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伏藏师-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驻锡”一词指的是僧侣长期驻留的地方,即“住址、住所”之意。

    “锡”指锡杖,为比丘所持十八物之一,上端有金属所作之环,振荡时发出声音。

    《禅林象器笺》引《祖庭事苑》云:西域比丘,行必持锡,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着地,必挂于壁牙上。今僧所止住处,故云挂锡。

    林轩对于尼泊尔、藏地各大寺庙的著名人物都非常了解,无论是在册的还是常年云游山中的高僧,都能在获知对方名号后,在头脑中理顺对方的生平经历。

    那人慢慢地摇头,轻轻吹气,胡须从中分开,露出了他合十于胸前的双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那双手更是枯瘦,如老迈不堪的野禽指爪一般。值得注意的是,那双手的双食指、双中指、双无名指、双尾指如佛手瓜一般蜷曲向上,只用拇指的第一节、第二节相连之处钩在一起,拇指的指尖又艰难地扣向掌心的“天、地、人”三才掌纹会聚之处。

    林轩盯着那双手,聚精会神地看了一阵,忽然苦笑一声:“真的是……奇怪极了,这里的一切都奇怪之极,前辈的手印更是结得精妙无比,让我如同坠入五里雾中。这个手印真的是……”

    他一向说话流畅,思维敏捷,不会在任何情况下失态,但此刻目睹了这个枯瘦的尼泊尔老僧和对方双手的结印,顿时产生了“斯时何时、斯世何世、斯人何人”的重重疑惑。三重疑惑如同三只重拳,沉重地击中了他的胸口,令他无法承受,情不自禁地后退三步。

    广场空旷,峭壁万仞,这都是现实存在的事,可看、可见、可触摸,但尼泊尔老僧带给他的却完全是混乱之极、似是而非的讯息。

    那手印的全称是“孔雀明王飞越千山封守印”,产生于公元前265年,由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女儿恰鲁玛蒂在蓝毗尼园创制。手印的本意是“倾尽全力值守长夜不熄之灯”,其引申意义为“做天下引路之明灯”,在尼泊尔佛教中的意义为“引领众徒不坠亡灵黑狱”,在藏传佛教中的意义为“涅槃我身沛及众生”。

    任何手印都需要施术者自身具有极高的法力才能奏效,而这个“封守印”的结印手法在各大教派典籍中都有记载,但却无人能够领悟其奥秘所在。

    “前辈到底是谁?我查过典籍,要想发挥‘封守印’的灵力,必须是七世童男子转生到第八世的时候,自一出生就发愿为天下苍生甘愿受一生打坐之苦,然后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开始打坐修行,坚持三千天才能有小成就,六千天有中成就,九千天有大成就……”

    林轩说的,就是典籍中无比严肃的解释,与通俗小说中的臆造资料不同。

    据他所知,“封守印”已经失传,因为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是值得一位得道高僧花三十年去坚守的。

    所以说,面前这个结着“封守印”的尼泊尔老僧来历非凡,已经超出了林轩能够猜度的范围。

    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东方智子
    老僧没有回答,仿佛已经沉沉地睡去。

    “封守印”已经成了尼泊尔佛教、藏传佛教失传之密,当代高僧之中已经很少提及这个手印,而年轻一代著名僧侣刻意追求开放、迎新,与时俱进,更不会研究这些古老而晦涩的东西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喧嚣沸腾、浮躁多变的时代,无论是凡界还是佛界,无不被这股风潮波及,人心浮动,无法自持。

    林轩是凡界中少有的心志坚定、不急不躁的年轻人,正因为他具有这种特质,才会被组织领导托付以入藏的重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前辈,看起来您是不愿意解答我的疑惑了?”林轩长叹,再度后退。

    在这个空旷的世界里,他既怕见到某些古怪可怕的人物,又渴望见到能真正解答他的疑惑的智者。否则的话,终将困死于此地。

    “前辈,那我就告辞了。”他向着那洞中老僧鞠躬。

    “他们就要来了。”老僧忽然说。

    林轩向四面看,仍然空无人影,所以更为困惑,不知道老僧说的“他们”指的是谁?

    “他们是什么人?”林轩问,“是你的弟子与同门吗?”

    “他也会来。”老僧答非所问。

    林轩越发困惑,而老僧的话则简洁到极致,每一个短句里都包含着说不清的禅机。

    “我做了个梦。”老僧又说,“菩萨说,‘传大召’开始之日,有东方智子来,一切遂拨云见日,那是最大的好消息。现在,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菩萨说的‘东方智子’,但我已经等不及了,我的寿命只剩下百日,延续不了多久了。”

    林轩听到“传大召”这个词,忍不住摇头:“前辈,‘传大召’的日子还远着呢。”

    “传大召”是指每年藏历正月初一到二十五日的藏传佛教传大召法会,届时,拉萨三大寺的数千位僧人聚集在大昭寺,举行丰富多彩的宗教法事活动。该法会起始于公元1409年,当时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为纪念释迦牟尼佛以神变之法大败六种外道的功德,召集各寺庙僧众在大昭寺举行法会15天,这就是后世形成的“传大召”法会。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其推算方法与汉族人民的农历春节有差异,例如2010年的藏历新年是2月14日,和农历春节是一天;2009年藏历新年是2月25日,春节是1月26日,所以时间上较春节晚1个月;2008年、2015年藏历新年和春节则是同一天。

    有关文献史料证明,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就已经拥有历法。从上古藏族物候历中来看,吐蕃统一高原之前各地主要的历法有阴历成分也有阳历成分,《山南雅拉香波纺织老妇人之月算》与《象雄老人口算法》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林轩的诊所中常备公历、农历、藏历这三种日历牌,对于汉族、藏族的各种节日都清晰地标注出来,绝不会错。

    在他的记忆中,现在距离下一届“传大召”法会至少还有五个月之久。

    “那么,你是菩萨托梦的‘东方智子’吗?”那老僧问。第一时间更新

    林轩还没来得及回答,忽然听到右面传来沉重的铁链拖地之声,锵锵啷啷,刺耳之极。

    他循着声音望去,看见一高一矮两名僧人并肩而来。两人的步伐大小、迈步频率完全保持一致,就如同被连杆套住的两个同步齿轮一样精确。

    再走近些,林轩看清了,一条黑色的铁链穿过了两人的锁骨,又从肩窝向后透出,穿过两人的肩胛骨,然后锁在一起。更多更快章节请到。铁链极长,多余的部分至少有四五米,全都拖在地上。

    两人脸上毫无表情,五官木然,对于那铁链穿身带来的痛苦想必已经完全麻木了。

    “你能猜到我们这一次的辩题是什么了吗?呵呵呵呵,你肯定猜不到,因为我们探究的是大雪山南坡朝阳、北坡背光的地理环境问题。两地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截然不同,但实测的温度却完全一样,这是为什么?难得不是被阳光晒到就温度高、晒不到就温度低吗?”那两人发出了声音,但嘴唇都没有动作,不知是由哪一个人发出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他们说的亦是尼泊尔语,声音艰涩,嘲哳难听。

    “南坡距离太远近,北坡距离太阳远;南坡几乎每天承受十四小时的阳光照射,北坡一年四季晒不到一丝一毫阳光。这么明显的区别,却没有造成温度差异。你说,这该如何解释?”两人又说。

    老僧回答:“这辩题并不有趣。”

    两人同时说:“真正有哲理的辩题就是无趣的,所谓真理研究到极致,也是无趣的,不是吗?真理简化到极致,就是公式;公式简化到极致,就是定理;定理简化到极致,就是符号。所以,上古典籍上,多用符号来代表道理。古人的智慧比我们高很多,所以他们能用符号表达一切,而我们却不能。”

    老僧与两人的对话,的确让林轩想到了“传大召”法会。

    据他所知,祈祷诵经是传大召的主体活动,每天举行六次。早祷、午祷和晚祷为湿经,诵经时有小喇嘛怀抱茶壶或粥桶定时出场,替僧众倒茶或添肉粥。上午、下午、晚间三次集会称干经,没有茶水和食品供应,主要进行佛教哲理辩论。被称为“翁则钦波”的领经师是这些集会的总指挥,成千上万的僧人在他的率领下低吟高诵,声音像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神秘力量。大昭寺二楼平台上,挤满了来自各地以及四川、青海、甘肃藏区甚至邻国的施主,他们不时向喇嘛群中抛掷用哈达包裹的钱币。另一些身份更高的施主则手举藏香直接进入诵经场地,亲手把布施呈递给法会主持。

    传大召法会最引人入胜的一项活动是在大昭寺南侧曲松热广场进行的考格西的公开辩论。格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高学位,每年由三大寺提名1 6人入围,传大召法会上通过公开辩论排定名次。辩论由甘丹寺法台主持、各大寺庙方丈参加。在场所有的僧人都可以轮流向被考人发难,和他论辩经学。这种辩论声音抑扬顿挫很有音乐感,辅之以击掌、喊叫及不停地比画,更有长串的念珠随着手势飞舞,非常精彩。

    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鹏王
    在辩经的过程中,老成的僧人喜欢“文辩”,而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僧人则喜欢“武辩”。可是不管怎么样,在各寺院掌权人的监督下,任何一次“传大召”法会都会在友好气氛下进行,不至于酿成大的矛盾。

    在这里,武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就像洞中老僧击退那两人一样。

    “你是谁?滚开!”两人一起痛骂。

    林轩默默地退到一边,并不生气。

    这两人被铁链穿住,伤口不得愈合,日夜流血,肯定是痛苦万分。第一时间更新林轩从不肯跟残疾人斗气,宁愿忍气吞声。

    “你们说错了,以‘天鹏王’的野心,只会让这世界变得越来越糟。”老僧说。

    “不,九十九支里的智者现在都信任‘天鹏王’,不信,我现在就招呼他们过来?”那两人说。

    老僧冷笑:“我当然不信。”

    两人突然同时撮唇,发出尖利的哨声。随即,极遥远处有人用哨声回应,此起彼伏,至少有几十人。

    两人桀桀怪笑:“你不信,我们就证明给你看。”

    老僧摇头:“天鹏王的所作所为,几近于深坠魔道,你们拥戴他,眼睛真的瞎了吗?”

    两人又一次怪笑,但却没有回应老僧的话。

    林轩后退至洞口,老僧忽然低声说了这样一段话:“我现在不管你来自哪里,但你是中国人的面孔,我就说你是东方智子,是被我召唤来镇守地球轴心的。第一时间更新听懂了吗?他们等一会儿必定会用各种亚洲语言试探你,你如果听不懂,就假装高深,不予回应。”

    林轩苦笑:“东方智子究竟是什么?”

    老僧摇头:“你不要管了,记住我的话,否则的话,我一死,你也没有好下场。”

    林轩马上问了另一个问题:“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前辈您究竟是什么人?”

    他心里都这个问题有各种答案,但老僧的回答却完全出乎他的预料:“这里是无主之地,我是什么人根本不重要,因为我根本没有名字。”

    这种回答只会带给林轩更多问题,但他已经没有时间问了,因为几百种铁链拖地声由对面响起来。第一时间更新

    “你怕不怕死?”老僧问。

    林轩据实回答:“怕。”

    老僧冷笑:“那好,不想死就打起精神来应付他们的问题。记住,他们的问题每一个都很高深,堪称是哲学史上的顶尖难题——”

    猛地,一个披着灰色长袍的僧人大踏步走过来,到了洞口,大喇喇地叉开腿,掌心里的念珠咔咔作响。

    “迄今为止,你仍然没有弄懂那外星巨人的秘密,还有脸占据这个位置吗?你就算不承认自己的智力不够,其他人也能看得出来。所以,老老实实离开那里,让有德者坐在那里,才是最恰当的。”灰袍僧说。

    “我不行,其他人更不行,包括天鹏王在内。”老僧说。

    灰袍僧的态度越发无礼:“没试过怎么知道?”

    老僧回答:“没试过,那就试一试。”

    灰袍僧仰天大笑:“激将法对我没用,这一次的‘传大召’法会上,自然会有比我高明几百倍的人向你挑战。”

    蓦地,灰袍僧的目光转向林轩,大声问:“你就是阿育王说过的东方智子吗?”

    林轩冷冷地点头。

    灰袍僧大笑:“就凭你?过来让我看看,你到底有什么本事?”

    林轩摇头,不出一声。

    现在他最困惑的是这些人口口声声说“传大召”法会的事,实际上那法会距离现在还有数月之久。况且,“传大召”法会必须在大昭寺举行,跟这九幽之下的诡异环境毫无干系。

    “哈哈,你找到的这个东方智子是哑巴吗?为什么只点头摇头不说话?”灰袍僧大笑。

    林轩低下头,默默地回忆着自己参加过的“传大召”法会盛况。

    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藏历正月十五这天,“传大召”法会进入。

    八廓街上有展示传统宗教艺术的酥油彩塑灯会,其制作方法类似于北京面塑。工匠在凉水中将酥油揉洗,掺和各种色粉调匀,在木板上捏出各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花草、乌兽,然后把这些木板组装在环绕八廓街的木架上。到了晚上,木架下面数千盏酥油灯一起点亮,映着这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彩塑。观众成群结队地在每一座酥油彩塑前流连观赏,佛教徒虔诚地顶礼膜拜。拉萨人要在这里比赛歌舞,通宵达旦。从前,活佛要出行巡视,从当时的阴晴风雪到酥油灯焰的颜色来占卜一年的凶吉祸福。

    藏历正月二十四日,大昭寺西南的鲁布广场会举行具有浓郁战斗色彩的驱邪送鬼仪式,僧人和百姓燃放火枪,高声呼啸,声势惊人,以表示驱逐魔障,使藏地清澄吉祥。二十五日,僧人们抬出大昭寺的强巴佛像,由无数信徒香客簇拥着绕八廓街缓缓巡行一周。强巴佛又称弥勒佛,是继释迦牟尼后主宰众生的教主。他的巡行,意味着佛光普照雪域,传大召法会圆满结束。

    正月二十六日,布达拉宫后面的拉鲁要举行赛马,称为“宗久香白”。二十七日,举行比赛射箭,称为“郎达”,以上这些都是传大召法会的余兴活动。

    林轩以往看到的“传大召”法会融合了宗教、民俗的各种精华表现形式,是万民同乐的和谐盛世,与中国汉族人的正月大团圆一样。

    他无法想象,在这里要举行的“传大召”法会是什么样子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本次法会全都是智者的辩经,而毫无民俗活动。

    “没有人确知那巨人的来历与用意,如果盲动,只会带来大麻烦。”老僧说。

    灰袍僧冷笑:“大麻烦?你用大麻烦这个借口已经糊弄了我们三十年,还要继续说下去吗?再过三十年,你是不是还抱着同样的说法?天鹏王说了,如果你不能尽快地给我们讲一个答案,就由他来掌管与巨人沟通的工作。”

    在林轩的视野之内,除了老僧、灰袍僧和被铁链拴住的两人,并没有发现六个人,尤其是什么“巨人”。

    “天鹏王?他的野心那么大,你们怎么会受他的蛊惑?”老僧长叹。

    “正因为他有野心,我们才听他的,否则在这个世界里暗无天日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吗?”灰袍僧振臂大叫。

    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甲埋伏
    灰袍僧所表现出的那种愤怒感染了林轩,只有被困半生、无处发泄的高手才有这种惊涛拍岸一样的怒气。

    “一个人的生死不重要,我们都是修行者,自从一步踏入修行门槛就明了这件事。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割肉喂鹰,而不是空守小我,跟凡人同朽。”老僧说。

    灰袍僧猛地抬起右脚,重重地顿足。

    他的力道真是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