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新传-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说舅老爷刚回来,骨肉相聚叙天伦,不好马上分离,这事当时就放下了。可是如今舅老爷已经回来这么长时间了,二姑娘的亲事自然也该提上日程,司棋身为二姑娘的第一大丫头,这个时候要是死了,必然会让人疑心,到时被人查出来,有听不好说,没的带累二姑娘的名声。况且这会子满府吃持斋念佛,为大姑娘祈福,府上又一向自诩宽柔以待下人,自然不肯为她这么个人在这么个时节破这个例,顶多是净身撵回去,家人跟着丢了差事罢了。”只是这样,名声尽毁,家人跟着受累,回去也没好日子过。
  
  听说能够保住性命,紫鹃不住嘴的念佛,虽说司棋名声坏了,可是只要能活着出去,嫁给她那个表哥,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也还过得。
  
  锦绣明白紫鹃所想,觉得紫鹃未免有点想当然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不过锦绣也不戳破,悄声说:“你知道这次事情是因为什么而起的吗?”
  
  紫鹃好奇的问道:“因为什么?”好好的怎么会没有缘由就自抄自家来。
  
  锦绣悄悄地诉说着原委:“都是大太太和太太狗咬狗引出来的。老太太的丫头名叫呆大姐的那个捡到个绣了那个的香囊,被大太太看见了,给了太太。太太管着家,如今出了这事,大太太把东西送过来扫了她的脸面,自然要追究个水落石出。因是在园里山石处捡到的,所以园子里的人理所当然的是怀疑对象。不知怎地说起话,说到了晴雯的身上,你也知道晴雯素日里是个厉害的,得罪了不少人。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人暗算,在太太跟前添了不少话,所以本就气恼之极的太太把晴雯叫过去,太太素来不喜欢那些长得好的,晴雯又生的那般模样,自然不得太太的眼,如此一来,岂不是气上加气,所以她挨了好一顿责骂。”
  
  “什么那个?那个是什么?”紫鹃一时没明白,追问道。
  
  锦绣的脸红了,啐了一口道:“你在这装什么糊涂,还能是哪个?从司棋那里搜出的东西一样的那个。”
  
  紫鹃恍然大悟,脸变得飞红,不好意思的说:“偏你打听的这么详细,这样的细枝末节都知道,你一个姑娘家也不臊的慌。”
  
  锦绣不以为然的说:“人家都做得,我为什么说不得?何况我坐得端,行的正,身正不怕影子斜。比那满口道貌岸然,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好多了。”取笑道:“这会子装正经,不是刚才听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了。”
  
  紫鹃白了锦绣一眼,道:“你刚才说太太将晴雯训了一顿?”
  
  ”嗯,她哭着回来的时候我们正好撞见。”锦绣点头道。
  
  紫鹃不胜唏嘘:“照你这么说,只怕晴雯也留不下,要出去了。”
  
  “出去更好,你当怡红院是什么好地方不成?那里乱七八糟的事情也不少。”对于晴雯离开,锦绣没什么感触,反而甚感庆幸。
  
  她冲着怡红院努努嘴:“那房里的那位,太太的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讨了太太的欢心,成了准姨娘。这西洋花点子哈巴儿后面也有哈巴儿,都奔着那个位子去,下黑手,告黑状,使绊子……可是开了眼界了,什么下作的手段都能使出来,偏那个呆瓜整天嚷嚷着‘女儿最为清贵不过,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 便觉浊臭逼人。’就他屋里的,有几个只怕比那些男人还脏还臭呢,偏他还当宝贝似的,那个鬼地方早离早好。”
  
  紫鹃摇摇头,叹道:“你说的这么轻松,那是因为你没有那个心思,可是晴雯和你不一样,她心里是有这个念头。再说你还不知道她的性子,是个气性重的,如今被人暗算,无缘无故的被痛骂一顿,觉得受了委屈,心里还不定怎么憋屈呢。况且晴雯要是出去了她都不知道去哪,她是幼时被拐子拐来的,原是赖嬷嬷买来送给老太太的,后来老太太看她针线做的好好,才给的宝二爷。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的,生活有多不容易,你还不知道?”看看姑娘就知道了,好歹姑娘还有家财和奴仆呢,过得还这般艰辛。
  
  锦绣讶然,道:“她还有这个想法,我倒不知道,藏得够深。也是个没志气的,即这么着,她挨骂也不算委屈。”谁让她想做那个“白痴”姨娘了呢。
  
  闻言紫鹃又好气又好笑,“你还和她要好呢,竟然说这话,让她听到岂不伤心。”
  
  “一码是一码。我过去看看她倒是正经。”锦绣边说边走,前去怡红院给晴雯道恼。
  
  紫鹃忙着琢磨送些什么给司棋,大部分东西都被王嬷嬷带走,留下的都是一些必需之物,送出去了她就没的用了。拿银子现买,不知道司棋还能在园子里呆几天,时间上恐怕来不及,如此一来可有的苦恼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着周末完结,双更的,没想到被拉去逛了一整天街,明天我小姨家的表弟要来我家,只要他一来,我家的电脑所有权就易主了,看来完结不了了,我哭!




私下设谋巧作套

  吃午饭的时候,因为林黛玉没有到前面去,贾母派人送过来一碗是鸡髓笋给她,林黛玉已经吃完饭了,就把那菜给了正准备吃饭的紫鹃和锦绣,自坐在一边吃水果。
  
  锦绣一面喝汤,一面说道:“真是奇怪了,收到甄家抄家的消息这府上慌乱的很,生怕被牵连到,到处走门路打探消息。怎么太太那里却一点顾忌都没有的将甄家送来的箱笼尽数收下,我这个做丫头的都知道此事做不得,她这个大家出身的太太难道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吗?”
  
  林黛玉从旁插话,问道:“你这是听谁说的,可是真的?”
  
  面对质疑,锦绣道:“哪里用听人说,是我亲眼看见的。今天一上午太太那院忙的就是这事,摆在院子里的箱笼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抬进屋里。放在屋外的时候,这府里好多人都看到了。”
  
  林黛玉无语了。财迷心窍,就算府上拮据的差不多要靠当当过日子了,可是也不能把收下甄家寄存的东西呀。不过多想,也能想出王夫人打的是什么主意,甄家要是彻底起不来了,那么这些财物就可以昧下,不还了。就算甄家闹了起来也不怕,破落的甄家哪里斗得过国公府。若是甄家东山再起,就这冒着大风险帮忙藏匿财物的情分怎么也得好好感谢一番,这感谢自然不是空口白牙,少不得万八千的。而且还可以暂时挪用一些,以缓解府上银钱危机。
  
  林黛玉就不明白了,这王家是怎么教女儿的,好歹也是四大家族之一,怎么会愚笨如此?也不想想甄家现在是什么情形?官场上锦上添花的事是少之又少,痛打落水狗的事情反而时常发生。
  
  自认为事情做得隐秘,不被人知晓,却不知道在朝廷里皇帝的态度是第一风向标,甄家不得圣心被抄,自然会有很多人关注甄家的一举一动,希望能够抓住甄家错缝,再给一击。想来贾家收纳甄家财物一事早已经被人探知,恐怕回头就会禀报给今上。皇帝不喜甄家显而易见,你却和他背道而驰,不招皇帝生气,让其厌恶自家才怪!
  
  就算甄家藏财于贾府的事情不被外人察知,可是进府之后也当小心行事才对,这府中之人可是藏不得秘密,如今这事已经满府遍知,又如何能保证家里的人不会泄露出去?
  
  其中利害关系林黛玉不相信王夫人一点都没有想到,可是她到底倚仗什么这么有恃无恐的做出这种事情?凭借国公府的地位还是因为女儿在宫里贵为皇妃?国公府的地位并不能保障这一点,女儿身为皇妃也不能!
  
  虽是有个爵位,可是家族后继力量跟不上,除了贾政这个正经八百需要进衙办差的,再没有一个人有正经的官职,不过是花钱买个官,没实缺,图个面子好看罢了。可是贾政才不过五品,又不在什么厉害的衙门,官卑职小,定不了用。
  
  若是把元春当做倚仗,更是打错了算盘。岂不闻“无情最是帝王家”,就算是皇后的家族惹怒了皇帝,抄家灭族都有可能,何况一个小小的妃子。再者皇妃的名听着好听,可是从元春只省亲一次,再往后皆每年正月都没有了动静,最势利不过的太监缕缕打着“借钱”的名义,上贾府勒索,就可见她的恩宠如何。没有帝王的宠爱,就算是皇后,生活的都战战兢兢,有着朝不保夕的感觉。她一个被帝王遗弃的妃子能有多风光,只能拿个名头哄哄不懂行的人罢了!
  
  红颜未老恩先断,在不断有新的美人补进来的皇宫新人替代旧人是常见的事,这就是以色侍人的悲哀。家族不能成为有力的臂助不说,反而不断地掣肘,身居妃位,又没有为皇家生下一儿半女,恩宠不在,后面的人觊觎她的位置,虎视眈眈,四面楚歌,孤立无援,怎能不病?偏偏王夫人看不透此节,还给她添麻烦,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边锦绣和紫鹃吃完,收拾利索,锦绣想了想,走到林黛玉跟前,悄声说:“因昨天晚上抄检园子跳过了蘅芜院,我听说宝姑娘打着为姨太太侍疾要搬出去住呢。”撇撇嘴道:“她倒是个聪明的,知道给面子没查她那,要避嫌。”左顾右盼了一下,确认没人注意,建议道:“即这么着,姑娘也可以以此为借口离了这里,免得在这里受罪岂不好?”
  
  “我倒是想呢,可是哪有这么容易。”林黛玉叹了一口气,摇摇头道:“宝姐姐不管是住到外面还是住到园子里,都没离了贾府,我‘要是走的话,和她可不一样,这样一来,老太太必然知道,昨天这事是太太瞒着老太太做下的,我要是到老太太跟前一说,这不是拆她的台嘛,本就记恨着,虽说债多不愁,可是这样一来她怎么可能放我离开?老太太知道这事,我马上提出要走,因为这府里风气不正,可是这里是老太太的家,我这不是明着嫌弃嘛,扫了老太太的脸面,落到别人的眼中,我们是走也走不安生。”
  
  听林黛玉这么一说,锦绣发起愁来,叹道:“这么说来我们还是要困在这里,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放心,不会太久了。”林黛玉安慰道:“不管是早前的赌钱吃酒,还是这回的抄检,都在积蓄力量,我现在只等一个一击而中的机会,因为这次我可是输不起了。”上次离开再回来还无妨,可是这次要是走不脱,可就要给贾府陪葬了。
  
  这边林黛玉在腹诽王夫人,王夫人那边将甄家送过来的东西在耳房放好。看着一箱箱的财物,王夫人喜笑颜开,有了它们就不必再绞尽脑汁去淘澄银钱去了,寻门路,再办什么事情也都方便多了,她似乎看到用银钱铺路之后贾家明媚的未来。
  
  “太太,姨太太过来了。”玉钏进来回道,打断了王夫人的遐想。
  
  王夫人回过神,收起笑容,走了出去,看着丫头把耳房锁好,从其手里接过钥匙小心翼翼的挂在腰边,这才进屋。
  
  落座之后,待上了茶,王夫人将屋里伺候的人都赶了出去,道:“我听说你身上不好,不在房里好好将养,怎么还跑到我这里来?”
  
  薛姨妈道:“不过是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事。本来是在房里养着的,只是宝丫头劝我,老是闷在房里不好,倒应该多出来走动走动反而对身体更加有益。”
  
  “说的也是。”王夫人点点头,又道:“怎么宝丫头搬出去了?若是为了昨晚的事情,那个和她不相干的,宝丫头的人品我还有信不过的,最为庄重不过,不比那些妖精,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整日里打扮成病西施的样子,天天作出轻狂的模样勾引人,根本不成体统。呸!还想着嫁进来给我当儿媳妇,我哪怕就是死了,宝玉就算一辈子做和尚,也绝对不允许娶她进门。”王夫人横眉立目,一副气急了的样子,胸脯跟着一喘一喘的。
  
  看到王夫人发狠,薛姨妈赶紧劝道:“哪来的这么大气性,快喝口茶消消气,没的气坏了自己不值当的,宝玉的婚事不是还什么都没说呢嘛。就算不为这个宝丫头也该搬出去了,如今园里的人都大了,懂人事了,总不好这么混住了。况且这次蟠儿出去相中一户人家的姑娘,我打算给他娶进来,她出来也给我搭把手,帮帮忙。”
  
  那倒也是,虽说关于贾宝玉的妻子人选,老太太和自己各有各的主意,可是至今还没有摆到明面上来说,就连提都没提起过。娶妻的是贾宝玉,自己是他的母亲,无论如何都越不过去,不必这般着急,再说刚才的话也有点露骨了。想通了的王夫人情绪平复下来。
  
  薛姨妈见把王夫人劝缓过来,又有些担忧的道:“不过话虽如此,可是老太太要是硬插手的话,她毕竟是长辈,你身为儿媳妇,哪能违背长辈的意思,就算你肯,只怕姐夫也是不肯作这个不孝子的。”刚才说的不过是宽心话,这个才是她来的真正目的。
  
  刚刚舒缓的王夫人又皱起了眉头,哼了一声道:“我亲生儿子的婚事做不得主我这个做母亲的要是做不得主,走遍天下说理的地方也都说不过去,她是婆婆,是长辈又如何?难道还能越过娘娘去?宫里的娘娘还是从我的肚子里出来的呢,大不了我就到宫里去求娘娘去,老太太就是再厉害难道还能违逆娘娘的意思不成?”
  
  听见王夫人这话,薛姨妈的脸开了晴,赶忙道:“这话很是。这‘忠孝’中的忠可是放在孝前面的,若是不听娘娘的话可就是不忠,老太太不会不懂这个道理的。”
  
  迟疑了一下,又道:“自从我们一家到京,姐姐就跟我说定下了宝丫头,可是几年过去了,到现在我们也没得到个实信,这心总掉着,放不下来。以宝丫头的年纪再耽搁下去,若是姐姐这里落了空,过了花嫁之年,就算我们宝丫头再好,这么一耽搁,恐怕也找不到好人家了。我倒是没有催姐姐的意思,可是宝丫头总这么不上不下的悬着也不是个事。”
  
  “这是哪的话,这宝丫头给我做媳妇不是早早就定下来了吗?如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反悔不成?”王夫人听了薛姨妈的话炸毛了,急道。
  
  面对王夫人的指责,薛姨妈有些不悦:“这时只是我们私下商定的,根本就没过了明路,也没有什么反悔不反悔之说。”
  
  语气一缓,又道:“我们都是做娘的人,自然要为孩子做最好的打算。将心比心,姐姐也该替宝丫头想想,她本就比宝玉大,女孩子花期又是有数的那么几年,实在是耽误不得。就算宝玉等得起,宝丫头如何等得?要是等来等去等到最后宝玉的媳妇换了人,姐姐难道还能再有一个儿子娶了宝丫头不成?这事我们私下里也谈论过多次,到了最后姐姐每每都嚷嚷着进宫请娘娘做主,可是到了最后不过就是搬进园子里,住了最好的两处地方,赏赐下的节礼两个人是一样的罢了,再往后就没了动静,就这样一直含糊着,娘娘也没有个明确的旨意下来。若是在这期间被老太太趁机抢了先,说破了,岂不是把我们宝丫头撂到半道上了?当初之所以应下姐姐,不过想着彼此知根知底,姐姐又是宝丫头的亲姨娘,宝丫头嫁过来姐姐不会难为她,这才答应亲上加亲。否则凭宝丫头的才貌议亲也未必找不到人家,哪里就嫁不出去了?何必非要和姐姐结亲,变着法的讨老太太喜欢。这么长时间我也想开了,不过我们姐妹之间总是要提前告知一声,关于宝玉的婚事还是外聘去吧。”
  
  一听,王夫人真的急了,赶忙拦着:“别,千万别。妹妹放心,这几天我一定会给妹妹个说法,回头我就进宫请娘娘发明旨。若是回头我这边没结果,妹妹再想他法也不迟。”话虽是如此说,可是王夫人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跑了自己中意的这个儿媳妇。
  
  王夫人也是有苦说不出,元春虽是她生的,可是元春却是由贾母教导成人的。元春上面的贾珠幼时身体不好,总是生病,她又不得贾政喜欢,儿子就是她往后的依靠,自然把心力都花费到了贾珠身上,从而疏忽了元春,母女之间感情一般。
  
  对宝玉婚事的想法,王夫人也不是没和元春说起,让她下旨赐婚,可是元春知道贾母属意的人选是另外一个之时,念着贾母的教导之情,不好驳了贾母的意思,况且王夫人越过贾母来恳求元春,也让元春觉得王夫人的做法有些不妥当,就不想插手此事。待到后来王夫人进宫,王夫人不死心,屡屡提及此事,让元春做主。
  
  元春只在省亲的时候见过薛林两人一面,觉得两人在才貌上不分轩扬,实际上对薛宝钗和林黛玉都很陌生。本来元春对这两人的态度一般无二,不偏不倚,可是架不住王夫人进宫之后总是在她耳边夸薛宝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