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市井田园-桃花露-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氏吧嗒着嘴巴,抬掌根擦了擦吃饭时候流在下巴上的一点菜水,“那么他们说其实可以高一点,一斗多给几个钱。我那个表妹家也是新开的铺子。”

    杏儿吃了饭收拾桌子,道:“三娘娘,他们怎么不去别的地方买?新开的铺子能多大?十里八乡地买到我们家来?他们自己村也够了吧?”

    王氏眨巴着眼睛,“那么不是亲戚吗?亲戚帮亲戚!”

    杏儿笑了笑,“多几个钱,那还买贵了,还不如自己村里买的好!”

    王氏便道:“现下没几家有余粮的。你看我们虽然才三口人,可那十几亩地也不够吃的,还是得掺粗粮吃饼子地瓜,可不如你们顿顿细面卷子,他们那里地差,收成更不行!”

    杏儿不等高氏说话又抢着道:“三娘娘,这个事不好办,说亲戚,三姑更亲不是,我看你家也别卖给别人,给我三姑家留着吧。我们一年到头,白吃人家多少点心啊!”

    王氏立刻脸拉下来,看着阴呼呼的。

    唐妙正在拿自己做的柳条炭笔画水车的模型一直没插嘴,感觉气氛有点不对,抬头问道:“你们说什么呢?怎么冷飕飕的!”

    高氏笑了笑,“这东西有个先来后到的。”

    王氏讪讪说也是,本来还寻思跟大嫂说说能行的,她一向好说话,麦子买了去,也断然不会多要那点钱的,没想到被杏儿搅和了,有点不乐意。

    她又道:“大嫂,那,你们麦种有没有剩下,要是有的话倒是换一石给我。”

    高氏把刷好的碗放在饭桌上,让杏儿端走,“你们不是都种上了?又要麦种干嘛?”

    王氏便说自己娘家收拾了几亩荒地,麦种不够了,别人家也不现成!高氏看了小女儿一眼,这些东西是她弄得,自己不好说什么,当初收了试验田之后,自己觉得那面白想做几锅饽饽丫头都不舍得。

    唐妙见母亲看自己,就知道她不管,便道:“三娘娘,这种子珍贵,费心也多,还要多施肥,如果别人来换至少是三石换一石的,自己家人就是石半好了。”

    王氏惊呼,“这么贵?”

    唐妙摇摇头,“三娘娘,不贵啊,这种子有好处,它抗旱,倒伏得轻,不……”

    王氏撇撇嘴,“算了,抗旱没用,咱这里没那么干。”

    唐妙便不说话了,石半是保本,她不想那也没办法。

    杏儿也不管她,跟高氏道:“娘,现在有些人可奇怪了,在外头总打着我大哥的名头说话,前天唐怀礼爷爷家听人说有人以大哥的名号在外面做买卖?也不知道真还是假!”

    王氏脸色变了变,便说还有事,先回家去了。

    唐妙的生活除了种地就是做家务看书跟萧朗在一起,对于外头的八卦知之甚少,她好奇道:“真的?若有这事,可是大麻烦,会连累大哥的!”

    杏儿嘟囔道:“谁知道,我就是听人这么说了一句,说大哥如今有功名了,外头可能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干点啥,我们也得留意!”

    唐妙点了点头。

    话说了没几天的功夫,这日头午唐文清夫妇和景椿去地里拔棉花柴,今年虫子多棉花不好,如今已经没什么可开的,唐家把剩下的棉桃摘了摘,早点拔回来。唐妙姐妹俩在家里收拾棒子。没挂起来摊在地上的如今已经晒干,昨天夜里拿棍子敲了敲,堆在门楼下白日在家里剥粒子。

    门外来了个穿着不俗的中年男人,白净面皮,一脸文气,扬声问道:“请问这里是唐举人家吗?”

    唐妙以为是大哥让人送信来忙起身,扑棱了一下裙子上的玉米粒,走过去,“是啊!”

    那人立刻打千作揖,说了一下来意,唐妙一听顿时云山雾罩的,她愤愤道:“这是谁胡说八道?我们什么时候说要卖院子?刚买来给我大哥成亲呢,怎么可能卖!麦子我们也没说过,您找错人家了!”

    那人不舍弃,“不会啊,我跟唐举人的父亲说得好好的,我们在清水镇集市上谈的。我买了他家两石棒子,又打听你们唐家堡有人麦子格外好,他说是他家的,可以卖我点种子之类,我还托他打听这里附近有什么空房子,我们想买一栋,他说自己家有,让我来找的呀!”

    唐妙蹙眉,“他可说住哪里?”

    那人摇了摇头,“我忘记了,他只说唐家堡什么村头的,我没找着,就问了一下别人,他们告诉我唐举人家住这里。他说他是唐举人的父亲,那自然是住一起了,不会差吧!”

    杏儿从影壁墙走出来问怎么回事,唐妙大略说了一下,那男人一见是姐姐出来,忙自我介绍了下。他是南边密水县夹沟镇曹家的管家,前些日子在清水镇遇到了唐大老爷,买了他家的玉米,顺便聊起来。约好过两天来看房子和麦种,但是他过两日有事情,便提前两天带了现钱来买。

    杏儿一听就怒了,柳眉倒竖,“这是谁这么缺德,我爹一直在家忙着呢,根本没出去,我家棒子刚打出来,一个粒也没卖呢!”

    曹管家也诧异起来,“可他说他是唐家老大呢,还说家里有个举人儿子!”

    杏儿气哼哼地道,“哪里来这么死不要脸的!”

    曹管家一看立刻能想象怎么回事,肯定是那人为了多卖点钱,跟自己东扯西扯,又拿别的哄着自己,本来约好是两天后见面,幸亏自己先来看了看,否则这事情就笑话了!

    他立刻跟杏儿唐妙说了原委,描述了一下那人的个头样貌等,杏儿撇嘴道,“是他啊!”

    曹管家询问,杏儿便道:“没什么,他家是住村南头,也是他们家老大,可惜跟我们不是一家子。竟然打着我哥哥的幌子,真是气人!”

    曹管家连说自己上当受骗,多亏上来认认门儿。

    因为父母兄长不在家,杏儿和唐妙便请曹管家去奶奶屋里坐坐喝茶,跟李氏一说,她也气了个不轻,大有要跟曹管家一揭到底的架势。

    唐妙忙拦着她,“奶奶,曹管家是来说正事的,路远口渴,让他喝杯茶吧!”

    李氏忙给人斟茶,笑道,“看我,如今来了,就犯糊涂!”

    曹管家忙说不敢,李氏倒茶的时候紧忙扶着杯子,也实在有点口渴,喝了一杯便说正事。他们打听唐家的麦子格外好,收成好,出细面度高,村里人都喜欢换他们家的,所以在集上碰到一个唐家堡的就聊起来。

    曹管家懊悔地拍了拍大腿,“嗨,还上了当!因为他是举人老爷的父亲,我还特意多给了几十文呢!”然后又说要买老唐家的麦种,这个时候刚下了雨,要种也不晚,大不了晚收几天。

    唐妙问他:“曹管家,您哪里听说我们家麦子好啊!”

    曹管家抬手摸了摸头笑道:“清水镇边上丁家点心铺子,她们家的面有几天特白,我们打听过,说是儿媳妇娘家籴的。”说完很诚恳地朝着唐妙笑,见她看起来娇娇嫩嫩的,也就十岁出头的样子,却也不敢轻视。

    唐妙没想到自己实验的种子还没想着卖就有人找上门来,心下很是欢喜,便忍不住告诉曹管家,自己这种子面白出面高是其次的,它抗旱倒伏轻……说了半日见曹管家笑眯眯地看着她,不禁脸红了下,忙又问他们想要多少,盘算着除了自己家种的,家里倒是还有点。

    曹管家说先试试,打算要个一石回家种两三亩地,来年果然好,那么会继续要。李氏有些担心,没想到孙女那么整天鼓捣能鼓捣出钱来,她寻思着人家要是种了三亩地,产了粮食自己留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来买?又怕自己说出来会提醒了曹管家,便不做声。

    唐妙算了算,家里恰好还有那么两石,当初她看着三叔家那块地的长势好,觉得培育出来合适,跟他提过,但是三婶没同意。后来唐妙在自己家地实验的,差不多成功了的时候,也没有宣扬,先搁自己家地种。她还给四叔换了一石,让他们种种试试,三叔家便没管,就剩下了两石。

    曹管家问了问唐妙种子的情况,唐妙知道大家都信奉古书,便说是自己根据古书研究的,能较大程度的抵抗干旱、较低程度抗虫害、倒伏,但是现在还没有解决单亩播种数量的问题,一亩地差不多需要四十多斤,等再改进一下,可能只需要二十到三十斤左右。

    她这般说,曹管家更加相信,问她怎么卖,唐妙寻思家里到时候给大哥办亲事,得做大饽饽需要麦子,可以从三姑家订做,但是麦子还是要给的。这种事情高氏夫妇也要问她,所以唐妙也不客气,便做了主,伸出手三根手指头。

    曹管家吓了一跳,“唐三小姐,三两银子?太贵了吧!”

    唐妙笑了笑,忙道:“曹管家您误会了,是三石麦子换,不是三两银子。一两便好!”

    曹管家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还好,还好!”

    唐妙笑道:“您可以先付我八百文,剩下两百文等麦收之后您再给,不过我要告诉您这麦种只能种一季,下一次便需要再买新的,而且第二次生意,就要四石麦子换,因为会改进一些。”

    曹管家同意,说完麦种的事情曹管家又开始说那座空房子,知道是准备给景枫成亲的便也不提了,又说自己上当被人晃点了一下。

    李氏想留曹管家吃饭,曹管家说自己家老爷还在村外的马车上等着,借辆小推车去推麦子,李氏去南头庄嬷嬷家借了方升跟着去把粮食称了,顺便也借了他一条麻袋,来年一起还。

    杏儿和唐妙跟着曹管家去村南头等会儿把小车推回来,结果在路口碰见唐文汕家的。唐妙叫了声大娘,杏儿没理睬,却跟曹管家道:“曹管家,您可记好去我家的路,我家人的相貌,我大哥是什么人品模样,岂是那些阿猫阿狗能配上的?”

    路边上唐文汕家的脸本来就黑,如今更是黑得彻底,低着头翻着眼,嘴巴笃笃着,越发突出。她本来听自己男人说认识了个地主,离这里不近,是南边邻县夹沟镇曹家,也算是户不小的地主。在清水镇买玉米的时候聊起来,多给了钱,还说要来家里买麦子种,他们本想着要么去唐妙家换一石,自己不好意思去,去了只怕也不成,便托王氏去,结果她因为要多出半石没肯。唐文汕家的觉得不肯也没关系,大不了等曹家来了,他们拿自己家的好了,反正到底什么样他们一看不出来,来年了也没法对账。

    谁知道这老曹家竟然提前了两天,刚才她在外面听见有人问路立刻撵出来,结果他已经往北去了,没赶上。回头就看到唐家姐妹俩跟着一个读书模样的中年人推着粮食过来,唐文汕家的立刻就明白了,想起王氏说唐妙跟人换种子要至少三石,不禁心里倍觉肉疼,眼睁睁到嘴的肥肉被人抢了。

    杏儿见唐文汕家的那样,心里很是痛快,跟唐妙和曹管家说话都格外畅快,唐妙自然知道姐姐的意思,莫不附和。

    他们往东走了两百步,那里停着一辆双马大车,车很宽,围了普通的青灰色帷幕。唐妙却看得心下暗惊,拉车的马竟比萧朗平日最宝贝的马还要神骏,不禁让人觉得好奇,马车里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只见曹管家将车推过去,停下,然后抓了一把麦种从车窗递过去,动作神态皆毕恭毕敬。唐妙听他道:“九公子,您看一看,他们只要了一两银子!”

    唐妙甚是好奇,伸直了脖子,只见车帘晃悠,却什么都看不见,也没听见里面人说话,便见曹管家收了手,将粮食放回布袋里,走回来对她们道:“两位小姐,我们舅公子说了,很好,所以多付三倍的钱,来年我们还要几石你的新麦种,这两吊钱便是定金!”

    唐妙一听乐了,这一下就是五两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大哥的婚事钱便攒得差不多了,敢情儿这是位财神爷!她也不拒绝从曹管家手里接过钱,“多谢曹管家,多谢九公子!”

    隐约的她似乎听车里传来一声轻笑,曹管家又跟唐妙两个说了几句,便忙将粮食搬上车,告辞走了。

    晌午饭的时候,父母兄长赶着车拉了棉花柴回家,杏儿和唐妙把事情说了一下。唐妙的重点在赚了钱,杏儿的重点在唐文汕冒出父亲在外面招摇撞骗。唐文清听了皱起眉头,便道:“吃了饭我去大哥家走一趟!”

    高氏从车上拿下棉花钩子等工具,对景椿道:“跟你爹一起去,有话好好说,别上火!”

    景椿应了。

似是故人

        结果大家晌饭后垛草垛的时候,唐文汕倒是来了,笑得老脸都是褶子,手里抓着一把花生,吃得吧唧吧唧的。

    唐文清让他家去喝茶,景椿让高氏也别忙活了,家去看看,他领着妹妹们垛起来就好。高氏嘱咐了一下,让他们别垛歪了,到时候还要盖上草帐子。

    高氏洗了手和脸,进屋泡茶,笑道:“大哥棉花都弄完了?你们人多,干活就是麻溜,听说棒子都粜了!”

    唐文汕嗨嗨笑着,“粜了,也没卖什么好价钱,你们先等等再卖,来年指定还贵,那时候粮食青黄不接的!”

    唐文清说也是,让他喝茶,又让高氏端了自己树上结的大枣,唐文汕也不客气抓了一大把就吃起来。

    堂兄弟两个说了半天话,唐文清不知道怎么开口,唐文汕也在想怎么开口。唐文汕笑道:“咱们家祖坟也冒青烟了,有了景枫这么个出息的儿子,我虽然是大爷,可也一直将他当自己儿子,文清兄弟,你说是吧!”

    唐文清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点着头笑,那无奈的神态怎么看都别具讽刺意味。唐文汕以为他同意自己的话,又开始语重心长地叙旧,说小时候,苦日子,来到这里大家一起干活帮忙,夏天下河洗澡,秋天去拿坡兔子……

    想起过往,唐文清叹了口气,“大哥,我们是真的老了!不服不行啊!今天扒花柴,我这腰直不起来的感觉!”

    唐文汕道:“你怎的不和我说一声,我让三儿帮你一把!”

    唐文清摇了摇头,“大哥,不是这个,你看我们都老了,以前不管怎么说,以后都要靠孩子们。是不是?”

    唐文汕点了点头,“景枫回家过年吗?今年我这个大爷可真要好好跟他唠唠,好几年咱兄弟们儿没正正经经说话了!”

    “忙呀!”唐文清感慨,“景枫娘急着让他回家成亲,这都多大的人了,儿大不由娘,现在也不听话。今年回来,孩子娘就说逼着他在小西院成亲,没得跑!”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却是中气十足,看着唐文汕的目光也并不似平日那般温温软软的,反而多了几分警告的意味。

    唐文汕本来还想提那小院,现在也不好说什么,又说了会闲话就走了。

    唐妙帮着二哥垛好了草垛,洗了手脸进屋,把钱从抽屉里拿出来给了爹娘,又道:“我奶奶家前面那座院子,屋子也塌了,但是地方不错,你们要不要去买下来?一共是四间半的地方,现在不盖房子,做菜园子也挺好,到时候二哥成亲也就有地方了。”

    高氏有点犹豫,“咱要是想盖房子,村里也不困难,往东去都好盖的。”

    唐妙笑道:“娘,那里有这里近便吗?既可以当场使,或者做菜园子,以后盖房子,都好。再说他房子坏了,也不值钱,就是每年交的地皮钱吧。估计一年也就十几文。多划算。”

    高氏问男人,唐文清点了点头,“咱家丫头主意多,那是个好地方,明儿去说说。”

    唐妙忙道:“别啊,爹,您今天就去吧。”

    唐文清想想也是,反正吃饭了,已经商量好了,就早不就晚,拿了钱就去了里正家。他就说要给二儿子找地方盖房子,里正也知道他们家情况,二话没说,把那空地划给他,还免了前三年的使用钱,从第四年上开始一年交十五文,很是划算。唐文清很是欢喜,回家将地契交给了唐妙,让她收着。

    夜里唐妙告诉他们曹管家的事情,还说了他们要买小房子,唐文清觉得奇怪。曹家是南边密水县夹沟镇最大的地主,虽然没有柳家那么大,但是他们家集中,不像柳家那样枝枝蔓蔓,有上百房人家。他道:“他们那么大的地主,跑我们这里来买房子,很奇怪啊!”

    唐妙说她也不知道,曹掌柜没说细说,可能知道他们不会卖。

    高氏让唐妙别聊天,拿纸笔给她算账,看看她给景枫准备了成亲的东西还差那些,唐妙立刻去办。

    九月中上,唐妙姥娘过生日,老太太虽然七十多将近八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如今唐妙家攒了点钱,条件也好起来,高氏便寻思着回报当年大嫂和老娘给的东西。除了自己家的鸡,另外也不买什么吃食,单买了几床跟景枫将来成亲一样的被面送给大嫂,让她留着给家里老三成亲用。

    小舅舅也成了几个孩子爹,却因为操劳没了年轻时候的朝气活泼,看上去木讷讷的,寡言少语。加上娶的媳妇也是个凶悍的,分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