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妃-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魏公公和崔嬷嬷忙碌起来,这是苏锦秋第一次得见天颜,又是新婚第二天。这种时候肯定要正式打扮,该穿的穿上,该戴的戴起来。就是元凤也把衣服换了,把王爷的蟒袍穿上,冠也带好。
  两人收拾妥当,自然不可能屋里坐等皇帝过来,两人带上所有宫人,到南三所大门口等待。走的时候,元凤一直牵着苏锦秋的手,笑着道:“别怕,舅舅很疼我的。”
  苏锦秋朝元凤笑笑,她倒不是怕,就是觉得很诡异。
  喝道之声响起,大队人马进来,八人抬敞轿,前后内侍相随。苏锦秋学过宫中规矩,以皇帝的排场来说,这是微服级别的,身上穿的也只是平常衣服,只是近看架式仍然很吓人。
  “皇上万岁,万万岁……”
  益智斋的奴才们已经跪倒地一片,匍匐在地。
  随着敞轿的走近,元凤也终于跪了下来,苏锦秋紧跟着跪下来,皇帝的脸是不能直盯着看的,只能把头低下来。
  就听身边元凤很随意的笑着道:“给舅舅请安。”
  “起来吧。”永昌皇帝笑着说。
  元凤跟着起身,旁边苏锦秋却是不敢起,永昌皇帝这句话里并没有包括她,她很怀疑元凤的膝盖都没着地。
  “你们也起来吧。”永昌皇帝笑着。
  “谢皇上。”奴才们齐声说着,苏锦秋这才跟着站起身来。




☆、62晋江VIP

  五十出头的永昌皇帝看起来很年轻;连身材都没有怎么走形;此时更是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前呼后拥进入益智斋,苏锦秋十分识趣的站在宫人之前;元凤之后,让元凤陪着永昌皇帝;她则努力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看得出来永昌皇帝对她这个新媳妇没啥兴趣,只是起身的时候扫了她一眼;就跟看透明人似的;说不上喜也说不上恼;纯粹就是来看元凤的。
  “朕不是下旨让宗人府修了南三所;怎么还是这样子。”永昌皇帝皱眉说着;只是打量着门口;就十分不满意。
  元凤笑着道:“宗人府连图纸都画好了,是我没让修的,在这里住了这些年,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不想让他们动。更何况外头齐王府也在建,过不了几年我也要出宫住,就懒得让他们折腾了。”
  “怎么,宫里不好吗,那么想搬出去?”永昌皇帝问,那口吻神情似乎打算让元凤一辈子住宫里。
  元凤笑着道:“宫里若是再不好,天下间就没有好的地方。只是我已经娶妻,眼看着就要抱儿子。婚前太后就跟我提过出宫的事。就是平民百姓家里,舅舅抚养外甥至此,外甥也得出去自立门户。”
  提到陈太后,永昌皇帝神情犹豫起来,默然不语,似乎在想着什么。
  “难得舅舅来了,就让外甥和外甥媳妇给舅舅奉杯茶。”元凤笑着说。
  永昌皇帝点头,上下打量着元凤,有几分感慨地道:“当年你进宫时才两岁,奶妈抱着进宫门,转眼间你都长这么高了,还为大楚立下不世奇功。”
  元凤笑着道:“亏得太后与舅舅疼爱,我才有今日。”
  永昌皇帝神情复杂起来,道:“是啊,多亏了太后。”
  元凤微笑,把话题岔开,道:“舅舅,请入正殿。”
  永昌皇帝点头进入正殿,身后跟着的苏锦秋秋心里明白,元俊卿特意跟她说过,永昌皇帝嫡母宋太后,生母陈太后,对元凤的态度截然不同。元凤两岁时,含山长公主去世,宋太后做主把元凤接到宫中抚养,陈太后似乎不太赞同,只是挡不住宋太后和永昌皇帝赞同。
  元凤在这宫里这些年,宋太后对他是格外关照,陈太后虽然没有直接说不喜,对元凤却是格外冷淡,这种态度一直保持到现在。
  奉茶,打赏,永昌皇帝接茶碗的时候,这才给苏锦秋一个正眼,道:“以后好生侍候,不要像你祖父那样。”
  苏阁老的孙女,只是这一条,就足够永昌皇帝讨厌的。更何况苏锦秋年龄太小,不懂事不说,也无法马上生儿育女,还要花时间精力去养大,根本就是个半成品。要是性格再像苏阁老那样,又臭又硬,实在不是良配。
  要不是钦天监说,她与元凤的八字相合,元凤战争归来杀虐太重,需要一个八字相合的女子来压一压,他绝对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是。”苏锦秋低头应着。
  一个能臣子能让皇帝恼成这样,还能得了善终,朝中无数朋友,招呼一声都人来帮忙,这也是一种成功。
  元凤笑着道:“舅舅放心,锦秋年幼,我会好好教她的。”
  说话间还特意转头朝苏锦秋笑,笑容温和灿烂。
  苏锦秋嘴角都抽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想到恶魔的微笑,来自地狱深处的好意。
  什么年幼,什么教……
  为什么她觉得很邪恶呢,元凤真的有节操吗?
  不,应该说他知道节操是什么吗?
  “只要你能平平安安,你娶谁我都不在意。”永昌皇帝说着,看着元凤的神情有几分担忧又有几分欣慰,起身道:“新婚大喜,我也是顺道过来看看。”
  元凤笑着道:“舅舅若是有事,传召大哥去乾清宫岂不是更方便,何必亲自去东宫。”
  永昌皇帝脸色瞬间变了,厉声道:“我要亲眼去看看,他到底要东宫里做了什么!是不是真觉得他这个太子当的太久,急不可待的要当皇帝。”
  宫人太监立即下,苏锦秋也紧跟着跪了下来,元凤并没有跪下,脸上甚至连惊惶的神情都没有,依然微笑着道:“舅舅,这是谁在你耳边说闲话了吗,若是被我查出,我一定割了他的舌头。”
  苏锦秋听得心念一动,元凤会说这样的话,除了证明他在永昌皇帝真的很得宠外,这弦外之音,在永昌皇帝面前说闲话的必然是现在在场的,也就是永昌皇帝身边的近侍。
  不过永昌皇帝会在元凤面前说这样的话,那是真没把他当外人。
  “闲话,还用别人说闲话吗,前线消息传来时,他就只差登基了。”永昌皇帝怒声说着,
  自从回京之后,无法消除的怒火一直在燃烧着。凤池护着他出生入死,而凤启却远在京城,做着战败皇帝被俘的准备。
  元凤轻笑着,云淡风轻的道:“舅舅知道的,大哥不是那样的人,他从来都不是。”
  永昌皇帝心里很清楚,凤启不管作为儿子还是作为太子都不会盼着他死,父子再疏远,这点信任都是有的。只是前线时,永昌皇帝受到的冲击太大。
  战败,被包围,差点被俘,生死一线,不管是作为皇子还是皇帝,都是永昌皇帝都没承受过的。在这个时候陪在他身边的是凤池,凤池为了永昌皇帝也确实是拼尽了全力。都说患难见真情,阵前的患难让永昌皇帝对凤池的感情近到达了极致,同时也对凤启的感情疏远到了极致。
  凤启是太子,朝中监国,皇帝死了或者被俘,必然是太子登基。在前线时,永昌皇帝都说过这样的话,绝望之时甚至于觉得他要是被俘了,凤启不会来救他。
  凤启心里怎么想已经不重要,再拼命的解释都是无用功。事实就是,永昌皇帝死了,他接会按替永昌皇帝的一切,登至权利的顶峰。太子是皇帝的继承人,要是真爱的儿子就算了,偏偏凤启不是。
  不知不觉中,这成了永昌皇帝的一块心病。不是言语能安慰了的,永昌皇帝对凤启的不顺眼也达到了极致,不管说什么都不对,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
  虽然不想这样说,其实也是永昌皇帝的气量不够。皇帝御驾出征,大败被俘,接下来必然是太子登基,为了王朝安定,为了稳定朝中人心。一个度量超凡的政治家,就是太子真准备登基了都可以一笑而过,一切都为了大局。
  凤启是什么都没做,永昌皇帝只是觉得事态那么发展下去,凤启会登基,然后种种联想就来了。劝慰都没有用,必须永昌皇帝自己消除这块心魔。
  只能说气度决定一切,就像宋太后和陈太后对他不同的态度。
  “你打小就跟他亲厚,不管何时都会给他说话。”永昌皇帝说着,虽然不像说到凤启时那样愤怒,声音却有几分冰冷,不像刚才那样。
  “他是您的长子,才是我的大哥。”元凤说着,声音低沉带着磁性,有种说不出的感染力,带着无比的真诚。
  永昌皇帝的脸色顿时缓和许多,突然吁了口气,神情显得十分犹豫,道:“你是铁了心要站在他那边。”
  “我是站在舅舅这边,他是您的长子,您的太子。”元凤笑着,语气却是十分坚决。
  他要站在哪边,从许多年前他就摆明了态度。不管是宫廷还是朝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太子党,哪怕是永昌皇帝改主意,他都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
  “长子,太子……”永昌皇帝默默念着,神情显得悲伤而幽远,好一会突然道:“走吧,去东宫。”
  “是。”元凤笑着,温声道:“我跟舅舅一起去。”
  说话间,元凤朝跪着的苏锦秋笑了笑,示意她安心。
  永昌皇帝前头带队,元凤相随,一大票宫人跟随,出门左拐直奔东宫。
  内侍扶着苏锦秋从地上起来,没有进过长跪训练,起来时腿都有点麻了。扶着到后头新房坐下来,苏锦秋不禁吁口气,她早知道永昌皇帝不喜欢凤启,但真不知道到这种地步,话说到这份上了,就是马上下召废太子都有可能。
  要是凤启被废,不论是嫡庶还是论长幼,肯定是凤池继位。回想元凤跟凤池的关系,若是凤池登基为新帝……对元凤,就是不灭九族,也得杀全家。
  “王妃,喝碗茶压压惊吧。”崔嬷嬷从宫女手里收过茶碗,神色担忧的捧到苏锦秋面前,永昌皇帝发这样的脾气,实在挺吓人。
  苏锦秋接过茶碗,喝了一口却是笑了起来,道:“也没什么惊不惊的,吩咐下去,今天的事情都不准出去乱说,不然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大楚的宫女都平民选上来的,宫规十分严格,宫女太监的命根本就不是命,好不好拖出去打死几个,主人屁事都没有。
  屋里宫人答应着,崔嬷嬷和魏公公心里多少怔了一下,他们是宫中老人了,出了这样的事都是心绪不宁,没想到苏锦秋小小年龄,这么快就笑了出来,而且马上吩咐不准外传。不管是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应变速度,在她这个年龄都显得太出色。
  苏锦秋把茶碗放下来,笑着对魏公公道:“你们都是宫里老人了,也跟我说说这宫里的事。”
  宫人拜见主子本来该是昨晚的,只是昨晚实在太累。今天上午没事,正好见一见,她未必能全部记住,好歹也要认识几个,以后好使唤。
  魏公公带着小内侍们,崔嬷嬷带着宫女们,五十几个把正厅跪满了。苏锦秋只是大概看了看,宫中主子们权力更大,对下人也有些不太上心。各人负责那一块都是分配好的,上头还有大的管,主子们只要享福就好了。
  “南三所的厨房在最后头,每日三餐王妃想吃什么,只管吩咐奴才们去传。”魏公公说着。
  苏锦秋听得点点头,进宫之前就听嬷嬷们普及过,南三所是公用一个厨房,齐王这边的饭菜跟魏王的饭,都是一个地方做出来。至于份例之类的,宫中就没有能主子吃完的份例,都是想吃什么吩咐厨房准备。
  除此之外益智斋另有茶房,是煮茶,煎药,做点心的地方,也算是小厨房,主子们偶尔有什么想吃的,不想让后头大厨房做了,就可以吩咐小厨房做。
  “这是王爷大婚王公大臣的贺礼清单以及太后,皇上,皇后的赏赐清单。”魏公公把厚厚的礼单捧上。
  苏锦秋接过来,只看厚度就知道东西有多少。大臣们的礼单没看,只看了赏赐部分,永昌皇帝的最多,皇后次之,太后最少。都不能用少来形容,几乎是没有。随口问:“已经入档了吧。”
  东西是很多,但都是入册记档的,属于不动产,她就是王妃也动不得。只有出宫之后,把这些东西带进齐王府,她作为王府女主人,才能支配,当然也不能胡乱支配。
  清点完下人,又清点财产,一个上午不知不觉过去了。苏锦秋正想着中饭要吃什么,就有内侍过来传话,元凤中午陪永昌皇帝用餐,让苏锦秋自便。
  苏锦秋反应平淡,这是好事,表示永昌皇帝能听进去元凤的话。想想吩咐道:“想不到吃什么,让厨房炒几样拿手的送过来,我偿偿他们的手艺。”
  一直以来她都是想吃什么有什么,最后也就变得没什么想吃的,还不如让他们准备,也许有新鲜花样。
  “是。”魏公公答应着,都没敢让小孩子去,自己亲自去了。
  本以为小姑娘肯定好侍候,没想到这性子……实在有点摸不透。
  一句随意的吩咐,迎来的是极其丰盛的中餐,二十几个菜摆上桌。一个人吃是多了点,但都给皇家当媳妇了,这些真不算多。
  宫女们布菜,苏锦秋吃了不少,早上只吃了汤圆,中午是有点饿。饭毕放下筷子时,指指桌子上几样素色,道:“这几道菜不错,记下名字,提醒我常点。”
  “是。”魏公公应着,赶紧记了下来。
  洗了手移到内厅里,苏锦秋刚想小睡一会,就见一个四十几岁的大太监进门,道:“皇上有旨,赏高勾丽进贡的美人两名与齐王殿下。”
  苏锦秋眨眨眼,实在是平民太久,见的世面太少,此时此刻不禁有些呆住了。
  她可能是第一个,新婚头一天,被公公,错,是皇帝舅舅塞小妾的新媳妇。
  


☆、63晋江VIP

  高勾丽是大楚的附属国;向大楚进贡美女是义务;美女跟每年岁夜里的其他东西一样,属于物而非人。这些属于皇帝的贡品,自然有皇帝分派;赏儿子,赏臣子;剩下的就全部收到后宫去,不是当妃嫔;而是当宫女。
  偶尔有一、两个封妃;已经是恩宠的极限。不管受不受宠;在高勾丽的娘家都跟着飞黄腾达。但更多的进贡美女们;成了默默无闻的宫女;皇帝过世之时;跟着殉葬。
  “奴婢李金珠……”
  “奴婢李银珠……”
  “拜见王妃。”
  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姐妹花跪了下来,神情有几分惶恐,咬字也有些不清,到底把自己的名字说清楚了。许多高勾丽美女都不懂汉语,哑巴似的过了一生。
  “快请起。”苏锦秋微笑说着,怕她们听不懂,又抬手示意。
  两人惶恐起身。
  苏锦秋看向带她们过来的大太监,笑着道:“劳烦大人走一趟。”
  大楚的太监素来很牛叉,武林高手都有,眼前这位虽然不知道名号,却是上午才见过的,就在永昌皇帝身边,看身上服饰,应该是近身大太监。
  “不敢当,奴才给皇上办差。”大太监低头说着,神情虽然恭谦,却不像魏公公那样。带着自己的傲慢,认真恭谦,只是他办差的态度。顿了下又道:“皇上还让奴才传话给王妃,要好生侍候王爷。”
  苏锦秋轻笑着,果然是宫中大人物呢,办个差事还要兼威胁主子,换个旁人只怕要被唬着了。微笑着道:“我记下了,定会好好侍奉王爷。”
  大太监领人宫人退下,李金珠和李银珠更显得手足无措,苏锦秋笑着打量她们,果然是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东方人长相,稍有些不同。十五、六岁那样,高勾丽虽然不是大国,特意选出来的美人,肯定有几分姿色。
  只是放到后宫里,实在说不上多出色。大楚的后妃们都是一阶阶选秀选上来的,是真·美人云集之处,除非是倾国倾城,不然实难让人印象深刻。
  “你们坐吧。”苏锦秋微笑说着,看着这对姐妹花,心中不自觉得有几分同情。
  作为贡品被自己的国家献出来,然后被随意赏赐,可以说从踏出国土的那一刻,她们就不再是人,而是一件东西。
  宫人端来两个矮凳,两人谢恩坐下,规矩倒是周全。一般附属国送岁贡都在三月左右,她们进宫应该有一个月了,宫中嬷嬷们肯定有教。
  “学了多少汉话,能跟宫人交谈吗?”苏锦秋先问重点,来自异国他乡首先就是交流,通话无障碍了,再开始说话也不迟,不然说了听不懂也没什么意思。
  李金珠咬字不清地道:“跟着嬷嬷们学过一些,能听懂。”
  “噢,那就接着学吧。”苏锦秋心里有数了,估计是入选之后现学的,也就是简单的会话。便对崔嬷嬷吩咐道:“那就继续教吧,总要学会说话了。至于住处……我也是初到乍到,嬷嬷觉得住哪里合适?”
  被问到的崔嬷嬷也显得很犹豫,看着苏锦秋的脸色道:“东西配殿虽然空着,但初进这屋里,也没有封号,把后罩楼收拾出三间来,也足够了。”
  益智斋只是所三进院落,苏锦秋住的是最后一进。前头两进是男人的活动范围,最后这一进只剩下东西配殿,算是正经主房。王妃之后还有侧妃,还有夫人,虽然现在还没有,却可以先把房子空出来,虚席以待。
  两个外番美女先住后罩房,若是元凤喜欢,睡几次之后给升职了,之后再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