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策-第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简单点,就是得对这场冲突的本质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
到底是一场以地缘政治为主的局部冲突,还是一场由战略物资引发的地区战争?
如果是前者,美国大可忍一时之气,不用与共和国争一时之长短。共和国网刚打赢了印度战争,国际威望如日中天,美国则连续碰了几次壁,国际地位大不如前。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与共和国对撞,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再说了,阿根廷归根结底是美洲国家,不管其国家政策如何,都改变不了与共和国隔着半个地球的事实。按照西方世界最基本的国家观点,不管多么强大的国家,总有衰落的一天(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东方哲学思想非常相似),共和国再强大,总有一天会走向衰落,只要美国能够稳住气,迟早能够驯服阿根廷。更重要的是,阿根廷属于拉美地区的边缘国家,50多年前,拉美国家没有为阿根廷与西方世界对抗,那么现在的拉美国家也不会与美国为敌。这个问题还可以反过来看,即阿根廷占领了福克兰群岛,也不可能提高其在拉美世界中的地位,反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拉美国家的警惕,从而使阿根廷更加边缘化。作为美国总统,布兰迪诺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也就不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如果是后者,美国就不能忍气吞声了。如果说煤炭、钢铁与石油是工业时代的物质基础,那么稀有金属就是电力时代的物质基础。自从掌握了复合蓄电池的基本技术,美国就开始与共和国争夺全世界的稀有金属矿藏。毋庸置疑,在这场争夺争斗中,美国的处境丝毫不容乐观。虽然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稀有金属矿藏储备国,因为在复合蓄电池问世之前,稀有金属在电子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在2013年之前,美国以各种方式关闭了国内的稀有金属矿藏,完全依赖进口,甚至在资源价格低落的时候大量进口囤积,但是到2013年为止,共和国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大稀有金属储备国,而且随着共和国开始从外界进口稀有金属,共和国的资源优势愈发明显。更重要的是,稀有金属的价格像坐上火箭一样,在短短20多年内提高了100多倍。以镧系金属来说,2013年的时候,国际市场上的平均价格在每吨65万美元左右,2035年的时候已经涨到了7500万美元,而2035年的黄金价格也不过每吨1亿美元出头而已。作为国家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资源,美国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哪怕会卷入一场战争。
由此可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杜奇威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指挥这场战争。
与裴承毅的判断一样,杜奇威知道不能拖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一场大规模决战来结束冲突。与裴承毅预料不一样的是,杜奇威并不希望过早打响决战,而是觉得应该稍微晚一点。准确的说,不是引诱阿根廷空军出来决战,而是逼迫阿根廷空军出来决战。按照杜奇威的计划,“复仇者”号在5月22日到达战区后,特遣舰队开始轰炸岛上的军事目标,如果一切顺利,运送陆战队的登陆舰队将在5月底到达,到时候特遣舰队将分成两部分,一是在外海活动的航母战斗群,二是跟随登陆舰队前往近海的支援战斗群。打到这个时候,不管阿根廷空军是否有把握,都会出来与特遣舰队决战。
最重要的是,只要航母战斗群一直呆在阿根廷战斗机的打击范围之外,阿根廷空军就只能把矛头对准支援战斗群与登陆舰队,对航母战斗群没有多大威胁。虽然皇家海军不能损失航母,但是损失几艘战舰算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只要航母战斗群没有遇到空中威胁,就能更加关注水下威胁,到时候,就算共和国的潜艇出手,也不见得能够收到理想战果。
看得出来,杜奇威的战术仍然非常保守。
当然,只要能够取得胜利,保守不是问题。
事实上,杜奇威的这套计划,确实能够给英国带来胜利,至少能够使英国立于不败之地。
换个角度看,皇家海军的指挥官也能想到同样的战术。别的不说,皇家海军首先出动两支航母战斗群去南大西洋压阵,再动员皇家空军的战斗机、组织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这一系列的部署表明,桑德拉的战术思想与杜奇威的如出一辙,先求不败,再求胜,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胜利。
很明显,布兰迪诺把杜奇威派过去,就是要改变皇家海军的作战部署。
不是说美国不想帮助英国取胜,而是在最大限度的确保英国利益的情况下,将最大限度的损害美国的利益。
原因很简单,冲突拖下去,别说拖半载,就算拖上几个月,后果都不堪设想。
美国可以帮助英国,共和国为什么不能帮助阿根廷?
真要让一场规模有限的冲突演变成一场大规模消耗战,不管岛上有多少贵重资源,这场战争都没有任何意义。别的不说,英国的所有军事损失都的记在美国的账单上,做亏本买卖的肯定是美国。
布兰迪诺派杜奇威过去,除了退役将军身份之外,与他的政治觉悟有很大关系。
别的不说,杜奇威肯定能够准确领悟总统的意思。
不管美国会投入多少军事力量,最终的结果如何,这是一场规模非常有限,而且持续时间短暂的局部冲突,绝时不能演变成一场无止境的地区战争。
明白了这个道理,杜奇威就不得不放弃军人的想法,用政客的手段来处理问题。
不得不说,在对杜奇威身份的认识上,裴承毅把握得非常准确。
杜奇威开始部署作战任务的时候,裴承毅也进入了最佳状态。
5月14日夜间,裴承毅召开战前会议,开始安排作战任务。
虽然军情局还没有送来最新的情报,第四舰队的行踪仍然无法确定,但是裴承毅考虑了一天之后,断定决战已经临近,决战随时有可能爆发。裴承毅是根据什么做出这一判断的呢?
也许谁也说不清楚,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战前会议结束之后,裴承毅把华剑锋单独留了下来,要求未来的共和国海军司令立即联系正在南大西洋上活动攻击潜艇,只要逮住机会就要下手,但是绝对不要攻击第四舰队。
从这道命令来看,裴承毅已经动了杀心。
第88章 公开较量
5月15日夜间,特遣舰队再次轰炸马岛的军事设施。
这次特遣舰队用的不是巡航导弹,而是战斗机投掷的远程弹药。正是如此,特遣舰队还出动了20多架护航战斗机,在轰炸马岛的时候与阿根廷空军展开激战。
战争爆发25天后,双方的空中力量终于面对面的干上了。
因为轰炸行动没有持续多久,在天亮前就结束了,所以空战不是很激烈,双方都没有投入全部力量。
特遣舰队如此积极的投入战斗,既在裴承毅的预料之中,又让他微感惊讶。
轰炸不是很猛烈,阿军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空战也不是很激烈,双方均损失了几架战斗机。
这种不痛不痒的打法,有什么意义?
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没有意义的消耗,除了增大战争损失之外,没有别的意义。这种打发与杜奇威的目的完全相反,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官,绝对不会做傻事。
也就是说,杜奇威别有所图。他到底图什么呢?
虽然裴承毅聪明过人,但是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到,美国到现在都没有下定决心,也就不可能知道,15日夜间的战斗没有别的目的,只是掩护特种部队上岸。
天亮后,裴承毅收到了详细战报。
阿根廷陆军的几辆装甲战车被炸毁,还有20多名官兵伤亡。阿根廷海军没有参战,因此没有损失。阿根廷空军在空战中损失了7架战斗机,其中1架J…14EA、3架J…14AA与3架J…15FA,并且在战斗中击落了12架皇家海军的战斗机(具体有多少存在争议,皇家海军只承认在当天损失了4架战斗机,而闵瑞麟派出去的侦察兵在岛上找到了6架英国战斗机的残骸)。
最重要的不是阿军的战报,而是华安军团的战报。
在天亮前,华安军团的侦察兵在搜寻跳伞的英国飞行员的时候,与一支规模不大的特种部队遭遇,并且发生了战斗,但是双方都没有伤亡,至少没有找到敌人的尸体。
最初的时候,闵瑞麟还不是很重视这件事情,认为遭遇的是前来营救飞行员的英国特种兵。让他产生这一判断的原因很简单,侦察兵找到了一些弹壳与一枚没有爆炸的闪光弹,均属于英国特种部队。直到天亮前不久,侦察兵把3名英国飞行员带回来的时候,闵瑞麟才意识到昨天晚上的战斗不简单,因为那3名英国飞行员没有与外界联系过,根本不知道有特种部队来营救他们。也就是说,那支神秘特种部队的任务不是营救飞行员,而是执行其他的任务。
什么任务比营救飞行员还要重要?
闵瑞麟搞不清楚这个问题,裴承毅却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
当天上午,他就联系了张孝珑。让裴承毅有点惊讶的是,在他做出安排前,张孝珑已经搭乘阿根廷空军运送伤员的飞机去了马岛。也就是说,闵瑞麟的报告引起了军情局特工的高度重视(军团的战报是通过军情局转发给裴承毅的,所以张孝珑肯定知道岛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为事情还没搞清楚,所以张孝珑没有给裴承毅确切的答复。
既然军情局已经开始调查这件事情,裴承毅也不再担心什么,只需要耐心等待。
此时,外界已经开始传扬15日夜间的战斗。
阿根廷当局在16日上午,布宜诺斯艾利斯时间8点30分,也就是正常上班时间前30分钟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公布了前一天晚上的战斗情况,非常得意的宣布,在空战中击落了12架英国战斗机,并且抓获了3名英国飞行员。
很明显,阿根廷政府非常急于宣布捷报。
问题是,阿根廷所处的时区比英国晚了4个小时,就算阿根廷采用“…3时区”,法定时间也比英国晚了3个小时。
在阿根廷当局公布消息前大约2个小时,英国当局就不慌不忙的公布了战报。
英国政府没有否认在战斗中遭受损失,只不过仅承认损失了4架F…46A战斗机,并且在空战中击落了近20架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阿根廷当局仅承认损失了5架战斗机,而不是真正的7架)。
双方公布的结果存在差距不是什么怪事,毕竟宣传都存在夸张成分。
16日一整天,世界舆论都在评价这场规模不大的空中战斗。
从某种意义上讲,阿根廷空军在5月15日创造了历史。对阿根廷人来说,15日夜间的战斗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因为再过10天就是阿根廷的国庆节了(5月25日就是阿根廷的国庆节),空军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无疑是献给国庆的最好礼物。
当天下午,阿根廷国防部与空军司令部一同公布了“5。15空战”的详细情况。
按照阿根廷空军公布的消息,在空战中立下首功的正是刚刚改装的J…14S战斗机。虽然阿根廷空军没有提到共和国飞行员在战斗中的表现(阿根廷当局从没承认聘请共和国飞行员驾驶J…14S接战斗机),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共和国在战争爆发前出售给阿根廷的无源探测系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事实上,阿根廷空军确实没有向公众撒谎。
在提交给裴承毅的战斗报告中,阿方索就非常爽快的承认,如果没有J…14S战斗机提供的帮助,阿根廷空军不但不可能在战斗中击败皇家海军的战斗机,甚系会遭受非常惨重的损失。别的不说,那3架执行巡逻任务的J…15FA就是因为没有得到J…14S的帮助,遭到英国战斗机的突然袭击,在还手之前就被导弹击落了。3架J…14AA中的2架也是因为提前到达战场,没来得与J…14S配合,结果刚与F…46A交战就被击落。
从后来公布的详细交战情况来看,15日夜间的空战并不激烈。
战斗是以F…46A发起突然袭击开始的。按照英国当局在数十年后解密的相关资料,战斗开始前,特遣舰队的舰载预警机让雷达以被动工作的方式确定了阿根廷预警机的方位,随后根提供的情报大致确定了阿根廷战斗机的巡逻区域,从而在不发出无线电信号的情况下,让F…46A悄悄逼近阿根廷战斗机的巡逻区域,并且在接触之前突然启动雷达,以最快的速度锁定了阿根廷的巡逻战斗机。遭到突然袭击后,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要么被导弹击落,要么加速逃离战场。
赶走了在马岛东部海域上空巡逻的阿根廷战斗机之后,执行轰炸任务的F…46A机群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投下了炸弹与导弹,然后转向返航。此时,在马岛北面巡逻的阿根廷战斗机已经赶来,并且与执行护航任务的F…46A遭遇。空战中,2架J…14AA被F…46A击落,而阿根廷战斗机发射的拦截导弹均被主动拦截系统击落,没能取得战果。
重要的是,阿根廷空军没有放弃。更重要的是,按照裴承毅的吩咐,阿根廷空军在14日就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J…14S战斗机,准确的说,是J…14S上的无源探测系统,阿根廷空军在14日将已经完成改装的24架J…14S分成了4个机群,每个机群6架,与12架J…14EA组成制空战斗机大队(一个大队2个中队。一个中队3个小队,每个小队由1架J…14S与2架J…14EA组成),每个大队由3架大型加油机支援,每次出动后在马岛西部空域巡5个小时,其主要任务就是在接到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开赴战场,拦截敌人的战斗机。非常可惜的是,因为最后6架J…14S还没有改装好,所以没能组成5个大队。在每个大队只能巡逻5 个小时的情况下,巡逻的间隔时间接近50分钟。更可惜的是,利用上百颗侦察卫星,杜奇威早就掌握了阿根廷空军的活动规律,知道什么时候最适合进攻。皇家海军的舰载战斗机轰炸马岛的时候,执行巡逻任务的制空战斗机大队正在返航,前来接替的大队还没有到达巡逻空域。也就是说,制空主力无法及时到达。
正是如此,直到第三个回合,阿根廷空军的主力才到达战场。
面对拥有无源探测系统的J…14S战斗机,皇家海军的F…46A多少有点力不从心。别的不说,J…14S可以在不发出任何电磁辐射的情况下,同时监视上千个目标,并且跟踪方圆300公里范围内的400多个目标,对其中最具威胁的24个目标进行持续监视,距离缩短到250公里时,还能测算这24个目标的飞行数据。可以说,如果单打独斗,F…46A在发现J…14S之前就被飞来的拦截导弹击落了。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场斗勇斗狠的战斗。
用1架J…14S率领2架J…14EA,不是要J…14EA协同作战,而是因为J…14S在保持隐身的情况下无法携带太多的弹药,必须由其他战斗机携带更多的拦截导弹。因为J…14EA拥有数据交换能力,可以采用“猎杀”战术,而J…14AA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能由J…14EA配合J…14S作战。
因为J…14是第四代战斗机,受基础条件的限制机动性能很难大幅度提高。而F…46A是第五代战斗机,虽然不像F…42A与J…16A那些专业制空战斗机那样重视超级机动能力,但是在第四代战斗机面前,始F…46A的机动能力仍然非常出色(正是如此,美国将F…46A推向市场后,很多打算购买J…14或者J…15的国家都转向了美国,因为共和国不急于出口J…16A与J…17A,所以中航集团不得不推出了很多J…14的高级改进型号,其中就包括安装全新动力系统的“超机动型”。只是价格太高,没有任何国家愿意用第五代战斗机的价格购买第四代战斗机),所以在阿根廷空军按照军事顾问的建议,只让每架J…14携带了2枚用来防身的格斗导弹,在两个机身弹舱内装了8枚射程超过200公里的远程拦截导弹,而不是像其他战斗机那样,只配备射程在120公里左右的中程拦截哥弹。当然,阿根廷空军这么大方,也与在战前购买的弹药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得到共和国紧急出售的弹药,在仅有200枚远程拦截导弹的情况下,阿根廷空军肯定吝啬得多。
也就是说,1个小队的3架战斗机总共有24枚远程拦截导弹。
显然,这就是针对J…14S配备的。因为J…14S只能同时跟踪测量24个目标,最多只能引导24枚导弹进行攻击,所以在不考虑逼近进行第二轮攻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携带更多的拦截导弹。更重要的是,24枚导弹肯定不能用来攻击24个目标。
军情局早就证实,印度战争之后,美国与英国都对已有的F…46A做了改进,利用冗余空间安装了主动拦截系统。虽然与原配相比,加装的拦截系统肯定不是很理想,但是有总比没有好。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F…46A的主动拦截系统采用最小能量输出模式(在最近的距离内破坏导弹的导引头,而不是烧毁导弹的弹头或者发动机)时,能在一次战斗中拦截6枚导弹,如果采用最大能量输出模式,能在一次战斗中拦截3枚导弹。也就是说,即便假设导弹的命中率为百分之百,击落1架F…46A得用4枚导弹。如果交战距离太远,导致导弹在接近目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