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阳的距离-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红茶绅士们完全没想到,巴基斯坦会把这些东西摆上地摊,当破烂儿卖!
最上心的就是德国人,曾经在豹二坦克的装甲问题上被英国人坑过一会的汉斯佬们一直耿耿于怀。这次他们吃瘪,作为北约盟友的德国人不好在脸上和语言上表现出什么喜大普奔的意思。但是对于英国人原装的乔巴姆复合装甲,自己下手也是天公地道。况且巴基斯坦的价格很诱人……。四十多辆坦克上拆出了一百来吨各式装甲块,换一万吨粮食,自己备船送到卡拉奇来,然后用船把这堆废铁和废旧陶瓷拉走,再送一门L30A1坦克炮作为赠品。先到先得,过期不候……
英国佬只好在派人员稳住德国人的同时,急三火四的弄船拉着粮食往卡拉奇赶。
按照中方的意思,巴基斯坦人卖的贱了,不过法罗克还是没心思跟英国人讨价还价,粮食早一天到,巴基斯坦境内就早安定一天。
当然,这仅仅是巴基斯坦重建中的一个个小小插曲而已。对于一个人口上亿的国家来说,一船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要靠巴基斯坦自己的生产自救。
为了帮助巴方熬过这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农科院通过中粮和山西省农业厅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批速生种子。这些旱稻种子属于农科院研究出来的一种应急作物,特点就是生长周期仅仅有45天。当然这种转基因作物结出的果实口感可想而知,和锯末比起来,也仅仅是这东西能让人活下去而已。而且除了口粮外,巴基斯坦还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注入,以求让已经深陷战时配给制度的国家经济开始向正常化过渡。
将这一大笔资金注入的最好方法就是投资工程。幸好的是,这个工程是现成的。从卡拉奇向坎大哈绿洲补水的可控核聚变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在巴方境内的基础建设一直因为印巴战事的问题拖着。现在战争总算告一段落,那么土建方面的工程就可以开工了。更幸运的是,这个工程的一大部分是修建输水管道和地下水渠。这种需要大量的人力的工程,正好是巴基斯坦现在急需的。
在第一批建筑物资运抵卡拉奇的时候,已经有大批的巴基斯坦人开始拖家带口的往南方来,就为了能在工地上找到一份工作,然后可以挣到一份薪水。同时,在信德省沿印度河下游地区,从北方回到故地的巴基斯坦农民们开始重新开垦被战火毁掉的农田。他们的住所早已毁于一旦,但是上合和亚洲红十字会等组织提供的帐篷,活动板房可以提供给他们基本的住处。
老天爷也许看到自己折磨地球上的人已经足够了,它终于收起了自己干旱的淫威。在七月末到八月初的这一段时间里,北半球陆陆续续的迎来了降雨,虽说都不大,但是对于缓解严重的旱情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下雨是好事,不过这世界也有下雨已经救不了的地方了。俗话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已经完全陷入一片血腥泥沼的埃及并不在这场降水的拯救之列。
苏伊士运河现在处于联合国托管的状态,美国第82空降师的皮靴正踩在西奈半岛的沙地上,百无聊赖的看着尼罗河沿岸的埃及人为了一片片的绿洲拼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美国军营驻地,曾经无数的饥民在铁丝网外安营扎寨,希望能够得到一些食物的救济。
美国佬在决定将苏伊士运河收入囊中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让埃及自生自灭了。所以,这些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的埃及人没能得到一丁点的食物和药品。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组织的救济品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对于以千万计算的饥民来说,那些玉米,饼干和鹰嘴豆,完全起不到什么作用。
每天都有饥民死去,每天都有因为争抢食物而发生的流血冲突。美国人麻木的看着铁丝网外的人间地狱。当他们认为闹的差不多的时候,就会拉开铁门,让装甲推土机出去,将埃及人的帐篷拆毁,将暴尸荒野的尸体推进沙坑。对于想溜进军营的,则赏给他一颗子弹。
渐渐的,埃及人在美军军营外的难民营地废弃了。在这里看不到希望的饥民们纷纷离开西奈半岛,向着他们自己认为的,能够活命的地方迁徙。
超过三千万的埃及人离开他们的国家,以各种方法向其他的地区渗透。巴勒斯坦,黎巴嫩,利比亚,叙利亚,突尼斯,地中海沿岸的国家。最远的甚至从土耳其一路进入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成为商品,成为炮灰,成为匪徒。上演了第二次出埃及记的埃及人大部分都走向了这些归宿。整个中东地区又在埃及难民的刺激下,陷入了动荡不安和武装冲突中。埃及的难民,加上巴基斯坦甩卖的武器。整个阿拉伯世界一片腥风血雨。连那些产油富国也不例外。埃及这颗毒囊,已经无可挽回了。除了一批人在土耳其人别有用心的安排下进入了亚美尼亚之外。其他所有的埃及人,都将在这个巨大的血肉磨盘中挣扎。
“这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当他们不知道自我调节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自然法则给予的强制消耗。只有他们的人口下降到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的时候。这个血肉磨盘才会消失。”贺经纬如是说。在他的语言背后,则是长达数百年的,中东的黑暗期。
而世界,则选择了将他们遗忘在角落里。
7月23日是个毫无特点的日子,就跟北京的七月大部分时间是毒辣的日头和突如其来的,能让立交桥下划船的暴雨一样毫无特点。如果放到国际上,也就是第一次泛非会议和福特生产第一辆汽车可以说道说道。
但是今年的7月23日,注定了要载入史册,几乎所有的的哥都把收音机开到最大音量上,王府井大街上所有的LED显示屏也都是一个内容。上班的小白领们也偷偷的用电脑或者手机上网,当然他们的部门领导现在也没心思办公,也在躲开公司的摄像头或者在厕所里上网。
人们关心的事情是一样的。
人民大会堂里,全国人大的代表们,正在进行一次投票。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讨论,关于海南的大型质量加速器,到底是建还是不建,终于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
超级工程需要全国人大来进行表决,这是第二次,第一次就是三峡工程。而相对的,海南的“通天之路”在规模上,施工难度和移民规模上,都不是三峡工程可以相比拟的。更何况,同时表决的还有那个史无前例的“全民参股”。
张云川坐在主席台上,双手抓着椅子的扶手。他这个姿势保持了很长时间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关于工程方案和论证结果向所有的与会代表进行了无数次的,掰开了揉碎了的介绍。赞同派和反对派也在一遍又一遍的将其赞成和反对的理由在会上介绍,讨论。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薛慕白和一干专家学者们的黑眼圈就没有下去过。到了今天,在薛慕白做完最后一次整体报告之后,2972名人大代表就会将手中的表决器按下去,决定这个工程的生死。
虽然人代会上很少有不通过的先例,但并不是没有,也不代表这次表决就会顺利通过。
薛慕白的报告完了,会场上罕见的没有掌声。因为他的报告完毕之后,就是表决环节,每一名代表都觉的自己的手有千钧之重。
在电视机前的宋鑫已经紧张的闭上了眼睛。
寇希梅强迫自己把精神集中在手里的报告上,但是心思还是会飞到人代会上去。索性,她把手里的报告扔到一边,直接从网络上调出了直播。大不了看完了再弄报告。
何岩将公司所有的中高层人员都集中到了会议室里,目不转睛的盯着LED。
梅克尧和刚来的一个客户都没有谈生意上的事情,他们两个都站在电视机前面。
当然,这不仅仅是国内的事情。地球上的主要国家,美国也好,俄罗斯也罢,法国,德国,东南亚国家,白宫和克里姆林宫,唐宁街十号等等,NASA和欧空局……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机构都在等着这个表决的结果。
“现在请按表决器。”电子合成的女声在大会堂内响起。张云川依旧没有动,姚齐贤却闭上了眼睛,嘴里不知念叨什么。
因为这次表决事关重大,表决时间被延长到了20分钟,与会的人,观看的人,都觉得这二十分钟里,每一秒都那样漫长。
终于,蓝色的LED屏幕上,出现了表决结果。
1994票赞成,722票反对,212票弃权,44人未按表决器。
张云川狠狠的攥了一下拳头!
尘埃,终于落定了。
而与此同时,在大洋的彼岸,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已经是深夜了。总统托雷多在表决结束的时候,就关上了电视机,然后他从他的椭圆形办公室的真皮座椅上转了一个圈,很有风度的望向在他的办公室里一同观看这个表决的财团巨头们,可以说,能够决定美国命运的人都集中在了这间办公室里。
“不知道各位有何感想?”托雷多双手垫在下巴上,一幅成竹在胸的样子。
“总统先生,你在嘲笑我们没有能够对中国人施加足够的压力吗?”其中一个人恶狠狠的说着。
“不不不不,我没有那个意思。”托雷多笑眯眯的说着,“您请罗杰斯先生和小罗斯柴尔德先生向中方提出的,参与质量加速器经营的方法很不错。我本人认为这是避免美利坚和太平洋对面的那个国家陷入一场危机的最好方法。可惜的是,中国人拒绝了这个提议,我本人深表遗憾。同样的,我们为了美利坚的国际地位,必须有所作为,大家认为呢?”
“总统先生,我必须要提醒你。我们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但是同时,这将是一场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对抗,我们并不想开启一个废土的时代!”另一个人急促地说着。
“当然不,我和诸位一样,热爱这个世界。所以,我不打算把这种作为定位为战争。这仅仅是一次较量而已。就像是一次重量级的摔角,获胜的人,才能带上金色的腰带,就这样。”
“可是,我们……”另一个人犹犹豫豫的说着,却不想被托雷多打断。
“先生!现在不是迟疑的时候。他们建设那个用电力做本位的货币也好,这次在加速器的建设中拒绝你们的参股也好。这都是在向你们表明,他们不打算和你们分享中国。他们不打算容忍你们像在美国一样获得在中国同样的利益。或者说,在他们那些著名的计划中,本身就没有你们的位置!还是说,你们认为可以同样的修建那样的巨型工程?”
众人沉默了。良久,一个人才慢慢的说:“托雷多,你应该知道,中国不是伊拉克和阿富汗,如果我们输了,你的下场会是什么吧。”
“我很清楚,所以,我不会让美利坚因为我蒙羞的。”托雷多冷笑着,“那个岛就像是中国的睾丸,捏爆的话,就算仅仅是病变的部位,也会很疼的吧。”
第164章 终于安宁的南亚
时间进入八月份后,战火纷飞的南亚次大陆上慢慢的平静了下来。虽然印度和巴基斯坦没有签署什么和平协议之类的东西,但是基本的交换战俘却已经做过了。双方都在边境部署了为数不少的军队,但是都处于防御状态。巴基斯坦担心印度人不死心,还回来进攻,所以,除了拱卫首都的第一集团军外,又将已经在木尔坦一线防御作战中被打散了架的第二集团军统统编进目前编制最为完整的第五集团军法赫尔中将麾下(少将又变成了中将,这位可以算是火箭式升官的典范了)。而第五集团军的番号也撤销,变成了巴基斯坦边境防御兵团。
而中方的部队也开始启程回国。虽然现在印度人的海上封锁已经被破除了,但是两个集团军的驻外开销也是个不小的数目。本着节约的原则,中方驻巴军队仅仅留下第二十一集团军的第61机械化步兵师和第六十五军的摩步70旅。同时抽调装甲十二师的威力搜索营和一个陆航团当作快速打击力量,随时应付边境上可能出现的小规模冲突——军委的判断,印度人和巴基斯坦都已经精疲力尽,就算边境上重燃战火,也不会超过团级规模。
在留守的军队决定好之后,首先从装甲十二师开始,中方的重装部队陆续的将装备装上火车,从阿富汗境内回国。而士兵们则早一步登上空军的运输机和民航总局征调的客机,从空中返回祖国。
印度方面也显的很平静,在巴基斯坦境内向中方投降的士兵们陆陆续续被遣返之后,阿格尼霍特里上将先生并没有让这些战俘退役,而是将这些士兵再次编成了两个轻型步兵军。说是轻型,其实仅仅是战前二流守备部队的水准。士兵们手里仅仅有步枪和迫击炮,然后乘坐卡车代步。一个军甚至连一个团的装甲车都凑不起来。好在上将先生也没打算让这些士兵去当作主力。这些在战场上下来的老兵都是优秀的士兵,就这么解散是一种浪费。上将先生打算先让他们暂时当作守备武装,去东方那些有分离倾向的邦评判和镇压恐怖份子。
但是对于已经明确表示独立的安德拉民主共和国,印度临时政府罕见的没有任何的动作。虽然中央邦守备部队做出了强硬的姿态,但却没有实质的动作。安德拉人民共和国将首都放在了海德拉巴,这个城市本身就是前线。本来打算跟印度军队拼命的纳萨尔毛派共产党们惊奇的发现,他们从拉贾蒙德里得到的中方援助物资已经堆积如山,原先的游击队已经可以基本上编成三个轻装步兵师了。印度人就像无视他们一样依然该干嘛干嘛。
为此,安德拉共和国的领导人物们决定,海德拉巴一线依旧保持戒备。同时,尽快完成北部地区8千万吨铝土矿的恢复开采,同时增加烟草出口,积累资金。打仗是要花钱的,先把产业搞起来,弄到钱再说。
阿格尼霍特里上将并不是不想干掉安德拉邦那些光着脚丫子,用着简陋武器的游击队政权。但是,想干和有力气干是两码事。中国人在巴基斯坦追着他的陆军猛打一气,现在印度根本一只机动部队都抽调不出来。上将不想冒险从印巴边境调动军队。双方的没有进行停战谈判,没有讨论战争赔偿。双方除了都不在开火外依然是停留在战争状态的。以阿格尼霍特里上将对巴基斯坦的认识,这些人一定在忙着恢复力量。等力量恢复完了,边境的对峙和摩擦是避免不了的。一旦自己把军事力量都投到东南方向,保不住巴基斯坦人就会越界。
而且,那些悬挂这红旗,满载着一船船军需,民用物资的货轮正源源不断的向安德拉地区输血。这也在提醒他,安德拉地区已经不是单纯的纳萨尔毛派共产党的问题了,这里面涉及到了世界第一大国的战略部署,现在印度最好不要跟他们扯上任何关系为好。
“也许,我们将袖手无策的看着安德拉邦从印度的版图上消失。这曾经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现在,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上将先生在自己的日记上这样写到。
八月份,除了中国外,东南亚国家也开始承认安德拉民主共和国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同时在八月中旬,俄罗斯等上合国家也承认安德拉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开始与其建交,有的是代办处,有的直接是大使馆。而西方国家里,当中国拿着一叠关于安德拉电力建设工程的单子在手里甩了甩之后,包括西门子,通用电气,三菱电机,西屋电气等一大票公司开始流着哈喇子游说自己国家的政府正式承认安德拉。
果不其然,在哗啦哗啦响的票子面前,任何节操神马的都可以扔进马里亚纳海沟里去。首先跳出来刷存在感的是日本,三菱电机屁颠屁颠的去找南方电网集团想要合作,同时山口一夫那个货在宣布承认安德拉政府并打算与其建交之外,还宣布援助其政府XX亿日元。
有人带头就好办,接下类的一个多星期里,各种国家都开始纷纷和安德拉建交,跟在这些建交文件后面的就是一大堆各种公司和财团。几乎每个公司都在想要进入这个市场来分一杯羹。开玩笑,上亿人口的市场,中国政府亲自操刀帮助其制定基础建设。不消说,一段时间后,这又是一个金砖国家。
而在中国政府的指导下,安德拉共和国政府也开始以极高的效率推行一些关乎国家命运的法令。首先是强制教育法,政府规定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教育。并且将日本人提供的日元援助全部用于扫描和小学教育的投资。同时因地制宜的,安德拉政府向新加坡学习,在刑法中添加了鞭刑。强制教育,妇女地位等基础法令,将由鞭子的威力来保证。
整个安德拉品尝到这种刑罚的是一名海德拉巴的泰卢固男性。他禁止他的女儿去上小学,并打算将她“嫁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男人。女孩的祖母向警察局报案,这名男性被警察们拖到街头,在电视台的全程直播下,被抽了二十鞭子。戴着黑头套的行刑人用消毒过的尼龙绳做成的鞭子抽的他满地打滚儿。
当然,也有西方记者质疑这项法令,认为这很野蛮。对此,安德拉政府的发言人以“不用苛刻手段维护这种基本权利和剔除陋习,是更大的野蛮”毫不犹豫的顶了回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