激动的事情,何况是对于当局者?此时对于这些关宁骑兵来说,便是李植让他们冲锋陷阵去死,他们可能都不会犹豫。

    李植笑了笑,扶起了情绪激动的祖大寿。

    洪承畴走了上来,朝李植做了深深一揖,才拱手说道:“国公爷,这锦州是宁锦的咽喉。我们占下来以后要布置兵力防守,才能保证补给的畅通。”

    李植看了看锦州城,没有说话。

    洪承畴说道:“锦州以北的辽东大平原地方二千里,全是女真人的地盘。即便我们能攻下沈阳,奴酋多尔衮也能往北逃窜。我们此次攻打东奴犁庭扫穴,必然追击多尔衮。这越往北,补给线就越发重要。”

    “我们有强大的水师,可以用战船直接从天津运送补给到锦州南岸。但只有控制了锦州,才能保证补给品能够顺利上岸。否则如果被奴骑控制锦州一带,我们补给品无法上岸。”

    李植问道:“洪参谋的意思是?”

    洪承畴说道:“辽西六十多万辽民都在天津和山东三个开荒点开荒,人员集中。我们可以从中选取一万年轻力壮者给予武器,让他们防守锦州城。有这一万民壮防守,便是几万奴骑包围锦州,锦州也能守住个把月,我们可以从容回援。”

    李植觉得洪承畴说得挺有道理,但他却不想过分抬高洪承畴这个外来者的地位。虎贲军的军官都是靠资历和战功升上来的,让初来乍到的洪承畴左右大事对一直追随李植的“老人”们来说不是好事。

    李植转头看了看李老四,问道:“李老四,你怎么看?”

    李老四说道:“国公爷,我也认为可以征发民壮。此战补给线十分漫长。而我们战兵只有四万四千,征调民兵守卫补给线是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抽调一些军官指挥这些民兵。辽西是这些辽民的家园,他们守起城来一定会出死力。民兵守住大城没有问题。”

    李植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好,便按李师长和洪参谋的赞画,征调民壮。不过接下来我们还要打沈阳,一路北上,一万民壮是万万不够的。就从辽西民夫中选出五万壮丁,给予武器盔甲,负责守卫我们接下来攻下的城池。”

    “这件事让郑开成去做,让郑成功组织船队,半个月之内把选出的辽民运来。”

    郑开成一拱手,说道:“国公放心,我这便乘船回天津,最快速度去开荒营中抽调壮丁。”

    李植正在那里布置补给线的守卫,却看到远处十骑斥候快马疾驰奔来。斥候通过重重关禁,一路走到了李植面前,单膝跪下说道:“国公爷,我们深入东面二百里侦探敌情,发现鞑清已经放弃义州和广宁,拖家带口一路北逃。我们的人和鞑清的斥候一接战,鞑清的斥候就慌不择路的溃逃,似乎毫无战心。”

    选锋师代理师长薛三库愣了愣,问道:“广宁也收复了?东奴这是要不战而逃了?”

    李老四吸了一口气,说道:“国公爷,我看鞑子这次使的是坚壁清野之计。”

    ####

    多尔衮转身最后看了一眼盛京皇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想不到父皇营造的皇宫,竟要被我放弃了。”

    听到多尔衮的感慨,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满眼的血红,大声喊道:“皇上,我们有十几万可战勇士,便是出城和李植四万人对敌,也未必不敌。这盛京是父皇浴血打下的基业,岂能轻易放弃?”

    “只要皇上一声令下,我阿济格就率领十几万勇士和李植小儿决一死战。”

    多尔衮听到阿济格的话,闭上了眼睛。

    许久,他才说道:“当初先帝以五万精锐冲刺李植的一万多人,最终大溃败。如今李植有四万多人,我们十几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