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伏藏师-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无法解释这些,只能凝神屏息,看那些人的唇语。

    有个人说:“头领死了,我们先撤吧,连他都被那个林轩杀了,我们就算强留下来,也没有意思,根本不可能为他报仇。不如就此散了,各自投奔前程。”

    另一个人说:“是啊是啊,头领早就说过,那个林轩不是等闲之辈,来自亚洲最大的秘密组织,很有本事,靠山后台又硬,轻易惹不起的。现在,只有首领、林轩、萨曼莎在隧道里,一人重伤昏迷,一人穿喉而亡,只有林轩不见了,他肯定是凶手无疑。”

    还有个人嚷嚷:“大家散了吧,回尼泊尔去,打开仓库,分钱回家。”

    唇语这种功夫是靠看别人说话时嘴唇的动作来解读此人说的话,是种难度超高的脑力思考技巧,需要海量的练习才能做到,人类社会中一些听力障碍者会使用这种技巧来与他人交流。

    林轩专门研究过唇语,因为那是历代间谍大师们行走江湖的必备技巧。

    他在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和纽约城市学院进行过系统的唇语练习,深知视觉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识别听到的语言单词,特别是在某些噪音水平下,这样的提升最高能到六倍。人脑可以借助于视觉,从说话人的面部以及嘴唇的移动获得一定的视觉信息,而这样的视觉信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识别说话的内容。在不同的噪音水平下,面部以及嘴唇的移动信息能帮助我们提高10%到60%左右的识别率,但是当周围的环境噪音非常强或者当语音信号非常微弱的时候,唇语识别就显得相当困难了。

    此刻,他同时观察几个人的唇部动作,相当吃力,几乎目不暇给。

    第一个开口的应该是个小头目,他向旁边躺着的萨曼莎看了看,挥挥手,大声说了一句话,应该是“把她带走”的意思。

    萨曼莎是个美女,也是目前这茫茫雪山上唯一的女人,自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林轩一惊,向前猛冲,却被那种看不见的凝滞空气阻住,根本到不了萨曼莎的旁边。更何况,外面有超过五十个歹徒,超过五十把短枪,他就算冲出去,难道能挡住五十支枪同时击发的弹幕吗?

    外面的人欢呼起来,对小头目的命令举双手欢迎。

    “快起来萨曼莎,快起来啊!”林轩眼睁睁看着,却帮不上任何忙。

    歹徒们把萨曼莎搀起来,其中一个还拿出水壶,给萨曼莎喂了两口水。

    萨曼莎呛咳了一阵,终于清醒过来。

    歹徒们完全低估了萨曼莎的实力,因为他们进来时,萨曼莎是受伤倒地的。他们都认为,萨曼莎只是捡了一条命罢了。

    林轩敏锐地看到,萨曼莎那种眼神迷离、恍恍惚惚的神态都是装出来的,她的眼角余光一直盯着距离最近的歹徒腰间插着的一把“沙漠之鹰”。

    那种短枪是单兵作战中的王者,射击高手甚至可以拿着它来对抗狙击步枪,中远距离一枪爆头。

    这种大口径手枪最初是用来打靶和狩猎的,射程在100米以上,另有传闻有人使用加长枪管击倒了200米外的麋鹿。

    沙漠之鹰拥有极其彪悍的外形,其后坐力相当强大,发射力量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但它也是任何小巧玲珑的战斗手枪所不能替代的。该枪的这种特点受到好莱坞的注意,由于沙漠之鹰手枪相当闻名,因此在许多电影、小说和电子游戏中亦有出现过。

    比如在1984年由mkeyrourke主演的一部动作片《龙年》(theyearofthedragon)中,沙漠之鹰第一次在电影中登场,从此以后,沙漠之鹰在近500部电影、电视中亮相,这里的统计还不包括美国以外的影视作品,当剧本中提到“有强大威慑力的手枪”时,几乎都是选择沙漠之鹰作为道具,沙漠之鹰就是好莱坞的宠儿。再比如,在阿诺德?施瓦辛格的电影《最后的英雄》(lasttionhero)里面那个一边驾驶敞蓬车一边单手用沙漠之鹰将歹徒打得落花流水的形象,同样深入人心。

    萨曼莎是俄罗斯超级间谍,这些人根本不是她的对手,而且她在骆原死、林轩消失的情况下,心理状况一定低到了极点,随时都可能大爆发。那些人毫无察觉,没有任何准备,把萨曼莎视为待宰的羔羊,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很快,她就能拔枪杀人了。”林轩暗想。

    果不其然,萨曼莎清醒过来没有五分钟,便突然发难,在林轩眼皮底下展开了一场血流成河、尸横遍地的大杀戮。
第二百七十一章 蜂巢宇宙
    这是林轩第一次见识到萨曼莎的真实战斗力,敌方共有五十五人,一半以上荷枪实弹,枪就拎在手中,另一半则忙着搜索隧道,查找杀死骆原的凶手。

    萨曼莎第一次出手是摘到了挟持者腰间的匕首,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削断了近处十人的喉管。那匕首的锻造工艺极好,杀十人后才开始卷刃。接着,萨曼莎弃刀,捡起死者丢弃的短枪,左右开弓,同时射击,连杀二十余人。靠近隧道出口的敌人急速遁逃,但萨曼莎跟着追了出去,只几分钟又撤回来,缓缓步行,向着林轩走来。

    看样子,她已经解决了所有人,才会放慢速度,专注于思考。在刚刚经历了电光石火般的一次激战后,她能迅速冷静下来,集中精力思考,这种由“极快”转入“极慢”的超强定力,正是一个超级间谍必须具有的所谓“思想刹车”能力。

    林轩不禁无声地感叹:“俄罗斯名列天下三大超级大国之一,‘极地北极熊’之称,果然名不虚传。”

    真正的超级大国必定具有卓绝不凡的底蕴,任何部门的人员配备都是精干到极致,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其军事素养、战斗力、思维能力都相当高,任何时候都能独当一面,一个人能顶起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

    杀了这么多人,萨曼莎的衣服上一滴血都没有,这种利索之极的杀人方式让林轩也暗暗称赞。他久闻俄罗斯间谍的单兵格斗能力超强,一直无缘亲眼看到,这次终于有了机会。

    由此,他也感叹堂娜的过早遇难,因为他一直认为,堂娜的能力绝对在萨曼莎之上。

    “堂娜,堂娜,你还活着吗?”林轩喃喃低语,心中充满了绵绵不绝的惆怅。

    一想到堂娜的遭遇,林轩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长诗《长恨歌》,那首长诗的结尾处有以下的千古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时此刻,他对于堂娜的消失,只能用这四句诗来形容。

    长恨歌,歌长恨,而他对堂娜的思念注定要贯穿此生,无法止息,无论醒着梦里,都将永远盘踞在他脑海深处。

    萨曼莎走到骆原身边,仰起头看头顶的石壁,又伸手去触摸那突兀地贯穿在骆原喉间的长矛,脸上露出惊诧的表情。

    她的嘴唇动了动,林轩读出,她说的是:“哪来的长矛?画中矛怎么可能变成杀人利器?杀他的是谁?是林轩吗?这个林轩,难道真的如堂娜姐的军事报告中所说,是个神乎其神、绝非凡品的高人?”

    林轩倍加感叹,堂娜竟然用“神乎其神、绝非凡品”这八个字来形容他,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已经是至高无上的赞誉。

    那长矛本来只是岩画中的一笔,连林轩都不清楚自己究竟怎样拿到它的,但现在结果很明白,正是他无意中一抓,就攫取了长矛在手,瞬间刺杀骆原。

    这种结局,他想不到,骆原肯定也想不到。

    现在,当场只剩下林轩与萨曼莎两人,两人之间视线透明,林轩也能清晰看到萨曼莎,但萨曼莎似乎并未发现林轩的存在。

    现代化的警局审讯室中,都有这样的单面透视玻璃,可视面对准观察室,不可视面在审讯室内。这样,经验丰富的观察者就能凭借这种窥视,由罪犯的肢体动作明了罪犯的心理活动,对那些顽固不化、死死抵赖的歹徒做出心理解读,更容易地破案。

    林轩觉得,自己就站在这样一块透视玻璃后面,单向可看,无法逆视。

    “林轩去了哪里?林轩去了哪里?林轩,林轩——”

    林轩听不见萨曼莎的声音,但却读懂了萨曼莎的唇语。接下来,萨曼莎一边叫一边飞奔出去,瞬间不见踪影。

    “明明看到,却无法抵达,甚至无法触摸……我面前存在的究竟是什么?不是空气又会是什么?难道是某种未知物质……透明屏障?”林轩试着伸出手,继续触摸那凝滞的空气。当他用力伸直了手掌,想用自己的五指穿透那看不见的屏障时,觉得像是戳在厚厚的生牛皮上。手动,生牛皮也动,但却永远不可能穿透出去。

    “我面前存在的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突然,他明白了,“是镜面!那真的是镜面!”

    一切只能用“镜面”来解释,他与萨曼莎之间隔着一层镜面,也就是说,此刻他已经在镜中,而萨曼莎则仍在镜外,把他们两个间隔开来的,是一层薄薄的镜面。

    镜中与境外,既近在咫尺,又远隔天涯,等于是不同维度里的人,哪怕已经是脸贴脸,却感受不到对方的存在。

    那么,此刻林轩的情形与异维度、异世界又有不同,因为他能看见萨曼莎,而萨曼莎却看不见他,跟物理学家阐明的异维度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

    既然牵扯到镜面的问题,林轩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古代人制镜的过程。

    在古代,人类用用黑曜石、金、银、水晶、铜、青铜等等独特材料,通过研磨抛光的技术来制成镜子。镜子的发展历史基本是这样,公元前3000年,埃及发明化妆用的古铜镜;公元1世纪,开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镜;中世纪出现了与梳子同放在象牙小盒中的便携小镜;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出现以银片或铁片为背面的玻璃镜;16世纪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制作方法;17世纪法国发明用浇注法制平板玻璃,造出了高质量的大玻璃镜;18世纪末制出大穿衣镜并且用于家具上;1835年,德国化学家jvon莱比格发明了化学镀银法,沿用至今。

    在一系列镜面制作方法的进化中,单面透镜因其用处独特而仅仅适用于特殊场合。

    林轩熟知镜面的光学特性,也就是镜面对于光线的反射服从反射定律,其反射能力取决于入射光线的角度、镜面的光滑度和所镀金属膜的性质。

    他从前没发现过一个问题,物理学家只说了镜面之外的事,却没阐述镜面之内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众所周知,在物理学概念上,与镜面垂直的假想线称为法线,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和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相等。平面镜前的物体在镜后成正立的虚像,像与镜面的距离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相等。如果想从镜中看到本人整个身长,由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子至少须有本人身长的一半。

    “人像进入镜面后发生了什么?镜中人与镜外人只是简单的图像投射吗?镜中的影子有质量与温度吗?”这些都是林轩之前没有费力去想的。

    看似可笑的问题,此刻却明明白白地摆在他的面前了。

    “至少,我看到的是一面正常的平镜,没有发生人像的曲解变化。”他在急速思索中苦笑,并随即仰面长叹。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

    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光降……”

    突然之间,有人用俄语在林轩的近处背诵这首普希金的著名诗歌。

    他吓了一跳,马上回头去看,但却只见空旷幽深的隧道,远处近处,没有半个人影。

    “是谁呢?会是什么人呢?”他立刻气沉丹田,做好了迎击危险的准备。

    “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来到你们的身旁,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是谁?谁在那里?谁在那里?”林轩提气大喝。

    既然有人声,必定有人,而且是个说俄语的真实人物。林轩的俄语虽然不够流畅,但与人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听得出,用俄语朗诵这首诗的人声音里充满了浓厚的感情,绝对是胸有丘壑、放眼世界之辈,就如当年的十二月党人一样。

    普希金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大致是这样: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的关系密切,他虽然没有参加他们的秘密组织,但在政治和思想上与他们是完全一致的。1825年起义发生时,普希金正被幽禁在流放地。起义失败后,有五位领袖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在审讯过程中,几乎从每个起义者的家里,都搜出了普希金的政治诗,实际上他也是一个缺席的受审者。诗人从流放地回来后,十分关心这些苦役犯的命运。1827年初,十二月党人尼?穆拉维约夫的妻子去西伯利亚探望丈夫,普希金就托她带去了这首献诗,并且最终于1856年在伦敦的《北极星》杂志上首次公开发表。
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下立体海洋
    “这里是什么地方?”林轩骇然,“怎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状况?”

    那立体的海洋是岿然不动的,但很明显,那就是海洋,水体颜色准确无误地说明了这一点。

    林轩向后看,阶梯漫长,一路堆叠,仿佛来自云端天上。最初的阶梯左侧是悬空的,只有右侧依贴着悬崖。他在狂奔、沉思中才误入此地,一心二用到极致,竟然没发现这大海是何时出现的。

    惶然中,林轩举起手,只用一个食指的指尖,轻轻触摸那大海。下意识的,他把立体大海当成了一个空气墙或者水囊,生怕戳破一个小口就会引发水体的大崩溃。

    他的指尖没入水中,感受到水体的巨大压力,指尖再缩回时,已经湿漉漉的,并且带着巨大的海腥气。

    “是海水,是隐藏在地底的海洋,跟凡尔纳小说中描述的一模一样——”因为处境太过于诡异,林轩对这种伟大的发现已经无法产生足够高的兴奋感。

    林轩向前看,阶梯一路下行,左侧海水、右侧石壁依旧对峙,如两堵高墙,将窄窄的阶梯鱼肠一半夹在其中。

    “哪里来的控制力量,能将海水凭空树立起来?而不是直接与石壁接触,将石壁作为海水巨池的边缘?难道真的是神的力量?”他苦笑着自言自语。

    很自然的,他想到了摄像资料中鬼湖拉昂措从中分开、堂娜纵身跃入的那一幕。既然拉昂措都能无中生有地出现那样一条裂缝,此地又为什么不能出现壁立千仞的水墙?

    经书中,有“摩西分开红海”的经典例证:当日,摩西依照神的吩咐去见法老,在此展开了连场激烈的斗争,即耶和华与埃及术士之间的比赛。神连降下十个灾祸,直到埃及人全部屈服,尤其最后一祸为杀长子之灾。神命以色列人守逾越节,就是要以色列人把羊羔的血涂在门框上,好叫神的审判越过以色列人的家,不降在他们身上。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这节期,纪念神拯救的作为。

    这只是神的审判,而非通俗意义上的“审判日”。

    法老终于敌不过神,答应释放以色列人。但以色列人刚离开埃及不久,法老又转意,并派兵追击以色列人。神再一次施展大能,在大海中央分出一条道路来,使以色列人越过红海,埃及人追赶至海中央时,海水合拢,追兵就被海水淹没。

    神力无可预测,而眼下林轩看不见任何神祗或者凡人,更听不到任何声音,也包括海水动荡之声,只能隐约感觉到,四周充满着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他活着,他可以自由呼吸,也能看见、听见、闻见,更能走动、触摸、奔跑,与在镜面之外的世界完全相同。可是,他无法知道,自己现在究竟身在何处?

    “啊——”他拼尽全身力气大叫,声音沿着那狭窄的水、石之间的通道飙飞出去,无限传播,但却没有回声。

    “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继续前进吗?”他向远处望去,极深处,连空气都被海水映成了蓝色,如同一个恐怖幽深的蓝色地狱,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